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放榜-《我靠现代知识养家送儿考科举》

  第五场的农事让富家子弟都是一圈懵,斗鸡摸狗他们在行,农事却一点都不懂。

  等考完之后,这些人都是议论纷纷,不过昨天看了水利方面的书籍,多少还是会一点,知道庄稼缺不了水。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场了,而最后一场大家纷纷猜测会出什么样的题呢?

  有人说是江湖上的那些违法乱纪的宗门,有人说是北方异族和西域的问题。

  更有人说:“镇国王是女人,她会不会出女人地位的问题?”

  其他人一听,想想也是,现在大家在京城这么久,多少也知道一些,现在的苏七娘可是权倾朝野,想要提升女人的地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很多人都在考虑怎么来写这女人地位的问题,但是想要站在男人头上,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要想平等对待,那么除非这个女人跟苏七娘一样,谁都奈何不了。

  不管这些学子怎么猜测,最后一场考试还是如期而至。

  等看到考题后,很多人都傻眼了,昨天一天都在想女人地位的问题,哪怕是睡觉都还在想,结果你给我出一个算数题。

  大家都学过算数,但是并不怎么在意,而且历年来从来都没有考过算数题,大家都是以五书五经为主。

  学习的也是儒家思想和经义,算数方面,知道就行了。

  有人看着这试题就头皮发麻,扳着指头算。

  比如:“鸡兔同笼,一共有腿100条,请问鸡兔各多少只?”

  又比如:“遂州离京城800里,一只商队从京城出发,每小时行走10里,一只商队从遂州出发,每小时走9里,在不休息不减速的情况下,他们需要多久才能相遇?”

  很多人面对这些问题,都是一脸懵逼样,好在苏七娘为大家准备了草稿纸。

  有些人就开始扳着指头算,比如商队的问题,他们就用最笨的办法。

  遂州商队每小时走9里加上京城商队每小时走的10里,那么2边一个小时加起来就是19里。

  2个小时就是38里,就这样每一个小时加19里,一直加到他们相互碰到为止。

  鸡兔同笼也是如此来算,一只鸡2条腿,1只兔4条腿,那么一只鸡一只兔加起来就是6条腿。

  10只鸡加10只兔就是60条腿,等加到96条腿的时候,还剩下4条腿,这怎么算了呢?

  最后的答案是18只鸡,16只兔。

  或者是16只鸡,17只兔。

  精明的都写了下来,而读死书的却傻眼了,这2个答案都是正确的,自己这该怎么选择呢?

  直到考试结束,3000考生只有不到500人写完了,还有1000人写了一半的答题。

  剩下的都是只写了几道题。

  随着考试的结束,考生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回去休息。

  而苏七娘把所有算数的答案都写了下来,这些考官只管对答案就可以了。

  其中也有全部考对的人,而这些都交给了苏七娘在查看一遍。

  然后再对照其他试卷一起选出得分合格的人。

  这次苏七娘打算在以前科考成绩最好中选出来300人,然后又从民生,农事,算术这些方面又选出200人来。

  然后又按照这方式从中再选出一些人来,因为不久之后要对江州官场实施清洗,所以需要的人很多。

  最终苏七娘选出来2000人,剩下的人那就没办法了。

  6场考试可以看做4个分支,但是那些人在这4个分支当中都是垫底的,根本就没法选。

  经过10天的时间,苏七娘把选出来的2000人的名字都贴了出去。

  从中选出了10人在每场考试中都是优异成绩出来。

  很多人以为自己这次又是名落孙山,结果等榜单一帖出来,学子们顿时哗然了。

  没想到这次居然会录取这么多人,很多人都高兴的哭了起来。

  并且大声喊了起来:“我中了,我中了!”

  而剩下的人看着只有自己没有中,其中有才气不如自己的都中了,顿时就不服气。

  大声喊道:“为啥才气不如自己的都中了,而自己却没有中?”

  这时就有官员出来解释了:“大家看到这些榜单了吧,如果你在前三场考试中没有中,那么在民生,农事,算数方面有突出的都被选了出来。“

  “既然你在这些榜单中都没有中,那么你不自己想想你自己为啥在这4项中都没有一个突出点呢?”

  “更何况这次你们考生一共才3000人,而录取的就有2000人,这已经给你们很大的恩赐了。”

  “你们想想以前科考才收录多少人?这次可是增加了这么多人你都没有中,那也只是你们自己的问题。”

  “按照镇国王的话说,这些没中的人都是书呆子,读死书,本来这次镇国王是打算有多少合格的人就收多少合格的人。”

  “结果你们这些人,考四书五经,你们比不过人家,考民生,你们同样比不过人家,你们想想自己民生农事和算学,你做了多少?”

  “而且还写的是什么?你们不会连自己写的什么都给忘记了吧?”

  听到这官员的话,那些落榜的人顿时羞愧难当,是啊,这次可是给了很大的机会,而且自己的文学自己知道。

  另外这些民生,农事和算术方面自己写了多少自己清楚。

  “陈兄,恭喜恭喜,没想你也中了,你在算数这方面可是没有几人能够比的上你的啊。”

  而这陈举人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凭借算数而中榜,本来自己能够成为举人都是很勉强了。

  只不过为了圆会试的梦也就过来试试,心里已经做好了落榜的准备。

  结果没想到自己居然可以凭借算数而中榜。

  除了陈举人,还有其他人因为在民生,农事方面都有不错的了解。

  本来会试能够录取的人就只有200人,很多人看到江州学子还有其他一些地方的学子没有来。

  自己面对的对手也更少了,在科举考试中说不定可以中榜,结果没想到自己真的中榜了。

  虽然不是前三场考试中的,但是也算是中了不是,自己现在也成为了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