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当初桃花盛开的时候,自己害怕吃了肉会惦记,于是一个人在桃园里埋头拔草。
而苏文浅不知内情,拉着自己去排队抢胡萝卜烧肉的时候,也是这般急切的模样,林东升顿时笑了。
是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但总有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比如曾经的初心,比如曾经喜欢的人。
“你们干啥的,招呼都不打,就往里面跑!”守园的大叔听到说话声,连忙从小屋里冲出来,大声呵斥道。
“摘黄桃啊,大叔,我昨天开车路过这里的,你应该有印象吧,而且,这里的纸板上不是写着吗,自己亲手摘,5元一斤,直接购买,4元一斤,我们打算自己摘。”林东升解释道。
“原来是你啊,开大奔那孩子,有印象,你们去摘吧,摘好了到这里来过秤就可以了。”守园大叔恍然大悟道。
“大叔,我有点不明白,为啥自己摘还贵一块呢?自己摘还更麻烦呢。”苏文浅不解地问道。
“你傻啊,自己摘的桃子,可以挑最大最甜的,直接在他这里买别人摘好的,都是被挑剩下的。”林东升说道。
“这只是其一,你们自己摘桃子,开心吗?”大叔问道。
“当然开心啊,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林东升回道。
“这是其二。还有一个,自己在园子里摘的,可以大胆偷吃,能占便宜,只要不是特别过分,我一般都会当作没有看见。”大叔意味深长地说道。
“额,那要是胆子小不好意思偷吃的呢?”林东升问道。
“一般像这种人,不管干啥都会吃亏,在这里吃亏不是很正常吗?”大叔理直气壮地说道。
林东升听了,竟无言以对,他终于知道为何有些大妈喜欢亲自来采摘了,还悄悄带了小刀削皮,这样买一斤桃子,可以吃掉大半斤。
不过,大叔虽然暗示得很清楚,但两人都没有刻意去占便宜。
他们在果园里挑选着那些最大最甜的桃子,很快就凑满了二十斤。
“差不多就行了,想吃咱们以后还可以再来。”苏文浅劝阻道。
“大叔,我能尝一个吗?”林东升问道。
“随便吃,农村人没那么小气的。”大叔直接说道。
于是,林东升在小屋旁的水笼头边,洗了个大黄桃,尝了一下味道。
清香细腻,柔软多汁,吃起来满口生香,和超市里那种寡淡粗糙的黄桃全然不同,确实是曾经熟悉的味道。
“大叔,帮我一起摘,我要买一百斤!”林东升大手一挥,吩咐道。
“你疯了,买那么多干啥,咱们就三个人,加上你爸,也才四个,哪里吃得完?”苏文浅。
“我想请那些正在补课的孩子们也尝尝,他们马上就要升入初三了,我希望他们能记住家乡的味道,希望他们知道家乡的黄桃,是最好吃的。”林东升说道。
“记住了又怎样,不过是一个桃子而已。”苏文浅。
“你以为很多人怀念家乡,怀念的是啥?不仅有家乡的人,家乡的事,还有家乡的味道,人会走,事会变,但家乡的味道,却能代代流传,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算是同样的东西,换一个地方栽种,味道都会大为不同。”林东升说道。
“你想得真远。”苏文浅说道。
“因为只有离开过家乡的人,才能体会到家乡的独特魅力,比如我在香城的时候,就会怀念孝城的白萝卜包子,因为香城没有。比如我在京城的时候,就会怀念本省的热干面,因为外地虽然也有,但味儿不地道,等我出国打比赛的时候,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吃点大米饭和家常菜。”林东升颇有感慨地说道。
林东升说完,苏文浅还没有太大的反应,守园的大叔,却突然抹起了眼泪。
“唉,被你这么一说,突然想到自打我妈过世后,有好多年没吃到她腌制的酸萝卜了,外面的味道再好,也不是妈妈的味道了,一转眼,我也快要奔六十了,黄土快要埋到脖子了。”大叔长叹一口气。
“其实,我记得你,我在河西读初中的时候,你就在这里给人看桃园,那时这里还是吴良才老板的。”林东升说道。
“我也记得你,那时你又瘦又小还特别黑,在里面摘过桃油,现在你都开上大奔了,我还在这里给人看园子。”大叔幽幽地说道。
