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韩胤劝进-《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

  自从孙策战败逃往交州,江东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诸侯皆在观望,谁都不敢轻举妄动。而袁术却在此刻自觉天命加身,踌躇满志。

  这一日,文武齐聚。袁术高坐上位,抱着玉玺,手指缓缓摩挲,似乎在暗示手下文武劝进。

  台下众臣皆知其意,但都在观望,众人齐声道:

  “拜见主公!”

  袁术听后,不舍地将目光从玉玺移开看向众人,轻轻摆手:

  “都免礼。”

  “谢主公。”

  袁术缓缓扫视群臣,目光在一人身上稍作停留,笑道:

  “韩胤,你刚从江东归来,说说那边的情况。”

  韩胤闻言,立刻出列:“禀主公,我军连战连捷,孙策狼狈不堪。若非最后韩当扮作孙策迷惑我军,孙策此刻已经被擒。

  如今他带着黄盖,程普,周瑜等仓惶逃往交州,已不足为虑。”

  袁术满意地点点头:“你,乔蕤,张勋三人立下大功,等他们归来,我一并封赏。”

  韩胤恭敬的一礼:“多谢主公!”

  旋即心中一动:时机到了,孙策这头猛虎已被拔牙,如今江东再没有势力能与袁术抗衡。

  韩子韬虽强,势力在北方。若此时劝袁术称帝,正是从龙之功!

  他面色严肃,话锋一转:“主公,此番能破孙策,除了张勋,乔蕤二位将军用兵如神,三军将士用命,臣认为更是天命所归。”

  袁术眼中精光一闪,手指停在玉玺之上:

  “哦?你说这话是何意啊?”

  一旁的阎象听得眉头紧皱,心中暗叫不好:

  这马屁精,难道想劝进?

  韩胤继续道:“孙策虽然开始士气强盛,却在不久后遭陶谦偷袭,后又在秣陵遭刘繇重创,接着被我军彻底击垮,逃往交州,这分明是上天偏向明主啊!”

  袁术仰头大笑,群臣面面相觑,心中都在权衡。

  韩胤音调突然变高:“如今诸侯混战,百姓苦不堪言,韩子韬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汉名存实亡。

  天下百姓苦苦盼望能有一位雄主顺承天命,统御四海,造福万民,此人,唯主公也!”

  袁术嘴角带着压不住的笑容,看了一眼众臣,却摆摆手:

  “哎...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主公!”韩胤趁势再拜,“望主公体恤万民,登帝位,安天下!”

  袁术虽然内心非常想要答应,但是也懂得三辞三让之理,眼睛不由得瞥了一眼玉玺,刚想开口...

  “且慢!”阎象突然开口。

  阎象上前一步,正色道:“主公,臣以为此时称帝,时机上不妥。

  天下百姓尚心向汉室,各路诸侯虽然互相攻伐,但是都尊崇天子。若此刻贸然称帝,便是与天下为敌。”

  袁术脸色微沉,一众文武大气都不敢喘,气氛顿时凝固。

  韩胤语气阴冷:“阎大人之言,在下实不敢苟同。主公进帝位,顺天应人,众望所归,难道一直放任韩子韬以天子之名号令天下诸侯吗?”

  阎象拱手道:“我非阻主公大业,只是时机未到。若此时登基,恐成为众矢之的。”

  “呵。”韩胤一声轻笑,眼中冷意乍现:

  “前些时日,阎大人还想要参加韩子韬设立的文武榜,如今又反对主公称帝。敢问阎大人,你的心是不是早已向了韩子韬?”

  阎象面色涨红,刚想开口,却被韩胤步步紧逼:

  “你到底效忠谁?”

  袁术眉头虽皱,却并未出声,冷眼看着二人争论。

  就在此时,数位大臣齐声高呼:“我等恭请主公称帝!”

  接着众人纷纷附和。

  袁术这才喜笑颜开:“你们的忠心,我都知晓...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话音落下,袖口一摆,抱着玉玺,转身离开了。

  屋内众臣一头雾水,纷纷围上韩胤:

  “韩大人,主公这意思...是不答应吗?”

  韩胤嘴角微扬,竖起三根手指,轻声道:

  “主公若要称帝,自是要三辞而受。今日,是第一辞。”

  众人恍然,心中已经确定袁术的称帝之心。

  远在长安的韩韬,此刻正在花园中漫步而行。微风拂面,他目光看向池中花草,神情中透着几分惬意。

  裴元绍跟在他身后,低声禀报:“主公,周仓那边动手了。”

  韩韬脚步微顿,眼神内敛,微微眯起双眼:

  “现在进展如何?”

  裴元绍面露一丝笑容:“周仓此刻几乎将濮阳县的世家屠了个干净,搜刮出来的财物惊人,现已分批秘密运来长安。”

  他语气一转,眼中多了几分炽热:“主公,兖州的士族,比当年凉州那帮士族还富有。”

  韩韬闻言轻笑,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讽刺:

  “兖州地处中原,土地肥沃,富庶程度岂是凉州能比!”

  裴元绍继续道:“周仓每次动手前,都会对外声称是奉张绣之命,如今兖州各地草木皆兵,士族们咬牙切齿,都在背后痛骂他。”

  韩韬满意的点点头:“张绣可有所察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裴元绍确定地摇头:“我们封锁了外界消息,任何消息无法传入张绣耳中。”

  韩韬看着远方,心中盘算:待将兖州士族除尽,便借民愤之势,将张绣处死,以平众怒,亦除后患。

  “其他诸侯,可有异动?”他随口问道。

  “陶谦,袁术如今被江东局势牵制,抽不出手。其余诸侯要么无力插手,要么尚未察觉兖州的动荡。”

  韩韬道:“命人严密监视各路诸侯动静,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奏报。”

  “是。”裴元绍转身而去。

  片刻后,一名士兵匆匆赶来,单膝跪下:

  “禀报天王,陶谦派人来了。”

  韩韬眉头一挑,神色中闪过一丝惊讶:陶谦这时候派人来,意欲何为?

  沉思片刻:“速召贾诩,程昱,李儒前来,同时告诉陶谦的使者在外等候。”

  “诺!”

  韩府外,一名身着锦衣,面目清秀的中年男子在门外缓缓踱步。他面色平静且神色间带着些许自信。

  此行若成,便能促主公稳据江东,掌控大势。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口才,一定能以最低的代价得到韩韬的支持。

  这时韩府的一名护卫出来,对使者说:

  “请大人进府里稍候,天王正在议事。”

  使者闻言顿觉一块石头落地,眼中光芒一闪,心想:

  只要能见到韩子韬,事情就成一半了!

  没多久,贾诩,李儒,程昱三人来到韩韬面前。韩韬看了三人一眼:

  “陶谦派使者来了。”

  三人目光交错,李儒轻笑:“陶谦近来可捞了不少好处。孙策抢来的粮草与地盘,他几乎尽数纳入囊中。看来他的野心也膨胀了。”

  韩韬点点头:“如此正合我意。让他继续搅动江东,替我牵制袁术。”

  程昱道:“主公,如今陶谦在江东开疆扩土,岂能让他独占便宜?得让他拿出点诚意。”

  “你说得对。”韩韬嘴角泛起浅笑,随即看向身边士兵:

  “把陶谦的使者带进来。”

  “诺。”

  喜欢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