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缘灭-《红楼群芳谱》

  楼船!

  官造的大船。

  之前多用于水师水军!

  一般三层起步,五层、七层、九层都有,随船体大小不一,楼层不一。

  一般楼层越多,船只越大,可以装载的人越多。

  国朝定鼎以来,楼船渐渐被淘汰,实在是楼船的体积太大了,很容易成为船只火炮的攻击目标。

  而且击中的可能性很大!

  取而代之,则是多桅鸟船,那种船也是不小,可以载很多人,速度也很快,可以装下的火炮也不少。

  楼船!

  官府可用!

  民用之船限制极大,造型简单。

  商贾之船,寻常样式,顶多一二层,不超过三层,多为画舫模样的形态,样式不一!

  “少爷,这艘船还真大!”

  “这么多的房子,都住不完的。”

  “里面的东西都是新的。”

  “直接就可使用了。”

  “……”

  携带的东西一应放入船舱库房,单单是各种吃食都占据相当一部分,秦钟踏步其内,领着采星等人熟悉船只内外。

  大牛他们也在船上行走,快速熟悉着。

  “这艘船在内务府楼船中算是小的,当初上皇南巡的时候,那样的楼船才是大。”

  “以后,大牛他们住在一层,上面两层我们住!”

  “……”

  这艘楼船长十丈有余,宽两丈有余,勉强算是双桅船,船首和船尾各有一只船桅。

  如今已经张开了。

  九月底!

  天候风向变换,多由西北吹向东南,多有顺风,说不得到达江南还会提前一两日。

  三层楼船,一层房间最多,二层少三分其一,三层再少三分其一房间众多,全部住满,一百个人都不算很拥挤。

  “三层之地,当做书房画室吧!”

  “那些书都放在这里。”

  “这张宽大的画案……是长乐公主专门送来的,很适合做尺寸很大的画作!”

  “嗯?”

  “还有这么多的颜料?”

  “还真是……。”

  “公主她们有心了。”

  “于我……倒是有些压力!”

  “从这里看过去,整个河道都可清晰一观,两岸远处也是一样,景色很不错。”

  “千里镜!”

  “这个东西都有!”

  “不错,到位!”

  “……”

  这艘船是长乐公主亲自准备的,旗帜上悬挂内务府江南织造之名,还有内务府的一些人在船上,以为应对沿途关卡之事。

  其余之事,他们不为掺和。

  还真是……省心。

  推开三层最大房间的木窗,迎面便是温润的凉风扑面而来,凉凉的,又有一丝温暖的气息。

  当为此时大日之故。

  极目而视,河道左右的商船往来不一,顺手取过悬挂于木窗旁的千里镜,将其落于眼前,更为轻便。

  长乐公主真是面面俱到。

  “嘻嘻,少爷,我还以为是那种很小的船呢?”

  晴雯也是惊喜不已。

  这艘船很大,空间也很大,不会很拥挤,一应俱全,还有专门的庖厨之地。

  都和府中的小院子差不多了。

  之前来的途中,自己和香菱也有说道船只的事情,香菱说她们去岁上京的时候,船只不算大,人也不多。

  而少爷这一次带的东西很多,估计有些拥挤。

  现在!

  一切很好。

  将木窗全部推开,视野更为开阔了,在水面上,她们的船只的确算是很大的。

  其它的船很小。

  客船?

  货船?

  渔船?

  ……

  应该是吧。

  “这是内务府的船,自然不会小家子气!”

  “以前有没有坐过船?”

  拍了拍小丫头的脑袋,晴雯好像没有晕船的症状,采星她们也没有,这一点很好。

  不过,就算有晕船也不怕,随行带的有丸药。

  “嘻嘻!”

  “少爷,除了少爷城外的庄子外,这次出门更远了。”

  “以前小的时候好像坐过船,是那种很小很小的船,只能够做两三个人的。”

  双手轻抚着窗沿,从这里看下去……还真高,晴雯忍不住退后两步,自己的记忆里好像坐过船。

  已经好久好久了。

  记忆中,也几乎没有前往过很远的地方。

  现在,要跟着少爷前往江南了,不知道那里会是什么模样,不知道和京城比起来如何!

  “少爷,快到午饭时间了。”

  “想吃些什么?”

  妙彤近前。

  “船上不比府中,采星比较熟悉我的口味,看着办吧,不必太多。”

  秦钟看过去。

  “是!”

  妙彤点点头。

  “少爷,咱们要多少天才能够到达林姑娘那里?”

  “金陵更远吧。”

  从少爷手中接过千里镜,放在眼前,看向窗外,看的还真远,也很清晰。

  真是好东西。

  晴雯再问,尽管这个问题已经问过了。

  少爷说不确定。

  “正常情形,中途不停歇的话,半个月左右。”

  “从此刻的风势和接下来的风势来看,会提前一些,但……中途我们也会停留的。”

  “估计在十五日到二十日之间。”

  “下个月中旬就可到达扬州了。”

  “金陵在扬州西侧,乘船要走两三日吧。”

  秦钟估算着,一些数据还是从林山口中得知,再加上孟总所言,他多年来取过扬州数次。

  “那中途我们不停歇了。”

  “快点到扬州吧。”

  晴雯出着主意。

  “晴雯。”

  “船上的东西吃完,要采买的。”

  “一些新鲜的瓜果时蔬都要采买的,还有缸里的水!”

