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6章 改善伙食-《红楼群芳谱》

  坐在一张宽大柔软的舒服软椅上,这是酒楼早早就备好了,已经坐许久了。

  越坐越舒服。

  胖胖的手取过面前圆盘里刚买来不久的炸鸡翅,滋味没得说,这个小东西一直吃都吃不够。

  骨头不多,肉质鲜嫩,处理好了,还有一股股别样的酥香,尤其……油水也不多。

  起码吃这玩意比吃大猪肘子……相对好一些。

  水晶肘子吃着也不错。

  惜哉,不能多吃。

  三两口,便是熟练的将骨头吐出,恒王胖胖的面上多满足。

  将父皇交代的差事做好,日日睡得好,日日吃得好,身子无大碍,岂非世上极美的事情?

  必须是。

  当然,外加时而同小神医、成章他们随意闲聊,也是难得的放松之事。

  桂云岩!

  对于此人,自己有些印象,也就仅仅有些印象。

  谁想……他即将成为京营节度使。

  那个位置……可不是谁都能坐上去的。

  既没有从京营内部挑选合适之人,也没有从京城世勋之中挑选可用之人,而是……桂云岩。

  想要知道关于他的更多消息,非有再等数日,估计此刻京城许多人也在收集他的消息。

  他!

  以他甘肃提督的职位,坐在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上,属于品级没有大变化,更加位重了一些。

  “我所知也是不多。”

  “倒是通政使司的一些文书上,关于西北军务的文书上,常有见到他的名号。”

  “桂云岩!”

  “他其实不是科举出身,而是捐官出身。”

  “好像一开始捐的是候补同知,是一个闲散的文官,他家里算是武勋之家。”

  “他父亲是四川提督麾下的参将!”

  “后来,因川地有乱,他主动请缨文官转为武职,那个时候……还是皇爷爷在位。”

  “如今,一晃这些年过去了,他……他现在都要成为京营节度使了。”

  “……”

  小王爷也补充着。

  尽管通政使司的大部分功用为军机处分走,但……仍相连外省许多地方的文书。

  对于桂云岩,自己见到过他的名字。

  就是没怎么在意。

  一个甘肃提督而已,尽管也算位重,实则……不入军机处,没有加兵部尚书衔,就属于寻常的武官。

  现在!

  不一样了。

  戴着纸套,抓着一块茯苓夹饼,这东西不为贵重,吃着香甜滋补,吃两块……总没坏处。

  好歹在衙门辛劳一日了。

  一边吃着,一边将所知桂云岩的消息尽可能道出。

  “非正途出身?”

  “武官之人,倒也不太讲究那个。”

  “桂云岩这件事情,父皇提议此人的时候,无论是太子殿下,还是诚王兄他们,我观都是多惊讶的。”

  “想来也是没有想到此人。”

  “那些军机大臣不好说,估计提前知晓,就是没有外传。”

  “不过,和本王没啥关联。”

  “如今,宣南坊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关于京城其它坊地的改造,诚王兄他们已经开始提出来了。”

  “今岁以来,单单宣南坊收取的税银,早已比去岁京城收取的税银还要多了。”

  “……”

  谈论那个桂云岩,也只是此人较为奇特,太突然了一些,若是换成京城一些熟悉的武勋官员,反倒没有什么值得一言的了。

  恒王再次取过一块鸡翅,如今时节……也不担心鸡翅凉的快,放在正月里……若是餐盘碟子下面不放保暖的水壶之物,片刻就凉透了。

  “其它坊地的改造,现在就提出来?”

  “说早有点早,毕竟宣南坊尚未真正改造完成,具体成效还未可知。”

  “但……宣南坊改造的好处,想来不少人都已经看到了。”

  “……”

  自己现在是翰林院的七品小官,京营节度使那样的人员调动,自己听听就好了。

  桂云岩!

  他若是成为京营节度使,那么,对于国朝百年来的武勋世家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百年来,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一直都在开国武勋贵戚手中,先前是王子腾,再前还有东府贾代化,再前还有其余勋贵。

  论来,都是和两府有很深关联的人。

  桂云岩!

  不知道和两府有没有关系。

  过几日,估计关于桂云岩的详细信息就会有了。

  放下手中的茶盏,也伸手取下一块炸鸡,这玩意……吃着挺好。

  “宣南坊的改造,别的不说,房舍的价格是越来越高了。”

  “没有改造之前,就宣南坊那个地方,就宣南坊一处寻常的二进宅院,顶多一两百两银子!”

