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归乡一口气跑到同胞桥,才停下脚步。
他定定地看着那个小猴石头,没错,小猴石头被人动过。
徐归乡看了看周围,海边几乎看不到几个人。
他那群小兄弟都在忙着找翻找海螺,抓八爪鱼、挖贝类。
徐归乡走到小猴石前面,深吸一口气,努力将小猴石掀起一角,用碎石塞进去,垫高一点。
为了能看到小猴石下面有没有东西,徐归乡直接趴跪在地上,屁股撅上天,将脑袋贴在地面上,眯眼看着小猴石下面的一点缝隙。
果然下面压了东西。
没等徐归乡爬起来,他的屁股就被人踹了一脚:“大福,你趴地上做什么,也不嫌埋汰。”
徐归乡捂着屁股从地上弹起来,不满地看着踢他屁股的人。
“千嶂哥,你踢我干嘛。”
“看看你的样子。”
徐千嶂嫌弃地指了指徐归乡的两个膝盖,“你看看,脏不脏。”
徐归乡不服气地拍打了两下膝盖上沾的泥土,嘟囔道:“你们今天怎么没上上学。”
他说的你们,包括徐千嶂,还有站在徐千嶂身后的几个哥哥。
徐千嶂是族里和徐归乡同辈的老七,比排行第十的徐归乡大了三岁。
徐千嶂的名字取自: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徐家族里这一辈的孩子,最大的兄弟几个都是从这首诗句中取的名字。
他们的名字依此是:徐赛下、徐秋来、徐景异、徐衡阳、徐雁儿(女),徐无意、徐连角、徐千嶂、徐烟儿(女)、徐落日、徐孤城。
徐归乡前面九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在城里读书,一年到头只有假期才能回来。
因为靠全族之力供他们读书,所以徐家的孩子,不管资质如何,学习都很努力。
哪怕是节假日,他们回来,除了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就是在学习,很少能在外面看见他们。
所以徐归乡看见六七八九四个哥哥才有些奇怪。
徐千嶂抬手揉了揉徐归乡的脑袋:“听说棚户区出事,烧了一大片,我们不太放心就请假回来看看。”
徐归乡小声地嘟囔:“回来一个人不就行了,你们还回来四个。”
徐孤城抱臂冷哼:“怎么,我们回来大福你不高兴?”
“我才没有不高兴。”
徐归乡指了脚边的小猴石,“九哥,你帮我把这块石头搬开。”
徐孤城虽然只比徐归乡大一岁,但是他力气是几个哥哥中最大的,所以徐归乡才会指挥他,而不是叫其他几个哥哥。
“搬石头做什么?”
徐孤城嘴上问,却挪步过来,一把抱起小猴石,将它搬开。
徐归乡等石头挪开,立即将下面压的东西拿出来。
老八徐落日好奇地问道:“放的什么?”
徐归乡也不瞒着几个哥哥:“是婉婉姐姐给我留的东西。”、
大家因为在学校,一直没回来,并不知道徐归乡认识一个很好的姐姐,叫乔婉婉。
听说是别人留个大福的东西,他们也不再追问,而是各自散开,去找族里的弟弟们一起捡小海鲜。
只有徐孤城没走,站在一旁看着徐归乡打开手中的油纸包。
徐家兄弟感情都好,从他们出生后,就在一起长大。
从小就是哥哥照顾弟弟,姐姐照顾妹妹。
哪怕他们不是亲兄弟,只是族兄弟,之间的感情也比一般人家兄弟的感情深。
徐家在这里三代人,代代都是抱团生活,所以才在棚户区挣得一席之地。
也因为徐家人都抱团,且一心为族里的孩子着想,所以才能连送九个孩子去城里读书。
徐归乡已经十岁,虽然哥哥们回来,他一直跟着学习。
但是他要是再不去学校读书,就怕后期想要升级进入高等学府会非常难。
学习最差,体力最好的徐孤城就想过退学,让徐归乡去上学。
不过族里和徐归乡都不答应,所以徐孤城对这个小十弟最好。
他一直觉得,应该去读书的是兄弟们中最聪明的徐归乡,而不是他这个笨蛋徐孤城。
见徐归乡看着信,渐渐红了眼睛,徐孤城忙低头凑到徐归乡的脸庞问:“怎么哭啦?”
