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李乐面前的东哥,深蓝色夹克袖口蹭了道灰,额头上沁着细汗,头发有些凌乱,显然刚从堆积如山的货箱里脱身。
脸上,泛着被无数琐事催逼出的紧绷和疲惫。
而当听到“师兄,别来无恙的时候”,眉头微皱,盯着李乐的目光里带着点审视和回忆神色。
“师兄?我.....你,燕大.....”
“怎么,忘了?哦,对,应该是表师兄。”
李乐说着,拿起那盒光盘,指了指封面上空白处那一行用蓝色油性笔写的字,“如有问题,包退包换”,下面是两个不算很漂亮,但很认真的手写签名和日期。
时间仿佛凝固了那么一瞬间。刘樯东脸上那种被日常琐碎包裹住的坚硬线条,似乎柔和了极细微的一点点,随即又被更深的专注覆盖。
抬头,认真看了李乐一眼,像是从尘封的记忆抽屉里费力抽出一张老照片。
“是你!那个,百信开业时候......燕大的社会学师弟?”语气带着恍然,嘴角终于扯开一个短促但真切的弧度,“我记得了。”
李乐嘿嘿一笑,带着点促狭,把一盒光盘递过去。
刘樯东接过,摩挲了一下封壳,上面的签名墨迹似乎早已深沁入塑料纹理。
终于记起,那年秋天,中关村的海开市场,他的店还缩在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柜台,人还是那个人的时候。
一个身材壮硕,高大的学生,挑了几张刻录盘,付钱时却非让他写下这个“质量保证书”,还半开玩笑说“空口无凭,立字为据”。
那会儿刚创业,每单生意都金贵,虽然觉得这要求有点怪,但他还是认认真真写了。
后来,在百信数码燕京旗舰店开业的自助餐会上,两人又匆匆打过照面,李乐还神神叨叨给他算了一卦,留下句,“少输当赢”。
“怎么样,这个还算数不?”
“当然算数。”东哥点点头,语气斩钉截铁,“只要有问题,只要是我卖出去的东西,一定兑现。不过,你这盘,连塑封都还在,这要退换.....有点说不过去吧?”
李乐咧嘴,露出一口白牙,“为什么不满意就退货呢?不满意,或者就是单纯改变主意了,能不能退?有没有地方退?方不方便退?”
东哥闻言,看着李乐,又低头看看手里那盒承载着七年前朴素承诺的光盘,再抬眼环顾这间拥挤、嘈杂、充满了原始草莽气息的办公室,窗外是中关村鼎沸的人声与混乱。
沉默了几秒钟,像是在咀嚼李乐这句看似简单的问题。
随后,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带着点无奈和了然,“呵呵呵,行,理是这么个理儿。不满意,那也是问题的一种。只不过,现在我这儿,离不满意就退货还差得远,但是离关门大吉倒是挺近。”
“盘子太小,经不起风浪。能把货真价实的东西踏踏实实送到肯掏钱的主顾手上,不出幺蛾子,把人家的钱落袋为安,把我的货点清楚,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但坚持坚持,迟早,是要过这一关的。”
说完,把那盒光盘轻轻放回桌上,像放下一个过去的锚点。
目光又扫过桌上那份求职表,拿起来快速翻了翻。
看到“燕京大学社会学本科”、“应聘岗位,线上销售/运营管理”、“期望薪资,8000”时,眉头挑了挑,带着浓浓的不解,“我说,你这唱的又是哪一出?”
“跑我这儿....体验生活来了?” 东哥环顾了一圈周围的环境,意思不言而喻,这庙太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更别提这“高薪”。
“你就当田野考察。” 李乐回得一本正经,“深入一线,观察国内电子商务萌芽期的组织形态、交易模式与用户信任构建机制。这可是活生生的样本库,这不比在图书馆里啃死书强。”
“田野考察?” 刘樯东被这词儿噎了一下,“你?我记得你当年在百信开业时候,就神叨叨的,现在不搞算命,搞学术了?”
