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逊色天才-《红楼群芳谱》

  “鲸卿!”

  “那些条件虽不少,然……我觉得对你来说,不难!”

  “白石书院属于私学,自己可以处理的事情不少。”

  “国子监那里的规矩就多了,以你的爵位,入国子监不难,然……其内不好说。”

  “想要商讨一些东西也有些麻烦。”

  白石书院又多了一份子。

  鲸卿从现在起就是书院的一份子了。

  若是正常的程序,鲸卿肯定要经过考核的,根据成绩判定鲸卿的水准,给于合适的安排。

  现在,有自己和熙民兄作保,那个程序可以免掉。

  鲸卿现在的经义文章水准,当属上舍,或许不是最顶尖,接下来还可继续进益。

  至于鲸卿在京城的一些事情。

  暂有妥协之法!

  按照书院的规矩。

  三舍之地的学员,每个月都要至少做六篇经义文章,题目都是书院出,书院评卷。

  外加一次真正的模拟演练,流程上都是按照明岁童试院试与府试的规矩。

  以此定成绩。

  鲸卿若要空闲时间居多,那么,就要在九月月底的一次大考中交出满意的成绩。

  若然达到上舍的水准。

  则无碍。

  若然只是内舍的水准,就需要商榷了,山长如此之言,山丞也没有反对。

  也算是特例了。

  特例是需要成绩说话的。

  果然鲸卿接下来在大考中不能有极好的成绩,就不好了。

  而那一点……不太可能。

  鲸卿的进益他们都是了解的,那些经义文章的立意、论述在童生中都是难得的。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鲸卿对四书五经的相关篇章所悟不是非常的纯属,也不是说不熟悉。

  而是没有真正参悟其中一门经典。

  有些驳杂,不为精纯。

  那是大忌。

  四书五经,每一部都是深奥的,寻常人都需要选择其中一种给于深入研究治学。

  自己所治是《春秋》!

  熙民兄所治是《诗经》!

  鲸卿还没有选好,似乎都想要,从那些文章都可以看到,引经据典来至八方。

  好也不好。

  童生还可无碍。

  会试就不妥了。

  儒家经典,微言大义,每一言每一语都内蕴圣贤真意,非真正细细琢磨不可得其妙。

  至今《春秋》此经……自己都不敢说精通,只能有所悟。

  若然在治《诗经》、《论语》等,会消耗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只有山长那等人才可能做到。

  将诸多经典融会贯通,可为大儒,可为儒道宗师!

  “也要二师多多指点。”

  和江师左右行走在后罩房的抄手游廊内,临近午时的雨势稍有舒缓,却也寒风阵阵。

  书院!

  秦钟选择了。

  主要书院所给的……很入心。

  自由和宽松。

  当然了,前提是自己每月要一视同仁的有大考,以成绩定是否继续自由,于那些……如江师所言,还是有些自信的。

  国子监那边!

  欲要谈条件的话,自己一个小小男爵还不够看,找恒王殿下的话,又觉得不妥。

  书院这里不错。

  够意思。

  “哈哈,自然!”

  “你拜我和熙民兄为师,如果明岁你一举取中,我与熙民兄颜面也有光。”

  “此外,还有一件事。”

  “鲸卿,你如今也算是书院的学员了,是以,刚才熙民兄与我所言,从下个月开始,贽礼银子就不要再提了。”

  “你与我们虽然为师徒,却也是同门,同门教导,银子世俗。”

  江墨轩深深颔首。

  其实教导鲸卿这样的弟子还是很省力的,只要稍加点拨,就会通悟,那也是鲸卿进步如此之快的原因。

  既然都是同门了。

  下个月开始,每个月一百两银子的贽礼就不能再收了。

  这一点还是要说的。

  “嗯?”

  “这……这如何能行?”

  “我虽入了书院,按照书院的规矩,欲要修习精进,需要有学长、讲学之人指点疑难,方可精进。”

  “二师如今是举人,接下来还有会试,时间也是金贵的。”

  “若然继续指点于我而没有贽礼,也不合礼仪。”

  闻此。

  秦钟双手摆动。

  不要每月一百两的贽礼银子了?

  若是不要那些贽礼银子,二师接下来岂非耗费时间和精力指点自己?自己也于心不安。

  “特事特办,那也是山长的意思,让我和熙民多多指点你。”

  “哈哈,贽礼银子不可收,但……你接下来可以多请我和熙民兄入城吃酒嘛。”

  “京城内,有几家酒楼的菜肴还是不错的,如何?”

