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直隶之南?东华之北?-《沉默的战神》

  这是连绵不断的崎岖山路,走出之后就是一片片的密林,紧接着又是一片顶着白霜的麦田,还有在不断冒着青烟的村庄,以及随处可见的破壁残垣,与一片片的新坟,与零零星星的难民。

  部队不断前进,但好像就是走不到边一样,慢慢的,是一片片的沙丘,和沙地上丛生的红柳,与长着尖刺的酸枣树,密密实实。

  这是冬季的大平原,刺骨的寒风不时吹过,卷起一阵阵风沙打在脸上生疼,就像刀割一样的难受。

  广朋在一个树木成荫的小村庄与成军长余副军长分手以后,在向导的带领下,继续东行,野地里的沙丘越来越多,而且在上面泛着一层白色的盐碱,有些地干枯的芦苇,有些地方则是成片的红柳,几乎结成了高大的树林,但就是缺少成片庄稼地,就是与女娲山都不能比较,可见这里老百姓的极端贫困。

  晚上,大家就在一个成为废墟的村庄里面过夜,向导也是当地武装的领导人,他带着的几个人在外面放哨。

  广朋出去看了一下,让他们不要端着枪站在大地上,而是要选择隐蔽地形放暗哨,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监视敌人:

  “保护好细节,才能歼灭敌人。”广朋轻声说。

  “我们不怕死。”几个小伙子的回答让广朋忍俊不禁。

  “你们如果被东倭鬼子打死了,将来谁打鬼子呢?”

  “奥,也是啊,还是长官说的对,只有不死才好打鬼子。”他们这才按照广朋指定的地方站好暗哨,广朋又让他们减少人员,前后左右各一个岗哨,互相之间可以交叉掩护,其他人回屋,每两小时轮班一次,保证充足的精力。

  几个警卫员都是咸阳北根据地的北方人,对陌生的气候并不域外,只是感觉这不见山峦的大平原非常新鲜,眼睛有看不够的感觉,几个月长期跟随广朋形成的习惯,他们也都适应了他严谨的作风,与少言寡语的性格,只是默默的吸取着营养。

  “长官是一位大官吧,怎么这么有经验啊。”向导说。

  按照规定,向导是不知道首长姓名与具体职务的,而只有代号。

  “大官说不上,打的仗比较多 ,经验丰富一些吧。再说这也只是小事一桩。”

  “听说,我们这里来的最大的大官就是师长,你应该比师长还大吧?”

  “官不在大小,在能不能胜利。你们这里属于哪里啊,我怎么看地图这么乱,一会直隶,又一会是东华的呢?沙丘这么多,快赶上大漠了。”

  “这是大河故道,上百年以前还是从这里进入大海的,后来才改道齐地入海,前几年又从花园口改道东林北入海了。”头上扎着白毛巾的向导介绍说。

  “这里是哪个省?”

  “按照官方的地图,这里属于东华省,也就是齐地。不过,鬼子来了以后,按照集团军总部的规定,改为了直隶省。”

  “这么复杂?”

  “这是为了迷惑敌人,方便我们自己,更重要的也是为了作战调度兵力方便,因为都是沙丘地区,就单独搞出来我们自己的名称。”

  “也就是说,叫做齐地可以,叫做直隶南也可以,是不是?”

  “这就是让敌迷惑的地方。老百姓自己叫做齐地北,我们集团军叫做直隶南,小鬼子叫做什么,我们也不清楚,但是,他们是接受住水城司令部指挥的。”

  “奥,实际上,也就是说这些鬼子队伍是属于驻东华省的驻屯军指挥了吧?”

  “对,可是我们和我们的队伍接受直隶中部战区的指挥。”

  “我们的队伍里面,新兵多不多?”

  “新兵不多,大多数都是爱吃花椒辣椒的南方人。”

  “为什么新兵不多?”

  “我们这里的人都比较喜欢跟东华省的队伍走, 例如马校长和胥司令的队伍。”

  “胥司令的队伍近一些,好理解,可是马司令的队伍好远啊,还在於陵的大山里面呢。”

  “奥,长官也知道马司令啊。他是距离我们很远,但是,他的为人很好,又很有学问 ,而且在这里当了好几年的校长,很多的现任县长和乡长都是他的学生呢,所以大家都愿意投奔他的队伍。”

