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红楼群芳谱》

  “还有一等男爵秦钟!”

  “陛下与太子殿下等人论事,所语军国机要,你二人没有妙策建言也就罢了。”

  “为何相顾发笑。”

  “因何事?”

  “可知御前礼仪?”

  那位年岁较之李衡山还要大一些的老者身躯一转,凌厉视线亦是一转,从小胖子的身上移开。

  落于某个存在感不高的人身上。

  一等男爵!

  新晋的一等男爵!

  因进献一物而得到一等男爵!

  虽然功劳不小,然而,礼仪何在?

  御前为何无缘无故发笑?

  老者以为不满,形容枯瘦的苍老面上很有些不善,毫不客气的给于责问二人。

  “……”

  “父皇,儿臣……儿臣失礼!”

  小胖子惶恐,忍不住直接跪立水泥地上一礼。

  “陛下!”

  “小臣失礼!”

  秦钟也是跪立一礼。

  艹!

  那老头是谁?

  根据小胖子往日给自己所言的讯息,御前军机大臣,除了李衡山之外,还有前任户部尚书陈端亭!

  还有内阁大学士王晋,先前好像在吏部待过!

  可是年岁而观,符合小胖子讯息的只有一人了。

  前任礼部尚书孙炎!

  那是上皇时候的老臣,陛下御极以来,建立军机处以来,便是位列军机大臣,已经十二年了。

  是御前常侍的军机大臣之一。

  年岁这般,肯定是他!

  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对小胖子这般?自己就笑了一下吧?至于如此?礼仪……,也能说得过去。

  御前失礼?

  说大不大。

  说小不小。

  当年汉武帝以列国爵金之故,一下子罢免了许多人的爵位!

  唐朝太宗岁月,文武群臣在朝堂打斗都不算啥!

  如今……不好说。

  不好说。

  这该如何是好?

  秦钟心中没底,还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事情。

  这老头要搞事情啊。

  “陛下,是小臣之故。”

  “小臣刚才念及一事,有些欣喜,或许因小臣面上喜意而浸染恒王殿下。”

  得!

  自己背锅吧。

  好歹现在自己和小胖子是一体的。

  接着前言,秦钟连忙又是一语落下。

  “何事发笑?”

  “岂不知御前失礼?”

  老者再问,很是严肃的询问。

  “哦,说说看?”

  扫了自己身边这位年岁苍老的御前军机大臣,德正帝无奈的摇摇头,踱步近前。

  瞥了小胖子一眼,又看向小神医。

  太子殿下、恭王等人也是看过去。

  “这……。”

  “小臣初到养心殿,初次见到国朝军国重臣汇聚于此,心中激动。”

  “刚才有觉陛下与太子殿下、诚王殿下、荣王殿下、李大人等论事,更是心中感慨万千。”

  “尤其是太子殿下、诚王殿下、荣王殿下三人为国事分忧,小臣心中更是情不自禁的欢喜。”

  “民间有语,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眼下纵有江南水灾、北方旱灾、京城之事。”

  “也不会为大患,陛下也当无需过于忧心。”

  “念及此,小臣便是看向恒王殿下,恒王殿下也是陛下之子,接下来也要为陛下分忧军国之事。”

  “期时,陛下也可以宽心许多。”

  “是以,小臣不自欢喜。”

  “或许恒王殿下以为小臣有什么喜事和他说,故而也是欢喜。”

  秦钟也是服了自己的机智。

  虽然不知道说的话是否有用,然而,小胖子背锅不太好吧,还是自己背锅吧。

  自己身上本来就没有什么东西,稍有惩罚也是无碍。

  跪立一礼,颔首深深一言。

  “……”

  临近不远处低首跪立的小胖子忍不住眼角余光瞥向某人,心中不自觉的舒缓一口气。

  小神医!

  自己相信小神医!

  “……”

  “果然如此?”

  “纵然如此,也不能随意御前发笑,不能随意失礼。”

  听着面前这个少年人略有巧舌如簧的言论,老者静静的看着某人,奈何……某人头颅低垂,看不出什么。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此言,朕也是欢喜。”

  “皇家之列,更是难得。”

  “更是难得啊!”

  “太子、诚王、荣王,可有听见小神医之言?”

  德正帝菀然一笑,小神医所言真假不说,话语说的还是有理的,至于兄弟齐心?

  德正帝一览身前左右的三个儿子,朗道一声。

  “父皇!”

  “儿臣为长,当为皇子表率,礼仪孝道,兄恭弟谦。”

  “不会让父皇失望。”

  太子殿下项成庆一礼。

  “父皇!”

  “儿臣之心,孝道可鉴!”

  诚王连忙道。

  “父皇,儿臣也是如此。”

  荣王也是表态。

  “……”

  “你等有这般之心,朕欣喜。”

  “小神医,昨儿你在宁国府当场做了一首诗,解了荣国府一人的麻烦。”

  “如今,你想要解了康儿的麻烦,也作一首诗吧。”

  “作出来的诗令朕满意了,朕不予追究御前失礼。”

  “如何?”

  对于自己的儿子,自己是了解的。

  不过,他们能这样说,德正帝面上亦是欢喜,以观不远处的小神医秦钟,又是一笑。

  “……”

  “这……,请陛下命题!”

