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你是去非洲旅游了吗?-《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随着岁月渐渐消逝。

  这个学期也要走向尾声了。

  期间的时间,又发生了几件事。

  首先,徐利洁上次说的希望杯大学生经济学征文比赛。

  他完善之后的投稿竟然真的在本科组获得了金奖。

  这个不算在他的计划中,能够多一个证书,他还是蛮感谢徐教授的。

  其次,很离谱的说。

  他在接近五月份的时候,又收到一个包裹。

  打开居然又是一本SCI的样刊。

  当时就把他震惊了。

  难道最近在梦里还没醒来?

  结果当他翻开的时候,才发现还真是和他有关。

  没想到柯杰教授的动作还挺快,那个国家级课题虽然当时已经快结束了。

  但是撰写结题论文、投稿以及刊登论文的时间并没有那么快。

  翻看了一下样刊。

  才发现这是国内的中文核心期刊《华国农业科学》。

  但是它的英文版却被收录在SCI里面。

  通讯单位自然是华农大学。

  只不过他居然在共同第一作者里面,柯杰只在通讯作者上挂名。

  虽然影响因子比较低,只有1.0432左右。

  跟《自然》子刊随随便便就能上20以上,那是比不了。

  但好歹也是一篇SCI,这本期刊在国内农学领域的影响力那是无与伦比。

  陆时羡已经满足了。

  最后,在期末的时候。

  因为过去一年优异的成绩和表现,陆时羡得到了元培学院优秀学生的称号。

  虽然只是院级的,但是陆时羡还是很开心的收下了荣誉证书。

  毕竟这代表学院对自己的认可。

  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

  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又来临了。

  回家的他倒忙乎的不能停歇。

  幸福镇今年种植的早稻几乎都丰收了。

  作为村里的种粮大户,陆时羡很苦逼的被征用去帮忙收稻子。

  虽然他们家在之前就已经购置了收割机。

  但是机器总归需要人来操作,还有许多琐碎的事情是需要人工来完成了。

  度过了一个繁忙的暑假,陆时羡终于能够返校。

  他也不知不觉地成为了一名大三的学生了。

  结果刚到学校,他就收到了辅导员袁青梅的传唤。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但是先去了再说。

  来到学院,轻车熟路地找到她的办公室。

  结果她的第一句话就在陆时羡的心头扎了一刀。

  “陆同学,你暑假是去非洲旅游了吗?”

  “怎么变得这么黑了?”

  陆时羡忍住要吐血的心情,解释道:“非洲是不可能去的?”

  “还不是回去忙农活了吗?”

  “给太阳晒黑了,我也没办法啊!”

  他的解释很快引起了袁青梅的好奇。

  在当时,能够考上燕大的,只有极少部分是来自农村的。

  但考上燕大之后,这些农村学子们很少会亲自下农田干活。

  像陆时羡这样的学生真的很少见。

  惊讶过后,袁青梅很快说到了正题上。

  “好了,这次叫你来是有正事的。”

  “上次贺老师应该已经跟你说过了。”

  “学院将推荐你和另外一名女生参与到2011年度燕大特等奖学金的候选,评选应该马上就要开始了,你要好好准备一下。”

  闻言,陆时羡顿时想起来这回事。

  但是当时贺明说的好像只有他一个人,现在又多出了一个名额。

  他很想知道是何方神圣?

  在他发问后,袁青梅很快向他解释道:“还有一名女生是以个人名义申请的,最后她也通过了学院初步审核,但是还要经过校级筛选。”

  “但你不一样,你是学院直接报送到最后的十五人候选名单里去的。”

  “只需要在票选中获得前十名,就能获得元的奖学金。”

  “只有一万五?”陆时羡很快下意识地抓住了关键词。

  袁青梅好笑地看了他一眼:“一万五已经很可以了。”

  “最重要的是对优秀学生在精神上的一种褒奖,奖金只是附带的。”

  “上次拿了五万块钱的论文奖励,又获得了三十五万的专利转化费。”袁青梅一边说着调侃道:“咋了?现在飘了?看不上了?”

  陆时羡连忙回道:“哪能?我就随口一说。”

  回去之后。

  陆时羡果然干劲十足。

  他开始认真的准备了起来。

  正如袁青梅说的一样。

  虽然奖金只有区区一万五,但是它背后蕴含的意义很重大。

  燕大和水木特等奖学金一样,是全校荣誉最高的奖学金,用来表彰在校内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和发挥自己专长的学生。

  燕京大学特等奖学金的评定程序一般是在学生提出申请的基础上,最开始在院系内进行进行答辩,直到院系考察通过后,才会推荐到学校奖助学金管理委员进行下一步的审查筛选确定候选人。

  最后由候选人进行公开答辩,提请校务委员会批准通过后,才能颁发奖项和奖金。

  整个过程是非常严格和繁琐的,只不过学院给他省略了前面的步骤而已。

  能在这个奖项中脱颖而出的,绝对是该时期内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为什么不是某届是某个时期呢?

  原因就在于特等奖学金并没有限定参与学生的学籍。

  哪怕你是刚来的新生按照规定来说也有资格参与,只不过可能就是白费力气罢了。

  这是大四学长学姐的舞台,经历了在燕大三年时间的学习生活。

  他们在各个方面里取得的成绩都不是其他年级的学生能够比拟的。

  当然还有少部分大三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只是最终获奖的可能性非常低。

  至于大一大二,那就更不用说了。

  而陆时羡能够被推荐站上这个舞台,并且做代表发言。

  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那篇发表在《自然》子刊的论文。

  这一点他也看的很清楚。

  如果没有这篇论文的加成,在这样激烈的奖学金评选上,他真的还不够看。

  就算是他也不得不承认,燕大的牛人真的很多。

  本科阶段就跟着导师加入实验室,并发表科研成果的大佬绝对不在少数。

  在这些大佬里面,能够发SCI的也很有一些。

  但在学术科研方面,陆时羡的优势在于期刊的级别和唯一作者。

  没错,当时他还想挂马玉恒的名字直接被他拒绝了。

  马玉恒确实在这篇论文上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

  结果老马直接来了一句:“我写的论文都快堆成山了,还差你一篇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