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明皇的退让-《开局综武!娶柳神为妻!逍遥诸天》

  当柳逸的马车,行至玄武门处,大供奉早已在那里等候。

  见到马车驶来,大供奉连忙上前迎接,来到马车前,对着车内的众人说道:

  “柳公子,接下来这段路,

  便由老臣,为柳公子驱赶马车,可好?”

  这时,马车内传出柳逸的声音:

  “那就有劳大供奉了。”

  大供奉听后,连忙从四位殿主手中接过缰绳,赶着马车,向着皇宫深处前行。

  片刻后,马车停在了明德殿。

  众人下了马车,朝着明德殿走去。

  此次明皇设宴,极为重视,规格也极高。

  明德殿,通常是用来接待他国使臣的,而此时,却用来招待柳逸等人,

  这也算是给足了移花宫面子。

  当柳逸走进明德殿,朱厚照已坐在主位之上。

  见柳逸等人到来,朱厚照示意众人落座。

  柳逸见状也没客气,带着众女坐在了明皇左侧。

  此次设宴,明皇还安排了朝中重臣陪同,内阁首辅李东阳、兵部尚书王阳明、大供奉三人在一旁作陪。

  柳逸落座后,明皇举着酒杯对柳逸说道:

  “久闻柳公子与移花宫两位宫主大名,

  今日一见,当真是名副其实。

  为此,朕特地感谢,柳公子能携两位宫主前来赴宴。”

  说完,一饮而尽。

  柳逸听后,端起酒杯,同样一饮而尽。

  明皇见柳逸如此痛快,当即大喜。

  内侍为明皇又斟满一杯,明皇端起酒杯继续说道:

  “这第二杯,是赔罪之酒。

  前些时日,朕的皇叔,宁王与移花宫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好在事情已解决,

  并未造成更深的矛盾。

  但此事,毕竟是朕的皇叔,有错在先,

  这一杯,朕代皇叔,向移花宫众位赔罪。”

  说完,又是一饮而尽。

  然而,这次喝完,明皇便在那里猛咳不止,一旁的内侍,赶紧为其拍背舒缓。

  待明皇休息片刻后,恢复正常,说道:

  “让众位见笑了,朕现在是疾病缠身,恐怕所剩时日无多。”

  柳逸见状,笑着说道:

  “明皇既然身体欠佳,那还是少饮些酒为好。

  这第二杯酒,我柳逸代表移花宫,接受了。”

  说完,柳逸一饮而尽。

  听到柳逸的话,明皇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柳逸能喝下这杯酒,代表他与宁王之间的事情,就此了结,剩下的便是,

  移花宫与朝廷之间的局势。

  虽然,明皇及在座众人都清楚,

  大明皇朝与移花宫,已不可能并存,

  但,该有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

  这时,明皇端起第三杯酒,对着柳逸说道:

  “这第三杯酒,是为表达感谢。

  在这次移花宫与宁王的冲突中,朕再次感谢,柳公子与移花宫众人,

  没有将怒火牵连到皇室,

  也没有让,大明皇朝陷入太大的动荡,

  这是我大明皇朝之福,也是天下百姓之幸。

  所以,这第三杯酒,是朕对移花宫的感激之情。”

  说完,一饮而尽。

  而此时,柳逸手里端着第三杯酒,却并未喝下。

  显然,他对明皇,给出的交代,很不满意。

  之后,柳逸对着明皇说道:

  “明皇,我移花宫,虽为江湖势力,但同样也是大明的子民。

  只要,不触及我移花宫的底线,我移花宫,也不会对朝廷,有任何不满。

  而这次,朝廷拿我移花宫当刀来使,

  那么,仅明皇的这一杯,感谢之酒,远远不够。”

  说完,柳逸重重地将酒放在桌上。

  此时,明皇以及三位大臣,都是神色凝重。

  而兵部尚书王阳明,则是不断的对着一旁的内阁首辅李东阳,使眼色,希望他可以上前解围。

  但内阁首辅李东阳此时,直接装聋作哑。

  开始低头吃起美食。

  明皇见此,也是无力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那不知,按柳公子所言,怎样才可以将此事了解?”

  听了明皇的询问,柳逸收起了玩笑的神色,神色郑重地对众人说道:

  “既然明皇让我来提要求,

  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明皇若想了结此事,倒也简单。

  我这里有两个要求,若是明皇能够做到,我移花宫,不仅可以将这件事了结,

  还可以,将现在的江湖地位,拱手相让,

  从此,我移花宫退居幕后,就此避世不出。

  若无大事发生,将永远不会出世。”

  听到柳逸这话,明皇以及三位大臣,皆是神色大喜。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最先做出退让的,竟是移花宫。

  若是,移花宫当真避世不出,那么,移花宫与朝廷的矛盾,自然会迎刃而解。

  明皇激动地说道:

  “柳公子,此言当真?

  若朕答应你的两个条件,移花宫,当真会隐世不出?”

  柳逸没有回答,只是笑着点头。

  再次得到柳逸的确认后,明皇当即说道:

  “好,如此一来,对我大明、对天下百姓、对移花宫,皆是天大的喜事。

  柳公子但说无妨,若你的条件,朕能够做到,

  朕,定当竭尽全力,满足柳公子的要求。”

  看着神色激动的明皇,柳逸笑着说道:

  “明皇不必着急,也无需激动。

  我既然给出此等承诺,必定会遵守。

  既然,明皇与三位大臣,都没有异议,那我来说一下,我的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关于国策,

  我想让明皇,更改现有的国策,

  将,现有的土地分封,按人头分发给天下百姓,并且,所有税收,不得超过收成的三成。”

  随着柳逸的话音落下,明皇、三位大臣,以及柳逸身后的众女,听到后,

  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时,内阁首辅李东阳,站起身,愤怒的吼道;

  “无知小儿,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土地分封,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你若不懂,这其中的利害关系,那老夫便给你说说。

  这自古以来,土地兼并,便是各大皇朝的禁忌。

  当年,强盛如大唐,也没能做到,让天下人人都能分到土地,更何况如今的大明。

  这其中,并非是朝廷无力为之,

  而是,各方世家大族,以及各个派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纠葛。

  想要实行土地分封,分发给民众,这简直比登天还难。

  若是陛下答应你的要求,那么,大明从此将会动荡不止。

  你也应该明白,这条国策一旦开始实行,

  那么。之后的每一天,

  都会有数百、数千,乃至数万颗人头落地,

  这无疑,会让大明遭受,极为严重的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