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了边州腹地!-《北疆战神:从边军小卒到杀穿蛮族》

  陆沉并不知道,在他那封能决定边州战局走向的书信被送往京师时,数道奏折也从不同的方向被送往了京师。

  三日后,京师,东宫。

  太子赵珩正看着手中的一份卷宗,眉头紧锁。

  林二垂手立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喘。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疾步入内,单膝跪地:“殿下,宫外有一人自称是陆将军亲卫,有十万火急的军情要亲手呈上!”

  赵珩的眼皮猛地一跳,手中的卷宗啪地一声合上。

  “陆沉的人?快传!”

  片刻之后,一个满身风尘、嘴唇干裂的骑士被带了进来。

  他一见到赵珩,便从怀中掏出一封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信,双手奉上:“太子殿下,这是我们陆将军的信,陆将军让小人务必亲手交到您手中!”

  赵珩一把抓过信,迅速拆开。

  他只扫了一眼,原本还算平静的脸色瞬间大变!

  北狄骑兵已经绕过拒狄卫,散入边州腹地!

  赵珩感觉自己的后背噌地一下冒出了冷汗。

  他不是不懂兵事,他太清楚这种战术的歹毒之处了!

  大胤的边军主力都集结在几个要塞重镇,如果北狄化作上百股小部队四处劫掠,那整个边疆都会变成一片人间地狱!

  到时候烽烟四起,处处求援,防线将瞬间崩溃!

  这帮该死的蛮子,竟然玩起了这种阴损的招数!

  “不行,必须马上禀告父皇!”

  赵珩霍然起身,连朝服都来不及换,揣着那封信就往宫外冲,嘴里还对林二喊道:“备马!孤要进宫!”

  而此刻的御书房内,皇帝赵启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面前的御案上,散乱地扔着四五本奏折。

  这些奏折无一例外,全都是从边疆加急送来的。

  赵启拿起一本奏折,又重重地摔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混账东西!

  他心里头窝着一团火。

  这些奏折弹劾的,是同一个人——拒狄卫参将,陆沉!

  内容也出奇地一致,全部都是参陆沉擅离职守!

  原来,陆沉派人去给周围边城的示警,压根就没被人当回事。

  那些守城的将官,根本就不相信北狄人南下了。

  让他们加强戒备?开什么玩笑!

  于是,这些自作聪明的将领们,不但没信陆沉的警告,反而一个个义愤填膺,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当即就写了奏折,快马送往京师,狠狠参了陆沉一本!

  赵启越想越气。

  他本就对赵珩提拔这个毫无根基的年轻人心存疑虑,现在看来,这小子果然是个靠不住的!

  仗还没打,人先跑了!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在门外通报:“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赵启的眼神一冷。

  来得正好!

  朕倒要问问他,他举荐的这个将才,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让他进来!”

  赵珩几乎是小跑着冲进御书房的,他脸上写满了焦急,一进门就高声道:“父皇!儿臣有紧急军情禀报!陆将军从前线送来了北狄最新的动向!”

  听到陆将军三个字,赵启心中那股压抑的怒火,一下就窜了起来!

  他眼神冰冷地盯着自己的儿子,一言不发。

  赵珩被看得一愣,心里咯噔一下。

  父皇这眼神……不对劲。

  他还没来得及细想,就见赵启抓起御案上那几本奏折,看也不看,直接朝他脸上劈头盖脸地扔了过来!

  “太子!”

  赵启的声音里充满了失望。

  “你给朕好好看看!看看你举荐的那个陆沉,是个什么东西!”

  奏折噼里啪啦地掉了一地,甚至有一本还砸在了赵珩的额角,生疼。

  赵珩彻底懵了。

  他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父皇为何发这么大的火?

  陆沉又怎么了?

  他下意识地弯腰,捡起脚边的一本奏折,,缓缓打开。

  只看了几行,他整个人像是被一道天雷劈中,僵在了原地。

  “……拒狄卫参将陆沉,玩忽职守,擅离驻地,恳请陛下严惩,以正军法……”

  擅离职守?

  赵珩的脑子一片空白。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那封信,又看了看奏折上的弹劾之词,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珩捏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书,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像是被一柄重锤狠狠砸中,嗡嗡作响。

  弹劾陆沉擅离职守?可自己手里的这封信,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陆沉的动向!

  他亲率斥候,孤军深入,闯进了茫茫草原!

  他是在用自己的命,去为大胤探查北狄人的踪迹!

  这帮狗东西!

  赵珩的怒火一下就顶到了脑门上。

  他瞬间就想明白了整件事的关节。

  这几本奏折上的名字,哪个不是在边关当了几十年缩头乌龟的老将?

  陆沉把命悬在裤腰带上,在前线为他们探查敌情,他们倒好,舒舒服服地躲在坚城里,笔杆子一挥,就给前方的浴血将士扣上了一顶擅离职守的黑锅!

  无耻!卑鄙!

  “父皇!”

  赵珩猛地抬起头,他往前踏出一步,大声说道:“此事另有隐情!这些奏折,全都是一派胡言!”

  他高高举起手中那封来自陆沉的信:“这才是真相!这是陆沉派亲卫送回来的密信!他不是擅离职守,他是亲自带着斥候队,潜入了北狄草原,去探查敌军的动向了!”

  赵珩的声音在空旷的御书房内回荡,他试图用最简单的话,让父皇明白这其中的真相。

  “陆将军在信中说,北狄人的大军化整为零,拆分成了无数个千人队,从各个方向渗入我大胤边境!他们的目的是袭扰,是屠杀!他们要让整个边州烽烟四起,让我大胤的边军疲于奔命,最终被活活拖垮!”

  然而,赵启的脸色,却随着他的辩解,变得愈发阴沉。

  “太子!”

  赵启一声怒喝,打断了赵珩的话。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不耐与失望。

  “你太不成熟了!”

  “这么多大将的奏折,口径一致,难道他们会串通起来,冤枉一个区区猎户出身的参将?若事情真如你所说,那为何只有你手上有这么一封来路不明的信会这样说?你被那个陆沉骗了!彻彻底底地骗了!”

  赵启说到最后,气得胸膛剧烈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