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各有微词-《红楼群芳谱》

  “两百头牛!”

  “花费的银子是不少,但……还是值得的。”

  “若非年节和万豪酒楼的缘故,也不会一下子买那么多。”

  “那些牛……如今有一些在城外庄子都有圈养、生养,勉强适应这里的天候。”

  “因万豪酒楼的锅子之故,对于牛肉消耗的有点大,是以……多多采买!”

  “异人当年授教之时,闲暇提起的一种可食之牛,而今,京城上下许多人都喜欢。”

  “听小王爷说过,内务府那里……都有专门派人从川藏之地采买那种牛,以为食用!”

  “哈哈,妹妹喜欢吃,就挑一头最肥硕的牛!”

  “秘制酱牛肉!”

  “早已经吩咐人去做了,明儿一并送来!”

  “吃锅子,如何少的了瓜果时蔬,没有那些东西,单单只有猪牛羊之物,不为完美。”

  “……”

  两百头牛!

  耗费数万两银子!

  值不值?

  秦钟觉得很值。

  一则,手中银子有地方花了,不然……一年到头只见进项那么多银子,开销?

  开销都没几样。

  也不成样子。

  二则,自己也喜欢吃牛肉,牛身上许多部位做好了,都好吃的。

  三则,京城内的一些朋友也喜欢,也算一件难得的礼物,比如小胖子府上……也喜欢吃这种牛。

  比起金银之物,更加实在。

  四则,替自己采买牛的人……也能够得到好处,比起他们在田亩……丰厚多了。

  ……

  完全一举数得。

  盈利上……万豪酒楼的牛肉卷……卖的就是贵一些,京城不缺有钱人。

  一笔账算下来,买牛的成本……牛肉卷都直接赚回来了,啧啧,这算不算无心插柳?

  至于小姑娘所言?

  完全不成问题。

  “雪雁,听到了?”

  “明儿你喜欢的秘制酱牛肉就来了,到时候让你吃个够!”

  林黛玉眉眼弯弯,放下手中的排骨汤,掩嘴轻笑,视线一转,落于旁边不远的雪雁身上。

  “……”

  “姑娘!”

  雪雁小脸顿时红扑扑的。

  姑娘。

  姑娘真是的。

  尽管自己很喜欢吃秘制酱牛肉,但……姑娘这样直接说出来……也太羞人了一些。

  “哈哈哈,雪雁……,尽管吃!”

  “这里府上吃完了,去我府上!”

  秦钟也是趣言。

  雪雁这个小丫头……半个月不见,小脸更圆了,好像先前就很圆。

  青莲身边有一个小喜,也是小脸圆圆的,也是喜欢吃。

  得!

  明岁,她们两个若是碰到一块,当有共同语言。

  “……”

  “姑娘!”

  “小秦相公!”

  悠然,雪雁一张小脸更为通红了。

  “林叔,请!”

  “妹妹,喝点?”

  秦钟持杯,先后一礼。

  “鲸卿,请!”

  林如海也是举杯。

  “……”

  “那我喝点果酿!”

  此间温热,林黛玉小脸泛红,双手取过温热的果酿,很是点点头。

  “鲸卿!”

  “明岁上元节后,你就要去书院了?”

  林如海随意闲聊着。

  “明岁恩科,书院的学业会更紧一些。”

  “当早早前往。”

  “京城的事情不少,举业就在明岁一朝,更为重要一些。”

  “林叔为前科探花,哈哈,年后闲暇,当前来叨扰!”

  秦钟颔首。

  明岁,就是恩科了。

  先是恩科乡试,再有恩科会试。

  读书数年,就在九月之战了。

  “恩科会试!”

  “重要之事。”

  “经义文章,才见真功夫!”

  “文章,许多人都会写,但……能够妙笔生花的人,少之又少。”

  “同鲸卿你的禀赋相比,我多有逊色了。”

  “说来……荣府存周的那位哥儿……有些不喜读书,对于经义文章也不通晓。”

  “这一点……非好事。”

  “鲸卿,我书房里有不少藏书,都是这些年我在江南收罗的儒道大论。”

  “于你现在的学业而言,当有好处。”

  “若可……你随意翻阅、借阅。”

  “你老师当年是榜眼,明岁恩科会试,鲸卿,我可是很期待的。”

  叨扰?

  林如海轻捋颔下须发,果然叨扰,自己还十分喜欢。

  自己也是一位喜欢读书之人,对于四书五经也很喜欢,好的经义文章读起来……是令人心情愉悦的。

  鲸卿去岁时顺天府乡试亚元,这等学业,今岁春闱……已经有实力中进士。

  鲸卿没有参加春闱,而是选择在江南进益,应天书院更是受教半年。

  可见其心。

  寻常的名次非目标。

  目标?

  当为一甲!

  果然明岁恩科会试真的入一甲,以鲸卿的年岁,算是……国朝定鼎以来最年轻的进士?