“婉婉姐姐走了。”
“走了就走了呗。”徐孤城不认识乔婉婉,所以没什么感觉。
“你不懂。”
徐归乡抹了一把泪,问徐孤城,“你们是不是等吃完中饭跟着二大爷的车回学校。”
“对呀。”
徐孤城他们四个请假,为了省钱,早上是从学校跑回来的。
他们准备吃完饭,跟着二大爷他们的垃圾车进城,这样能省很多时间。
“九哥,那你去把大寿他们捡的小海鲜拿来,我回去给你们做好吃的。”
“小海鲜有什么好吃,我又不是没吃过。”
徐孤城嘴上抱怨,不过还是拔腿跑向散落在沙滩各处的兄弟。
很快,他把徐家十几个兄弟捡的小海鲜都带了回来,装了两个大半袋子。
也不用徐归乡动手,徐孤城一手拎一个,轻轻松松跟着徐归乡往家走。
“大福,下学期开学,你去读书好不好。”
“不好。”徐归乡一口拒绝。
“你知道的,我脑子笨,让我去读书就是浪费钱。”
“九哥才不笨。”
徐归乡可没觉得徐孤城笨,虽然九哥考试比不过前面八个兄弟。
可九哥的成绩并不差,要看他和谁比。
徐孤城继续劝:“我读书没用,等我年龄够了就去当兵。”
徐归乡反驳他:“你没户籍,当什么兵,要当兵也要有了户籍才行,所以这书必须念。”
“可是你已经十岁了。”
“九哥,我下半年就能去读书了。”
徐归乡倒退着,眼里含着泪,却掩饰不了他的喜悦,“下半年,不但我能去读书,说不定大寿,小十二他们几个到年龄的都能去读书。”
因为婉婉姐姐给了他捞汁小海鲜的配方,婉婉姐姐说,让他把捞汁小海鲜的配方交给徐家挣钱。
有钱了,他们族里想读书的孩子,就能都去读书。
婉婉姐姐还把22号屋,和姑父他们住的屋子钥匙交给了他,让他需要的东西都拿走。
婉婉姐姐只提了两个要求:一,把果茶的配方交给小凤姐,果茶配方和徐家没有关系,完全由小凤姐支配。
二,徐家族里挣钱了,希望能帮助到棚户区更多的孩子,让想读书的孩子能有读书的机会。
徐归乡攥紧了拳头,他一定不会辜负婉婉姐姐的托付。
他定定地看着那个小猴石头,没错,小猴石头被人动过。
徐归乡看了看周围,海边几乎看不到几个人。
他那群小兄弟都在忙着找翻找海螺,抓八爪鱼、挖贝类。
徐归乡走到小猴石前面,深吸一口气,努力将小猴石掀起一角,用碎石塞进去,垫高一点。
为了能看到小猴石下面有没有东西,徐归乡直接趴跪在地上,屁股撅上天,将脑袋贴在地面上,眯眼看着小猴石下面的一点缝隙。
果然下面压了东西。
没等徐归乡爬起来,他的屁股就被人踹了一脚:“大福,你趴地上做什么,也不嫌埋汰。”
徐归乡捂着屁股从地上弹起来,不满地看着踢他屁股的人。
“千嶂哥,你踢我干嘛。”
“看看你的样子。”
徐千嶂嫌弃地指了指徐归乡的两个膝盖,“你看看,脏不脏。”
徐归乡不服气地拍打了两下膝盖上沾的泥土,嘟囔道:“你们今天怎么没上上学。”
他说的你们,包括徐千嶂,还有站在徐千嶂身后的几个哥哥。
徐千嶂是族里和徐归乡同辈的老七,比排行第十的徐归乡大了三岁。
徐千嶂的名字取自: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徐家族里这一辈的孩子,最大的兄弟几个都是从这首诗句中取的名字。
他们的名字依此是:徐赛下、徐秋来、徐景异、徐衡阳、徐雁儿(女),徐无意、徐连角、徐千嶂、徐烟儿(女)、徐落日、徐孤城。
徐归乡前面九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在城里读书,一年到头只有假期才能回来。
因为靠全族之力供他们读书,所以徐家的孩子,不管资质如何,学习都很努力。
哪怕是节假日,他们回来,除了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就是在学习,很少能在外面看见他们。
所以徐归乡看见六七八九四个哥哥才有些奇怪。
徐千嶂抬手揉了揉徐归乡的脑袋:“听说棚户区出事,烧了一大片,我们不太放心就请假回来看看。”
徐归乡小声地嘟囔:“回来一个人不就行了,你们还回来四个。”
徐孤城抱臂冷哼:“怎么,我们回来大福你不高兴?”