“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挺好的,如今园子都换人了,你还没换,说明你真的适合这份工作。”林东升安慰道。
“这话你说得中听,看桃园时间久了,那些路过的人,是什么心思,有没有偷桃子的念头,我看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大叔略显得意地说道。
“这么厉害?”林东升。
“这叫术业有专攻,不过,现在我防得比较多的,还是大人,大人太贪了,摘了一个想摘两个,摘了两个想摘一堆,孩子们不同,胆子小,偷吃几个,没什么大事,现在普遍孩子生得少了,偷桃的孩子也少了,你要是去吓唬他们,还容易受伤,之前有个桃园,一个孩子去偷桃,结果被人一吼,吓得摔了下来,不光桃子没偷着,自己的桃子也被树枝挂掉了,差点变成了活太监,那叫一个惨呐,老板还赔了一大笔钱!”大叔非常健谈,聊着聊着,冷不丁爆出一个猛料。
“那确实挺惨的。”林东升看了一眼苏文浅,对方面色也有点古怪,显然是听懂了。
三个人边摘桃子边聊天,摘满一百斤后,大叔可能是聊得心情十分愉快,还自作主张地送了十几斤黄桃给他们。
拖着满满一后备箱黄桃返回河西的时候,苏文浅忍不住感叹道:“大叔也挺惨的。”
“是啊,一场大火把全家都烧没了,没有了父母亲人,也没有了老婆孩子和兄弟姐妹,一个人守着桃园混日子,和受刑其实没啥区别。”林东升。
“想到有一天,我父母也会老,也会走,我就想哭。”苏文浅难过地说道。
“人这一生,不就是如此循环往复吗,迎来送往,生生不息,父母走了,还会有伴侣,也会有孩子,真算起来,咱们才会是相伴最久的人。”林东升。
“以后咱们要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能让大叔家的悲剧,在咱们身上重演。”苏文浅强调道。
“我一直都很注意的。”林东升。
很快,两人就将车子开进了校园。
林东升将留给父亲和安叔的桃子,分出来一些后,就将余下的桃子,送了一些给留守的老师们和还在学校补习的准初三生们。
他在摘桃子的时候,和苏文浅讲了很多,但是,在分桃子给学生们的时候,却什么也没说。
他相信,真正美味的黄桃,无需多言,只需吃上几个,就会和无数种家乡的味道融合在一起,成为孩子们童年里最深刻、最甜美的回忆。
而苏文浅不知内情,拉着自己去排队抢胡萝卜烧肉的时候,也是这般急切的模样,林东升顿时笑了。
是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但总有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比如曾经的初心,比如曾经喜欢的人。
“你们干啥的,招呼都不打,就往里面跑!”守园的大叔听到说话声,连忙从小屋里冲出来,大声呵斥道。
“摘黄桃啊,大叔,我昨天开车路过这里的,你应该有印象吧,而且,这里的纸板上不是写着吗,自己亲手摘,5元一斤,直接购买,4元一斤,我们打算自己摘。”林东升解释道。
“原来是你啊,开大奔那孩子,有印象,你们去摘吧,摘好了到这里来过秤就可以了。”守园大叔恍然大悟道。
“大叔,我有点不明白,为啥自己摘还贵一块呢?自己摘还更麻烦呢。”苏文浅不解地问道。
“你傻啊,自己摘的桃子,可以挑最大最甜的,直接在他这里买别人摘好的,都是被挑剩下的。”林东升说道。
“这只是其一,你们自己摘桃子,开心吗?”大叔问道。
“当然开心啊,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林东升回道。
“这是其二。还有一个,自己在园子里摘的,可以大胆偷吃,能占便宜,只要不是特别过分,我一般都会当作没有看见。”大叔意味深长地说道。
“额,那要是胆子小不好意思偷吃的呢?”林东升问道。
“一般像这种人,不管干啥都会吃亏,在这里吃亏不是很正常吗?”大叔理直气壮地说道。
林东升听了,竟无言以对,他终于知道为何有些大妈喜欢亲自来采摘了,还悄悄带了小刀削皮,这样买一斤桃子,可以吃掉大半斤。
不过,大叔虽然暗示得很清楚,但两人都没有刻意去占便宜。
他们在果园里挑选着那些最大最甜的桃子,很快就凑满了二十斤。
“差不多就行了,想吃咱们以后还可以再来。”苏文浅劝阻道。