  当是。

  鲸卿对于学业、举业的心思,自己很是赞赏。

  如此年纪,如此禀赋,自然不能浪费上天的恩赐,当早早进益才是。

  荣府存周的那位哥儿,听闻也是极其聪明的人儿。

  玉儿也说过那位哥儿,对于四书五经不太喜欢,但是对于诸子百家的书很喜欢,诗词歌赋很好。

  诸子百家!

  诗词歌赋!

  ……

  那些东西……待举业有成之后,再来细细研读也不迟,若是耽搁了举业……就本末倒置了。

  入京以来数月,也有数次与之言谈,观其神态,听其言语,对于四书五经多有……空泛之语。

  和存周交情不浅,知晓其心,也是想要那位哥儿举业有成,将来扛起门楣的。

  惜哉。

  惜哉。

  鲸卿和那位哥儿一般的年岁,鲸卿明岁恩科会试都要中进士了,那位哥儿还未进学?

  存周!

  不知道存周怎么想的!

  或许也和荣府那位岳母有关,听说自己的岳母对那位哥儿很是溺爱,存周都难以插手。

  这就非好事了。

  堂堂男儿,还是天生俊秀聪慧的男儿,若是长于妇人之手,如何成材?

  鲸卿!

  他家世有知,鲸卿的父亲老来得子,对鲸卿颇为严格,而鲸卿……也没有荒废天赋。

  这一点,就很好!

  “爹爹,二哥哥……二哥哥也有学四书五经的,就是稍稍慢了一些。”

  林黛玉有些无言。

  爹爹对二哥哥……总有微词,缘由……自己也有知晓。

  好吧。

  其实二哥哥对爹爹也有微词。

  钟哥儿?

  爹爹对钟哥儿倒是十分赞赏,扬州之时,就多余夸赞,自己和钟哥儿去武当山,爹爹也很放心。

  钟哥儿在举业、学业……爹爹很喜欢那个。

  二哥哥……他将来也要进学,也要举业的,总是待在府中和姊妹们一处,非长事。

  尤其。

  姊妹们大了,都要出阁的。

  丫鬟们大了,也都要一一归宿的。

  “慢了一些?”

  “我听存周说过,他的孙儿……,好像是荣府那位大奶奶的孩子,学业进益很快,年岁比那位哥儿还小一些。”

  “都快进学了。”

  “大好男儿,总是和丫鬟们厮混……如何为好?”

  林如海摇摇头。

  玉儿当自己不知道荣府的事情?

  平日里下了户部,闲暇便是荣府,一则为妻子尽一份孝心,二则,存周多有相邀。

  是以,对荣府的事情了解不算少。

  那位衔玉而生的哥儿在荣府很是尊贵,却也习性迥异他人,起码总爱和丫鬟、姊妹们厮混……自己听闻的。

  这……如何是好事?

  莫不那位哥儿早早通了人事,知晓个中妙处?

  如此。

  就不好了。

  玉儿!

  如今也一岁岁大了,也当留心才是,也当礼仪有份才是。

  “爹爹!”

  “今儿钟哥儿入府,还是说钟哥儿的事情吧。”

  “爹,您这几日在读钟哥儿的《天龙》,嘻嘻,如今,写作之人就在这里,说说小说文字吧。”

  “钟哥儿,十月初的时候,你还说过……要抽空作一些音律曲谱以合《天龙》的。”

  “如今都年底了,你还没作呢。”

  “我和宝姐姐她们可是一直等着的。”

  “……”

  爹爹又在说道二哥哥了。

  林黛玉轻叹一声,二哥哥……是有和丫鬟们厮混的习惯,可……二哥哥很好的。

  自己待在府中数年,二哥哥很照顾自己的。

  二哥哥的性情,爹爹只是耳闻,那些人传的多有不妥,若是二哥哥不堪,钟哥儿何以同他是知己?

  等爹爹对二哥哥了解了,就知道二哥哥了。

  嗯。

  若是二哥哥进学了,举业学业好一些,爹爹应该会有改观。

  不过!

  二哥哥的话题还是不说了,爹爹那样说……自己和钟哥儿如何回应?

  还是说钟哥儿呢。

  自己可是有很多话要和钟哥儿说的。

  比如——小说文字。

  爹爹最近不忙碌,也有闲看钟哥儿所写的《天龙》,多有夸赞的。

  “音律曲谱!”

  “哈哈,这件事……,是我的错。”

  “本是说好的,却一直没有弄出来。”

  “其实……书院里闲暇我有一些残缺的谱子,小说中的一些章节……一时有感,便是有残缺的谱子落下。”

  “年节前后,当整理出来,大致十首上下!”

  “足可弥补了。”

  “林叔也有一览《天龙》?”

  “那些文字都是市井通俗小说之言,辞藻、文章多寻常,林叔见笑!”

  音律曲谱?

  有这回事。

  自己也说过。

  奈何……书院里的空闲着实不多,就算自己偶有空闲,也会被同窗缠住论道。

  欲要完美将一首曲谱完善,多艰难。

  若是青莲在身边就好了,自己有残缺的谱子,将大致韵律和意蕴说给她,当可完善。

  采星她们尽管也通晓一二,较之青莲……逊色不少。

  林如海这几日也在看《天龙》?

  不由一笑,放下手中筷子,拱手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