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凡那句“这,才他妈的叫奇幻!”,是一颗投入深潭的炸雷。
不,它更像是一根引线,用最蛮横的姿态,瞬间点燃了堂屋里这几个男人心中早已被压抑许久的,名为“搞事”的炸药桶。
轰!
气氛被彻底引爆。
先前那种凝重、绝望、几乎要窒息的空气被撕得粉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癫狂的亢奋,混杂着肾上腺素与酒精的味道,让整个空间的温度都陡然升高了几度。
“我操!”
王鸣的爆喝声最先响起。
他那蒲扇般巨大的巴掌,根本没个轻重地在自己结实的大腿上“啪啪”猛拍,发出沉闷的巨响。那张饱经风霜的国字脸,因为血液的急速上涌而泛起一层深沉的红,像是刚从三温暖里蒸腾出来,每一条皱纹里都写满了不加掩饰的激动。
“方爹,你这话……”
他舌头都有些打结,似乎找不到任何词汇能形容此刻的心情。
“比我当年拿CBA总冠军时,听老教练在更衣室里吼的那通还他妈提神!”
下一秒,他长臂一伸,铁箍般的手臂直接将方一凡揽了过去。
那股子蛮力,震得方一凡胸口一阵翻腾,差点把刚吃下去的晚饭给颠出来。
“就这么干!”
王鸣的唾沫星子都快喷到方一凡脸上了。
“你说,第一步干啥?是不是先去村里踩个点?还是先给咱们这摊子起个响亮的名号?”
他越说越起劲,粗大的手指在空中比划着。
“我看就叫‘辉煌组合’!孙辉的辉,王鸣的王,谐音的皇!一听就霸气侧漏!”
“庸俗!”
一声断喝,带着艺术家特有的批判性,斩钉截铁。
孙辉猛地一挥手,姿态决绝地否决了这个在他听来俗不可耐的提议。
就在几分钟前,他还是那个“人设崩塌,痛不欲生”的忧郁影帝。
而现在,他整个人脱胎换骨。
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神经质的,燃烧般的光芒。那是演员在捕捉到一个绝佳角色时,才会迸发出的,独一无二的神采。他找到了他的新“剧本”,找到了他的新“角色”。
他背着手,下巴微微扬起,在堂屋中央那片不大的空地上来回踱步。
地面是坑洼不平的泥土地,但在他的脚下,仿佛瞬间变成了戛纳的红毯,变成了属于他的舞台。
“名字,是我们的旗帜,是我们的品牌形象!”
他的声音都带上了一丝戏剧化的腔调。
“必须要有格调,有内涵,还要有该死的传播性!”
他猛地停下脚步,在空中打了个清脆的响指,眼神灼灼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我提议,就叫——”
他刻意停顿,拉长了声音,营造出一种揭晓悬念的仪式感。
“《绝境小卖部》!”
“怎么样?”
他环视一圈,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快夸我,快用你们的赞美淹没我”的期待。
“这个名字,既点明了我们当下的处境,又带着一丝高级的、文艺的自嘲和黑色幽幽默。你们想想,这名字一听,是不是就有故事感了?回头要是把这段经历拍成电影,我连海报怎么设计都想好了!”
“噗……”
杜松再也忍不住了。
他那张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脸,此刻嘴角不受控制地疯狂上扬。他抬手扶住额头,试图用手掌遮住自己失态的表情,但那不断剧烈抖动的肩膀,还是彻底出卖了他内心的狂笑。
他用力清了清嗓子,努力将已经歪到天际的话题往回拽。
“名字……名字先不急,辉哥这个创意非常棒,可以作为备选。”
他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目光从孙辉那张戏剧化的脸上移开,转向了墙角那堆“土特产”。
瞬间,他的眼神变了。
那种属于顶尖音乐制作人的专业、审慎和认真,重新回到了他的眼中。仿佛那几挂色泽暗沉的腊肉和几袋其貌不扬的小米,不再是普通的农产品,而是即将全球发行的,需要精准定位的限量版黑胶唱片。
“这些,就是我们全部的启动资金。”
他的声音沉稳下来,带着一种能让人信服的力量。
“但是,就像许鑫老师之前提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先解决几个核心。第一,货源怎么定价?第二,我们的目标客户到底是谁?第三,这群客户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心理是怎样的?”
