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死人文学女配x没落世家公子8-《快穿:满级娇妻专治偏执大佬》

  芮桓马上多了个人,当然只能被远远甩在后面。

  “楚小公子怎么没跟他们一起?”芮桓挑眉看向身边的楚砚辞。

  他并不和其他人一般称他做小伯爷,还是沿用以往的称呼。

  楚砚辞视线挪向别处,像在赏景,“就这么囫囵过去,未免辜负好风光。”

  芮桓好奇地四处打量,秋风萧瑟,草木枯黄,官道旁的树叶子都掉光了。

  芮桓笑笑,没说扫兴的话,有人一路上说说话也挺好不是。

  等芮芙三人到归南山山脚下赛马的一群人早上山占位置去了,只留下两个小厮带话。

  归南山的枫叶红得正好,半山腰处还有一处菊园,京里有不少人家都趁着秋高气爽来秋游赏景。

  芮桓和楚砚辞都从马上下来,牵着马边走边赏景。

  古代的路不好走,芮芙可不想走路,反正有哥哥给她牵马,她也不怕,就这么拉着马缰绳东看西看。

  看到好看的枫叶,还指挥芮桓给她捡起来收好,好拿回家做书签。

  古人体力确实好,两位少年就这样牵着马一路上山,中间都不带歇脚的,而且走了一路也脸不红气不喘。

  芮芙这个骑马的都觉得这一路着实遥远了。

  古代没被工业污染的景色确实好,空气也清新,没有雾霾的遮挡,近处能见得翠木红枫,虽不如春夏时百花齐放的绚烂,却也有秋日独特的韵味。

  稍稍看远些,能隐约看见山下几处青瓦民房,被山间云雾半笼半掩,很有烟火气。

  远眺极目,远处层峦山势隐没在云海间,黛色远山如水墨画般晕开。

  芮芙正为大好河山着迷,耳边却响起扫兴的声音。

  “哟,这不是咱们的楚小伯爷吗?有日子没在国子监看见你了,是又被哪府的夫人瞧上了?”

  来人是与楚砚辞相仿的锦衣少年,身着最上乘的云锦妆花缎锦袍,腰配白玉带,坠双龙佩,脖子上挂着食指粗细,镶满七彩宝石的金项圈,头戴赤金冠,手上还把玩着一个羊脂玉的貔貅把件。

  说真的,要不是楚砚辞及时挡住她,芮芙都快被少年身上的珠光宝气闪瞎了。少年身上的衣服料子如果不是贡缎,真的比她外公还像是暴发户。

  少年这一身好不好看先不说,至少能让人知道他身份不凡。

  虽然少年斜眼歪嘴一副反派样儿,落后他几步,还有几个衣着同样不凡的少年,明显是狗腿子。十足反派气场。

  “赵三公子。”楚砚辞神色不变,躬身施礼。

  芮家兄妹赶紧跟着行礼。

  楚砚辞恭顺的模样让赵三深感无趣,捉弄的心思歇了大半,小时候还能跳起来打他,现在是越来越怂了。

  本来还想逗一逗旁边的小娘子,但想想还是作罢了。

  “来,给本公子牵马。”赵三指了指身后小厮牵着的马匹。

  楚砚辞不为所动。

  赵三嗤笑一声,“不怕我母妃去找李氏的麻烦?”

  “母亲会很荣幸的。”楚砚辞抬眼看他。

  赵三挑眉,有些意外的样子,吊儿郎当走过来,拍了拍楚砚辞肩膀,“快点回国子监上课,小爷还有好多课业没写呢。”

  芮家兄妹没有在意这个小插曲,天子脚下,有几个有权有势的纨绔太正常了。

  “那是诚王三子。”小纨绔走后,楚砚辞主动解释,把他们之间的恩怨也说了说。

  楚砚辞幼时时常进宫,甚至在宫里的弘文馆上过几天学,他与赵三年纪相仿,就是在那时候认识的。

  赵三是幼子,被诚王和陈侧妃娇宠得厉害,自小就是纨绔,调皮捣蛋,仗势欺人。

  但能进宫给皇子公主伴读的,也是重臣勋贵家的子弟,虽是臣子,也不可能任由赵三过于折辱。

  更何况那时诚王只是胜算大些,远没有如今威望,赵三也不是诚王幼子,非世子也非嫡出,人家自然不肯一而再再而三地受赵三的气。

  只有楚砚辞,伯府本就没落,在弘文馆这种天潢贵胄扎堆的地方,本来也只有伏低做小的份儿。

  更何况他母亲李氏向来在贵人面前把他贬得一无是处,只要没死没残,永远都是压着他去下跪道歉的份儿。

  李氏只需要他听话优秀,并不在意他身上发生过什么。

  赵三自然最喜欢找楚砚辞玩儿。反正只要楚砚辞没缺胳膊少腿儿,李氏永远只有感恩戴德的份儿。

  就算后来楚砚辞借着太后薨逝的由头离开弘文馆,甚至绞尽脑汁让上面传口谕,让他不必再进宫,赵三也要缠着他一起出来。

  楚砚辞在京里还挺有才名的,人家去国子监都靠荫封,只有他是考进去的,还考了两次,第一次考上了,让人占了名额,第二次才顺利入学。

  第一次就是去帮赵三考的,那年闹出了科举舞弊,寒门反应很大,国子监的荫封名额都少了很多。

  诚王要名声,不可能让赵三去抢别人的,李氏揣摩上意,主动给陈侧妃献策,让楚砚辞去考,然后再把名额让给赵三。

  反正楚家也不是寒门,他们更不会出声,既全了陈侧妃的爱子之心,又不会连累王府声誉。

  至于怎么让,让楚砚辞生一场病,错过那年入学,陈侧妃再动用一下自己家在清流里的关系就成了,都不用过第三手。

  至于楚砚辞一个九岁孩子满心期待,付诸努力,再被讨厌的人抢走劳动果实还要被对方奚落嘲笑是什么心情,根本没有人在意。

  那是楚砚辞第一次打架,当然也是最后一次,至于为了什么,楚砚辞耻于开口。

  因为自那之后,楚砚辞也觉得赵三是对的。

  李氏真的好像一条狗,对着主子卑躬屈膝,摇尾乞怜,却窝里横的狗。

  楚砚辞当然不会说这么详细,只是简单说了他和赵三的事,芮芙兄妹二人也只是以为楚砚辞第一次没进国子监是因为权势压人。

  芮桓还好一顿感慨,说等他高中振兴门楣就好了。

  芮芙没说话,她总觉得楚砚辞脸上温和浅笑的表情有点讽刺,还有点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