“嗯,我,读博了。” 李乐点点头。。
刘樯东明显愣了一下,眼神复杂地上下打量了李乐一番,半晌才叹口气,“行啊!沉得下心搞学问。不像我,心思早就不纯粹了。能沉下心读完博士的,都是真能耐。”
“不像我,当初要是不那么务实....”刘樯东笑了笑,没再说下去。带着点自嘲和感慨。掺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你不一样,更纯粹。”
“也不算吧,我那叫懒,不想吃朝九晚八一周单休的苦,倒是表师兄你,”李乐摆摆手:目光在那张厚实的脸上转了一圈,带着洞悉的深意,“你本意可不是在这铜钱眼里扑腾吧?”几个字,却点中了刘樯东心底最深处的某个角落。
于是,东哥脸上自嘲更深了,甚至带了点赧然。
想起当年在学校时,申请加入组织时见到的那些伎俩,还有那张小小的、让他下定决心换个方向的停车票,那种被权力最微末枝节卡住脖子的憋闷无力感。
语气坦然中带着深刻的体悟和沉淀过后的清醒,“嗨,小时候嘴瓢瞎想罢了。在村里看村长威风,上学觉得能当个县官就顶天,进了京觉得自己能管一座城。”
“那会儿太嫩,光看见官威,没看见背后的沟壑纵横。有时候,一个人想凭一腔热血抵挡点什么,太难了,还有我这臭脾气,”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天生就不是吃那碗饭的料。”
“还倒不如,把心思都收回来,琢磨点实在的,想想怎么靠本事弄口饭吃,怎么把这摊子生意做好、做大。挣钱,不寒碜,挣到钱了,说不定还能做点别的。”
“嗯,那你这本事选得对路,”李乐点头,“跟老本行,还不算脱钩。”
“本行,脱钩?怎么说?”东哥来了兴趣,虽然离开了象牙塔,但他骨子里对社会运行逻辑的敏感从未消失,“对了,你博士方向是啥?”
“城市社会和城乡经济,又兼顾了点儿网络的东西。”
“具体呢?“
“城市社会没什么,都是些老生常谈的空间结构,经济这块,最近主要是嵌入性那套东西的延伸。”
“嵌入性.....”刘樯东琢磨着这个略显生涩的术语,“马克·格兰诺维特?经济行为镶嵌在社会结构中那个?我记得有本《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
“对!没想到表师兄离开学校这么多年了,记得这么准。”
“闲下来翻过。”刘樯东摆摆手,“那说说,跟我这地儿有啥勾连?”
“你这,骨子里是什么?”李乐笑了笑,反问,却又不等东回答,便自问自答道,“在我看,就是靠技术手段,搭了个跨越空间、缩短链条的信任桥,一个线上的信用中介系统。”
“传统的线下市场,信任靠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情、熟脸,或者老字号的口碑。你这呢?先交钱,后拿货,隔山买老牛。”
李乐顿了顿,指向光盘上那行字,“核心是什么?就是你当年给我写的这个包退包换,这四个字是根基。你现在把这承诺写在网页上,靠客服电话、靠自提点的存在感来撑住,是开始。”
“但以后真要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钱从这儿汇,货从这儿发,买家卖家天各一方,凭啥信你?就凭你这套能把这承诺贯彻到底的后端系统。线上交易,说白了,就是一层又一层的信任叠加和背书机制。”
几句话,清晰有力地直指电商的核心。刘樯东听得认真,眼中精光闪闪,李乐的话像是给他正在朦胧构想的蓝图吹开了一层理论基础的薄雾。
“所以,你这整个平台,就是一个巨大的、正在从无到有被嵌入进社会结构里的新信用中介。”李乐瞧见东哥的眼神,继续道。
“你这网站,简陋归简陋,但每一张订单背后,都是一个陌生人基于有限信息做出的信任交付。”
“这种基于虚拟空间的信任建立和维系,可比线下柜台写保证书复杂多了,也脆弱多了。一旦崩了,修复成本极高。”
刘樯东垫底那头,“是,信任,是根基。线下靠脸熟,靠拍胸脯,甚至靠吵一架也能解决。线上?看不见摸不着,一次配送延迟,一个货不对板,一个客服态度不好,可能这个客户就永远流失了,他还会告诉十个、百个人。”
“就像,费先生说的差序格局,在线上被拉平了,也打散了,维系起来更难。”
李乐手一摊,“所以喽,传统乡土社会那套熟人信用在匿名性极强的网络空间基本失效。现在更像是,结构洞理论.....本质上就是控制最关键的信任触点,把不可控的变成自己可控的信任延伸。”
两个社会学出身的人,在这间堆满纸箱、充斥着胶带声和电话铃声的简陋办公室里,用着专业词汇,讨论着最接地气的生意经,画面,似乎有点儿诡异,可又那么的理所当然。
“照你这么说,我这摊子生意本身倒真成了个不错的研究样本了?那你今天来,是有什么课题?需要啥数据资料?只要不涉及客户隐私和核心商业机密,随便看,我让老孙配合你。”
东哥显然把李乐来这儿,理解为学术调研了。
一个社会学博士跑来电商公司来做田野调查,虽罕见,但也并非完全不可理解。
李乐却笑着摇摇头,侧过身,手指越过磨砂玻璃隔断,指着办公区那头正和吕可比比划划的陆小宁身上,“表师兄,看那,眼熟不?”