杜松不愧是能运作上亿项目的大制作人,思路清晰得可怕,一开口就抓住了问题的命脉。
一直沉默着,仿佛游离在众人情绪之外的许鑫,此刻缓缓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镜片反射着灯泡昏黄的光,遮住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光芒。
那光芒里,之前的崩溃和无奈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激起了强烈研究兴趣的兴奋。
他扶着斑驳的桌沿,慢条斯理地站起身,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
他开口,语气平缓而清晰,像是在主持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杜松老师的问题,非常精准。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解构分析。”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他吸引。
“第一,产品定位。”
许鑫伸出一根手指。
“我们的产品,腊肉、干蘑菇、小米、花生,都属于本地自产的优质农副产品。这个定位,就决定了我们的主要客户群体,不可能是双水村的村民。因为这些东西,他们自己家就有,甚至比我们的品质更好。所以,我们的目标客户,只能是那些趁着春节假期,从大城市回村探亲的年轻人,或者是极少数,被‘年味’吸引而来村里体验生活的游客。”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众人。
“这部分人群,具备两个关键特征:一,他们具备远超村民的消费能力。二,他们追求‘原生态’、‘纯天然’以及‘稀缺性’的消费概念。”
“第二,定价策略。”
许鑫伸出第二根手指,嘴角勾起一抹智珠在握的笑意。
“基于第一点,我认为,我们绝不能采用传统的成本加成定价法。那会让我们死得很难看。我们应该采用一种更高级的玩法——‘故事溢价法’。”
“故事溢价法?”
王鸣挠了挠他那颗寸头,满脸都是大写的懵圈。
“啥玩意儿?这词儿听着,比三角进攻战术还复杂。”
“简单来说,”许鑫的笑容更深了,那是属于知识分子找到用武之地时,最纯粹的愉悦,“我们卖的,根本就不是腊肉和小米。”
他看向孙辉。
“我们卖的,是‘三料影帝孙辉,亲手为你切下的腊肉’。”
他又看向杜松。
“我们卖的,是‘华语乐坛歌神杜松,亲手为你打包的小米’。”
最后,他看向王鸣。
“我们卖的,是‘CBA冠军教头王鸣,亲手帮你称重的花生’。”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这其中蕴含的,是独一无二的体验价值,和更重要的,社交货币价值!你们想象一个场景:一个年轻的粉丝,花五十块钱,也许是一百块钱,买到了一份由她的偶像亲手递过来的土特产。她会做什么?她会立刻拍照,发朋友圈,发微博,发抖音!她会告诉她所有的朋友!这种由消费者自发产生的二次传播,其价值,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所以,我们的定价,必须把这部分‘明星附加值’,给我狠狠地算进去!”
“高!”
孙辉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碗筷叮当作响。
他看向许鑫的眼神里,充满了“英雄所见略同”的激赏和狂热。
“许老师!你简直就是我们这个草台班子的诸葛亮!我算是看明白了,文化人搞经济,那就是降维打击!”
“嗡——”
整个堂屋,像是被投入了一块烧红的烙铁,瞬间沸腾。
四个平均年龄超过四十岁的大男人,围着一张破旧不堪的八仙桌,彻底疯了。
唾沫横飞,手舞足蹈。
孙辉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正儿八经地和杜松讨论起了摊位开张时,是不是需要一段“开场白”,台词要怎么设计才能显得既接地气又不失格调。
杜松则真的拿起筷子,在碗沿上轻轻敲打着节奏,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旋律,说要给他们的“绝境小卖部”创作一首专属的广告歌,要朗朗上口,要具备病毒式传播的潜力。
王鸣最为直接,他一把抢过角落里用来拨弄灶火的烧火棍,在满是灰尘的地面上画着摊位的布局图,嘴里还念念有词:“这儿放花生,我得研究一下怎么用篮球的技巧来颠勺炒花生,绝对能吸引眼球!”
而许鑫,则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了一张皱巴巴的草稿纸,拿着一截铅笔头,在上面飞快地画着流程图,嘴里嘟囔着什么“客户动线”、“捆绑销售”、“饥饿营销”之类的专业术语。
这画面,荒诞又和谐,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直播间的弹幕已经彻底疯了。
【卧槽!许鑫老师我给你跪了!什么叫故事溢价法!我悟了啊!这他妈是商业奇才啊!】
【辉哥:我卖的是腊肉吗?我卖的是艺术!杜松:我卖的是小米吗?我卖的是情怀!王鸣:我卖的是花生吗?我卖的是冠军精神!】
【哈哈哈哈哈哈我他妈已经开始笑了,这摊子要是支棱起来,村口大爷都得被他们忽悠瘸了!】
【前面的,别光说啊!赶紧的,我现在就想看!众筹给节目组打钱,让他们24小时别停播!】
就在这四个“商业巨鳄”即将敲定他们宏伟的“双水村创业计划书”时。
一个清脆的,带着奶气的声音,如同穿透这片喧嚣的一缕阳光,清晰地响了起来。
“爸爸!”
======
求各位读者大大的催更、关注、书架和小礼物呢!
我真的很需要,感谢感恩!
