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紧急调令-《红楼群芳谱》

  “需要以仁义礼智信平衡他们的贪念、利益念头。”

  “不错,确实该如此。”

  “就是……略有些艰难,待灾情的事情了结,本王单独上一份文书试试。”

  “希望有些用。”

  “小神医,本王于你还是了解,若然你不让本王于你请功,那么,可有忘记子贡赎人之事?”

  “子贡救人不求回报,孔圣人可是深深的给予批评的,于子路收下一头牛却是大大赞扬。”

  “有功必有赏!”

  商贾之人,就是贪欲太过于旺盛,以至于忘记了仁义礼仪廉耻,平民百姓之家,最不喜欢灾情之事。

  而那些人最喜欢灾情。

  有了灾情,就可以发财。

  实在是该死!

  难道平民百姓愈发糟糕,对于他们很有好处,难道他们赚的钱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连那般问题都不明白?

  赚钱没有什么!

  只是……也要有相应的责任。

  比如多行仁善之事,比如多多造福乡里,修桥铺路以辅佐府县的工程规划不足。

  小神医推辞之言,小神医摇摇头。

  必须请功的,还要好好说说。

  尤其是百草味!

  如今京城内的物价还没有平稳下来,还没有恢复先前,而百草味却帮助了许多人。

  “哈哈,若然真有赏赐,也是不错的。”

  秦钟笑言。

  谦虚、谦逊可以,过分的谦虚和谦逊就有些过伪了。

  “嘿嘿,合该如此。”

  “此事了结,本王带你前往周王府,好好的休闲吃喝一下,那里的美人儿放眼京城都是一等一的!”

  “本王在城外待了这么多日子,还真有些想念的了。”

  “小神医,你可是要快快身子长成,到时候就知道个中妙处了。”

  “妙!”

  “妙不可言啊!”

  小胖子亦是一乐,双手更是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大肚腩。

  久居城中富贵十多年,处理水灾的辛苦事还是第一次。

  为此自己的身子都瘦了十多斤了,而八月、九月两个月,自己减肥都没有太大的效果。

  虽然瘦了一些,可……有些滋补的丸药,再加上小神医的时而调理,身子觉得更好一些。

  再御之事,起码可以延长一些时间。

  那就太妙了。

  “身子!”

  “天注定,还要等一年多才可长成。”

  “不着急!”

  “不着急!”

  “人生还长,虽然暂时不能领略其中妙处,但……可以多多翻阅一些玄素典籍,以为它日之用。”

  小胖子倒是心大,还想着那件妙事,

  说实话。

  自己也想。

  奈何,身子不允许啊。

  起码等十二岁以后,才会有机会,可……那个时候身子本源还是不强的,就算可以领略妙处。

  也不可能旦旦而伐的。

  “王爷!”

  “王爷!”

  “宫里来人了。”

  中帐之外,秦钟和小胖子正趣聊着。

  远处,快步走进一人,却是詹事府的中允。

  “什么?”

  “宫里来人了!”

  “快请!”

  “快去准备!”

  小胖子一惊,胖胖的脸上忙看向远处的营地入口,的确有一些人汇聚了。

  没有迟疑,和小神医相视一眼,走了过去,口中不住说着什么。

  ……

  ……

  “太医院的调令!”

  “父皇之意,将本王这里的灾情事务汇入太子殿下那里。”

  片刻之后。

  中帐之内,小胖子看这个手中的圣旨,又看着小神医手中的太医院紧急调令。

  自己手中的圣旨,是父皇下达的,意思很清晰,如今水灾之事各地大体平稳。

  太子殿下总管顺天府以及周围直隶之地的府县,自己负责的这片地方要归于太子殿下那里汇总。

  一同梳理!

  小神医的紧急调令是见令即回,好像是太医院那里有急事。

  “殿下!”

  秦钟收起手中的调令文书,一礼。

  “小神医,你快回城吧。”

  “这里的事情不多了,待本王将事情交接给太子殿下,再等几日,就可以回去了。”

  小胖子点点头。

  “殿下,那小臣就先回城了。”

  秦钟颔首。

  旋即。

  没有迟疑,秦钟便是走出中帐之地,领着多福、大牛等人,翻身上马,回归京城。

  太医院的紧急调令,还是第一次!

  太医院!

  无缘无故怎么会有这般调令,出了紧急之事了?

  ******

  太医院!

  行署之地,位于正阳门内,和六部在一片区域,就是稍微偏后一些,位置相对差一点点。

  前来送达紧急调令的人是太医院出来的,一路上,秦钟也有询问,却……什么都不说。

  只是让自己去太医院,就知道了。

  好吧。

  就算那人不说,秦钟也大致能够猜出一二,估计是太医院出了什么令人棘手的病人。

  一路快马加鞭,半个时辰多些,秦钟便是在太医院的大门前翻身下马,简单吩咐多福他们一声,便是进去了。

  太医院这里,秦钟不常来,却也是来过不少次。

  自己身上还是有太医院的差事,也有俸禄的,也是可以入宫看病的,这里的主要人还是认识的。

  “秦大人,这边走!”

