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老爷深意-《红楼群芳谱》

  “姑娘!”

  “外面又下雪了,今年下雪还真多。”

  “入秋以来,雨水也多。”

  “现在的这场雪看上去倒是不算很大,天候是越来越冷了。”

  “火炉!”

  “火炉虽好,比起地龙管道……还真是逊色许多,不知道大观园那里的地龙管道何时能够铺好!”

  “听平儿姐姐说,大观园的地龙管道都用铜铸,效用更好,还不怕水气侵蚀,可以用很久很久。”

  “姑娘,冷不冷?”

  “我再加点炭火吧。”

  “……”

  临近酉时。

  因雨雪再临,京城的天……直接到了夜幕时分,晦暗八成以上了,雪花纷飞,笼罩万物。

  阴沉、寒凉、狂风……。

  从木窗看向院中,纵然四时常翠的松柏等植株……在诸般力量的交错下,都开始不住的摇晃。

  甚至于都有一二枝干被压垮、压断。

  至于院中其余植株,有些早早枯萎,等待来年春日春风,有些则是挪移至暖房,以待好的天候。

  紫鹃伸手在关上的木窗周围探了探,没有感觉到凉风,心中安稳,继而看向此刻正在书案后执笔书画的姑娘。

  书案上,两盏铜台烛光明耀,否则……作画的时候,因阴影的存在,就可能影响画作。

  三尺之地,有一尊铜罩的火炉散发热量,驱逐由外渗入房间的寒气。

  火炉!

  在体验过地龙管道的好处之后,愈发觉得火炉寻常,而且缺点也很多。

  占地方就是很大的缺点。

  碧纱橱并不大。

  一尊尊铜罩兽首火炉也不大!

  但一尊火炉如若只有见尺方圆,那么……火炉周围三尺之地都是需要稍稍隔开的。

  两尊火炉一处,就是更大之地。

  脑海中想象着两尊火炉,还有火盆都不见的景象,整个碧纱橱之地明显宽阔许多。

  火炉!

  还需要人不住的照看,否则,炭火燃烧殆尽,暖意不存,就无用了。

  还有燃烧炭火溢出的气息,对于体弱之人很不好。

  京城的报纸上,入秋以来常听姑娘说道有人因在密闭的房间内火炉取暖,以至于……炭火中毒。

  轻者,还能够救回来。

  重者,一条命就没了。

  还有铺就地龙管道方便的取用热水。

  冬日里,无论是香汤沐浴,还是盥洗手足,都是需要热水的,有时候急需了,也得等一会儿。

  铺就地龙管道之后,想要……就直接有了。

  很是充足!

  根本无需担心。

  还有耗费!

  在房屋外烧大锅炉,无需用很好的木炭,柴炭都能效果很好,岂非节省许多?

  大观园的管道铺就还在继续,若非雨雪影响,应该差不多了吧?若无雨雪,月底估计就能入住。

  现在!

  起码也得等下个月!

  “……”

  “还好,不冷!”

  “喝杯茶感觉更好!”

  “呼……,再有一炷香的时间,这幅画就差不多了!”

  “欲要景象、意境、尺寸、物事……齐备一处,还真有些费心思,却也很有趣。”

  “若是青莲姐姐作画,应该会轻松许多。”

  “青莲姐姐在此中画道的造诣,还真是很高,钟哥儿以前说过,画道……殊途同归!”

  “写实,写意,其实都是一样。”

  “心意之作,就是上品!”

  “……”

  听得紫鹃之言,正在执笔作画的林黛玉停下手中动静,秀首轻抬,罥烟细眉弯弯,含水星眸灵灵。

  冷?

  还好!

  身上有制衣工坊专门定做的保暖羊绒风衣,属于居家休闲中场款式的。

  在房间里待着,穿着正好,修身、合体、保暖、美观等兼备,听说那样的风衣卖的很好。

  寻常款式也得十两银子一件。

  供不应求,制衣工坊那里都在日夜加班了,三妹妹所言……这个月制衣工坊的女工要很欢喜了。

  只要不偷懒,每个人所拿都会多好几两、几十两银子。

  那是好事,临近年底了,多拿一些银子,那些人家这个年可以过得好一些。

  画!

  由着先前宝姐姐建议,自觉也很好。

  本想着有空多多请教钟哥儿的,谁料……钟哥儿这个月事情不少,先是殿试诸事。

  现在,又出城十日左右了。

  还没有回来。

  为此,只好前往请教青莲姐姐,青莲姐姐的画道远超自己,指点自己……受益匪浅,所得很大。

  如今自己正在为唐朝李义山的诗集做插画!

  自己喜欢李义山的诗,诵读之,脑海中总会不自觉诸多场景画面。

  现在。

  有画道加身,可以将其一笔笔勾勒出来。

  这种感觉……很好。

  真的很好!

  尤其……这些日子京城内外多有雨雪,常观风霜雪雨,观庭院百草植株凋零,观京城街道萧瑟之景。

  颇有感怀。

  对于画道的意境……更有助力。

  雨雪!

  如紫鹃所言,京城的雨雪入秋以来很多,现在才十一月下旬,就这般模样了。

  按照自己生活在京城的经历,接下来的腊月,乃至于明岁一月,都属于凛冬、余冬。

  雨雪亦是常下!

