第二百三十四章 她的受众群体找错了-《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

  人家都这么热情主动地将东西送到自己手里,再推辞就有点不懂礼数了。

  刘保只好接过,两只手左右各有一个竹筒,反倒是不好动作。

  “这个我先帮您拿着。”桑榆很有眼力见地接过装有奶茶的竹筒,方便他吃冰糖雪梨。

  梨中清亮的梨汤看着似乎有点寡淡,但刘保送入口中时,却感觉汤汁顺滑轻盈,甜感干净透亮。

  随着咽下,一种温暖感自口腔蔓延至胸腔,喉间还带着淡淡的回甘,彷若山中清泉。

  梨肉本身的微酸与糖的清甜在炖煮中平衡交融,几乎没什么感觉便吃完了一整个冰糖雪梨,从喉咙到胃部似乎都舒展开。

  手中勺子下意识刮了刮已然见底的梨皮,试图再刮出些许梨肉来,却一下力道过大,捅穿了梨皮。

  刘保这才回过神来,他平生第一次觉得吃梨如此轻松舒畅。

  “这冰糖雪梨确实滋补,吃完感觉喉间都舒服了不少。”

  桑榆微微一笑:“这做的还是基础款,若是加些川贝一类的药材,会更加润喉,不过味道就要差上些。”

  药膳,这个词乍一听感觉挺高大上的,其实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看见药膳的影子。

  最为常见的就是加入各类蔬菜炖煮的鸡汤,然后就是冰糖雪梨这种秋冬滋补的小吃。

  不过今日毕竟是头一回卖,还是得多注重些口感,疗效这东西,怎么会有人不吃药指望一个小吃,那些不过是噱头而已。

  “小娘子,你这珍珠奶茶和冰糖雪梨,都给我来上十份,我带回去给家里人和朋友尝尝,他们可都说你卖的东西好吃呢。”

  刘保连价都不问,张口就是要上个十份,一如既往地出手阔绰。

  桑榆眼前一亮,嚯,大生意啊。

  “二十份不好拿,我让我爹给你送上门去吧。”

  刘保当即点头同意下来,这汤汤水水的,二十个还真不好拿,能送上门是最好的。

  那些带着盖子的冰糖雪梨最好处理,照旧放回竹筐之中压好便不会泼洒。

  奶茶倒是有些麻烦,得用手端着,如此一来,桑永景一个人还拿不住,桑兴嘉便跟着一同去了。

  摊位上便只剩下桑榆和乖乖坐在后面的小昭。

  陆续有不少人来问价,但一听见二十文一杯的价格,多数人便掉头就走。

  在桑榆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价格定得有些过高的时候,她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之前卖串串的时候,她在坊市之中卖,是因为这里的人流量大,且多数人都是想着来买点吃的填饱肚子。

  串串价格不算贵,属于可以买来尝试一番的新小吃。

  但珍珠奶茶和冰糖雪梨不同,它们的受众群体就不该是坊市中的需要填饱肚子的人,而是那些吃饱了闲着没事干,想喝点什么的人。

  她的受众群体找错了。

  虽然刚刚刘保过来一趟,一下让她挣到半两银子。但若是迟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怕是卖到日落西山也卖不完。

  奶茶的受众人群是什么,有钱有闲的人、年轻愿意尝试新事物的人。

  放在古代那就是闺阁中的小姐、富商家中的女眷、书院的学子等等。

  这种人什么地方最多?

  桑榆几乎一瞬间就想到了合适的地方,但她转头看了一眼小昭,却还是沉默下来。

  等后面再来卖的话,就去那边吧,今日要是实在卖不出去,给刘茂送一点尝尝,剩下的带回家自己喝。

  得亏现在天气转凉,东西都能放得住。

  要是夏天,晒一天下来全都得馊掉。不过夏天可以加冰,冰饮应该会比热饮更加畅销。

  正如桑榆所预料的那样,在桑家父子离开到回来的间隙中,她的奶茶基本就没卖出去过。

  两人面带笑容喜滋滋地回来,正想问问桑榆东西卖得怎么样,却听她说:“收拾一下,咱们去找小昭的家人。”

  “啊?这、这东西还没卖完呢。”桑永景下意识地看向那一排排列整齐的竹筒,怎么今日收摊这么早。

  “这里卖不掉,就不继续浪费时间。反正成本已经挣回来了,这些带回去咱们自己慢慢喝。”

  桑榆发话向来不容置喙,桑家父子俩只好听话地收拾东西。

  本来以为奶茶卖出去不少,结果一挑起木桶,才发现何止是冰糖雪梨,居然连奶茶都没卖出去。

  父子俩对视一眼,都有些不明所以。

  东西他们都尝过,味道一如既往地好,怎么这次居然卖不出去了?难不成刚刚他们离开这里发生了什么意料之外的事?

  刘茂此时指不定还在哪里卖串串,估计得等到中午才能回家,她们去得太早也只能在那里傻等,还尴尬。

  倒不如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去寻小昭母亲的家人。

  东西收拾妥当之后,桑榆看向小昭问:“你还记得亲人住在哪里吗?”

  小昭连忙点头,下意识地想在地上写字,却发现脚下踩的是青砖,没有泥地。

  桑榆给桑永景使了个眼色,让他伸手出来让小昭书写。

  桑永景有心想问为什么她自己不伸手非要自己来,但看她脸色却又不敢问出口,只能不情不愿地伸手。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桑榆不认识繁体字啊,万一她写了特别难的,她认不出来该怎么办。

  “临、水、巷、第、一、个、巷、口、右、转、左、手、边、第、七、家。”

  小昭写一个字桑永景重复一遍,最后由桑兴嘉连读出来:“临水巷第一个巷口右转左手边第七家。”

  很详细的一个地址,像是怕她迷路一样,该从哪里转弯是左是右都一清二楚。

  桑榆点点头:“地址都知道了,还看着我干嘛,走啊。”

  临水巷,这个名字顾名思义,附近肯定靠着水,但桑榆没有想到,靠着的水居然是内城护城河。

  她颇为意外地看了小昭一眼,没想到啊,她母亲家里还挺富庶,这一片的房子可不便宜。

  可惜小昭对此一无所知,她只紧张地捏着衣角,心中忐忑难安。

  喜欢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