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寿拿起桌子上的折扇,在手心啪啪的敲了几下。
“关键,在于一个‘熬’字!”
“我军背靠粮道,要做好长期鏖战的准备,以战养战,伺机破敌,时间拖的越久,我军补给充足的优势就愈发明显,反观敌军,迟早会出现粮草匮乏之危,届时内部生变,败局已定!”
这番话条理清晰,听起来,倒是有几分合情合理。
借着兵部的虎皮,更是把不少年轻学子唬得频频点头。
“李兄高见!”
“果然,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怪不得朝廷最近正在拼命的筹集粮草!”
“有道理!前线的几位老帅都是出了名的好手,看来龟兹之战,一时半会儿的是结束不了了!”
然而,场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
“粮道稳固?李公子可曾知道,从玉门关前往龟兹究竟有多远!”
“其间大漠戈壁,千里无人烟,就算大食人被西征军牵制住,周围那些小国家有安西都护府的乔大都护看着,可是,你敢说突厥人会坐视不管?”
“除了突厥人之外,还有吐谷浑人,吐蕃人,薛延陀人,甚至包括更为遥远的回鹘人和昭武九姓!”
“在西域,侵扰粮道本就是常态,现在就说,要做好长远战争的准备,未免言之过早!”
“不错,两万对三十万,相差何等悬殊,就算大食人只用十万人轮番攻讦,西征军也会疲于应付!”
“西征军本就不是官军,全靠着一腔复仇的血勇之气,和重金激励!”
“长时间耗在龟兹国,人心思归,士气又该如何保障?连士气都保障不了,还谈什么长期战斗?”
更有人直接耻笑道:“李兄所言,真的是兵部推演吗?听起来倒是有几分纸上谈兵的意思!”
“前些日子,焉耆之战的军报说的含糊其词,时至今日,连陛下都不知道,焉耆城究竟是怎么攻下来的!”
“这推演结果,想必是李公子自己臆测出来的吧?”
“在下看来,西征军孤军深入已是绝境,能够在三十万人的重围之中,保存实力,返回中原,已经是侥幸。”
“想拿下大食人,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台下顿时乱作一团,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
这就是读书社的交流会,畅所欲言,不必在乎任何人的面子,只要有理有据,就能引来一大批追随者。
有人认为李延寿的耗字诀,抓住了后勤的命脉,乃是制胜的关键。
也有人嗤之以鼻,认为兵力悬殊,人心和士气都不算高昂,耗的越久,就会败的越惨。
李延寿脸上有些挂不住,干脆拿起桌子上的折扇,转身走下来。
这场喧嚣的交流会,最后也没论出个所以然来,在愈发激烈的争执声中,草草收场。
李延寿心里憋着一股子气,交流会刚一结束他就匆匆回家,想找他爹问个明白。
成为宰相的李大师,并没有想象之中忙碌,他正做在家里的茶室之中,一边享受清静,一边读书。
听见儿子复述交流会的情形,他慢慢放下茶杯,淡淡的说道:“兵部的推演结果听听也就罢了,无非是给陛下一个宣泄怒火的渠道,什么后勤补给,什么长期战斗,都是表面文章。”
李延寿一下子急了。
“爹,您说西征军真的能打赢吗?那可是两万对三十万人呀!”
李延寿微微一笑,道:“老夫觉得西征军能赢,只是没有什么切实的依据。”
“唯一让老夫笃定心中想法的地方在于,柳叶这个人从来都不打无准备之仗,他花了那么多心思,组建西征军还投入了无数的钱财,甚至说服陛下默认程咬金、段志玄等人亲自下场...”
“自从西征军在西域开战之后,你看他可曾有丝毫的慌乱?”
