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240章 选举后的聚会-《血泪葫芦弯》

  许前进的指尖在大白板“东子”二字上反复蹭了两蹭,指腹磨过粉笔字的粗糙感,像是要把这份托付刻进心里,才转过身对着满院人扬声喊:“新村委班子定了!大伙儿忙了大半天,散会!”话音刚落,槐树下的人群便如融了的糖稀般散开——有人攥着衣角念叨“东子这孩子踏实,选他没错”,有人凑在一块儿盘算“明年合作社的大棚能不能再扩两亩”,只剩几位镇领导和新老村委员立在原地,斜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叠在落满槐叶的地面上。

  许前进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周镇长跟前,脸上的笑热得能焐透秋凉,伸手虚引着:“周镇长,您从大清早盯到现在,连口热汤都没沾。合作社的大锅饭食堂就在东边,您跟陆处长赏个脸,尝尝咱村里的土灶手艺呗?”话头忽然顿住,他眼神沉了沉,转向东子:“东子,饭后别走。新老班子交接仪式得走流程,公章怎么管、台账怎么看,都得明明白白交过去,往后的活儿才能顺顺当当。”

  周镇长被这热络劲儿烘得笑出声,手掌拍在许前进胳膊上,力道带着实诚:“前进啊,你这热情我可招架不住!之前听来调研的同志说,你们葫芦湾的大锅饭是老招牌,那老味道比城里馆子还地道。今儿赶上换届这好日子,我可得好好尝两口,不跟你客气了就!”

  “哎!这就对了!”许前进连忙应着,又冲陆处长、小吴和周美丽摆手,“走走走,食堂的师傅早把菜炖上了,再磨蹭,羊肉汤该凉透了!”

  三辆车沿着村口的水泥路往合作社开,车窗敞着,风里裹着稻花的甜香往车里钻,还混着田埂上青草的气息。周镇长盯着窗外连片的稻田,稻穗沉甸甸垂着,金晃晃的晃人眼,忍不住搭话:“你们村这稻子长得真精神,穗子沉,颗粒满,今年收成差不了吧?”

  “托您的福,今年雨水赶趟,没旱没涝!”许前进笑着回话,“都是吴书记在时定下的规矩——春耕秋收时,村民互相搭把手,谁家忙不过来就帮衬着;合作社还专门请了农技员,从选种到施肥都盯着,收成一年比一年强。”副驾上的东子没吭声,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着,把“互相搭把手”“农技员盯梢”这几个字悄悄记在心里,琢磨着往后怎么把这些老规矩守好,再琢磨着能不能添点新法子。

  没几分钟,车子就停在了农业合作社大锅饭食堂门口。红砖墙刷得亮堂堂,墙根儿摆着两盆开得正艳的一串红,门口挂着两块木牌——新的那块漆色鲜亮,写着“葫芦湾农业合作社食堂”;旧的那块泛着包浆,“大锅饭便民点”五个字被摸得发亮,边角都磨圆了。推开门的瞬间,饭菜香裹着热气扑面而来,辣子的辛、羊肉的鲜、糖醋的甜混在一块儿,瞬间把秋后的凉意冲得无影无踪,连鼻腔里都暖烘烘的。

  食堂里的八仙桌早摆好了,桌面擦得能照见人影,筷子碗碟摆得整整齐齐。许前进领着众人按位落座——周镇长和陆处长坐主位,新老村委分坐两侧。他先给两位镇领导斟满热茶,茶叶在杯底舒展,热气袅袅往上飘,又转头看向东子,声音压得稍低却字字清晰:“东子,大家伙儿把票投给你,不是图你嘴甜,是信你实诚、能干事。往后村里的事,你得把心沉下去,别耍花架子,别辜负了这份指望。饭后咱就办交接,公章怎么管、台账怎么看、村民的诉求怎么记,都跟你说透。”

  说着,他端起茶杯举到周镇长和陆处长面前,腰微微弯了弯:“今儿最该谢的是您二位!百忙之中专门来坐镇,盯着选举顺顺利利办完,没出一点岔子,我们心里也踏实。这杯茶,我替葫芦湾的老少爷们敬您!”

