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0章 朕不喜-《红楼群芳谱》

  妇人之见,性情之见。

  于夫人之言,刘延顷也没有多言,一些事情夫人说的也许有些道理,却难施为。

  一些事情,夫人觉得那样做不合适,添为合用之法。

  鲸卿和王家那孩子……非大事。

  王子腾今儿没有动静,接下来也难有。

  也许,事情还会存在,那也是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的,除非有合适的契机。

  故而。

  鲸卿行事接下来需要谨慎。

  下次!

  避免有下次。

  “老师,我会的!”

  “……”

  师娘和姐姐她们的心意,暖意横生。

  老师。

  也有叮嘱,虽未言语,若然王子腾真的有动作,老师也令人心安,自己这一次行事冲动?

  冲动!

  有一些。

  下次?

  那个王德真要再有下次,他……,自己不会如这一次这般收拾他的,会……好好收拾他的。

  王家!

  老师刚才所言,王子腾接下来会重用,这么说……他今岁会高升?会加大学士?

  会进入军机处?

  真的要距离位极人臣更进一步了?

  自己好像也做不了什么。

  陛下的意思?

  西北、辽东塞外的异族异动?

  今岁陛下又落下不少新策,肯定不希望有外在的麻烦侵扰,王子腾……。

  隐隐约。

  秦钟有些明悟。

  这么说的话,那两府以及另外一些人家,也可能会被陛下看重,宁荣两府?

  有些难。

  另外一些人家?

  史家?

  他们近年来多为不错。

  或者镇国公牛家?

  开国八公中,眼下爵位传承比较顺利,而且相对低调的便是镇国公牛家了。

  尤其,牛家的家主牛继宗现在还在京营任事,惜哉,非京营节度使,王子腾那个位置空出来之后,也有人推荐他登位。

  而数年来,京营节度使的位置还是空着。

  先前同长乐公主、恒王殿下他们言谈的时候,有闻陛下让忠顺亲王处理京营之事,还有三大营的一些事。

  难道陛下想让忠顺亲王代理京营节度使?

  这个不可能!

  不可能。

  皇族亲王为京营节度使?

  还未有过,上皇岁月都没有出现过,要么是天子的亲近之人,要么是天子最为器重之人。

  无论哪一种,都意味着天子垂青!

  王子腾要更进一步。

  西北和辽东塞外又有异族生事,估计空悬数年的京营节度使位置……要有主人了。

  自己所知的京城高阶武官中,能得陛下那般信任和放心的,好像……还真有一个!

  当然,也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老师。”

  “朝廷接下来要施为地丁合一的事情,嘉兄那里……不会有碍吧?”

  “浙江向来是赋税大地,民力又多,真要将地丁合一的事情落下,怕是会引起不小的震荡。”

  “……”

  雪儿的声音响起,师娘心力落了过去。

  喝着碗中的羊汤,秦钟说道一事。

  老师的儿子刘嘉眼下在江南金华为事,金华之地,不是一个贫瘠之所,今岁要热闹了。

  “地丁合一!”

  “推进起来会有难题,也是他历练的好时机。”

  “比起浙江,江苏才是硬骨头。”

  “许多事情,许多道理,嘉儿有数,就是看他是否会用了。”

  “……”

  刘延顷也是喝了一口热腾的羊汤。

  鲸卿提及的这件事,多有入心。

  嘉儿!

  浙江不是寻常地,非先前他待的四川可比。

  朝廷接下来会落下不少良策,天下各省的官员,就看谁做的好了,做得好,就有进益和好处。

  做的不好,仕途就有难了。

  “老爷,鲸卿!”

  “要我说……朝廷这一次弄的养廉银就很不错。”

  “嘉儿,今岁可以有一两千两银子发下,江南之地,可以过活的好些了。”

  “我也能安心一些了。”

  “老爷,鲸卿刚才说的什么地丁合一,嘉儿在金华做事,会有困难吗?”

  “要不,您写一封信,教导教导他?”

  “……”

  师娘用筷子夹了一颗红烧鹌鹑蛋落于勺子里,递到小丫头的嘴边,小丫头最近不太喜欢吃鸡蛋。

  喜欢吃这个东西。

  放在往常,自己还要思忖思忖,鹌鹑蛋比鸡蛋贵多了,小丫头常吃……嘴养刁了就不好了。

  现在。

  老爷有养廉银。

  起码一万两以上呢。

  吃!

  随便吃!