李延寿被他问的一愣,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自从西征军进入西域之后,柳叶似乎就没有怎么过问,他一点都不担心西域的战果。
李大师笑了笑,悠悠的说道:“想明白了吧?他一点动静都没有,更没有表露出半分的慌张来,这说明他笃定有必胜的把握,不管龟兹那边闹得有多凶,他手里的底牌都足以应付。”
说着,李大师随手从桌子上拿起一份刚刚批阅过的卷宗,丢给对面的李延寿。
“你自己看看吧!”
李延寿赶紧接过来,展开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长孙大人签发的中书省官碟?!”
“陈硕真的旧部,要办理河东的户籍?”
李大师指着那份卷宗,道:“看到了吧,这就是柳叶有必胜把握的确凿证据,他连火凤社那些人的后路,都安排的妥妥贴贴,户籍都洗白了,甚至还给那些人的家眷备好了土地!”
“这证明,他有十足的把握,西征军能够取得胜利!”
李延寿看着卷宗上鲜红的官印,还有长孙无忌的签名心头震撼,不得不承认,父亲的分析直指核心。
但他心中,很快又冒出了另外一个疑问。
“就算柳家能赢下这场仗,柳叶又图什么呢?所有人都知道,他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复仇那么简单!”
李大师端起茶杯,吹了吹上边的浮沫,似乎是觉得茶有些烫,又重新放下来。
“除了报仇和保住西域的商路之外,老夫以为,柳叶还有别的目的!”
“不出老夫所料的话,柳叶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聚集起,足够撼动卢氏的恐怖财富。”
“他用这场远征做赌注,想要压榨出,远超寻常千倍万倍的利润!”
李延寿惊疑不定。
“他还真打算扳倒卢氏?不会吧?!”
李大师摇摇头,嘴角露出一丝讥讽之色。
“你太小看柳叶了,也太小看卢氏的根基。”
“卢氏千年底蕴想要扳倒谈何容易,就算陛下出手,也未必能将其连根拔起!”
“柳叶想要的,是借助这笔战争横财,砸开卢氏固若金汤的壁垒,在河东生生谋算出一片,能与卢氏分庭抗礼的庞然基业!”
“关键,在于一个‘熬’字!”
“我军背靠粮道,要做好长期鏖战的准备,以战养战,伺机破敌,时间拖的越久,我军补给充足的优势就愈发明显,反观敌军,迟早会出现粮草匮乏之危,届时内部生变,败局已定!”
这番话条理清晰,听起来,倒是有几分合情合理。
借着兵部的虎皮,更是把不少年轻学子唬得频频点头。
“李兄高见!”
“果然,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怪不得朝廷最近正在拼命的筹集粮草!”
“有道理!前线的几位老帅都是出了名的好手,看来龟兹之战,一时半会儿的是结束不了了!”
然而,场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
“粮道稳固?李公子可曾知道,从玉门关前往龟兹究竟有多远!”
“其间大漠戈壁,千里无人烟,就算大食人被西征军牵制住,周围那些小国家有安西都护府的乔大都护看着,可是,你敢说突厥人会坐视不管?”
“除了突厥人之外,还有吐谷浑人,吐蕃人,薛延陀人,甚至包括更为遥远的回鹘人和昭武九姓!”
“在西域,侵扰粮道本就是常态,现在就说,要做好长远战争的准备,未免言之过早!”
“不错,两万对三十万,相差何等悬殊,就算大食人只用十万人轮番攻讦,西征军也会疲于应付!”
“西征军本就不是官军,全靠着一腔复仇的血勇之气,和重金激励!”
“长时间耗在龟兹国,人心思归,士气又该如何保障?连士气都保障不了,还谈什么长期战斗?”
更有人直接耻笑道:“李兄所言,真的是兵部推演吗?听起来倒是有几分纸上谈兵的意思!”
“前些日子,焉耆之战的军报说的含糊其词,时至今日,连陛下都不知道,焉耆城究竟是怎么攻下来的!”
“这推演结果,想必是李公子自己臆测出来的吧?”