东哥顺着方向仔细打量陆小宁,他皱着眉,在记忆里快速搜索,好一会儿,困惑地摇摇头,“生脸,第一次见吧?你这朋友挺懂技术?”
“表师兄,贵人多忘事啊。当年百信数码燕京点开张的时候,你瞎咧咧算了一卦,你还记着我当时说了啥不?”
刘樯东眉头一跳,再次看向陆小宁。
“少输当赢?”
四个字脱口而出。他当然记得那场玩笑似的“算命看相”,也想起了李乐当时那神棍样和事后验证了几次的“邪门”提醒。
记忆快速翻动,百信开业,李乐,少输当赢......几个碎片渐渐拼接起来,刘强东压低了声音,带着确认,“他是......”
“嗯,百信数码的少东家,陆小宁。”
刘强东深吸一口气,身体靠回椅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哒、哒”的轻响。他看看外面专注技术的陆小宁,又看看眼前高深莫测的李乐,脑子里飞速转着。
“百信.....不是刚谈妥卖给国镁了么?闹得沸沸扬扬的。”
国镁和百信的交易,虽然不怎么张扬,他这种一线拼杀的人不可能不知道。
“陆?百信数码… …陆安邦… …少东家?!”刘樯东反应极快,目光如同探照灯般聚焦在陆小宁身上,随即迅速落回到李乐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求证,“他不是… …刚被国镁收了?”
“是啊,卖~~~~了。”李乐端起桌上的纸杯,慢悠悠喝了一口,“可,表师兄,生意场上的事儿,就像水流,百信既然能卖,那,为什么就不能买点别的呢?”
刘樯东猴精猴精的,瞬间抓住了李乐话里刻意停顿的空间和陆小宁出现在此处的巨大反差。
大脑飞速运转之后,脸上的惊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更深沉的思索和一丝了然于胸的精光。
“卖了,也就能买了?”他几乎是跟着李乐的节奏反问出来,这句话带着巨大的试探和潜台词,同时也像是在消化一个大胆的推论,“买回来?用钱?还是.....”
想着想着,目光在陆小宁、李乐和这间杂乱但充满生命力的办公室之间快速来回,一个极其惊人且超前的想法猛地冲入脑海,甚至呼吸都微不可察地急促了一丝。
却又恰恰是2005年这个年代里,经历过柜台倒闭死里逃生、正豁出命要打通一条生路的创业者最可能给出的反应。
虽然暂时不知道李乐的深意,但直觉告诉刘樯东,这个燕大师弟此行,哪里是什么田野考察,图的,恐怕是比“田野”更大的“场域”。
窗外,中关村的喧嚣依旧如潮水般涌来,提醒着,这片野蛮生长的电子丛林,本身就是一场充满变数的豪赌。
阳光艰难地穿过略显肮脏的玻璃窗,在弥漫着纸箱、汗水和泡面味的空气里,投下几道晃动的光柱,光柱里,细微的灰尘跳着没人能看懂的舞。
陆小宁这时和脸上带着讨论技术时残留的兴奋的吕可一起走了过来。
瞧见刘樯东,吕可忙一抖落手里的简历,笑道,“东哥,正好你在,我和你说,咱们今天可.....”
“小陆总,你好啊?”
刘樯东缓缓伸出了右手,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景东多媒体网,刘樯东。”报了公司的全名。
“刘总,你,你好,”陆小宁有些拘谨地握了握手,脸上有一种被拆穿谎话的尴尬,幽怨的偷偷瞄了眼一旁,笑的鸡贼的李乐。
“诶?不是....东哥,你们,这是认.....”
