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同一个梦-《龙承万古:神风霸主凌万界》

  那株从冰柱裂缝中钻出的灵稻苗,后来长成了极北寒狱的奇观。它的稻穗一半凝结着冰晶,一半流淌着灵光,被人称作“阴阳稻”。每到秋收,巡逻队的修士会小心翼翼地收割,将稻种分成两半:一半留在寒狱,延续血脉;一半送往龙华城,种在守心草树下的灵田里。

  三百年后的星祭,龙华城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蛮族部落的族长,正是当年那个额画灵稻图腾的少年的后人。他带来了一件传家宝:一块用守心草树干雕刻的星图,上面镶嵌着无数颗小小的星辰珠,每一颗都对应着灵界的一处灵稻产地。

  “先祖说,这星图是凌老宗主托玄鸟带给蛮族的。”老族长抚摸着星图上的纹路,眼中满是敬畏,“当年流沙谷开辟绿洲,星图上便多出一颗星辰珠;寒狱长出阴阳稻,又多出一颗。如今,整个灵界的灵稻产地,都在这图上了。”

  青年盟主接过星图,发现图的中央刻着一行小字:“凡有灵稻处,皆为守护地。”字迹温润,与沈毅钧刻的玉佩上的“凌风”二字如出一辙。他忽然明白,凌风当年留下的何止是一根拐杖,更是一张无形的网,将整个灵界的守护之心连在了一起。

  这年冬天,灵界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灵脉异动”。各地的灵稻同时出现枯萎的迹象,叶脉上浮现出诡异的黑色纹路,与当年极北寒狱的死寂之力有几分相似,却更加隐蔽。

  “是当年那缕残魂的余孽!”星盟的老史官看着阴阳稻的枯叶,脸色凝重,“它没能彻底消散,而是钻进了灵脉深处,如今借着灵稻的根系蔓延开来!”

  消息传开,整个灵界陷入恐慌。有的修士主张焚烧灵稻,断绝隐患;有的则想封闭灵脉,将异动隔绝起来。唯有老族长指着星图上的星辰珠:“先祖说,星珠亮处,便是希望所在。你们看,寒狱的那颗星珠还亮着!”

  众人望向星图,果然,代表极北寒狱的星辰珠依旧闪烁,周围的几颗星珠虽有黯淡,却并未熄灭。青年盟主忽然想起守心草树干上的那句话:“我们从未离开,只是化作了泥土,看着你们长大。”

  “不能烧,也不能封!”他斩钉截铁地说,“灵稻是前辈们用信念浇灌的,它们的根系连着灵脉,更连着无数守护之心。我们要做的,是像当年修复寒狱封印那样,用守护之心去净化!”

  于是,一场跨越整个灵界的“护稻行动”开始了。青岚宗的修士带着净化符走遍各地灵田,用还魂草的汁液调和土壤;黑岩城的矿工们开凿出无数条细小的灵脉支流,将纯净的灵力引入稻田;蛮族的勇士则背着星图,在每一处灵稻产地点燃星辰珠,用蛮族的唤灵曲唤醒灵稻的生机。

  龙华城的守心草下,孩子们排着队,将自己亲手编的秸秆手链系在树干上。最小的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把自己最宝贝的阴阳稻种子埋在土里:“凌爷爷说,种子埋进土里,就会长大。灵稻一定也能长大的!”

  守心草忽然剧烈地颤动起来,枝叶上的露珠汇成溪流,顺着根系流入灵田。露珠所过之处,黑色纹路渐渐消退,枯萎的灵稻重新抽出新芽。更神奇的是,守心草的花瓣上浮现出无数人影:凌风挥剑斩断死寂之力,沈毅钧抱着灵稻种子冲向冰原,灵虚子将灵稻秸秆嵌进封印符文……

  “是前辈们的守护之心!”老史官泪流满面,“他们真的从未离开!”

  三个月后,灵脉异动平息。各地的灵稻不仅恢复了生机,还长出了新的品种:流沙谷的红米染上了金色纹路,耐旱的同时更具净化之力;龙华城的金穗米长出了七片叶子,每一片都对应着北斗七星的方位;而极北寒狱的阴阳稻,稻穗上的冰晶化作了流动的星辉,能直接净化灵脉中的杂质。

  星祭那天,老族长将新长出的灵稻种子镶嵌在星图上,星图忽然发出璀璨的光芒,与天上的星河融为一体。守心草的树冠上,无数花灯飘向夜空,与星图上的星辰珠交相辉映,仿佛整个灵界都成了一座巨大的星台。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拄着拐杖,站在白玉碑前。她是当年那个戴星辰珠手链的小姑娘,如今已是星盟的“护稻长老”。她从袖中取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当年从冰柱裂缝中发现的那块玉佩,玉佩上的“凌风”二字,此刻正散发着柔和的光。

  “凌爷爷,沈爷爷,灵虚子爷爷……”老妪将玉佩放在碑前,声音哽咽却有力,“你们看,今年的新稻,不仅长起来了,还长出了新的样子。就像你们当年希望的那样,一代比一代强。”

  玉佩落在碑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刹那间,整个龙华城的守心草都开出了花,花瓣上的露珠映出无数张笑脸:有当年的牺牲者,有后来的守护者,还有此刻正在灵田里劳作的百姓。他们的笑容重叠在一起,化作一股温暖的力量,顺着灵脉流向整个灵界。

  那晚,很多人都做了同一个梦。梦里,凌风坐在玄鸟雕像下,沈毅钧拎着灵稻酒,灵虚子捧着阴阳稻,三人笑着对他们说:“看啊,这人间的烟火,比我们当年守护的,还要热闹。”

  梦醒后,人们发现守心草的果实又成熟了。这一次,果实里长出的不是星辰珠,而是一颗颗饱满的灵稻种子,每颗种子上都刻着一个名字——有沈毅钧,有灵虚子,有凌风,还有无数在护稻行动中献出力量的普通人。

  “这是前辈们留给我们的新种子。”青年盟主将种子分发给各地,“它们会带着所有名字,在灵界的每一寸土地上扎根。”

  很多年后,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在星盟学堂的课本上看到这样一段话:“灵界的历史,不是用文字写就的,而是用一颗颗灵稻种子,一代代守护之心,一年年新稻的成长,一笔笔刻在大地上的。从龙华城的白玉碑到极北寒狱的冰柱,从流沙谷的绿洲到青岚宗的灵田,凡有灵稻处,皆闪耀着守护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