  说不定过段时间,小丫头自己就吃腻了。

  “嘉儿,非知府之人,一些事情不会十分难。”

  “先看他做的如何。”

  “不着急。”

  “……”

  刘延顷略有沉吟,身为人父,不担心嘉儿是假的,若是日日担心,没必要。

  嘉儿历练多年,一些事情做的可圈可点。

  今岁施为地丁合一,他只是协助之人,也许也要出力,想来会有一些手段和心思的。

  现在就提点他,没有必要。

  能自己做好才是上策。

  “说来,地丁合一之事,如若鲸卿你现在还未有举业有成,每一岁要拿出的银子多两三倍。”

  “地丁合一,绅衿摊银,莫大的好事。”

  “阻力也是不小。”

  “……”

  话锋一转,刘延顷看向弟子。

  地丁合一,对于地主之人,对于绅衿之人,是不为友好的,地丁合一……原本按照人头纳税,现在按照地亩多寡分摊了。

  地主之人,拥有的土地越多,要缴纳的赋税也就越多。

  绅衿之人也无法避免。

  阻力!

  就有了。

  鲸卿!

  在城外的田地很多很多,若是鲸卿现在没有官身,也要缴纳许多赋税银子,现在……则是免掉了。

  国朝!

  官员不为多,勋贵之人有数,遍布各省的地主、绅衿之人才是大头,他们也是有能力缴纳赋税的人。

  “地丁合一!”

  “对于绅衿之人,不一定愿意缴纳那些银子。”

  “不过,对于更多的寻常生员而言,如若没有太多田亩,缴纳的银子还会减少。”

  “……”

  秦钟笑道。

  地丁合一。

  对于地主之人,田地越多,缴纳的银子越多,相应,对于普通人而言,无论家里的人丁再多,只要田地很少,缴纳的银子也会很少。

  负担就轻了。

  自己!

  其实无所谓的,果然官差一体为事,自己也是欣然的,就怕别人不欣然为之。

  官差一体为事,好像也有那样的风闻。

  自己是有闻的。

  真假不定。

  “良策!”

  “推行天下,行之天下,才是良策。”

  刘延顷感慨。

  “今岁,老师要比去岁还要忙了。”

  “……”

  良策。

  的确是良策。

  耗羡之事不可避免,将比例削减,让无序归于有序,这就是好事,地丁合一,也是上佳之事。

  惠及天下间大多数人。

  “陛下更为忙碌!”

  臣子之忙,是应该的。

  陛下。

  九州万方,黎民万万,在一心之间。

  推进那些良策,陛下定是想要那些良策行之天下。

  看向鲸卿,又看向雪儿,又看向面前的一桌子饭菜,陛下此时此刻或许还在批阅奏章文书!

  ******

  “陛下,从西北传来的文书来看,巴图尔那些人虽然有些起势,暂时不为大碍。”

  “先前,愈承志率兵将他们的主力重创,这才过去三年多些,若言有实力为乱,不足够。”

  “尤其,青海西宁等地,巴图尔被我朝大军击溃,一些部族有些心思,尤其是回疆一地的厄鲁特部!”

  “厄鲁特部族壮大的很快,根据西北消息,厄鲁特和巴图尔等部早晚碰上。”

  “臣弟觉是一件好事。”

  “若可……臣弟觉可以相助回疆的厄鲁特部,让其有实力同青海西宁等地的巴图尔部争锋。”

  “国朝可渔翁得利。”

  “……”

  戌正初刻。

  皇城。

  明阔清静的养心殿内,一支支牛油火烛燃起,立于铜台,光照十方,是时,一位位沉稳响亮之音传出!

  “渔翁得利?”

  “忠王所言,有些意思。”

  “恭王,你说呢?”

  “……”

  一语轻轻,虽听之无力,落下逾千钧。

  “陛下!”

  “忠王所言,臣弟也觉可行。”

  “厄鲁特部!”

  “论来,厄鲁特部族的崛起和强大同国朝有些关联。”

  “父皇岁月,亲征朔北的时候,厄鲁特部所属是漠西蒙古,因漠西蒙古无力,早早臣服于国朝。”

  “后来,在漠北、漠南战事中,厄鲁特部族战士勇武,战功不少,父皇看重他们。”

  “再加上厄鲁特部的识趣,他们得了许多好处,一晃多年,他们得以壮大。”

  “漠西蒙古诸部,它算是最强大的部族之一,也许没有之一。”

  “回疆等地,势力不弱。”

  “如若发文书于厄鲁特部,让他们牵制青海西宁等地的巴图尔部,可能性不小。”

  “若可,国朝也可出兵,以待良机,将巴图尔等部族全歼,取回青海西宁等地。”

  “将青海西宁等地纳入国朝管辖,前车之鉴,再次统御,当可有力,当可免去那些地方的异族继续侵扰!”

  “……”

  又是一语从养心殿传出,同样的沉稳有力,比起最初的那道响亮之音,少了些强势,多了些和婉。

  “蒙古诸部!”

  “厄鲁特部!”

  “巴图尔等部!”

  “辽东塞外的靺鞨等部!”

  “……”

  “国朝承平百年,盛世可显,那些异族的实力也恢复不少,他们的心思也一一出现了。”

  “朕……很是不喜。”

  “……”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