  周镇长和陆处长笑着端起茶杯,杯沿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轻响:“都是分内事!村里的事就是镇里的事,选举公正、新班子有干劲,我们比谁都高兴。”

  正说着,食堂师傅端着托盘快步进来,脚步轻快,瓷盘上的热气裹着香味往人鼻子里钻,引得人直咽口水。头一盘是辣子鸡,鸡丁裹着红亮的辣椒和白芝麻,油花还在盘里滋滋响,溅起细小的油星;接着是珊瑚大鲤鱼,鱼身完整,浇着琥珀色的糖醋汁,青红辣椒片撒在上面,看着就勾人食欲;随后,奶白色的羊肉汤端了上来,撒着翠绿的葱花,热气腾腾的,还没喝就闻见鲜味儿;滚圆的四喜丸子、油亮的酱肘子、几盘清炒时蔬也一一上桌,时蔬绿莹莹的,还带着水珠,透着新鲜。

  周镇长夹了块辣子鸡放进嘴里,嚼了两下,眼睛立刻亮了,连说:“好味道!这鸡肉嫩得能掐出水,辣椒够劲却不烧胃,比国营大饭店还香!还是当年那股大锅饭的老滋味,一点没改!”陆处长也尝了口四喜丸子,丸子咬开,里面的肉馅紧实,还带着香菇的鲜,点头附和:“这丸子做得实在,肉瓷实不掺淀粉,鲜得很,比我家老婆子做的还地道!”

  许前进听得眉开眼笑,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一块儿:“您二位满意就好!食材都是村里自己养的鸡、自己种的菜,羊肉是后山养的山羊,师傅也是照着老方子做的,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就图个实在,吃着放心。”

  吃了几口,二懒放下筷子,拿起餐巾纸擦了擦嘴,笑着看向许先进:“前进啊,今儿是葫芦湾选新班子的大喜日子,这么好的日子,没点酒怎么说得过去?少喝点,图个喜庆!”

  许前进愣了愣,随即连忙摆手:“您说得在理!该喝,得喝!不过饭后还有交接仪式,得让东子把手续理清楚,咱就点到为止,每人少喝两口,不耽误正事,大家可别介意啊。”

  “放心好了前进!”周镇长哈哈一笑,声音洪亮,“就图个喜庆,绝不喝多,耽误不了事儿!”

  旁边的东子连忙接话,身子微微前倾,语气里满是诚恳:“前进书记,您放心,我会记着您的话——往后紧跟着吴书记的脚步,好好干,不偷懒,不带糊弄的,带着葫芦湾走向新征程。我刚接手,好多事不懂,政策咋解读、台账咋理、跟村民打交道咋能更贴心,都得请吴书记多指导、多教我,您可别嫌我烦啊吴书记。”

  小吴坐在对面,闻言轻轻笑了,端起茶杯抿了口,眼神平和:“东子,放心吧,我不是那心眼窄的人。我在村里干了这么多年,台账怎么查、哪页记的是合作社收支、哪本是村民的诉求记录、哪项政策到啥时候申报,你有不懂的随时问,我保准跟你说透,不藏着掖着。”

  周美丽在一旁打趣,语气轻快:“吴书记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东子,你还不敬吴书记一杯?这杯酒,得喝!”

  东子连忙点头,拿起桌上的酒瓶,瓶盖拧得有点紧,他用指节顶了顶才拧开,给小吴的酒杯斟了小半杯,酒液清亮,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双手捧着酒杯递过去,腰微微弯着:“吴书记,我敬您!谢谢您肯教我,往后我一定好好学、好好干,不辜负您的心意,也不辜负大家伙儿的信任。”

  小吴端起酒杯跟他碰了碰,杯沿轻轻撞了一下,发出轻响,他轻轻抿了一口:“不用谢我,好好干就行——村里的日子过好了,大家伙儿能多赚钱,比啥都强。”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二懒叔,这会儿放下筷子,手里还攥着个啃了一半的馒头,眼神里裹着期许看向东子。他是看着东子长大的,知道这孩子实诚——当年东子在外头打工,听说村里要搞合作社,连夜收拾行李回了村,帮着扛化肥、搭大棚,夏天顶着大太阳,汗珠子砸在地上摔八瓣,也从不喊累;谁家有难处,他也总第一个上前。二懒清了清沙哑的嗓子,声音却掷地有声:“东子啊,叔看着你长大,看着你从毛头小子长成能扛事的汉子,知道你是个靠谱的。以前村里有难事,不管是修水管还是帮老人挑水,你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往后你领着大家伙儿走,要是遇着坎儿别自己扛,跟两位老书记商量,跟咱村民商量——咱葫芦湾的人,向来是抱团过日子的,不兴单打独斗!”