可就在吕可的话说到半截时,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再次粗暴地撕裂了办公室的嘈杂。
刘樯东条件反射般抓起腰间响个不停的三松手机,只看了一眼号码,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喂.....咋?你也堵了?动不了.....已经催到黄部长那儿去了?艹!!”
李乐直瞅见东哥对着电话嚷着,额角青筋都爆了出来,“尼玛,我亲自去....几台?四台先救急.....仓库西门?行!给我留门,车,我自己找,特么蹬三轮也得去!”
“啪!” 他狠狠合上手机翻盖,那力道仿佛要把手机捏碎。
火烧眉毛的急迫感瞬间取代了所有思考和盘算。
“李乐,对不住!天大的事也得往后放!五棵松那边一个政府关联单,一批急等装机的电脑,奥运修路,雇的物流车和孙建明都堵了,客户急的要杀人!我得立刻去仓库提货自己送!绕哭过去。”
刘樯东语速快得像子弹,人已经像弹簧一样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一把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夹克。风风火火地就要往外冲,甚至顾不上再和李乐多说一句。生存的压力永远是最紧迫的。
就在这时,“哗啦啦”几声,“表师兄,等等。”
刘樯东下意识一停,看向李乐,就瞧见李乐手里,一把造型有点粗犷的越野车钥匙,带着个“JEEP”的标。
“我开车送你,车就停在楼下巷口,银峰大厦后门,比你这自个儿找车快!”
刘樯东愣了一下,看着李乐平静的眼神,一股暖流混着感激瞬间冲散了焦躁。没时间废话,重重一点头,只丢下两个字,“谢了,我先下去搬货,在提货点门口等你。”
话音未落,人已像一阵风似的卷出了玻璃隔间,只留下急促远去的脚步声和一声中气十足的咆哮在办公区炸开,“张奇,呆逼死哪去了!!吕可,跟我去仓库搬货!”
“诶诶!!”
吕可疑惑的瞅瞅李乐和陆小宁,撒腿,跟着冲了出去。
“乐哥,我的。”
“啥你的?”
“车。”
“我知道。”
“那.....”
“放心,磕了碰了我赔你一辆就是。走,咱们送东哥一程。”
脸上,泛着被无数琐事催逼出的紧绷和疲惫。
而当听到“师兄,别来无恙的时候”,眉头微皱,盯着李乐的目光里带着点审视和回忆神色。
“师兄?我.....你,燕大.....”
“怎么,忘了?哦,对,应该是表师兄。”
李乐说着,拿起那盒光盘,指了指封面上空白处那一行用蓝色油性笔写的字,“如有问题,包退包换”,下面是两个不算很漂亮,但很认真的手写签名和日期。
时间仿佛凝固了那么一瞬间。刘樯东脸上那种被日常琐碎包裹住的坚硬线条,似乎柔和了极细微的一点点,随即又被更深的专注覆盖。
抬头,认真看了李乐一眼,像是从尘封的记忆抽屉里费力抽出一张老照片。
“是你!那个,百信开业时候......燕大的社会学师弟?”语气带着恍然,嘴角终于扯开一个短促但真切的弧度,“我记得了。”
李乐嘿嘿一笑,带着点促狭,把一盒光盘递过去。
刘樯东接过,摩挲了一下封壳,上面的签名墨迹似乎早已深沁入塑料纹理。
终于记起,那年秋天,中关村的海开市场,他的店还缩在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柜台,人还是那个人的时候。
一个身材壮硕,高大的学生,挑了几张刻录盘,付钱时却非让他写下这个“质量保证书”,还半开玩笑说“空口无凭,立字为据”。
那会儿刚创业,每单生意都金贵,虽然觉得这要求有点怪,但他还是认认真真写了。
后来,在百信数码燕京旗舰店开业的自助餐会上,两人又匆匆打过照面,李乐还神神叨叨给他算了一卦,留下句,“少输当赢”。
“怎么样,这个还算数不?”
“当然算数。”东哥点点头,语气斩钉截铁,“只要有问题,只要是我卖出去的东西,一定兑现。不过,你这盘,连塑封都还在,这要退换.....有点说不过去吧?”
李乐咧嘴,露出一口白牙,“为什么不满意就退货呢?不满意,或者就是单纯改变主意了,能不能退?有没有地方退?方不方便退?”
