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赞美公主-《红楼群芳谱》

  过了午时!

  秦钟心情不错的离开钟粹宫,就是现在肚子很是有点饿了,往日这个点,自己都用过饭了。

  在钟粹宫东配房内替宋贵妃诊治了一下,大体无碍,心脏方面的确有些隐疾。

  比较适合服用太妃那里的丸药!

  感觉不妥的时候,服下一颗就行了,明儿入宫复查春梅的病情,正好……带来一些。

  此外!

  这个宋贵妃还是不算小气的。

  有赏赐!

  这才对嘛。

  赏了一块玉佩,外加银两百两!

  已然不少了,毕竟从自己成为御医的那一刻,为皇宫中人治病算是职责所在。

  那块玉佩质地很好,羊脂玉?

  对于玉器没有太多的研究。

  两百两银子!

  也不算少,根据礼制,贵妃这个层次,一年的俸禄也就数百两,如果受宠,可能平时赏赐比较多。

  不受宠也就刚好够花!

  一块玉!

  直接塞怀里了。

  两百两银子?

  是两张百两的银票,也在怀里了,好歹也算辛苦费!出诊费!

  再说了,自己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太上皇、皇上都赏赐那么多了,很满足了。

  步伐都有些轻快了,有些飘了,如果不是身边还有人在,秦钟都要忍不住引吭高歌了。

  万幸入宫没大事,不知道小胖子怎么样了,多福他们应该在东华门外等着自己。

  “你是宁府那边蓉儿媳妇的弟弟?”

  忽而,耳边传来轻柔细语。

  “……”

  “姑娘……是荣府的大小姐元春姑娘?”

  秦钟步伐一怔。

  元春!

  宋贵妃派她送自己东六宫外的景运门,从见到她……就有怀疑她的身份,应该也如心中所想。

  就是一直没有说什么话,她一直很谨守礼仪,在钟粹宫内鲜少说话,事情倒是做的很漂亮。

  秦钟也没有主动攀言。

  而今,她倒是率先出言了,有些出乎预料,略有沉吟,便是一礼落下,看向元春。

  她生的的确好,一身的宫装色泽、补子也与其余宫女不同,才人赞善……她是宫中的女官。

  可以理解。

  于秦钟之问,迎来丽人的轻轻颔首。

  “秦钟姐姐的确是宁府奶奶。”

  “论来……,我也该称呼姑娘一声元春姑姑才是。”

  秦钟笑道,而后……继续前进,就是步伐相对缓慢了一些,彼此相谈的声音也不大。

  “你的医术很好!”

  “而且听说上皇、陛下于你的赏赐很丰厚!”

  元春抿嘴轻笑,一双澄澈明眸闪烁,看向秦钟,此人……有小神医之名,医术独到。

  恭王妃、太妃的病都被其安稳诊治。

  上皇、陛下更是为此赏赐数千亩良田,数万两金银,堪为一位王爷的开府之用。

  钟粹宫内,也听娘娘谈及此人,语论都是恭亲王做的好事,他之前赏赐的太多了。

  若然上皇、陛下赏赐的少,反而有损皇家颜面,为此,只好便宜小神医秦钟了。

  后来,又听得宫内太监有语,赏赐之地落于宁国府,更添好奇,派抱琴暗地里问了问。

  得了一些意外的消息。

  秦钟和宁荣二府有些联系,他姐姐是宁府蓉儿媳妇,记得当年自己入宫的时候,蓉儿已经不小。

  似乎同此刻的秦钟差不多。

  十岁!

  和宝玉的年纪一样了!

  抱琴带回来的消息,秦钟好像如今在宁府暂住,具体更多的不清楚,深宫之内,能够知晓这些,已经不易。

  “上皇、陛下之恩泽,秦钟亦是惊讶。”

  “元春姑姑可是有事情要询问于我?”

  “我因业师病患加身,父亲忧我一人在府中读书枯寂,便是同荣府政老爷商议,在宁府两府学堂读书。”

  “是以,眼下正在宁府小住,平日同宝叔、琮叔、环叔、兰哥儿他们一起上学。”

  “老太君身子很是硬朗,医家之观,是一位长寿福德之人。”

  “两府太太、奶奶也都很好。”

  “迎春姑姑、林姑姑、探春姑姑、惜春小姑姑,还有史家湘云小姑姑也很好。”

  “……”

  自己同元春之间的联系,也就宁府两府了。

  沿着宫墙一侧的道路行进,时而可见往来的宫女、内监之人,看着为自己引路的元春。

  秦钟主动说道一些事。

  想来那些也是他想要知道的。

  皇宫之内,就是贵如皇后、贵妃都难以出去,何况其余宫人?欲要了解一些讯息,也是艰难。

  “……”

  “你将我想问的几乎都说了。”

  “祖母的身子无碍,我心安矣。”

  “太太、母亲她们,也好。”

  “宝玉!”

  “她和你一块上学读书?”

  “读书是好事,你可知宝玉如今学业进度?”

  元春秀首轻摇,无奈的瞥了某人一眼,自己还没问,他就将一些事情说了。

  也都是自己想要知道的,他心思很是灵敏。家人一切都好,心中万分满足,自己在宫里……也很好。

  “宝叔的学业进度?”

  “正在攻读四书!”

  宝玉的学习进度?