“在下看来,西征军孤军深入已是绝境,能够在三十万人的重围之中,保存实力,返回中原,已经是侥幸。”
“想拿下大食人,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台下顿时乱作一团,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
这就是读书社的交流会,畅所欲言,不必在乎任何人的面子,只要有理有据,就能引来一大批追随者。
有人认为李延寿的耗字诀,抓住了后勤的命脉,乃是制胜的关键。
也有人嗤之以鼻,认为兵力悬殊,人心和士气都不算高昂,耗的越久,就会败的越惨。
李延寿脸上有些挂不住,干脆拿起桌子上的折扇,转身走下来。
这场喧嚣的交流会,最后也没论出个所以然来,在愈发激烈的争执声中,草草收场。
李延寿心里憋着一股子气,交流会刚一结束他就匆匆回家,想找他爹问个明白。
成为宰相的李大师,并没有想象之中忙碌,他正做在家里的茶室之中,一边享受清静,一边读书。
听见儿子复述交流会的情形,他慢慢放下茶杯,淡淡的说道:“兵部的推演结果听听也就罢了,无非是给陛下一个宣泄怒火的渠道,什么后勤补给,什么长期战斗,都是表面文章。”
李延寿一下子急了。
“爹,您说西征军真的能打赢吗?那可是两万对三十万人呀!”
李延寿微微一笑,道:“老夫觉得西征军能赢,只是没有什么切实的依据。”
“唯一让老夫笃定心中想法的地方在于,柳叶这个人从来都不打无准备之仗,他花了那么多心思,组建西征军还投入了无数的钱财,甚至说服陛下默认程咬金、段志玄等人亲自下场...”
“自从西征军在西域开战之后,你看他可曾有丝毫的慌乱?”
李延寿被他问的一愣,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自从西征军进入西域之后,柳叶似乎就没有怎么过问,他一点都不担心西域的战果。
李大师笑了笑,悠悠的说道:“想明白了吧?他一点动静都没有,更没有表露出半分的慌张来,这说明他笃定有必胜的把握,不管龟兹那边闹得有多凶,他手里的底牌都足以应付。”
说着,李大师随手从桌子上拿起一份刚刚批阅过的卷宗,丢给对面的李延寿。
“你自己看看吧!”
李延寿赶紧接过来,展开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长孙大人签发的中书省官碟?!”
“陈硕真的旧部,要办理河东的户籍?”
李大师指着那份卷宗,道:“看到了吧,这就是柳叶有必胜把握的确凿证据,他连火凤社那些人的后路,都安排的妥妥贴贴,户籍都洗白了,甚至还给那些人的家眷备好了土地!”
“这证明,他有十足的把握,西征军能够取得胜利!”
李延寿看着卷宗上鲜红的官印,还有长孙无忌的签名心头震撼,不得不承认,父亲的分析直指核心。
但他心中,很快又冒出了另外一个疑问。
“就算柳家能赢下这场仗,柳叶又图什么呢?所有人都知道,他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复仇那么简单!”
李大师端起茶杯,吹了吹上边的浮沫,似乎是觉得茶有些烫,又重新放下来。
“除了报仇和保住西域的商路之外,老夫以为,柳叶还有别的目的!”
“不出老夫所料的话,柳叶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聚集起,足够撼动卢氏的恐怖财富。”
“他用这场远征做赌注,想要压榨出,远超寻常千倍万倍的利润!”
李延寿惊疑不定。
“他还真打算扳倒卢氏?不会吧?!”
李大师摇摇头,嘴角露出一丝讥讽之色。
“你太小看柳叶了,也太小看卢氏的根基。”
“卢氏千年底蕴想要扳倒谈何容易,就算陛下出手,也未必能将其连根拔起!”
“柳叶想要的,是借助这笔战争横财,砸开卢氏固若金汤的壁垒,在河东生生谋算出一片,能与卢氏分庭抗礼的庞然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