  “嘻嘻,姑娘喝茶!”

  雪雁已然将茶水端上来了,自己算着姑娘也该喝茶了。

  “算你机灵一次!”

  紫鹃轻哼道,整日里就知道贪玩,这些日子因雨雪较多,多待在碧纱橱,反倒勤快不少。

  “小秦相公……应该快回来了吧。”

  “前两日咱们回兴荣街的时候,老爷所言翰林院的馆选已经出来了,一应新科进士就要定下了。”

  “想不到小秦相公他们去济南府了!”

  “还碰到那样的事情,也幸而小秦相公他们去了济南府办事,否则,还不知道呢。”

  “姑娘,那些地方官还真是可恶!”

  “……”

  紫鹃取来一篓银霜炭,准备添加几块进去。

  拿过火锏,小心的勾开铜罩,相距不算近,都能够感觉一股热意扑面而来。

  小秦相公!

  都好多日没有见到他了。

  出城了。

  和恭王府的世子一块出城的,是要去办什么紧要之事,具体……不清楚。

  具体去哪里……也不清楚。

  还是回兴荣街的时候,老爷提及的,因而知道一些。

  更有好几日前的报纸刻印之事。

  原来济南府的那些事……是小秦相公和恭王世子发现的,真亏了他们。

  不然,还不知道那些庶民百姓要如何过活呢。

  都被逼迫的离家出走、远遁他乡……,实在是可恶,更是在寒雪天候,在别的地方乞讨为生。

  姑娘当时看到那个消息的时候,都忍不住将那些坏人、恶心狠狠骂了几句。

  真真该死。

  真真该死。

  宝二爷后来看到消息,也是说着那些人是国之蠹虫,都是禄蠹之人。

  言语明证他所言的那些人品行之事。

  仕途经济、举业文章皆禄蠹。

  再后来……得知是小秦相公和恭王世子揭出来的,又别样夸赞,却也说着等小秦相公回来再次劝说他不要做官。

  还真是……宝二爷的性情。

  这些时日雨雪为多,因外面的天候格外寒冷,再加上老太太、太太的话语,宝二爷终于轻松不少。

  可以暂时不去学堂了。

  今儿则是同太太、薛家太太、琏二奶奶等人去王家了,好像是王家那里有人过寿了。

  二姑娘她们上午来了这里一趟,说笑一个时辰之后才离开的。

  府中也多安静。

  报纸上那些坏人、坏的官员自然是可恶的,然……小秦相公为官肯定是好官。

  一定是好官的。

  “应该就这几日吧?”

  “钟哥儿接下来入翰林院为官,想要出京城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林黛玉接过茶水,轻呷两口,是今岁的龙井茶,滋味淡雅清香,自己还是喜欢的。

  钟哥儿。

  在济南府揭出那样的事情,对济南府许多百姓而言,肯定是好事。

  报纸上都说,朝廷已经派人要人前往彻查,无论查到谁……都跑不掉。

  就该如此。

  该将那些蠹虫、可恶的害民之官全部处理掉。

  “嘻嘻,姑娘,咱们上次回兴荣街的时候,老爷对小秦相公可是很看好的。”

  “很满意的。”

  “还说着若是他有小秦相公那样的孩子,当为人生快哉之事。”

  “还说着……姑娘你将来若觅良人,也该依小秦相公的品貌、品行……。”

  “嘻嘻。”

  “姑娘,我觉老爷所言别有深意!”

  “姑娘说呢?”

  将三四块银霜碳小小的放入火炉,火锏鼓捣了一下火炉,将火炉的下风口稍稍打开。

  再次盖上铜罩。

  紫鹃手持火锏,左右而观,此间也无外人,清丽的小脸上笑意涌动。

  细步近前,悄悄说道一事。

  回兴荣街的时候,老爷多有那样的话语。

  尽管说的意蕴不明显,但……紫鹃觉老爷绝对有那样的意思。

  一则。

  连月来,老爷和小秦相公的爹爹早已经相熟,和小秦相公更是相熟。

  绝对可称知根知底,很是了解。

  二则。

  小秦相公才学、才干卓着。

  如老爷所言,小秦相公随意操持了一下商道营生之事,短短数年,就可日进斗金,可见本领。

  学业、举业之道,更是没得说。

  这个月刚刚点中一甲三名探花。

  三则。

  小秦相公品貌极佳,模样俊俏。

  尤其还没有大家族子弟的纨绔、顽劣性子,如这里府上琏二爷寻花问柳的性子就没有。

  身边虽有颜色好的丫鬟,也是常人之情。

  四则。

  小秦相公和姑娘相识相熟数年。

  更是为姑娘接连不断的诊治宿疾,可为缘分,这可是大恩,如何报答?

  五则。

  门第、身份相合。

  六则。

  姑娘对小秦相公不讨厌,很有好感。

  小秦相公对姑娘……亦是极好。

  七则。

  ……

  反正,越想越觉得可成,越想越觉得可行。

  自己都能想到的事情,老爷想不到?

  不能够!

  姑娘过了这个年就十三了,国朝礼制……女子十四岁就可姻亲了。

  一些事情,提前定下更好。

  省的别人惦记!

  老爷都说了,殿试之后,满京城上下自觉堪配的人家于小秦相公都有那般心意。

  姑娘!

  不知道姑娘怎么想的!

  美人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