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寻亲之路-《红楼群芳谱》

  “少爷,从地图上看,前面就是铜山了?”

  “采星,采月,那里就是你们老家了?”

  铜山!

  位于扬州府西北处,稍稍远离大江,在大江以北两百里之地,欲要前往,没有直达的水路。

  若要乘船,需要转路,好处,速度快一些!

  若是走陆地要道,倒是可以直达,就是需要转一个大圈子,那里有不少山脉存在。

  速度稍稍慢一些。

  金陵。

  秦钟将贾史王……那些家族的事情一一处理完,便是乘坐已经准备好的楼船,直接沿着大江南下。

  期间,田仲倒是相邀了自己一次,言谈多兵事,多金陵这里的一些趣事,口齿虽结,其意明晰。

  李青莲那里……虽未再次相见,却是派遣小草前来,送了一些她画的画儿,还有一封信。

  信中言语她近日来的事情,做着自己的营生,赚着银子,以备赎身之用。

  那些画儿,是她的新作,新式画道新作,请自己指点指点。

  紧赶慢赶!

  如今十一月最后一日,铜山近在眼前了。

  “铜山!”

  “记忆中,这里有很多矿藏之地。”

  “我家……是附近的民户,耕种田亩,外加去矿上做活。”

  “江南多水,再加上挖矿之故,那年发了大水,泥沙俱下,将许多庄子都淹了。”

  “死了好多人。”

  “我家算好的,却也不好。”

  “田地没了,附近的矿也被填了。”

  “我家一共六口人,除了我和采月之外,便是爹娘二人,还有两个弟弟。”

  “日子艰难!”

  “那场大水之后,扬州那里的牙行之人多有前往,或是我和采月生的好一些,他们给了我爹娘二十两银子!”

  “我爹娘应下了。”

  “当时父亲所言,会去江都看看我和采月,却……一直没有等到。”

  “少爷,其实我也不确定爹娘是否还在铜山,也许还在铜山,除了铜山之外,他们好像也去不了外面。”

  “……”

  采月站在船头,看着左右的一些山脉,起伏的痕迹,有些熟悉,有些陌生。

  终究,还是陌生。

  自己和妹妹小时候就离开这里了。

  “无论是否还在,看一看,询问一下,也能了解一下。”

  “以为心安。”

  秦钟颔首。

  身边的婢女们,多有苦命。

  采星、采月姐妹二人,是人牙子买走,培养成瘦马。

  妙彤也是一样。

  晴雯也是被买来买去,送来送去。

  香菱!

  那丫头,也是一个苦命的!

  五儿!

  好一些!

  书娘她们……,亦是少幼家境之故被家人卖了。

  ……

  时风之下,百业横生。

  大水灾劫之后,人牙子做的最多之事,便是那般。

  “你们还好!”

  “还知道自己的家所在之地,我……记忆中好像有很多地方。”

  晴雯叹语,情绪有些不高。

  采月、采星的家……就在前面铜山的一个村庄之地,自己?想不起来了。

  “以前的家不知道在哪里没有关系,以后少爷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秦钟笑道。

  伸手拉过这个刺头,揽在怀中抱着,嗅着少女的清新发香,缓缓道,人……要向前看的。

  “少爷!”

  晴雯俏脸一红,欲要挣扎,却被少爷牢牢抱住,轻哼一声,倒也不挣扎了。

  “少爷,如果采星她们的家还在呢?”

  晴雯扭着身子,抬手一指前方。

  “那就尽一份心意!”

  秦钟点了点小丫头的小脑袋。

  “少爷。”

  “船夫所言,前方三里处,有渡头。”

  “从那里行走,可以前往茅村!”

  多福的声音传来。

  “三里!”

  “嗯,准备一下吧。”

  秦钟颔首。

  铜山!

  非寻常之地,那里矿藏甚多,这条水道便是专门开辟出来的,到时候,那里当有马车租赁。

  前往不难。

  ……

  ……

  两个时辰之后。

  秦钟一行人踏上归途。

  采星本家姓陈,乘坐马车前往茅村之后,最初打听,并未有所得,还是寻找村中年岁稍长的。

  勉强得到一些消息痕迹。

  采星她们的父母和两个弟弟在那年水灾之后,因卖了两个女儿,身上有银子。

  是以,不敢在茅村继续停留,便是离开了。

  有人说是前往北边的上官镇了。

  也有人说是前往南边的仪征了。

  还有人说是北上高邮湖谋生过活了。

  ……

  谁也没有一个准信。

  无奈!

  只得返回。

  “少爷,虽然不知道爹娘的下落,可……,来了一趟茅村,也算我和采月的心意。”

  采星、采月二人的情绪也是不太高,本以为可以见到爹娘的,谁料一点确切的下落都没有。

  天下之大,人海茫茫,无处寻找。

  “尽人事,听天命!”

  “有少爷在,一切安心。”

  秦钟也是叹道。

  灾年!

  江南这里的江河水道很多很多,每每遇到很大的雨水,就会有一些人家受灾。

  或大或小。

  于朝廷而言,只有那些蔓延数县、数府的灾情,才是大事。

  其余不过几个村子、集镇……根本不足为虑。

  然!

