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私有化-《四合院:噶完贾东旭,隔壁种田去》

  事情被捅到上面去了。

  那个诱导投票的调查组领导,被停职审查,本来想息事宁人,但真有人实名举报,还不止一个!

  来人都是当年方平安救下的下放人员,平反以后都身居要职,能量都不小。

  方平安在大风期间的布局,其关系网已经散布到全国各地,且,他们都以新村人自居。

  不仅如此,没有人在走的时候原价退回房子,本来新村有相关政策,离开或者调出户口的时候,房子可以原价卖给新村,不管是夯土房或者是私建的小二层。

  但他们全都没有卖,而且交给新村让村里代为转租,租金就作为日常打理清扫的费用。

  偶尔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还会带着孩子回来住几天,跟老邻居们聊聊天。

  特别是有些老师,暑期的时候就过来纳凉避暑。

  这里,是他们的老家。

  这些人一旦联合起来,那力量是相当巨大的,其代表人物,就有从新村走出去的梁书记。

  程区长则算是半个,因为他去的是57干校,而他的家属是在新村落户,由方平安帮他护着。

  最后,那名调查组领导因其违反《选举法》诱导选举人投票,被判5年有期徒刑。

  另外,这件事情也不是说村子人投票要怎样就怎样,上面研究调查以后,给出了解释。

  村子是国有土地没错吧,是上面置换得来的,这不可能私有化,土地产出也是公有,这个没得谈。

  新村食品厂则是分了3部分:

  1、军都山这边新村的130平厂房 以八家大队名义加建的500平,以生产压缩饼干与部分腊肉山货干货为主;

  2、羊城那边增城调料分厂,厂区5亩地,外加45亩地调料作物种植区(签了用地合同,30年,钱都交了),另外还有一栋楼小三层的“新村美食体验店”,每层125平,门口还有个75平的地坪;

  3、轧钢厂旁边总计30亩场地,20亩是厂区,10亩是职工小区(照样签了用地合同,30年,钱都交了)。

  厂子——可以私有化,因为查来查去,确实是方平安在里面占大头。村子,应该说村民们也没帮上多大的忙。出于村民们的集体投票,厂子可以私有化,但土地面积是通过置换得来的,还有很多生产设备是当初半买半送,这里面涉及到的账目出处比较复杂。

  而且82年《xian法》第十条明确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而村办工厂的土地所有权归集体,私人仅能购买厂房、设备等动产,土地使用权需通过租赁或承包方式获取。

  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可买卖,但需经村集体同意并报上级批准。

  还好有法律依据,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最后研究得出,方平安个人给东城区补缴5万(当初是置换给村里的,所以很多厂房设备没有算钱)、给新村补缴50万(公转私,该分清楚的得分清楚,比如说以村里名义花村里的钱给建的房子买的设备,新增流水线,主厂设备也是用村里钱给买的,毕竟产值那么大一个厂子)、给公社补缴3万(公社批了几次地,还有以八家大队名义给你建500平的村办工厂,以及用青年突击队帮你建房,现在公转私,那么就得补回去,这个得认!)。

  然后新村食品厂归方平安个人所有,但土地那是归新村、八家大队、东城区、增城几个地方所有。

  方平安给租金就行了。

  增城那边的分厂,轧钢厂那边的主厂早就签署过土地租用的协议,只是变更一下租赁方就完了。

  村里和公社也补了一个合同,交了与主厂分厂一样年限的租金。成立100块1亩\/年,村里就象征性的给收了30块1亩\/年。

  总共加租金一起,方平安要出60万左右。

  方平安都愣了,公转私,村办工厂这么不值钱吗?

  程区长就跟他解释到,广西博白县缸瓦厂(1982年)就被私人买了下来。

  交易内容是八间房屋、场地、窑地及全部生产用具。

  成交价:790元人民币。

  你这主要涉及到的是总厂那边,地方太大产值又高,你还建了小区添了生产线。

  不然几万块钱就能搞定。

  动产(设备库存)按照残值折价,通常为原值的10-30%;

  不动产(厂房土地)仅能租赁,无法买断所有权。

  小型砖瓦厂:设备(砖窑、模具等)转让价约200-1000元,土地需另签租赁协议。

  农具加工坊:简易机械(如锻打设备)转让价100-500元。

  这个年头买厂子便宜的很,主要问题是你有关系能买下来,有合理补偿,还有销路。

  不然地方上会让你安安稳稳做生意?必须有附加条件啊!

  比如说照顾照顾书记亲戚,安排几个人进厂,占据重要职位,比如说管钱,管采购,管销售什么的,又或者买原材料找谁,装修找谁——一条一条的早就给你安排清楚了。

  你以为你花钱买了就是你的了?

  想真正完全私有,拦路虎多的是呢。

  且慢慢熬着去吧。

  方平安突然想到了,已经改革开放了啊,很多厂子经营不善要卖掉,我能不能多买一点?

  程区长——你别给我搞事儿啊,先把食品厂这一摊子弄完再说。

  他其实空间里有这么多钱,但你现在拿出来,就打破了之前所说的,这十几年没有领过一分钱的工资的传言。

  不好解释这些钱从哪儿来的。

  于是打了个电话,从娄晓娥那边借钱——

  然后那边从香江来个电汇打款60万到东城区账户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至于说羊城“新村美食体验店”,梁书记那边早就做主了,趁着这次,房契直接给方平安寄了过来;

  新村惠民供销社6套房子,新村也直接划到方平安的名下,方平安个人意思下给新村与增城那边补了点钱。

  新村食品海外代理公司,因为当时比较急,办理的时候方平安直接给的钱,没有用新村或者食品厂的公款,而且第一笔款项都没有收回来,没有盈利。新村村民也表示这是村长个人的能耐,跟他们没关系。所以这次就直接改了股东名字,是方平安个人而不是新村。

  公转私,在上级领导的见证下,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