  秦钟还真不太了解,以宝玉的性子,他不喜欢四书五经,起码对于四书一些篇章肯定会。

  “四书!”

  “也不错了。”

  元春点点头,以宝玉的年纪,读到四书……不算快,也不算慢,府中之人想要做官不难。

  然而,读书上进是好事,万不可落下。

  “……”

  “……”

  东六宫占地极大,钟粹宫又是在六宫深处,午时之后,骄阳明耀,若非沿着宫墙行进,仅仅是天热都令人受不了。

  至于树荫之类?

  别想了,自己在宫里就没有见过稍微大一些的树,想要找一片树荫区域都不可能。

  元春在前,秦钟在后,身后还有两名宫女,一路之上,低语闲谈,所语大都是宁荣两府之事。

  还有一些落在自己身上,以及百草厅的事情。

  刚走过元春所说的奉先殿,距离景运门不远,穿过一道宫门,耳边豁然传来一语。

  一道熟悉之音。

  “小神医!”

  “你从钟粹宫出来了?”

  “嗯?”

  “元春,你是奉命送小神医的吗?”

  是长乐公主。

  一袭不算盛装的轻便宫装,浅蓝色的马面裙随风摇曳而动,亭立一面宫墙下,头顶有一面宫人撑起的浅黄色华盖。

  此刻,正一脸欢喜的抬手道。

  “长乐公主!”

  秦钟惊诧,公主怎么会在这里?

  等自己的?

  不会吧?

  “元春见过长乐公主!”

  “秦御医诊治娘娘身边的春梅有功,特命我出送景运门。”

  元春与两名宫女也是福身一礼。

  “我也听说了。”

  “景运门距离这里不远了,交给我就行,你们回去吧。”

  长乐公主摆摆手。

  “这……。”

  “是,公主!”

  元春面有迟疑,景运门距离这里还有百丈之远,观长乐公主等待的模样。

  专为秦钟?

  应该是。

  宫里有其它人病患了?

  还是其它?

  长乐公主身份尊贵,母亲是陛下当年极其宠爱的一位贵妃,只可惜那位贵妃难产而死。

  其后,陛下爱屋及乌,宫内诸多公主中,宠爱未有超过长乐公主者,就是皇后娘娘所出的福清公主,也差了一丝。

  既然公主有此意,自己就算拒绝也拒绝不了,唯有应下。

  “秦御医!”

  “我等就先行回钟粹宫了。”

  “明日你入宫,景运门外,会有宫人安排好的。”

  元春看向秦钟。

  “有劳元春姑娘!”

  秦钟明白。

  当即,目视元春三人转身离去。

  “小神医,这位就是荣国府的那位元春吧。”

  “你们一路上没少说话吧?”

  长乐公主双手背负身后,也是目视元春三人的离去,嘴角轻扬,笑语近前。

  话音内蕴别样趣味,更有一丝俏然。

  “咳咳!”

  “公主在这里是等小臣的?”

  秦钟不为应下,女孩子就是八卦的事情多,看向行至身侧的长乐公主,随风而动,淡雅的香气弥漫。

  “你猜?”

  “自你为太妃诊治之后,就没有再入慈宁宫,这可不合御医的礼仪。”

  “如今随我去看看吧。”

  “恒王兄还在上书房呢,嘻嘻,他此刻肯定……煎熬!”

  长乐公主指了指宫内一个方向,就算小神医不说,自己也能够猜出自己一二。

  元春!

  同小神医一路上,肯定聊不少。

  自己有些兴趣,也就一点点兴趣。

  “太妃?”

  “公主所言甚是。”

  “恒王殿下,如今还在宫里?”

  太妃!

  秦钟觉得长乐公主说的有些道理,身为医者,对于自己的病人也该好好关注,从头到尾的关注!

  惜哉,最近自己事多,无暇前来。

  幸而,当初也有医嘱留下,太妃当无恙,若有事,自己早就倒霉了。

  “你午膳应该没吃吧。”

  “蓝心,将那盒子里的东西取出递给小神医,我们边走边说。”

  “国朝西北,有大事传来,自朝会之后,父皇就和上书房军机大臣商议要事。”

  “太子殿下以及几位开府的兄长也位列其中。”

  “恒王兄如今开府,自然要参与一些事情。”

  “应该是军国紧急要事!”

  长乐公主转身走向另一处,抬手一招,便是不远处的几名侍女中走出一人。

  手中拎着木制纹理的食盒。

  同时,说道恒王的一些事。

  “……”

  “公主知我。”

  “实在多谢!”

  “西北军国之事,难道打仗了?”

  饿!

  必须饿!

  尤其做手术很消耗体力、精力的,在钟粹宫也就喝了几口茶水,点心都没吃。

  怀中有赏赐,奈何不是吃的。

  公主贴心,吃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秦钟很是一礼,也没有客气,从那位颜值不低的侍女手中取过食盒,直接打开。

  里面有一碟精致的点心,还有一盅喝的。

  太棒了!

  赞美长乐公主!

  至于国朝西北大事?

  秦钟无需多想,十有八九是战争之事,来到这里,对于国朝立鼎以来的许多事都有阅览。

  西北那里……一直都处于不稳的战乱状态,一直没有平息过,就算偶有安稳,不过三五年,也会复发。

  若然一二十年,那就是很大的复发,很严重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