  广朋心中明白,这是集团军在这里发动群众还不够,或者说是没有没有胜仗的号召力,才导致部队发展很不够的。

  又走了一周左右,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所在。

  这是一个四周全是酸枣树与红柳的大旷野,十几里地内都没有村庄的影子,师部就在一个已经荒废的村庄里面,几个团分布在方圆几十里地之内,拱卫着师部所在。

  广朋把随身带的一点茶叶送给护送他们过来的向导们,然后与警卫员一起驱马进入寂静的村庄。

  师长姓康,是广朋担任团长时候的师长,后来被总部调到了兰芷军还是任团长,现在重新整军,他又回到了师长的位置。

  他带着一行人在村头迎接广朋一行,广朋也早早下马,步行进入村庄。

  “有劳师长亲自迎接,广朋有礼了。”他一下子冲了过去,想要像当年那样的开玩笑,想不到,他这一突,竟然差点把师长扑倒,广朋赶紧收住。

  他这才发现,康师长的脚边立着一根拐杖,原来是腿部有残疾了。

  “冒昧冒昧!”广朋一边扶住他,一边道歉。

  “没事,当年让郑三发的子弹咬了一口,就成这样了。只是想不到,现在又成了他的师长。”

  “当时是敌我分明,你死我活,现在是一致对外嘛。”广朋说。

  广朋与执委握手互相致意后,又与团长们一一握手。

  这些团长们全部是广朋在蜀咸军任师长军长时候的老部下,他们一起给广朋敬礼,然后一边握手一边开着玩笑。

  当遇到一位连长的时候,对方敬礼后,突然大喊喊了一声:

  “言司令!”

  广朋抬头一看,原来是骑兵纵队中的一位营长,后来跟随胡司令部队一起进入根据地的,现在怎么又到了成军长余副军长大部队呢?

  “是这样,在重新整军的时候,原来骑兵纵队各部归属到了各个军,军里又把我们分散到了各个师里面,我和骑兵连就是这么过来的。”

  “好,康师长带兵有方, 以后我们就在一起工作了!”

  “什么言司令言军长的,现在应该叫言副师长。”

  说这尖刻话的人,刚才握手的时候,广朋就听着耳熟,现在他再次抬头仔细一看才认出来,原来是当初秦局长部下的李嘉财,自己的老同学。

  想不到,他竟然晋升执委了。

  “哎呀哎呀呀,失敬,原来是李执委啊。”

  广朋伸出手,再次和他握了一次手,李嘉财对广朋说:

  “我要是不捣乱,你也想不起是我吧?”

  “这哪里是捣乱啊,这分明是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见啊,佩服佩服,以后我可要好好向你学习呢。”

  回到师部,康师长早就派人安排了洗脸水,和当地风味的饭菜,为广朋一行接风。

  大家就坐后,广朋从打开了话匣子,寒暄倒是在其次, 广朋关心的是如何打开局面的问题,尤其是部队借助胜仗发展起来的问题。

  “这一带,对于我军来讲是相对安全的地方,因为没有多少粮食,所以敌人也对此不重视,但是,部队也发展不起来,因为老百姓也少,仅有的几家也都避难去了。”

  “那么,不也是我们打敌人的好地方嘛,老百姓不会遭到鬼子的报复。”

  “我们倒是想打鬼子 ,可是,他们就集中住在几十里地外的县城,我们打了几次伤亡不小,可是根本攻不下来,反而把附近的老百姓都吓跑了。”

  “怎么回事?”

  “这里是大平原啊,鬼子五百多人住在县城,外面是高高的围墙,站在上面用望远镜一望,我们的战士根本没有藏身的地方,一顿机关枪,几发炮弹,几乎百发百中,而且是一打一大片,现在他们把我们看得牢牢的,部队也无法出去开辟根据地,更无法发动群众,就只好窝在这里等机会。”

  “这样啊,我们可以把他们调出来打。”

  “调出来打,谈何容易。四面都是大河沙丘冲出来的平原,部队无法隐藏,也无法机动,鬼子大汽车一动,就是一大片弹雨,很难办。”康师长使劲喝着酒,道。

  “是啊,广朋,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难题,宗司令和成军长多次发电报过来,让我们抓紧开展工作,其实他们不了解我们的难处啊。”

  “要不这样,明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地形怎么样?同样的地形条件 鬼子可以利用,我们不是同样也可以利用嘛,而且我们活动的范围广阔 ,不是更适合开展吗?”

  “我支持你展开工作,需要什么支持你什么。只是,我可真的没有办法陪你去,你看我腿这个样子,走得动吗?”

  “腿没有事的,明天就抬着你去侦察。”

  “开什么玩笑啊,抬着康师长去侦察,当鬼子是蠢猪吗?”李嘉财很不高兴的说 。

  “对, 就抬着去侦察。”广朋再次重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