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9章 试试呗-《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鹭岛到汕美,三百多公里,三个多小时的路程,李乐上车倒头就睡。再睁眼时,已经过了饶平。

  “哥,给,醒醒困。”成子递了瓶可乐过去。

  拧开盖儿,咕咚咕咚猛地灌下去一半儿,一个嗝儿打出来,果然精神了不少。

  搓了搓脸,“还有多远?”

  “再开个一小时吧。”开车的成子低头,看了眼路边的标识牌。

  “诶,没问呢,这车哪来的?”

  “鹭岛这边分公司找经销商借的。”

  “借的?我不记得去年底给下面的分公司和办事处不都发过车么,买了一百多辆呢?”

  “那不都是,面包车么。”

  “面包车就不能坐了?”

  成子笑了笑,没说话。

  李乐想了想,“成子,还记得蔡宝健不?”

  “蔡宝健?记得,不是现在还没出来么?”

  “你觉得,公司里,蔡宝健还有没有?”

  “这个.....”

  “就像这车,今天能借车,明天是不是就能借点别的?今天这个跟你熟,能把握分寸,明天换个不熟的经销商,或者下面哪个区域的业务员,也学着这么熟络一下,借点钱周转周转?或者帮忙处理点私人开销?”

  李家成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一顿,脸上的轻松淡去几分。

  李乐把手里的可乐瓶捏的嘎嘎响,“除了正常的人情往来,逢年过节送点家乡特产、水果月饼什么的,这种私下里借车、借钱、甚至让经销商代付个人开销的行为,在公司内部,必须明确禁止。”

  “让所有业务人员、区域经理,包括你身边这些人,都清清楚楚!红线就是红线,碰都不能碰!”

  “成子,别觉得我危言耸听,咱们丰禾现在盘子大了,树大招风。多少人盯着?经销商体系盘根错节,利益输送的通道,往往就是从这种小事开始的。今天一辆车,明天可能就是一笔糊涂账,后天可能就是一条生产线上的猫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事儿,松不得。”

  成子点点头,“我回头就办,让监察部也发个正式通知下去。”

  “光发通知还不够。”李乐说道,“得配套。比如,高管和重要岗位人员用车,公司统一配,或者明确租车报销标准。业务人员下市场,交通住宿标准定死,超标自付。把口子堵死,让人没空子可钻。”

  “嗯。”

  李乐话锋一转,“不过,说到堵口子,成子,咱们公司现在的监察审计这块,你觉得怎么样?”

  成子想了想,“自从蔡宝健的事情之后,制度完善了不少,去年还处理了几个典型。”

  “但,说实话,下面的分公司办事处天高皇帝远的,有时候真有点什么猫腻,除非闹大了,或者有人举报,不然很难及时发现。而且人手也不够,监察审计就那几个人,全国跑,盯不过来。”

  李乐又灌了口可乐,“对了,前两天我看内部通报,苏省工厂的那个采购主管的事,处理了?”

  “处理了,开除,移送。”成子语气带着点愤懑,“胆子太大了,虚报采购价,吃回扣,还拉了两个仓管下水,搞虚假入库,半年多就弄了三十多万。”

  “要不是供应商那边有人看不下去,匿名捅到总部,还不知道要瞒多久。”

  “所以,你看,这就是问题所在。”李乐看了眼窗外,“靠供应商看不下去?靠内部人良心发现?太被动,也太滞后了。等事情捂不住爆出来,损失已经造成了,影响也扩散了。”

  “现在,公司里的监察审计覆盖面还有些不够。”

  “主要都盯着财务和采购,销售端呢?市场费用呢?渠道政策执行呢?生产损耗呢?还有,像这种利用职务之便,接受经销商便利的行为,算不算监察范围?有没有明确的界定和检查手段?”

  成子没接茬,他知道,李乐既然这么说了,肯定有相关的对策和办法,抿着嘴,等下文。

  果然,李乐说道,“这东西,得靠体系,抓五条线。”

  “五条线?”

  李乐掰着手指头,“一是财务为主线。管住账、管住钱、管住异常。咱们财务现在一体化管理,派驻制度,做得不错,但预算的刚性和经营分析的深度,还可以再加强。”

  “特别是异常数据的预警机制,要更灵敏,不能等月度报表出来才看。”

  “二是审计做为底线。审计不是摆设,是悬在头上的剑。要能查,敢查,一查到底。咱们现在的审计,力量太弱,覆盖面太窄。得扩编,得专业化。不能只查账,经营审计、管理审计、专项审计都得跟上。”

  “还有监察,管人,管纪律,管红线。”

  成子听得认真,手指头敲着方向盘,仔细琢磨着。

  “三,人资为战线。”就听李乐继续道,“重点是管好人员队伍。绩效考核要硬,职业约束更要硬。咱们现在责任制签了,但真完不成,处罚的力度和及时性还不够。还有亲属回避制度,要严格执行,不能含糊。人管住了,队伍才带得好。”

  “四是制度为界线。”李乐敲了敲车窗,“不是印在纸上就完事了,关键在执行。定了规矩,就必须执行,谁碰红线,谁就得付出代价。像华南那个采购主管,如果早发现苗头,早处理,不至于损失那么大。制度要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不能是橡皮筋。”

  “最后,是系统为导线。”李乐最后说道,“信息要透明,要畅通。靠手工报表、靠层层汇报,信息会被过滤、会失真。要加大基层部门的信息化投入,让数据说话。”

