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反贼窝-《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

  傅昊等人跟随黑衣人来到大荔县王阁村古寺,古寺的宏伟建筑在夜色中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他们刚抵达古寺门口,就看到了洪兴、赫明堂、前面还站着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已经在那里等候。

  这个少年面无白须,身材挺拔,有点像演义里赵子龙的感觉。

  洪兴等人见到傅昊等人的到来,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他们热情地迎了上去,齐声喊道:“陈公子!”

  傅昊抱拳道:‘‘洪教长,赫教长’’以示回应。

  洪兴大步走上前,伸出手来,热情地握住傅昊的手,笑道:“陈公子,你终于来了!我们可是等了你很久啊!”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真诚和热情,仿佛傅昊是他们多年的好友一般。

  傅昊微微一笑,回应道:“洪兄,久仰大名。今日能够一见,实乃荣幸。”

  他的语气平静而礼貌,不卑不亢。

  这时一旁的一个满脸胡须,身材壮硕,年纪约三十岁的大汉也走上前来,他的目光在傅昊身上打量了一番,然后笑道:“陈公子果然名不虚传,气度非凡。今日我任武能够与你并肩作战,实乃我等之幸。”

  傅昊心中惊讶,这是任武,又是一个导火索。

  看起来这次大荔县王阁村古寺的聚会,可能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很可能进了反贼窝了。

  随后看向洪兴,询问道:‘‘这几位是?”

  洪兴指向旁边一个身材枯瘦但是面容发白的汉子,介绍道:‘‘这是大荔县县古寺教长禹祥。”

  傅昊点了点头,他的目光随后转向了那个年轻人,在等待洪兴的介绍,然而洪兴只是笑了笑。

  那个年轻人看到傅昊的目光投来,立刻热情地跑过来,一把抱住傅昊,兴奋地用广西话说道:‘‘耗子,你不认识我了啊!我是明泰啊!”

  傅昊心中一懵,他完全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谁。

  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露馅,于是也跟着打哈哈,回应道:‘‘当然认识。”

  年轻人显得非常高兴,他松开傅昊,上下打量着他,然后说道:‘‘耗子,你真的变了好多,差点没认出来。不过,还是那么帅!”

  傅昊尴尬地笑了笑,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弄清楚这个操着一口广西话年轻人的身份,以免在接下来的对话中露出马脚。

  他看着年轻人,试探性地问道:‘‘肯定的啊!我帅炸天,对了,明泰,你怎么会在这里”

  蓝明泰拍了拍傅昊的肩膀,说道:‘‘耗子,你真的变了好多,不过,还是那么不够义气,独自一人带领着手下跑到了西北发展,怎么不带我”

  傅昊心中苦笑,他知道,自己这个‘耗子’的身份,看来是甩不掉了。

  而且听到这话,这说明这个叫明泰的小伙是太平军的。

  并且他俩还是好基友,或者是狐朋狗友。

  这时,洪兴打断了他们的对话,这让傅昊松了一口气。

  在说就要露馅了。

  随后洪兴对傅昊说道:‘‘幼扶王殿下,幼枯王殿下我就不介绍了,你们俩也认识。”

  傅昊瞪大了眼睛,心中暗自惊讶。

  幼枯王,这个名字对他来说完全陌生,他根本不认识这位所谓的殿下。

  毕竟没有这一世的记忆吗!

  但他知道,此刻他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慌乱。他微微点头,以示回应,心中却在迅速地盘算着如何应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情况。

  随后,洪兴又指向几位身穿劲装的年轻人,继续介绍道:‘‘这位是禹祥之子禹德彦,这两位是仓头寺教长于六之子于彦禄和其侄儿于快三。”

  傅昊看向这几人,心头不禁震惊。

  禹德彦、于彦禄,这不正是陕茴十八元帅之中的两位吗?

  傅昊看着禹德彦和于彦禄,于快三微笑着说道:‘‘久仰久仰,几位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

  于彦禄等人也抱拳道:‘‘久闻陈公子大名,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啊!’’

  他们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敬佩,但也不乏试探的意味。

  ‘‘您血洗王老财家可正是解气’’

  于彦禄继续说道,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傅昊,似乎想从他的反应中看出一些端倪。

  傅昊心中一惊,他没想到自己的行为这么快就传开了,而且还是在这种场合下被提及。

  傅昊问道:‘‘你们怎么知道的’’。

  于彦禄微微一笑,道:‘‘叶家滩和我们有亲戚呀!’’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亲昵,但也让傅昊感到了一丝不安。

  这时,一旁任武打破了僵局,说道:‘‘既然幼扶王殿下来了,我们进入商议下一步事宜吧!’’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显然是这里的领导者。

  毕竟任武是王阁村教长吗!

  傅昊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随后众人跟着任武等人进入了古寺的内堂。

  古寺的内堂,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任武等人进入堂内,任武道:‘‘既然幼扶王到了,就由幼扶王坐于上堂,为我等主持’’

  傅昊心中一惊,他没想到任武会突然提出这样的提议。

  要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座位问题,更是一个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傅昊连忙摆手道:‘‘不可,万万不可,我怎么能鸠占鹊巢呢?’’

  这时,洪兴也开口了,他看着傅昊,语气坚定地说道:‘‘殿下,我等也算是太平军一份子,这里你的官职最高,理应由你主持。’’

  傅昊心中明白,洪兴的话虽然听起来客气,但实际上却是在逼他就范。

  如果自己拒绝,可能会引起这些(江湖好汉)的不满,甚至可能引发冲突。

  但他也清楚,如果自己接受,那么就等于是在公开承认自己的身份,也承认这些人是太平军的一部分,这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多的麻烦。

  或许这些人将他当做棋子,或者说其他目的。

  当然这样的话,也有好处,就是有自己的一支势力。

  傅昊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说道:‘‘既然各位如此抬爱,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过,我只是一个晚辈,主持这样的会议,实在是有些僭越。不如这样,我们一起来商议,大家都是太平军的一份子,共同为我们的未来出谋划策。’’

  傅昊的话既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又巧妙地避开了直接主持会议的责任。

  他看着任武和洪兴,等待着他们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