  传达调令的是一位年轻人,看上去二十有余,是太医院的小吏,没有什么品级的。

  “现在可以说了?”

  秦钟轻车熟路,打量着对方引领的道路,似乎是前往安乐堂之地,那里是太医院最常用的诊治之地。

  “秦大人,是王院使交代,让您到达安乐堂,再与您说的。”

  那吏员应道。

  秦钟闻此,不再多问。

  莫不是病人的身份很特殊?

  不能够随意为外人所知?

  “见过王大人!”

  “文大人,马大人!”

  “诸位!”

  安乐堂。

  秦钟刚踏步其中,便是在厅堂内看到许多身穿冠袍的太医院同僚,都是核心人士。

  院使、院判、御医、太医等人大部分都在。

  另外没到的一部分,应该是在宫内值班,以为所用。

  迎着一道道骤然看过来的目光,秦钟率先一礼看过去,行上前来,看向王院使等人。

  太医院的头头便是院使,正五品的存在。

  其余便是两位院判,佐助处事,两位都是正六品的存在,其余则是御医、太医等人,品级正八品、从八品。

  品级不高,算得上清贵!

  天下间,谁人不生病?

  是以,太医院之人在京城的地位还是可以的。

  “小秦大人,你回来了。”

  “观你风尘,是直接从城外回来的?”

  王院使!

  一位年五十有余的老者,须发灰白,精气神还是可以的,身材不为消瘦,反而多了一丝壮硕。

  穿着一身合体的青袍,戴着三梁冠的乌纱帽,看着面前的少年人,和善一笑。

  “紧急之事,未敢耽搁。”

  秦钟笑道。

  “大人,莫不出了大事?”

  随即,道出自己的疑问,毕竟这样的场面,自己也是第一次见到,实在是……好奇。

  “的确是大事!”

  “是为了两个人!”

  “两位病人,从西北送来的病人!”

  “文大人,将病人的事情和小秦大人细细说道,我等汇聚于此,正在商议治疗之法。”

  “那两位病人身份紧要,故而……需要汇聚整个太医院众人之力,也是我每次,将小秦大人你叫回。”

  王院使轻捋颔下二寸有余的长须,看向左右,将大致事情道出,若非实在紧要,也不会召回小秦大人。

  “文大人!”

  秦钟看向两位院判之一的文珅,太医院内,也是认识,就是说不上很熟悉。

  “王大人。”

  “小秦大人有华佗在世的手段,不如……我领着小秦大人去里间看一看病人。”

  “说不准小秦大人会有法子。”

  “毕竟……我等先前商讨法子之一,能够有可能施展出来的只有小秦大人了。”

  文珅!

  年四十左右,太医院的两位院判之一,协助处理太医院的日常大小之事。

  身材健硕,面白无须,看上去很是劲爽、悦目的一人。

  对着身前不远的小秦大人看了一眼,便是一语流出。

  “这……。”

  “那我和马大人和你们一块进去吧。”

  “你等继续商讨可用之法,若可用、大用,便是大功。”

  王院使迟疑。

  亲眼见一见病人自然是最好的。

  毕竟……医者看病怎么能不看病人呢?于留在厅内的其余御医等吩咐一声,四人离去。

  ……

  ……

  “小秦大人!”

  “这是从西北之地日夜不停送回来的两位病人。”

  “伤势紧急,陛下之令,命我等务必诊治痊愈。”

  “这位病人……伤了腿部,原本只是小伤,却……似乎有所耽搁,以至于如今愈发严重了。”

  “你且过来一观!”

  “……”

  “……”

  “这位病人……战场上伤了腹部,腹部被敌人用刀划开了一个口子,本就是致命伤势。”

  “本该好好修养,却……从西北归来京城此地,伤势加重了,腹部附近都这般了。”

  “你且看看……。”

  “……”

  安乐堂的里间安静之地。

  是一处比较清静素雅的房间。

  因天气秋寒之故,门窗紧闭,炭火炉燃起,暖意荡漾,不为冷意侵袭,房间的左右两个床榻上。

  各自躺着一人。

  入内,王院使便是接过先前吩咐于文珅的事情,亲自将床榻上二人的病情亲自描述着。

  “这……。”

  “的确严重。”

  “这二人……若是不经过千里车马劳顿,伤势当会缓和许多。”

  “以往遇到这样的事情,不都是从太医院抽人前往军中效力?”

  好吧!

  二人的伤势有些不忍入目,实在是一个个伤口化脓太厉害了,都严重发炎了吧。

  腿部有事的那人,年岁应该四五十,根据王院使所言,受了战争中的箭伤。

  后来,没有诊治完好,便是留下后遗症。

  再次上战场的时候,稍有用力,便是从马上跌落,以至于战事都失利了。

  腹部有事的那人,年轻一些,三四十的壮汉模样,根据王院使所言,也是战争的伤势。

  腹部也是严重发炎流脓,腹部有一个半尺有余的口子,那个口子被人以粗糙难以入目的针法缝合起来了。

  此刻……二人身上都严重发热,王院使所言,已经服药了,暂时压制下来的。

  秦钟静静听着,时而上手诊断二人脉络,时而上手亲自观看伤势伤口,时而提出自己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