喜欢直播带娃:佛系奶爸天生叛逆
不,它更像是一根引线,用最蛮横的姿态,瞬间点燃了堂屋里这几个男人心中早已被压抑许久的,名为“搞事”的炸药桶。
轰!
气氛被彻底引爆。
先前那种凝重、绝望、几乎要窒息的空气被撕得粉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癫狂的亢奋,混杂着肾上腺素与酒精的味道,让整个空间的温度都陡然升高了几度。
“我操!”
王鸣的爆喝声最先响起。
他那蒲扇般巨大的巴掌,根本没个轻重地在自己结实的大腿上“啪啪”猛拍,发出沉闷的巨响。那张饱经风霜的国字脸,因为血液的急速上涌而泛起一层深沉的红,像是刚从三温暖里蒸腾出来,每一条皱纹里都写满了不加掩饰的激动。
“方爹,你这话……”
他舌头都有些打结,似乎找不到任何词汇能形容此刻的心情。
“比我当年拿CBA总冠军时,听老教练在更衣室里吼的那通还他妈提神!”
下一秒,他长臂一伸,铁箍般的手臂直接将方一凡揽了过去。
那股子蛮力,震得方一凡胸口一阵翻腾,差点把刚吃下去的晚饭给颠出来。
“就这么干!”
王鸣的唾沫星子都快喷到方一凡脸上了。
“你说,第一步干啥?是不是先去村里踩个点?还是先给咱们这摊子起个响亮的名号?”
他越说越起劲,粗大的手指在空中比划着。
“我看就叫‘辉煌组合’!孙辉的辉,王鸣的王,谐音的皇!一听就霸气侧漏!”
“庸俗!”
一声断喝,带着艺术家特有的批判性,斩钉截铁。
孙辉猛地一挥手,姿态决绝地否决了这个在他听来俗不可耐的提议。
就在几分钟前,他还是那个“人设崩塌,痛不欲生”的忧郁影帝。
而现在,他整个人脱胎换骨。
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神经质的,燃烧般的光芒。那是演员在捕捉到一个绝佳角色时,才会迸发出的,独一无二的神采。他找到了他的新“剧本”,找到了他的新“角色”。
他背着手,下巴微微扬起,在堂屋中央那片不大的空地上来回踱步。
地面是坑洼不平的泥土地,但在他的脚下,仿佛瞬间变成了戛纳的红毯,变成了属于他的舞台。
“名字,是我们的旗帜,是我们的品牌形象!”
他的声音都带上了一丝戏剧化的腔调。
“必须要有格调,有内涵,还要有该死的传播性!”
他猛地停下脚步,在空中打了个清脆的响指,眼神灼灼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我提议,就叫——”
他刻意停顿,拉长了声音,营造出一种揭晓悬念的仪式感。
“《绝境小卖部》!”
“怎么样?”
他环视一圈,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快夸我,快用你们的赞美淹没我”的期待。
“这个名字,既点明了我们当下的处境,又带着一丝高级的、文艺的自嘲和黑色幽幽默。你们想想,这名字一听,是不是就有故事感了?回头要是把这段经历拍成电影,我连海报怎么设计都想好了!”
“噗……”
杜松再也忍不住了。
他那张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脸,此刻嘴角不受控制地疯狂上扬。他抬手扶住额头,试图用手掌遮住自己失态的表情,但那不断剧烈抖动的肩膀,还是彻底出卖了他内心的狂笑。
他用力清了清嗓子,努力将已经歪到天际的话题往回拽。
“名字……名字先不急,辉哥这个创意非常棒,可以作为备选。”
他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目光从孙辉那张戏剧化的脸上移开,转向了墙角那堆“土特产”。
瞬间,他的眼神变了。
那种属于顶尖音乐制作人的专业、审慎和认真,重新回到了他的眼中。仿佛那几挂色泽暗沉的腊肉和几袋其貌不扬的小米,不再是普通的农产品,而是即将全球发行的,需要精准定位的限量版黑胶唱片。
“这些,就是我们全部的启动资金。”
他的声音沉稳下来,带着一种能让人信服的力量。
“但是,就像许鑫老师之前提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先解决几个核心。第一,货源怎么定价?第二,我们的目标客户到底是谁?第三,这群客户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心理是怎样的?”
