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台商来访-《赶海:天天爆桶,人送外号一扫光》

  加工厂的事儿由魏德彪负责,王强很是放心,这小子现在除了好个色,其他的都在智商线上。

  马上过年了,王强顺嘴问了一句:“过年福利咋整的?”

  “发钱,一人一百。”

  “这个省事儿。”

  王强觉得挺好的,送东西吧,采购一批杂七杂八的,不一定讨喜。

  钱,是最讨喜的方案。

  “小年夜挣点儿彩头不?”

  王强原本计划把两条船的海员聚集到一起聚餐,“我们那边夜里喝点儿,你们这边有啥打算没?”

  魏德彪放下烟头,摇摇头:“厂里边老娘们多,怕是没开席,菜都抢完了。”

  “卧槽……你太了解女人了!”

  魏德彪从抽屉里拿出了几条丝巾,花红柳绿的还挺时髦的。

  “我联系了之前打工的厂子,弄点儿廉价的丝巾,这几天加班的工人,女人发丝巾,男人发围巾,简单一点儿了事。”

  王强竖起大拇指,不得不佩服魏德彪,他这边的人还是他决定吧。

  “我走了,回头再碰!”

  几天后,王强接到了陈老大的电话,对方火急火燎的说拓展了一条新的渠道,并且对方也在找海产品。

  “陈老大,哪个省的啊,想要什么产品啊?”

  “我顶你个肺,肯定是软黄金乌鱼籽啊!不然我这么着急给你打电话!”

  “电话发我,改天请你去天上人家玩一趟。”

  陈老大咳嗽了一声,说:“这人不是大陆的,是台省那边的,现在正在收购乌金,我准备把你推过去,你那乌金存量多少?别跌份儿啊!”

  “我顶你个肺啊!”王强忍不住回怼了一句,“北方海边我说老二,没人敢称老大,乌金存量够够的,赶紧过来看看嘛!”

  吹牛逼谁不会,甭管结果怎么样,牛逼先吹出去,把客户拉到厂区里再说。

  陈老大也是个爽快人,隔天便带着台商出发。

  王强特意问了一下台商的来历,这人叫陈清泉,祖籍闽南。

  为了搞好接待工作,王强特意跑了一趟市里,买了一些闽南特产。

  闽南人好茶,乌龙茶铁观音,红茶正山小种,就连花茶茉莉都整了一些。

  茶酒不分家,王强在市里寻了半天,总算是买到了一些黄酒,品质不能算好,但好在不是假酒。

  搞完这一切之后,王强想到了前段时间签约的符总,那老小子是专门搞零食批发的,走外贸的,他应该知道乌金的价格到底怎么样的,当即拨打了符总电话。

  “符总啊,想你啊啊!提前给你拜个早年啊!”

  “王总新年好啊!”

  “符总最近面条鱼质量还好吧,我这里做个回访,过年了我这边正在抓产品质量!”

  “挺好的,德彪小兄弟办事挺稳当!”

  酝酿的差不多了,王强这才问及乌鱼籽的价格。

  符总虽然不收购乌鱼籽,但是也略懂一二。

  “乌鱼籽价格差别就大了,主要还是看品质的,好像普通品质一两百块一斤,中高端的能上探到四五百块一斤,顶级的乌鱼籽,能突破四位数!”

  王强心里有数后挂断了电话,没想到乌金价格差别这么大,但是真踏马贵啊!

  怪不得都叫乌鱼籽为软黄金!

  距离上次返航已经过去一周了,应该出来一些成品了。

  王强到加工厂找到了魏德彪,乌鱼籽已经按照品相分成了两批货。

  “主要是个头大小,还有一点儿软膜打了补丁,品相会影响一点儿价格。”

  魏德彪随后还将乌金市场价格都讲了一遍,并且讲出了心里预期价格。

  魏德彪了解到的市场价和符总说的差不多,至于心里预期价格,划在了三百。

  “如果能谈到五百,这一批乌鱼籽大概两千斤,能卖个八百十万。”

  王强点点头,在成品里找了一下,疑惑的问:“就没有个头再大一些,颜色更深一些的黑子吗?”

  “少,太少了,哦对了,有几条我单独留出来了,到时候送礼算了。”

  “拿出来,到时候给客户看看装个逼。”

  隔天,陈老大带着陈清泉到了。

  王强带领全厂人员迎接,场面锣鼓喧天,彰显了礼仪之邦的热情。

  “陈总辛苦了,辛苦了!”

  王强和陈清泉握手,人情世故了一番,才进入了厂子。

  “王总果然与众不同啊,见你第一面就感觉你的脸上写满了故事啊!”

  王强看向陈老大,估计这老小子又在背后乱编排自己的故事了。

  “陈总,这边请,先喝点儿茶,等下吃了饭,再参观一下厂区,看下乌鱼籽成品!”

  陈清泉是个瘦高个,眼睛明亮,带着一副金丝眼镜,典型的商人模样,他似乎更倾向于看东西。

  “王总,咱们还是先看看产品,我这心里已经按捺不住啦!”

  王强笑着看向了魏德彪,“那就先带陈总看产品线,给陈总准备一下衣服!”

  魏德彪带着陈清泉走进了房间里换装,因为进入车间要穿白大褂,戴头套。

  王强见缝插针,拉着陈老大走向了一边。

  “这人派头不小啊,看不上东西饭都不吃了?”

  “这不好吗?省得那些七七八八的事儿。”

  陈老大反而觉得是好事,他随后问及黄河鲤鱼的事儿。

  “鱼还活着没?等下带我去看看。”

  “你这不侮辱我吗?鱼都抓回来了,你问我还活着没,等下去看看,等开春了估计可以孵化小鱼了。”

  说话间,陈清泉走了出来,王强在前边带着他进了车间。

  从清洗乌鱼籽开始,腌制,晾晒,烘干,包装,整个过程都看了一遍。

  魏德彪拿了一些普通成品的乌鱼籽过来,陈清泉看后点点头,对质量还算满意。

  “王总,你们一年的产量怎么样?我们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

  王强回道:“乌鱼捕捞虽然不受季节影响,但是只有冬至前后的乌鱼籽最好,我们小厂只做精品,除了这段时间其他时间不做乌鱼籽。”

  王强这么说,其实也是为了后续抬价做准备。

  陈清泉是个精明的商人,听后笑笑,便问:“王总,除了眼前品相的乌鱼籽,还有没有其他成色的?”

  “德彪,把咱给领导们送礼的精品黑子拿出来给陈总搂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