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太学风波-《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几日之后,陈特便过来复命了。

  “会稽孔氏分为两支,余不亭侯、孔车骑之子孔安国和孔汪不在扬州,此次的事他们并不知情,奉圣亭侯孔靖之策划了此事,不仅指示家中管事四处诋毁换币之事,要求孔家人继续使用旧币,还挑唆太学生聚众声讨。”

  会稽三康之一的孔愉官至镇军将军、会稽内史、散骑常侍,封余不亭侯,去世后朝廷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贞”。

  王凝之问道:“可有拿到人证物证?”

  “证据俱在,”陈特说道:“有孔靖之写给他人的书信,还有招供的家中管事和太学生为人证。”

  王凝之点点头,“可以了,将孔靖之这一支孔氏族人尽数下狱,在太学和国子学门口张榜,列明孔氏的罪名。”

  “召孔安国和孔汪回京,向朝廷解释此事。”

  前面是交代陈特,后面是对郗超说的。

  两人齐声答应下来。

  王凝之又道:“对孔靖之一族成员继续审问,务必将罪名夯实,一点小错也不要给我落下,我这次倒要看看,证据确凿之下,有谁敢站出来为孔家辩护。”

  陈特拱手领命,快步去了。

  郗超问道:“收拾了孔靖之这一脉也就够了,为何还要将孔安国和孔汪调回?”

  “一荣俱荣,一损自然也得俱损,”王凝之笑道:“孔车骑这一支我可以不杀,但敲打下还是有必要的,一来表明我并非针对所有孔氏后人,二来我要让孔氏从儒学代理人的位置下来。”

  以对儒学的贡献而言,现在孔家这些人加起来都不如一个范宁,但就因为他们是孔子后裔,便可以轻易得到学子们的推崇。

  王凝之打算将他们从神坛上拉下来,让学问回归学问。

  儒学传承,靠的从来都不是血脉。

  郗超点点头,“北边传回消息,上洛的桓罴有些撑不住了,遣人向洛阳和江陵求援,你是不是得准备回去了?”

  “不急,”王凝之说道:“先处理完孔氏的事,顺便等下桓幼子的反应,他若是及时出兵,上洛城还是可以救的。”

  郗超对此表示怀疑,“桓幼子估计还等着距离较近的卢氏或者弘农出兵。”

  “那是他的选择,怪不得我,”王凝之笑道:“毕竟我人不在,洛阳的反应慢一点可以理解。”

  建康城中张榜公布了孔氏的罪名之后,京城百姓和太学生们的吵闹总算消停了一阵,但紧接着又是一个热议。

  孔家人该不该因此被杀?

  大多数人觉得孔氏罪不至死,因为没多久之前,朝廷、或者说王凝之还放过了吴郡张氏。

  孔氏的影响力可比张氏大得多,张氏都只是找了几个替罪羊,然后罚钱了事,孔氏怎么着也罪不至死吧?

  不过随着榜单上孔氏的罪名越来越多,芝麻绿豆的事都被查了出来,所有人都看明白了,孔氏这回是真完了。

  返京的孔安国和孔汪伏在王凝之身前,一动不动。

  王凝之让人将孔氏这么些年的罪名一条条念给两人听,然后问道:“你们可知罪?”

  孔汪还算镇定,答道:“殿下所列罪状,我不敢反驳,但我们兄弟这些年一直在外为官,不在会稽,这些事,我们实在不知情。”

  “一句不知情,就可以抵消罪责了吗?”王凝之冷声道:“你们同为一族,有好处的时候大家亲如一家,如今大难临头,就想撇清关系,岂不可笑!”

  孔安国沉声道:“我们这一支自汉末便迁至会稽,奉圣亭侯这一支却是中原陷落后才南渡的,一向不甚亲近,何来的亲如一家之说?”

  王凝之轻轻哦了一声,讥讽道:“那就是说孔靖之这一支有罪,和你们毫无关系了?”

  孔安国答道:“殿下明查,我们兄弟不在京中,会稽孔氏在扬州的族人,自然以奉圣亭侯为尊,我们对族人缺乏管束,确有失责,但绝无对抗朝廷之意。”

  王凝之沉吟了片刻,“起来吧,我也相信以孔车骑之子不会是贪财忘义之辈。”

  两人谢恩,坐到一旁的榻上。

  王凝之又道:“我可以不追究你们的责任,但孔靖之罪无可赦,希望你们能够谅解。”

  兄弟俩对视了一眼,由孔汪出言道:“我们不敢多言,但请殿下只论首恶,放过其他族人。”

  “此事我会酌情考虑,”王凝之叹道:“你们孔氏身为圣人之后,是何等荣耀,以后可不能再做这般有辱门楣之事了。”

  孔家兄弟连忙答应下来。

  王凝之见二人如此配合,满意地点点头,让他们离开了。

  翌日,朝廷对会稽孔氏的处理结果就公布了。

  孔靖之被褫夺奉圣亭侯爵位,父子数人都被判以斩刑,家产全部没收。

  祭祀孔圣人的任务,则交由孔安国这一支负责,不再另行封爵。

  消息传出后,虽然大家隐约猜到,但建康城中仍是一片哗然。

  王凝之居然真的对孔家下死手,而且连世袭的祭祀爵位都给剥夺了。

  至于被没收的家产,本来是这次事件的起源,现在反而成了最不起眼的那一环,说来实在讽刺。

  行刑那日,不少太学生聚集到刑场,想为孔靖之父子求情。

  王凝之不为所动,下令负责监督行刑的官员,谁敢阻止行刑,那就一起刑场走一回。

  太学生面对挡在外围的武士,有些发怵,但不少人仍高喊口号,表示孔靖之罪不至死,朝廷理应宽大处理,让他继续负责对孔圣人进行祭祀。

  范宁和车胤闻讯赶来,他们知道王凝之的脾气,再这么闹下去,这帮学生轻则从太学和国子学除名,前途尽毁,重则与孔氏同罪,一起被处理。

  两人在人群前苦口婆心地劝说了好一阵,口干舌燥,但学子们仍不愿散去。

  “圣人祭祀延续至今,不可断绝。”

  “朝廷处事不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朝廷如此苛责三吴百姓,到底想做什么?”

  ……

  喊话越来越过分,范宁和车胤的额头都冒出汗来。

  这帮学生,还真是什么都敢说啊。

  正在刑场周边一片乱糟糟之时,一支披坚执锐的禁军出现在街道上,四面合围,将所有围观群众包裹其中。

  刀剑出鞘,枪尖向前,箭矢在弦,各式武器和军士们的铠甲在太阳下闪着光。

  喜欢穿越东晋,山河共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