  东子的眼眶被这话烘得发热,鼻子也有点酸,他重重地点头,把酒杯举得高高的,又跟二懒叔碰了碰:“二懒叔,您放心,我记着您的话!往后不管啥事儿,大到合作社扩规模,小到谁家有矛盾,我都跟大家伙儿商量着来,绝不自己拿主意。咱葫芦湾,肯定能越过越好!”

  周镇长看着这一幕,脸上的笑意更浓了,端起酒杯站起身,声音洪亮:“好!看着你们新老班子和睦、不藏私,村民齐心、不拆台,我打心眼儿里高兴!我借这杯酒,祝葫芦湾的新班子能带大家伙儿好好干,日子过得比秋阳还红火,也祝葫芦湾的明天越来越好,一年更比一年强!”

  众人纷纷端起酒杯,杯沿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在食堂里荡开一圈圈回音。饭菜的香气、笑声、碰杯声混在一块儿,暖融融的,把秋后的最后一丝凉意都驱散了,连空气里都飘着欢喜的味儿。

  饭后,许前进领着众人往合作社的会议室走。屋里的长桌上摆得整整齐齐——红绸裹着的公章放在木盒里,码得厚厚的台账按年份排好,几本夹着标签的档案里,记着村民的诉求和合作社的规划,连钢笔都拧开了笔帽,墨水瓶摆在旁边。交接仪式简单却郑重:许前进把公章往东子手里递时,指尖顿了顿,像是在传递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又把台账翻开,指着上面的数字细细讲解:“这页是合作社的收支,每一笔都得记清楚;这页是村民的土地流转记录,谁家的地、流转年限,都得核对明白。”小吴在一旁补充,哪本台账记着农技指导的时间,哪份档案里是惠农政策的申请材料,哪项工作需要按时跟镇里对接,说得明明白白,没落下一点细节。东子听得认真,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遇上不懂的就立刻追问,连“台账怎么归档”“公章用印需要哪些人签字”都问得清清楚楚,小吴也耐着性子,掰开揉碎了讲,直到东子点头说“懂了”才罢休。

  周镇长和陆处长坐在旁边看着,偶尔插句话——周镇长叮嘱“多往村民家里跑,别总待在办公室,听听大家的想法,知道大家伙儿需要啥”;陆处长则从包里掏出几份文件递给东子,文件上还带着油墨的清香:“这是镇里最新的惠农政策,有大棚扩建的补贴,还有农产品直播带货的扶持,你回去好好看,有适合葫芦湾的项目就跟镇里申请,我们全力支持。”

  东子接过文件,指尖攥得发白,纸张都被捏出了印子,他郑重地说:“谢谢陆处长!我回去就仔细看,一条一条琢磨,争取给村里多争取几个项目,让大家伙儿多赚点钱,把日子过得更宽裕!”

  交接仪式办完时,天已经擦黑了,窗外的夜色渐渐浓了,星星开始在天上眨眼睛。周镇长和陆处长起身准备返程,许前进、小吴,东子等人送他们到门口。周镇长拍了拍东子的肩膀,力道带着鼓励:“东子,好好干!有啥困难别硬扛,跟镇里说,我们等着看葫芦湾的新变化,等着听你们村的好消息!”

  “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期望,也不辜负村民的信任!”东子的声音透着坚定,没一点含糊。

  看着镇领导的车子渐渐融进夜色,车灯在黑夜里划出两道光,许前进转头对东子说:“往后村里的担子,就交到你手上了。我虽退下来了,但你要是需要帮忙,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随时找我,我肯定来搭把手。”

  东子看着许前进,又看了看身边的小吴、周美丽,深吸了一口裹着稻花香的晚风,风里还带着夜晚的清凉,却让他心里更热乎。他眼神亮得像夜灯,语气里满是笃定:“放心吧,前进书记,还有大家伙儿!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咱葫芦湾,肯定能越来越好!”

  远处的村里,灯火已经亮了起来,星星点点的,像是撒在黑夜里的星星,暖融融的映着家家户户的窗。东子望着那片灯火,嘴角扬起坚定的笑——他知道,从今天起,他肩上扛的不只是公章和台账,还有一整个葫芦湾的期待,还有一村人的好日子。往后的路,他得带着大家伙儿,一步一步往前走,把葫芦湾建设得更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