东哥闻言,看着李乐,又低头看看手里那盒承载着七年前朴素承诺的光盘,再抬眼环顾这间拥挤、嘈杂、充满了原始草莽气息的办公室,窗外是中关村鼎沸的人声与混乱。
沉默了几秒钟,像是在咀嚼李乐这句看似简单的问题。
随后,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带着点无奈和了然,“呵呵呵,行,理是这么个理儿。不满意,那也是问题的一种。只不过,现在我这儿,离不满意就退货还差得远,但是离关门大吉倒是挺近。”
“盘子太小,经不起风浪。能把货真价实的东西踏踏实实送到肯掏钱的主顾手上,不出幺蛾子,把人家的钱落袋为安,把我的货点清楚,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但坚持坚持,迟早,是要过这一关的。”
说完,把那盒光盘轻轻放回桌上,像放下一个过去的锚点。
目光又扫过桌上那份求职表,拿起来快速翻了翻。
看到“燕京大学社会学本科”、“应聘岗位,线上销售/运营管理”、“期望薪资,8000”时,眉头挑了挑,带着浓浓的不解,“我说,你这唱的又是哪一出?”
“跑我这儿....体验生活来了?” 东哥环顾了一圈周围的环境,意思不言而喻,这庙太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更别提这“高薪”。
“你就当田野考察。” 李乐回得一本正经,“深入一线,观察国内电子商务萌芽期的组织形态、交易模式与用户信任构建机制。这可是活生生的样本库,这不比在图书馆里啃死书强。”
“田野考察?” 刘樯东被这词儿噎了一下,“你?我记得你当年在百信开业时候,就神叨叨的,现在不搞算命,搞学术了?”
“嗯,我,读博了。” 李乐点点头。。
刘樯东明显愣了一下,眼神复杂地上下打量了李乐一番,半晌才叹口气,“行啊!沉得下心搞学问。不像我,心思早就不纯粹了。能沉下心读完博士的,都是真能耐。”
“不像我,当初要是不那么务实....”刘樯东笑了笑,没再说下去。带着点自嘲和感慨。掺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你不一样,更纯粹。”
“也不算吧,我那叫懒,不想吃朝九晚八一周单休的苦,倒是表师兄你,”李乐摆摆手:目光在那张厚实的脸上转了一圈,带着洞悉的深意,“你本意可不是在这铜钱眼里扑腾吧?”几个字,却点中了刘樯东心底最深处的某个角落。
于是,东哥脸上自嘲更深了,甚至带了点赧然。
想起当年在学校时,申请加入组织时见到的那些伎俩,还有那张小小的、让他下定决心换个方向的停车票,那种被权力最微末枝节卡住脖子的憋闷无力感。
语气坦然中带着深刻的体悟和沉淀过后的清醒,“嗨,小时候嘴瓢瞎想罢了。在村里看村长威风,上学觉得能当个县官就顶天,进了京觉得自己能管一座城。”
“那会儿太嫩,光看见官威,没看见背后的沟壑纵横。有时候,一个人想凭一腔热血抵挡点什么,太难了,还有我这臭脾气,”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天生就不是吃那碗饭的料。”
“还倒不如,把心思都收回来,琢磨点实在的,想想怎么靠本事弄口饭吃,怎么把这摊子生意做好、做大。挣钱,不寒碜,挣到钱了,说不定还能做点别的。”
“嗯,那你这本事选得对路,”李乐点头,“跟老本行,还不算脱钩。”
“本行,脱钩?怎么说?”东哥来了兴趣,虽然离开了象牙塔,但他骨子里对社会运行逻辑的敏感从未消失,“对了,你博士方向是啥?”
“城市社会和城乡经济,又兼顾了点儿网络的东西。”
“具体呢?“
“城市社会没什么,都是些老生常谈的空间结构,经济这块,最近主要是嵌入性那套东西的延伸。”
“嵌入性.....”刘樯东琢磨着这个略显生涩的术语,“马克·格兰诺维特?经济行为镶嵌在社会结构中那个?我记得有本《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
“对!没想到表师兄离开学校这么多年了,记得这么准。”
“闲下来翻过。”刘樯东摆摆手,“那说说,跟我这地儿有啥勾连?”
