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无知学子-《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王凝之酣畅淋漓地发泄一通,心情稍微好了点。

  “你们二人今日敢挺身而出,还算有些担当,我可以不追究,先站到一边。”

  袁文清和江文昭互相搀扶着站起来,踉跄着退到一旁。

  王凝之又对车胤和范宁说道:“太学和国子学管理失当,你二人罚俸半年,以示惩戒。”

  车、范二人躬身认罪领罚。

  “至于原定今年在洛阳举办的选官考试,”王凝之看着台下的众人,顿了顿,继续说道:“国子学和太学的学子如此无知,推迟一年,以观后效。”

  车胤一声哀叹,忍不住出言道:“周王陛下,罪不加众,可否宽大处理?”

  王凝之没给他面子,当众说道:“学子们无知,你身为师长,可先告诉他们错在哪里。”

  车胤一片爱才之心,不忍看到自己辛苦培养的学生被耽误,转过身面向台下,高声道:“朝廷法令已下,你们身为太学生和国子学生,若有异议,可直接向朝廷进言,不该私下聚众议论,误导百姓,此罪一也。”

  “孔氏之罪,证据确凿,你们被二三子怂恿,便是非不分,指责朝廷,在城中闹得沸沸扬扬,此罪二也。”

  “新币之事,你们全然无知,却听信谣言,自以为是,干扰官府办差,此罪三也。”

  “如此三罪,周王殿下罚你们不得参加今年的选官考试,实属应当,但念及还有为数众多的无辜学子被你们牵连,实在令人痛心。”

  车胤素来爱惜学生,在学子们中间的影响力很大,见他如此说,众人都垂下头。

  说完后,车胤再次转过身,长揖道:“还望周王垂怜那些埋头苦学的学子们,从轻发落。”

  范宁也躬身道:“此次事件闹得如此严重,主要是我等约束不够之故,今后一定严加管束,如有再犯,重罚不迟。”

  王凝之站起身,看着眼前眼巴巴的众人,觉得可怜又可气,说道:“你们作为国家的未来,关心朝事,提出自己的意见,我是欢迎的,但凡事皆有法度,不可肆意妄为。”

  “对自己压根就不懂的事,却言之凿凿,不相信摆在面前的真凭实据,却对子虚乌有的谣言信以为真,我对你们的失望,便在这里。”

  “不过既然两位先生都为你们求情,我念你们懵懂无知,被人利用,这次就不追究了。”

  在场众人如蒙大赦,在车胤和范宁的带领下,齐声道:“多谢周王。”

  王凝之摆摆手,“我放过你们,不代表我不追究此事,动手。”

  从围在一旁的军士里面走出一队人,快速挤进人群之中,将十几名学子拿下,带到台上。

  王凝之拍拍手,“大家不要紧张,这些人近来活跃得很,我总得查一下,他们这么积极奔走,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人不服,喊道:“我只是被人蒙蔽,一时义愤,所作所为并无私心。”

  “说得好,”王凝之笑道:“但如果你是无辜的,那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我一定查明真相,还你清白。”

  那人还要反抗,被身后的军士按倒在地,堵住了嘴。

  王凝之抬头看了看天,“闹了半日,时辰都误了,赶紧行刑吧。”

  刽子手闻言上前,在一众学子的注视下,手起刀落,给孔氏的几人来了个解脱,几颗人头滚到台下。

  王凝之命人带上那两名学生,一起返回了郗超府上。

  至于被抓的那些学子,自有陈特料理,一个个被押送着离开刑场。

  车胤和范宁对视一眼,看着台上的几具无头尸首,叹了口气,招呼各自的学生离开。

  郗超正在伏案处理公务,见王凝之回来,问道:“听说你去刑场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王凝之一脸无奈地摇摇头,“本以为打压了清谈,建康的风气能好点,结果这帮学子还是如此不争气,明明什么都不懂,却敢摆出一副世人皆醉他独醒的架势。”

  郗超笑道:“建康的风气,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你这要求未免太高了些。”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王凝之忍不住吟诵了几句,叹道:“这也不急,那也不急,如何做得成事?”

  郗超怪道:“这又是哪里的话,不伦不类的,不过你的重心在洛阳,在河北,建康这边影响不大,你实在觉得可惜的话,可以将这些学子迁到洛阳去。”

  “是有这个打算,”王凝之说道:“我会挑一部分人带走,让他们在洛阳入学,甚至入仕,给建康这边加点压力。”

  世家互相举荐、垄断官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虽然凭借他们的积累,世家子弟仍是官场上的主流,但在授官前加一道考核,至少可规避掉那些纯混子。

  郗超点点头,“此间事了,你是不是要回去了?”

  “是啊,”王凝之说道:“最新的军报,杨安已经率军拿下了上洛城,桓罴突围而出,但在秦军的追击下,未能进入商县,一路撤退至武关,商县危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郗超问道:“朝廷需不需要下旨斥责桓幼子?”

  王凝之想了想,“不用,大家都是要脸的人,他主动请罪,比我们问罪要好,先看他的反应再说。”

  郗超表示同意,“若桓幼子交出荆州,你打算如何安置他?”

  “有两个选择,”王凝之说道:“一是让他入朝,随便给个侍中或者尚书左、右仆射之类,二是将兖州或者青州给他,我打算招桓子野和朱次伦中的一人到并州。”

  郗超沉吟片刻,“还是不要让他入朝了,你本来就在削弱建康,让他过来,难免多生事端,影响计划。”

  王凝之微微颔首,“那就让他去兖州,我调桓子野接任并州。”

  “我看行,并州需要配合幽州整顿草原,桓子野富有才略,是个不错的人选,”郗超分析道:“等进攻关中之时,可调朱次伦领军参战,他更适合冲锋陷阵。”

  王凝之笑道:“嘉宾所言,与我不谋而合。”

  两人商议完后续的安排,王凝之又道:“今日抓了十几名挑事的学子,估计是世家的马前卒,我让陈特带走审讯了,后面如果拔出萝卜带出泥,你不用有顾忌,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王凝之对根植在江东的世家,基本采取的都是这种策略,不犯事算你识相,犯事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郗超点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处理。”

  高门基本都向王凝之屈服了,现在搞小动作的,主要是一些二流世家或者三吴豪族,他们和王凝之沾不上边,所以相对而言,家族利益损失更大,危机感更强。

  喜欢穿越东晋,山河共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