  “当初我跟着宝姑娘她们上京,几乎每到一地,都要或长或短的停留。”

  “如果是大一点的地方,还会城中走一走。”

  香菱摇摇头,中途不停歇是不可能的。

  船上好多人呢,每天吃吃喝喝都是很大的,一些米面、鸡子、酱肉之类可以放的时间长一些。

  其余鲜肉、鲜鱼、时蔬……就不行了。

  “额!”

  “好像也是!”

  晴雯哑然,想了想……还真是那个道理。

  香菱倒是有经验。

  “如香菱所言,中途咱们会短暂停留,小地方就不下去了,大一点的地方,也下船走一走,看一看!”

  “少爷我还有任务在身呢。”

  秦钟笑道,这次下江南于自己而言是第一次,可以肯定,非最后一次。

  是以,无需很详细。

  以后有更多的机会。

  ******

  “奶奶,现在都亥正二刻了。”

  “该歇息了。”

  宁国府。

  入夜,仪门、角门等各有封闭,时而有巡逻之人行走,时而可见一处处光亮。

  嘈杂混乱之音不存。

  东侧一处小院,一丝丝明耀的铜黄之光自窗户隐隐透出,时而从里面流出只言片语。

  上房雅致,幽香冉冉。

  观奶奶正伏案看着书,瑞珠扫了一眼远处的自鸣钟,距离子时都不远了,连忙再次提醒着。

  刚才亥正的时候,已经说过了。

  “再等一下!”

  秦可卿头也不抬,脆声而应。

  梳着一个丸子头,青丝盘起,檀木簪子束发,身穿一袭修身合体的瑜伽服饰,外搭一件厚实的红色氅衣。

  坐于椅子上,明眸视线落于眼前的两本书上,时而又执笔书录着什么,时而又口中默诵着什么。

  时而如花之颜微微一笑,继续一览两本书。

  “……”

  闻此,瑞珠和宝珠相视一眼,皆摇摇头,自钟少爷走了之后,奶奶每日晚间就这样了。

  开始看书了。

  并不让她们靠近。

  刚才问奶奶的时候,奶奶也是说再等一下,现在又是再等一下,不知道要等多久。

  须臾。

  “……”

  “瑞珠,火盆!”

  秦可卿长长的舒缓一口气,将面前的两本书合起来,放于面前书案下的秘密夹层里。

  而后,将刚才书录的一些纸张收起来。

  “奶奶,准备好了。”

  瑞珠二人连忙将一个拢好的火盆端来,不出意外,奶奶又要烧一些东西了。

  本来她们烧也可以的。

  奶奶非要亲手烧掉。

  “钟儿走几日了?”

  将手中的纸张一张张的落入火盆烧着,火盆有盖子存在,一些杂乱之物不会乱飞。

  这些纸张,非寻常之物。

  都是自己将无名书解密出来的珍贵药方、丹方之物,在自己通诵、熟记之后,再将它烧掉。

  不留下任何痕迹。

  秦可卿看向瑞珠,随意道。

  “奶奶,加上今天,钟少爷走五日了。”

  瑞珠应道,奶奶每日几乎都要问。

  “五日了,明儿、后儿,估计就要有书信传来了。”

  秦可卿眉眼弯弯,看着手中的纸张,看着火盆里的火光,钟儿这一次离开京城,非如先前出城读书。

  城外书院很近很近,自己也不为很挂念。

  如今不一样,钟儿现在应该离开天津府了,应该在山东了,距离京城越来越远了。

  书信!

  昨儿已经来过一次,从日期来看,接下来还会有书信传来。

  那个没性的!

  那个无赖之人!

  心中着实挂念着,晚饭的时候,没有他在身边一块用饭,觉食欲都不显。

  这一次,归来就要半年之后了,也会更久一些。

  半年之后。

  钟儿应该长得更高。

  也长得更俊了。

  没有钟儿在身边,总觉身边空落落的。

  “还有画儿!”

  “钟少爷的画儿,我们都能看懂一些。”

  宝珠已经将临近的木窗打开一些,将纸张燃烧的气息散出去,待会香炉里再烧一些宫香,就差不多了。

  咚!咚!

  咚!咚!

  ……

  登时,窗外传来一阵敲门的声音。

  “嗯?”

  主仆三人相视一眼。

  瑞珠则是转身走了出去,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秦可卿继续烧着手中的纸张。

  “奶奶!”

  “奶奶!”

  “会芳园那里来人了,小蓉大爷刚才吐了好多血,客居的郎中所言很危险。”

  短短数十个呼吸,瑞珠便是快步归来。

  “……”

  “嗯。”

  “准备一下衣裳。”

  秦可卿手上动作一滞,看了瑞珠一眼,视线一转,又看向府中会芳园之地。

  平静道。

  “是,奶奶!”

  瑞珠二人连忙将准备好的衣裳、鞋袜取出,又前往梳妆台将带回用到的东西准备好。

  “……”

  继续烧着手中的纸张,秦可卿轻叹一声,心间深处,升腾一丝浅浅的哀伤。

  继而,秀首轻摇,抬手将鬓间的一缕发丝绾于而后,施施然,一阵凉风潜入,卷起火盆里的细小微尘,旋即消失。

  消失的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