“我才没有不高兴。”
徐归乡指了脚边的小猴石,“九哥,你帮我把这块石头搬开。”
徐孤城虽然只比徐归乡大一岁,但是他力气是几个哥哥中最大的,所以徐归乡才会指挥他,而不是叫其他几个哥哥。
“搬石头做什么?”
徐孤城嘴上问,却挪步过来,一把抱起小猴石,将它搬开。
徐归乡等石头挪开,立即将下面压的东西拿出来。
老八徐落日好奇地问道:“放的什么?”
徐归乡也不瞒着几个哥哥:“是婉婉姐姐给我留的东西。”、
大家因为在学校,一直没回来,并不知道徐归乡认识一个很好的姐姐,叫乔婉婉。
听说是别人留个大福的东西,他们也不再追问,而是各自散开,去找族里的弟弟们一起捡小海鲜。
只有徐孤城没走,站在一旁看着徐归乡打开手中的油纸包。
徐家兄弟感情都好,从他们出生后,就在一起长大。
从小就是哥哥照顾弟弟,姐姐照顾妹妹。
哪怕他们不是亲兄弟,只是族兄弟,之间的感情也比一般人家兄弟的感情深。
徐家在这里三代人,代代都是抱团生活,所以才在棚户区挣得一席之地。
也因为徐家人都抱团,且一心为族里的孩子着想,所以才能连送九个孩子去城里读书。
徐归乡已经十岁,虽然哥哥们回来,他一直跟着学习。
但是他要是再不去学校读书,就怕后期想要升级进入高等学府会非常难。
学习最差,体力最好的徐孤城就想过退学,让徐归乡去上学。
不过族里和徐归乡都不答应,所以徐孤城对这个小十弟最好。
他一直觉得,应该去读书的是兄弟们中最聪明的徐归乡,而不是他这个笨蛋徐孤城。
见徐归乡看着信,渐渐红了眼睛,徐孤城忙低头凑到徐归乡的脸庞问:“怎么哭啦?”
“婉婉姐姐走了。”
“走了就走了呗。”徐孤城不认识乔婉婉,所以没什么感觉。
“你不懂。”
徐归乡抹了一把泪,问徐孤城,“你们是不是等吃完中饭跟着二大爷的车回学校。”
“对呀。”
徐孤城他们四个请假,为了省钱,早上是从学校跑回来的。
他们准备吃完饭,跟着二大爷他们的垃圾车进城,这样能省很多时间。
“九哥,那你去把大寿他们捡的小海鲜拿来,我回去给你们做好吃的。”
“小海鲜有什么好吃,我又不是没吃过。”
徐孤城嘴上抱怨,不过还是拔腿跑向散落在沙滩各处的兄弟。
很快,他把徐家十几个兄弟捡的小海鲜都带了回来,装了两个大半袋子。
也不用徐归乡动手,徐孤城一手拎一个,轻轻松松跟着徐归乡往家走。
“大福,下学期开学,你去读书好不好。”
“不好。”徐归乡一口拒绝。
“你知道的,我脑子笨,让我去读书就是浪费钱。”
“九哥才不笨。”
徐归乡可没觉得徐孤城笨,虽然九哥考试比不过前面八个兄弟。
可九哥的成绩并不差,要看他和谁比。
徐孤城继续劝:“我读书没用,等我年龄够了就去当兵。”
徐归乡反驳他:“你没户籍,当什么兵,要当兵也要有了户籍才行,所以这书必须念。”
“可是你已经十岁了。”
“九哥,我下半年就能去读书了。”
徐归乡倒退着,眼里含着泪,却掩饰不了他的喜悦,“下半年,不但我能去读书,说不定大寿,小十二他们几个到年龄的都能去读书。”
因为婉婉姐姐给了他捞汁小海鲜的配方,婉婉姐姐说,让他把捞汁小海鲜的配方交给徐家挣钱。
有钱了,他们族里想读书的孩子,就能都去读书。
婉婉姐姐还把22号屋,和姑父他们住的屋子钥匙交给了他,让他需要的东西都拿走。
婉婉姐姐只提了两个要求:一,把果茶的配方交给小凤姐,果茶配方和徐家没有关系,完全由小凤姐支配。
二,徐家族里挣钱了,希望能帮助到棚户区更多的孩子,让想读书的孩子能有读书的机会。
徐归乡攥紧了拳头,他一定不会辜负婉婉姐姐的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