“你这,骨子里是什么?”李乐笑了笑,反问,却又不等东回答,便自问自答道,“在我看,就是靠技术手段,搭了个跨越空间、缩短链条的信任桥,一个线上的信用中介系统。”
“传统的线下市场,信任靠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情、熟脸,或者老字号的口碑。你这呢?先交钱,后拿货,隔山买老牛。”
李乐顿了顿,指向光盘上那行字,“核心是什么?就是你当年给我写的这个包退包换,这四个字是根基。你现在把这承诺写在网页上,靠客服电话、靠自提点的存在感来撑住,是开始。”
“但以后真要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钱从这儿汇,货从这儿发,买家卖家天各一方,凭啥信你?就凭你这套能把这承诺贯彻到底的后端系统。线上交易,说白了,就是一层又一层的信任叠加和背书机制。”
几句话,清晰有力地直指电商的核心。刘樯东听得认真,眼中精光闪闪,李乐的话像是给他正在朦胧构想的蓝图吹开了一层理论基础的薄雾。
“所以,你这整个平台,就是一个巨大的、正在从无到有被嵌入进社会结构里的新信用中介。”李乐瞧见东哥的眼神,继续道。
“你这网站,简陋归简陋,但每一张订单背后,都是一个陌生人基于有限信息做出的信任交付。”
“这种基于虚拟空间的信任建立和维系,可比线下柜台写保证书复杂多了,也脆弱多了。一旦崩了,修复成本极高。”
刘樯东垫底那头,“是,信任,是根基。线下靠脸熟,靠拍胸脯,甚至靠吵一架也能解决。线上?看不见摸不着,一次配送延迟,一个货不对板,一个客服态度不好,可能这个客户就永远流失了,他还会告诉十个、百个人。”
“就像,费先生说的差序格局,在线上被拉平了,也打散了,维系起来更难。”
李乐手一摊,“所以喽,传统乡土社会那套熟人信用在匿名性极强的网络空间基本失效。现在更像是,结构洞理论.....本质上就是控制最关键的信任触点,把不可控的变成自己可控的信任延伸。”
两个社会学出身的人,在这间堆满纸箱、充斥着胶带声和电话铃声的简陋办公室里,用着专业词汇,讨论着最接地气的生意经,画面,似乎有点儿诡异,可又那么的理所当然。
“照你这么说,我这摊子生意本身倒真成了个不错的研究样本了?那你今天来,是有什么课题?需要啥数据资料?只要不涉及客户隐私和核心商业机密,随便看,我让老孙配合你。”
东哥显然把李乐来这儿,理解为学术调研了。
一个社会学博士跑来电商公司来做田野调查,虽罕见,但也并非完全不可理解。
李乐却笑着摇摇头,侧过身,手指越过磨砂玻璃隔断,指着办公区那头正和吕可比比划划的陆小宁身上,“表师兄,看那,眼熟不?”
东哥顺着方向仔细打量陆小宁,他皱着眉,在记忆里快速搜索,好一会儿,困惑地摇摇头,“生脸,第一次见吧?你这朋友挺懂技术?”
“表师兄,贵人多忘事啊。当年百信数码燕京点开张的时候,你瞎咧咧算了一卦,你还记着我当时说了啥不?”
刘樯东眉头一跳,再次看向陆小宁。
“少输当赢?”
四个字脱口而出。他当然记得那场玩笑似的“算命看相”,也想起了李乐当时那神棍样和事后验证了几次的“邪门”提醒。
记忆快速翻动,百信开业,李乐,少输当赢......几个碎片渐渐拼接起来,刘强东压低了声音,带着确认,“他是......”
“嗯,百信数码的少东家,陆小宁。”
刘强东深吸一口气,身体靠回椅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哒、哒”的轻响。他看看外面专注技术的陆小宁,又看看眼前高深莫测的李乐,脑子里飞速转着。
“百信.....不是刚谈妥卖给国镁了么?闹得沸沸扬扬的。”
国镁和百信的交易,虽然不怎么张扬,他这种一线拼杀的人不可能不知道。
“陆?百信数码… …陆安邦… …少东家?!”刘樯东反应极快,目光如同探照灯般聚焦在陆小宁身上,随即迅速落回到李乐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求证,“他不是… …刚被国镁收了?”