  江墨轩笑语。

  鲸卿性情豪爽,就知道他可能会有此言。

  实则,自己还无碍,自家家底还是殷实的,每月多一百两银子,也就多一些花费。

  熙民兄那边倒是少了一个大进项。

  然。

  以自己对鲸卿的了解,他会有安排的。

  有时候,还真难以想象鲸卿才十岁,而且从鲸卿的个头来看,说是十二三都有人信。

  却也正常。

  天下之人众多,出现一些奇异之人不算什么。

  如前明岁月,三杨之一的杨廷和十岁就中秀才了,鲸卿与之相比,还差了一些,十二岁的时候,杨廷和更是举人了。

  十九岁,更是中进士了。

  前明首辅张居正十二岁中秀才,十三岁时,若是没有湖广巡抚顾璘的阻挠,十三岁就是举人了。

  就算拦阻,张居正十六岁也轻松中举了。

  那些人后来无一不是风云之辈,念及此,似乎……鲸卿也正常许多。

  明岁,鲸卿顺利的话,十一岁中秀才。

  十一岁!

  这个自己中秀才的时候十六岁,还真是……啧啧,若然明岁鲸卿取中秀才,未必不可试试秋闱。

  “江师趣言!”

  秦钟不由神容粲然。

  ……

  ……

  “南成庄这里,大部分住户是稳定的,却也有一些人因事往来。”

  “便有了这些遗留的房屋,我让庄户给于修缮、改造,本为工坊之用。”

  “接下来也可为书院之用。”

  “这里陈列一些桌椅长案,当做一处讲学之地不难,作为一处考试之地也不难。”

  “工坊区域一共有三个,这样厢房贯通的大空间有四个左右,每一个空间容纳三四十人不难。”

  未时正刻有余,雨势稍缓。

  秦钟、江墨轩、主簿牛良、山丞等人前往临近的工坊之地,距离最近的有一里多。

  另外一两个工坊有二里左右。

  地处庄子边缘。

  秦钟的规划中,那是自己工坊的区域,有一些投入使用了,还有一些没有投入使用。

  现在大雨。

  也不好继续生产运转。

  外面而观是正常的院子,一般都是二进。

  秦钟给于改造,内部厢房、耳房给于打通,使得空间的利用面积更大,正面的厅堂、偏房也有打通。

  现在给于书院临时之用,不需要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

  “这是原本是工坊之人休息之地,如今为学员休息之地,正合用!”

  秦钟领着书院之人在工坊内行走着。

  “鲸卿!”

  “确如你所言,这里只需要稍微添置一些东西,就可为用了。”

  “一应诸般都有俱全。”

  “不过,这些为书院之用了,你之工坊如何?”

  白石书院的山丞此刻心情不错。

  如今这位小秦相公入书院,也是书院的一份子,如此,许多事情好说许多。

  为书院出力,也容易接受了。

  不为之前的隔阂。

  与身边书院主簿等人一观改造后的院落区域,很好,真的很好,空间很大,虽然简陋,作为暂时之地足够了。

  “我在单家庄、于家庄那里也有些许田亩,那里也有改造好的工坊,这里为书院之用。”

  “那里还是可以使用的。”

  工坊?

  自己名下三个庄子都有改造的工坊,秋冬时日,三个庄子的民力正好为用。

  南成庄这里,因书院之故,倒是不能大用。

  其余两处不难。

  “你……,家资不俗!”

  山丞言语一滞,对于秦钟的具体讯息,自己了解倒是不多,单家庄、于家庄……也在这里不远。

  秦钟在那里也都有田亩?

  想来也不会少。

  而且,有闻城中的百草厅还是秦钟所有,更是不俗,百草厅自己入城的时候有一观。

  很新颖。

  很不错。

  还有那个百草味,自己还亲自去里面体验了一下,那一餐花了自己十文钱。

  吃的很饱。

  在别的酒楼?

  十文钱也就一份份量差不多的素菜。

  “都是机缘!”

  记得当初单家庄的田地,还是因小郡主之力才赏下的。

  后来的于家庄和南成庄,也是……赏的。

  秦钟浅浅道。

  “当初改造工坊的时候,庄子里曾采买不少木料。”

  “山丞,接下来这里作为书院暂时之地,许多桌案都要有的,具体数量……可以统计出来。”

  “我吩咐庄子的人给于打造出来。”

  “现在是雨天,他们正好可以汇聚一处尽心力的打造出来。”

  指了指院中的几个空荡大房间,秦钟又有一言。

  “桌案之物,的确需要。”

  “牛良,这件事你和席芦他们这两日将所需之物统计一下,若可采买,可以从京城采买。”

  “若城中不足,就托庄子打造。”

  “一定要尽快的将学员恢复正常学业面目!”

  山丞以为然。

  也没有迟疑,看着身边的书院之人,吩咐事情,这些事情……自己还是可以直接做主的。

  “是!”

  主簿牛良颔首。

  旁边的讲学、斋长等也有颔首。

  书院被毁,雨势连绵,可……学院最根本的事情还是要撑起来,那也是一位位学员所期待的。

  明岁童试不远了。

  二月开始,如今还剩下四五个月?

  看似很长,实则也就一百多日,一晃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