  那也是涉及不少人。

  “少爷!”

  “……”

  采星二人相视一眼,皆颔首。

  能够在京城遇到少爷,也是她们姐妹俩的福运,否则,现在还不知道会在何处。

  “希望妙彤姐姐的家还在。”

  采月一眼,看向船舱里的妙彤。

  “……”

  “我也不好说。”

  妙彤摇摇头,自家当年也是受灾之故,因实在是养不活一家人了,便是把自己卖了,换一些银两。

  娘已经去了,只剩下爹、三个兄弟,一共四人,都是男子的话,当容易一些。

  然而,多年过去,谁也不好说,听说……近年来江南又有一些水灾出现。

  “还是五儿好些。”

  “五儿是两府的家生子!”

  晴雯表示钦羡。

  五儿的爹娘都在,亲戚也在,两府中的丫鬟还都是朋友,真好……,不像自己。

  “我……,我虽是家生子。”

  “可……除了伺候主子之外,我其它的都不会。”

  迎着一位位姊妹看过来的目光,五儿有些羞赧,秀首低垂,同晴雯她们的身世相比。

  自己是好一些。

  然而。

  采星、妙彤她们也很好的。

  识文断字,还会琴棋书画,自己就不会,好在近来也学了一些,也算长进一些。

  “香菱!”

  “你的身世……也无需担心。”

  “根据金陵城中得来的消息,你……你的老家在姑苏吴县附近!”

  “具体下落,到时候就可以打听了。”

  秦钟看向临近的香菱。

  “少爷,……多谢少爷。”

  “我……。”

  “幼年的事情都有些记不清了。”

  “金陵,并非我的家。”

  香菱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少爷竟然真的找到自己来历的踪迹了,实在是……既是惊喜。

  又有忐忑。

  自己的老家在姑苏吴县附近?

  姑苏!

  苏州府之地。

  少爷接下来正是要去苏州府。

  希望可以打听到。

  不知道爹娘他们如何。

  “你眉心一点胭脂痣!”

  “只要小时候有人见过你,肯定记忆深刻,应该不难找寻你的父母!”

  “拐子!”

  “当诛也!”

  比起采星她们,香菱的身世……更为飘零。

  拐子!

  国朝法律,直接诛灭!

  这一点很好。

  秦钟很是欣赏。

  ******

  换乘楼船之后,速度很快。

  从仪征东进,又沿着运河前往江都之地,那里……还要接着林黛玉一行人。

  腊月初一!

  申时初!

  自码头登岸,乘坐马车入城中,没有着急前往别苑之地,道路一拐,入了庆余巷林府。

  从金陵出发的时候,就有派人传信于林黛玉、林山,让她们做好准备,若可,就直接出发了。

  林府!

  这里也来了多次,房门处的仆从早有认识。

  是以,直入客厅之内。

  仆从所言,林如海还在行署,并未归来,府中只有姨太太以及姑娘等人。

  “钟哥儿!”

  “你们来了!”

  “这么快!”

  “采星,你们也来了。”

  “……”

  林黛玉一路脚步轻快,从自己的小院子里直往客厅。

  入眼处,不自欢喜。

  相隔十天左右,再次见到钟哥儿了。

  还有采星她们。

  太好了。

  “妹妹这里可有准备好了?”

  秦钟正在喝茶,看着出现在面前的林黛玉,亦是一笑,十日不见,小姑娘气色还不错。

  水灵秀气,逞娇呈美。

  日子一日日过去,小姑娘也在慢慢长大,颇显桃羞杏让、雪肤花貌,尤其一双含水清眸,不住生辉,灵韵自生。

  “钟哥儿,收到你金陵来的书信,我就开始准备了。”

  “如果现在是辰时,今儿就可登船了。”

  “只是族兄那里还要等一下。”

  林黛玉眉眼含笑,很是点点头,双手轻捋着鬓间的秀发,说着准备之事。

  “嗯。”

  “竹石兄那里,最好让人知会一下。”

  “明儿一早,我准备乘船前往苏州府苏州之地!”

  “如今是冬日,观天色,还是不错的。”

  “乘船东南行进,是顺风而行,一早从江都走,除却一些关卡所在,一路通行运河。”

  “大体,一日一夜的路程足够,后儿一早就可到达苏州吴县!”

  轻抿一口茶水,于林黛玉颔首。

  既然准备好了,那么,动身就快了,甚至于今儿就可将一些东西先运送至船上。

  明儿一早,更为轻便。

  林山!

  此刻应该在医馆,书信之事,当有知晓,也当有交代,不会耽搁什么,终究……派人知会一下,省的又有生出别事。

  “钟哥儿,听你的。”

  “我……我现在就派人去医馆,和族兄说一下。”

  “爹爹,应该也快回来了,他这些日子,大体都是申正之后回来。”

  林黛玉没有意见。

  自己早就在府中呆闷了,若非族兄,今儿下午前往苏州府都行,有钟哥儿、族兄在,爹爹也无需过于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