  “现在没有千两,也差不远了。”

  “涨的也太厉害了。”

  “为此,小王有闻都有一些宣南坊之民,准备在开放房舍售卖之后,直接卖掉,而后拿着银子前往京城之外别的地方居住。”

  “千两银子,对于普通人家而言,足够一辈子开销了。”

  “还能够过活的不错。”

  “如若再从百业院堂学习一二手段,又有了银子本钱,置办一些买卖,日子也就过起来了。”

  “还真是……没得说。”

  “因宣南坊的房舍价格太高之故,这段时间……都有一些妇人前来王府找到母妃了。”

  “希望母妃可以帮帮忙,找找门路。”

  “嘿嘿,恒王兄,王妃应该更知道那件事吧?”

  “……”

  对于宣南坊的改造,小王爷是深有感触,因通政使司的事情,今岁以来,宣南坊诸事……自己参与的不太多。

  大体之事,都是知道的。

  正因知道,才知道为何诚王殿下他们为何想要早早定下别的坊地改造,其中的好处……太大了。

  别的不说,最简单的手段,提前屯下一片民舍房屋,期时转手一卖,就是数倍的好处。

  投入十万两银子,不需要很长时间,就能够收回数倍的好处,还没有什么风险。

  简直比做任何营生都简单便捷。

  这段时间!

  京城许多人家,都想要找门路,想要从宣南坊获取那些好处,有些人找不到门路,都直接找宣南坊的原住民了。

  还真是难为她们了。

  连母妃、璇儿她们都不住碰到一些人。

  自己!

  也差不多,一些皇族的子弟,也有时而下帖子请自己,有些人不好拒绝,便是前往了。

  结果,几杯酒水饮下,事情就出来了。

  自己也是无法。

  自己能不能做到?

  可以!

  可以做,却不能做!

  但凡开了一个口子,可以想象后续的麻烦事,尤其……还是吃力不讨好的麻烦。

  如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王府不缺银子,自有许多进项,不需要从宣南坊借银子,等宣南坊改造有成后,倒是可以采买一二铺面为用。

  “……”

  “哼,王妃……,前几日还被本王说了一顿。”

  “现在还和本王生气呢。”

  “王府根本不缺银子,实在……王妃的心有些软,她娘家那里的一些人,远近都有寻来。”

  “本王都和她说了,若是那些人缺银子、借银子,直接给一些就是了,至于宣南坊的事情,勿要掺和。”

  “她……。”

  “罢了,不说那件事了。”

  “本王……,本王现在都觉一些事多麻烦,真不知道以后京城其余坊地改造是什么模样。”

  “如若有乱,受伤的就是普通人家了。”

  “本王都有闻,一些人家寻找到宣南坊的民户,想要现在就签订契约,以低价交易。”

  “待数月之后,可以官府用印了,直接就更名了。”

  “着实……可恶。”

  “如小王爷刚才所言,这一次的宣南坊改造,对于宣南坊民户而言,算是一件好事。”

  “只要有心,接下来在百业院堂好好修习技艺,那个时候,无论留在京城,还是离开京城,都会有一个好日子。”

  “另外一些人家,他们根本就不缺银子。”

  “还要贪得无厌。”

  “欲要制止,也不容易。”

  “如咱们年初定下的扑买之法,现在都被人找到不少空子了,好在,还是有些用的。”

  “不然,就更乱了一些。”

  “……”

  王妃?

  执掌宣南坊改造诸事,关于宣南坊的事情,早早就和王妃说过,王妃也说不会掺和的。

  结果。

  王妃还是受不住一些人言语,询问自己是否可以方便一点点,这是能方便的事情?

  自己这里倘若开了口子,以后京城坊地的改造都会出问题。

  能够通过王妃寻找门路,那些人家大可能不缺银子,如此,还掺和什么?

  宣南坊改造,这是一件多方受益的事情,官府和居住其中的庶民都有好处。

  将属于庶民的好处取走,这不好!

  也不符合宣南坊的长远规划。

  因此事,都将王妃训斥了一顿,这两日还在和自己生气,真是……妇道人家!

  “一件新鲜事,初始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宣南坊遇到的事情,等改造功成之后,将问题汇总,解决之法就有了,也可方便后来人。”

  “唔,开始上菜了!”

  “总算可以开吃了。”

  “今岁,因宣南坊改造,京城行当百业的税银多了一些,嘿嘿,殿下要不要于陛下提议一下,将税银分出一些落于六部诸司衙门。”

  “好歹改善一下吃食。”

  “小王爷意下如何?听闻通政使司衙门的吃食还不如翰林院!”

  “……”美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