“是啊,卖~~~~了。”李乐端起桌上的纸杯,慢悠悠喝了一口,“可,表师兄,生意场上的事儿,就像水流,百信既然能卖,那,为什么就不能买点别的呢?”
刘樯东猴精猴精的,瞬间抓住了李乐话里刻意停顿的空间和陆小宁出现在此处的巨大反差。
大脑飞速运转之后,脸上的惊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更深沉的思索和一丝了然于胸的精光。
“卖了,也就能买了?”他几乎是跟着李乐的节奏反问出来,这句话带着巨大的试探和潜台词,同时也像是在消化一个大胆的推论,“买回来?用钱?还是.....”
想着想着,目光在陆小宁、李乐和这间杂乱但充满生命力的办公室之间快速来回,一个极其惊人且超前的想法猛地冲入脑海,甚至呼吸都微不可察地急促了一丝。
却又恰恰是2005年这个年代里,经历过柜台倒闭死里逃生、正豁出命要打通一条生路的创业者最可能给出的反应。
虽然暂时不知道李乐的深意,但直觉告诉刘樯东,这个燕大师弟此行,哪里是什么田野考察,图的,恐怕是比“田野”更大的“场域”。
窗外,中关村的喧嚣依旧如潮水般涌来,提醒着,这片野蛮生长的电子丛林,本身就是一场充满变数的豪赌。
阳光艰难地穿过略显肮脏的玻璃窗,在弥漫着纸箱、汗水和泡面味的空气里,投下几道晃动的光柱,光柱里,细微的灰尘跳着没人能看懂的舞。
陆小宁这时和脸上带着讨论技术时残留的兴奋的吕可一起走了过来。
瞧见刘樯东,吕可忙一抖落手里的简历,笑道,“东哥,正好你在,我和你说,咱们今天可.....”
“小陆总,你好啊?”
刘樯东缓缓伸出了右手,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景东多媒体网,刘樯东。”报了公司的全名。
“刘总,你,你好,”陆小宁有些拘谨地握了握手,脸上有一种被拆穿谎话的尴尬,幽怨的偷偷瞄了眼一旁,笑的鸡贼的李乐。
“诶?不是....东哥,你们,这是认.....”
可就在吕可的话说到半截时,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再次粗暴地撕裂了办公室的嘈杂。
刘樯东条件反射般抓起腰间响个不停的三松手机,只看了一眼号码,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喂.....咋?你也堵了?动不了.....已经催到黄部长那儿去了?艹!!”
李乐直瞅见东哥对着电话嚷着,额角青筋都爆了出来,“尼玛,我亲自去....几台?四台先救急.....仓库西门?行!给我留门,车,我自己找,特么蹬三轮也得去!”
“啪!” 他狠狠合上手机翻盖,那力道仿佛要把手机捏碎。
火烧眉毛的急迫感瞬间取代了所有思考和盘算。
“李乐,对不住!天大的事也得往后放!五棵松那边一个政府关联单,一批急等装机的电脑,奥运修路,雇的物流车和孙建明都堵了,客户急的要杀人!我得立刻去仓库提货自己送!绕哭过去。”
刘樯东语速快得像子弹,人已经像弹簧一样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一把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夹克。风风火火地就要往外冲,甚至顾不上再和李乐多说一句。生存的压力永远是最紧迫的。
就在这时,“哗啦啦”几声,“表师兄,等等。”
刘樯东下意识一停,看向李乐,就瞧见李乐手里,一把造型有点粗犷的越野车钥匙,带着个“JEEP”的标。
“我开车送你,车就停在楼下巷口,银峰大厦后门,比你这自个儿找车快!”
刘樯东愣了一下,看着李乐平静的眼神,一股暖流混着感激瞬间冲散了焦躁。没时间废话,重重一点头,只丢下两个字,“谢了,我先下去搬货,在提货点门口等你。”
话音未落,人已像一阵风似的卷出了玻璃隔间,只留下急促远去的脚步声和一声中气十足的咆哮在办公区炸开,“张奇,呆逼死哪去了!!吕可,跟我去仓库搬货!”
“诶诶!!”
吕可疑惑的瞅瞅李乐和陆小宁,撒腿,跟着冲了出去。
“乐哥,我的。”
“啥你的?”
“车。”
“我知道。”
“那.....”
“放心,磕了碰了我赔你一辆就是。走,咱们送东哥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