  秦钟心中顿时没底了。

  作诗?

  一般的诗自己倒是能够做出来,可是……好一些的诗词,让陛下满意的诗词?

  怎么搞?

  不好搞啊!

  艹!

  都是那老头搞得事情!

  “命题?”

  “哦……,朕想一想。”

  “嗯,朕看衡山刚才一直在打量养心殿的这片竹林,竹……,竹子……,你便以竹为题做一首诗吧。”

  “韵律不限,其余也不限!”

  德正帝念叨一声,琢磨一声,观面前的皇族贵戚、重臣之属,随即,眼中亮光一闪。

  有了!

  “竹!”

  秦钟闻此,也是语落一声。

  虽然没有抬首,可是明显能够感觉到,此刻有许多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压力有点大啊!

  竹子命题?

  作什么诗呢?

  “……”

  作诗?

  小神医的诗才有吧?

  小胖子不太确定,不过,以小神医的聪慧,做一首诗应该不难,不知道小神医的诗如何?

  “……”

  “……”

  与列水泥地上的皇亲、军机重臣也是相视一眼。

  昨儿宁国府的事情,有所耳闻,的确有一人当场作诗,解了某人的危急。

  是小神医!

  现在,再次作诗?

  不知道是否还能作出昨儿的那首诗。

  “……”

  恭亲王也是瞅着小神医秦钟。

  又打量着小胖子恒王。

  也是无言。

  无缘无故的御前发笑?

  还被孙炎这个老顽固逮住了,也算他们倒霉,孙炎这人有些特殊,皇兄都得给他一些颜面。

  小神医将事情揽过去了,也算他的心。

  看来小神医同恒王殿下的确不错。

  作诗?

  昨儿宁国府的事情,自己有闻!

  是荣国府那位衔玉而生的哥儿生事,幸好小神医出面相助,解决那位哥儿的麻烦。

  “陛下!”

  “小臣有了一首七言绝句!”

  “以竹为题!”

  “……”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过了十个呼吸左右,秦钟悄然道。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有点意思,也有些意蕴,还不错。”

  “下面两句呢?”

  七言绝句?

  德正帝并不在意格式。

  将那两句诗回味了一下,思忖先前之事,微微颔首,小神医的诗才……似乎不错。

  应景作诗,彰显才学底蕴。

  “……”

  旁边诸多军国要人没有出言,不过多有目光落过去而已。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又过了五个呼吸。

  秦钟将后面两句道出。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皇兄,以为此诗如何?”

  恭亲王脆亮一笑,拱手一礼看向德正帝。

  小神医……诗才很是独到啊。

  这首诗单独拿出来,或许只能算是中上,然而,此刻为小神医道出来,加上先前之言。

  已然意蕴非凡。

  当属上佳!

  “……”

  太子殿下、诚王、荣王、忠顺王……亦是面有讶然,这等诗才?这般敏捷的诗才?

  还是这般质量的诗!

  小神医片刻就做出来的?

  “哈哈哈,衡山,你觉得呢?”

  “朕观你注意这片竹林,便是以此为题,想不到……小神医,你真不错。”

  “真的不错。”

  “当初,朕将你落于詹事府赞善,所为之要乃是你的医道之才,想要为康儿减减肥!”

  “如今,当真是意外之喜。”

  德正帝大笑。

  于恭亲王颔首,继而看向自己的肱股之臣衡山。

  “陛下!”

  “小神医秦钟此诗……很是应景!”

  李衡山一礼,看了还跪立在水泥地上的小神医,以为评价,对于那人,自己也是有所耳闻。

  医道超凡。

  就是自家府上都有讨论,肠痈之病本为致死,在小神医手上,却有华佗手段!

  还有脚下的水泥之物。

  一等男爵,虽荣宠盛了一些,也不算什么。

  尤其相对于国朝所得,更不算什么了。

  昨儿有一首诗!

  自己还曾书录下来,给家中子嗣一观。

  现在,又有一首诗!

  当真是才学独到,论起来,近日来京城内新升起的关陇贵族史家史论,便是此人提出。

  其年虽弱,其智聪慧!

  如果将来行不走错,当不俗。

  “哈哈,孙老,你觉得呢?”

  德正帝更是欢喜。

  就是……此事为孙炎弄出来的,当由孙炎结束。

  “……”

  “陛下,念小神医初犯,可不予追究。”

  “恒王殿下也该有所警戒。”

  绯服白发老者一礼。

  “当如此。”

  “康儿,小神医,你们都起来吧。”

  “谢过孙老,否则,今儿定要有一番惩戒!”

  德正帝颔首,本就不是什么大事,然而……有孙老在,就不一定了,好在,终无大碍。

  “多谢父皇!”

  “多谢孙老!”

  小胖子略有一丝艰难的挣扎起身,腆着大肚腩,先后一礼。

  “多谢陛下!”

  “谢过孙老不予追究,小臣日后当有改正!”

  这水泥地……,秦钟感觉自己的双膝都不太自然了,这算不算搬起石头了?

  以后再入宫,还是在膝盖上带一个护膝比较好。

  这老头……挺与众不同!

  腹诽一声,快速起身,亦是先后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