  “现在网络越来越快,一些数据越来越能及时体现,你得利用起来,深化应用,预算管理、经营分析,都要逐步上系统,实现实时监控。”

  李乐张开手,比划着,“这五条线,编织成一张网。”

  “财务是网的主绳,审计是网的底线兜着,人资管着网上关键的节点,制度是网的经纬线,系统则是让这张网更灵敏、更坚韧的工具。网织密了,织牢了,企业才能跑得快,还不会散架。”

  成子听得入神,李乐说的这些,有意识,但从未如此系统清晰地思考过。

  李乐喝掉最后一口可乐,拧上盖儿,“回去你牵头,监察部、审计部、财务部、人资部、IT部,一起碰个头,就按这五条线的思路,梳理一下咱们现有的内控体系,找出薄弱环节,拿出具体的强化方案。特别是审计监察这块。”

  “审计和监察,业务分开。审计部专注查事,查经营、查流程、查风险。监察部专注查人,查违纪、查腐败、查红线。直接向你汇报,隔一段时间要给全公司发布预警提醒,让每个人脑子里都有这根弦。”

  “还一个扩编。审计和监察都要增加人手,尤其是懂业务、有经验的骨干。可以外聘,也可以内部选拔培养。”

  “再有,设立一个独立的举报电话。号码要简单好记,专线专用,和现有的客服热线完全分开。举报信息要保密,查实要有奖励。要让员工、让供应商、让合作伙伴,有渠道把问题反映上来。”

  “成子,记住,内控,不是为了捆住手脚,而是为了放开手脚时,心里有底,脚下有根。”

  成子重重地点头,“明白!哥,我回去就落实,号码选好,流程定好,人员选好,制度.....”

  李乐打断道,“我会让文哥去你那儿待一段时间,给你帮忙。”

  “不是,你让文哥来?至于么?”

  “那我让脏师兄去?”

  成子忙摇头,“算了算了,他来,管杀不管埋的,那还是文哥吧。”

  “不过,”

  “咋?”

  “文哥去长安之前,你先给小红打个电话。”

  “你咋不打?”

  “我想耳根子清净。”

  “噫~~~~”

  李乐靠回椅背,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轻轻呼出一口气。

  “诶,对了,光说公司的事了,你咋说?”

  “啥我咋说?”

  “前几天去燕京时候,家里问你啥时候把事儿办了,你也没个准话,不能总让人刘楠等着吧?你不急,人家里也不急?转年二十六了,四舍五入都三十了。”

  李乐瞅瞅成子,“前两年还着急忙慌想娶人过门儿,你小子不会那啥了吧?要是敢,你觉得就我爸那脾气,你能有个好?”

  成子笑,“这话说的,哪能呢,我这一天到除了公司就是家,一天累的跟孙子似的,哪有那闲心。我就是想等家康。”

  “家康?你弟?”

  “昂,这不让叔给塞部队里好几年了么,一直在疆省边防看哨所,前年从义务兵转一期,明年有希望转二期,我想,等着家康转了二期以后再办。”

  “他转二期,和你结婚有啥关系?”

  “嘿嘿,五年了,没回家。不管是转二期还是退伍,他能回来。”

  “五年都没回家一趟?”

  “没,前两年给送去部队,跟家里怄气,说以后再也不回家了,憋着劲儿转志愿,等转了吧,想通了,想回家。可一会儿一个任务,一会儿一个集训、演习的,就这么拖着。”

  听到这儿,李乐叹口气,拍了拍成子的肩膀,“要不,让我爸给那边打个招呼?”

  “别,把这小子送进去,就够叔使面子搭人情的了。让他在那儿好好干,要是能以后再转个三期四期的,是吧?部队就大熔炉啊,这么混蛋的小子送进去,哈,也能有个人样。”

  “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说话也稳重了,也成熟了,也知道嘘寒问暖的关心人了。诶,哥,家康还立了两个三等功,好几个嘉奖咧。”

  “去年县里武装部,敲锣打鼓的给家里送喜报挂牌匾,我爸在家摆了两天流水席,我妈那笑的,光荣啊。”

  “那,不容易的。”

  “可不,不过家康说,他待的那个地方,有个说法,叫吃三个馒头立三等功,比其他地方立功受奖容易。”

  “哪儿?”

  “查果拉,咱们国家,海拔最高的哨所,六千米,家康牛逼吧!”

  “牛逼!”李乐感慨道。

  “所以,小川北也想当兵,不过刘楠不让,想让他考大学。”

  “那就考军校啊。”

  “倒也想啊,可那瓜怂也得能考上啊?就他那成绩,现在高一,学校都是花钱找关系进的,估么着等高考时候,能上个民办三本就算不错了,可刘楠觉得就算大专都比当兵好。”

  李乐想了想,“这样,你回去问问小川北,要是真想考军校,我给他安排一对一辅导,花时间,把分提上去。”

  “你以为没找啊?补习班、家教都花了不少钱,可还是那个鸟样。”

  “小川北又不傻的,那就是方法不对。”

  “还有啥方法?威逼利诱都试过了,她妈也愁的。”

  “那不一定,揍过没?”

  “那没有,你也知道,小川北那几年......他妈和刘楠都舍不得。”

  “还是的,我说,你这样.....”李乐凑过去,嘀嘀咕咕。

  成子一挑眉毛,“能行?”

  “试试呗,反正你又不疼,再说,都这样了,万一呢?”

  成子一琢磨,“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