杜松不愧是能运作上亿项目的大制作人,思路清晰得可怕,一开口就抓住了问题的命脉。
一直沉默着,仿佛游离在众人情绪之外的许鑫,此刻缓缓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镜片反射着灯泡昏黄的光,遮住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光芒。
那光芒里,之前的崩溃和无奈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激起了强烈研究兴趣的兴奋。
他扶着斑驳的桌沿,慢条斯理地站起身,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
他开口,语气平缓而清晰,像是在主持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杜松老师的问题,非常精准。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解构分析。”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他吸引。
“第一,产品定位。”
许鑫伸出一根手指。
“我们的产品,腊肉、干蘑菇、小米、花生,都属于本地自产的优质农副产品。这个定位,就决定了我们的主要客户群体,不可能是双水村的村民。因为这些东西,他们自己家就有,甚至比我们的品质更好。所以,我们的目标客户,只能是那些趁着春节假期,从大城市回村探亲的年轻人,或者是极少数,被‘年味’吸引而来村里体验生活的游客。”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众人。
“这部分人群,具备两个关键特征:一,他们具备远超村民的消费能力。二,他们追求‘原生态’、‘纯天然’以及‘稀缺性’的消费概念。”
“第二,定价策略。”
许鑫伸出第二根手指,嘴角勾起一抹智珠在握的笑意。
“基于第一点,我认为,我们绝不能采用传统的成本加成定价法。那会让我们死得很难看。我们应该采用一种更高级的玩法——‘故事溢价法’。”
“故事溢价法?”
王鸣挠了挠他那颗寸头,满脸都是大写的懵圈。
“啥玩意儿?这词儿听着,比三角进攻战术还复杂。”
“简单来说,”许鑫的笑容更深了,那是属于知识分子找到用武之地时,最纯粹的愉悦,“我们卖的,根本就不是腊肉和小米。”
他看向孙辉。
“我们卖的,是‘三料影帝孙辉,亲手为你切下的腊肉’。”
他又看向杜松。
“我们卖的,是‘华语乐坛歌神杜松,亲手为你打包的小米’。”
最后,他看向王鸣。
“我们卖的,是‘CBA冠军教头王鸣,亲手帮你称重的花生’。”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这其中蕴含的,是独一无二的体验价值,和更重要的,社交货币价值!你们想象一个场景:一个年轻的粉丝,花五十块钱,也许是一百块钱,买到了一份由她的偶像亲手递过来的土特产。她会做什么?她会立刻拍照,发朋友圈,发微博,发抖音!她会告诉她所有的朋友!这种由消费者自发产生的二次传播,其价值,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所以,我们的定价,必须把这部分‘明星附加值’,给我狠狠地算进去!”
“高!”
孙辉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碗筷叮当作响。
他看向许鑫的眼神里,充满了“英雄所见略同”的激赏和狂热。
“许老师!你简直就是我们这个草台班子的诸葛亮!我算是看明白了,文化人搞经济,那就是降维打击!”
“嗡——”
整个堂屋,像是被投入了一块烧红的烙铁,瞬间沸腾。
四个平均年龄超过四十岁的大男人,围着一张破旧不堪的八仙桌,彻底疯了。
唾沫横飞,手舞足蹈。
孙辉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正儿八经地和杜松讨论起了摊位开张时,是不是需要一段“开场白”,台词要怎么设计才能显得既接地气又不失格调。
杜松则真的拿起筷子,在碗沿上轻轻敲打着节奏,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旋律,说要给他们的“绝境小卖部”创作一首专属的广告歌,要朗朗上口,要具备病毒式传播的潜力。
王鸣最为直接,他一把抢过角落里用来拨弄灶火的烧火棍,在满是灰尘的地面上画着摊位的布局图,嘴里还念念有词:“这儿放花生,我得研究一下怎么用篮球的技巧来颠勺炒花生,绝对能吸引眼球!”
而许鑫,则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了一张皱巴巴的草稿纸,拿着一截铅笔头,在上面飞快地画着流程图,嘴里嘟囔着什么“客户动线”、“捆绑销售”、“饥饿营销”之类的专业术语。
这画面,荒诞又和谐,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直播间的弹幕已经彻底疯了。
【卧槽!许鑫老师我给你跪了!什么叫故事溢价法!我悟了啊!这他妈是商业奇才啊!】
【辉哥:我卖的是腊肉吗?我卖的是艺术!杜松:我卖的是小米吗?我卖的是情怀!王鸣:我卖的是花生吗?我卖的是冠军精神!】
【哈哈哈哈哈哈我他妈已经开始笑了,这摊子要是支棱起来,村口大爷都得被他们忽悠瘸了!】
【前面的,别光说啊!赶紧的,我现在就想看!众筹给节目组打钱,让他们24小时别停播!】
就在这四个“商业巨鳄”即将敲定他们宏伟的“双水村创业计划书”时。
一个清脆的,带着奶气的声音,如同穿透这片喧嚣的一缕阳光,清晰地响了起来。
“爸爸!”
======
求各位读者大大的催更、关注、书架和小礼物呢!
我真的很需要,感谢感恩!
喜欢直播带娃:佛系奶爸天生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