“大叔,我能尝一个吗?”林东升问道。
“随便吃,农村人没那么小气的。”大叔直接说道。
于是,林东升在小屋旁的水笼头边,洗了个大黄桃,尝了一下味道。
清香细腻,柔软多汁,吃起来满口生香,和超市里那种寡淡粗糙的黄桃全然不同,确实是曾经熟悉的味道。
“大叔,帮我一起摘,我要买一百斤!”林东升大手一挥,吩咐道。
“你疯了,买那么多干啥,咱们就三个人,加上你爸,也才四个,哪里吃得完?”苏文浅。
“我想请那些正在补课的孩子们也尝尝,他们马上就要升入初三了,我希望他们能记住家乡的味道,希望他们知道家乡的黄桃,是最好吃的。”林东升说道。
“记住了又怎样,不过是一个桃子而已。”苏文浅。
“你以为很多人怀念家乡,怀念的是啥?不仅有家乡的人,家乡的事,还有家乡的味道,人会走,事会变,但家乡的味道,却能代代流传,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算是同样的东西,换一个地方栽种,味道都会大为不同。”林东升说道。
“你想得真远。”苏文浅说道。
“因为只有离开过家乡的人,才能体会到家乡的独特魅力,比如我在香城的时候,就会怀念孝城的白萝卜包子,因为香城没有。比如我在京城的时候,就会怀念本省的热干面,因为外地虽然也有,但味儿不地道,等我出国打比赛的时候,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吃点大米饭和家常菜。”林东升颇有感慨地说道。
林东升说完,苏文浅还没有太大的反应,守园的大叔,却突然抹起了眼泪。
“唉,被你这么一说,突然想到自打我妈过世后,有好多年没吃到她腌制的酸萝卜了,外面的味道再好,也不是妈妈的味道了,一转眼,我也快要奔六十了,黄土快要埋到脖子了。”大叔长叹一口气。
“其实,我记得你,我在河西读初中的时候,你就在这里给人看桃园,那时这里还是吴良才老板的。”林东升说道。
“我也记得你,那时你又瘦又小还特别黑,在里面摘过桃油,现在你都开上大奔了,我还在这里给人看园子。”大叔幽幽地说道。
“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挺好的,如今园子都换人了,你还没换,说明你真的适合这份工作。”林东升安慰道。
“这话你说得中听,看桃园时间久了,那些路过的人,是什么心思,有没有偷桃子的念头,我看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大叔略显得意地说道。
“这么厉害?”林东升。
“这叫术业有专攻,不过,现在我防得比较多的,还是大人,大人太贪了,摘了一个想摘两个,摘了两个想摘一堆,孩子们不同,胆子小,偷吃几个,没什么大事,现在普遍孩子生得少了,偷桃的孩子也少了,你要是去吓唬他们,还容易受伤,之前有个桃园,一个孩子去偷桃,结果被人一吼,吓得摔了下来,不光桃子没偷着,自己的桃子也被树枝挂掉了,差点变成了活太监,那叫一个惨呐,老板还赔了一大笔钱!”大叔非常健谈,聊着聊着,冷不丁爆出一个猛料。
“那确实挺惨的。”林东升看了一眼苏文浅,对方面色也有点古怪,显然是听懂了。
三个人边摘桃子边聊天,摘满一百斤后,大叔可能是聊得心情十分愉快,还自作主张地送了十几斤黄桃给他们。
拖着满满一后备箱黄桃返回河西的时候,苏文浅忍不住感叹道:“大叔也挺惨的。”
“是啊,一场大火把全家都烧没了,没有了父母亲人,也没有了老婆孩子和兄弟姐妹,一个人守着桃园混日子,和受刑其实没啥区别。”林东升。
“想到有一天,我父母也会老,也会走,我就想哭。”苏文浅难过地说道。
“人这一生,不就是如此循环往复吗,迎来送往,生生不息,父母走了,还会有伴侣,也会有孩子,真算起来,咱们才会是相伴最久的人。”林东升。
“以后咱们要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能让大叔家的悲剧,在咱们身上重演。”苏文浅强调道。
“我一直都很注意的。”林东升。
很快,两人就将车子开进了校园。
林东升将留给父亲和安叔的桃子,分出来一些后,就将余下的桃子,送了一些给留守的老师们和还在学校补习的准初三生们。
他在摘桃子的时候,和苏文浅讲了很多,但是,在分桃子给学生们的时候,却什么也没说。
他相信,真正美味的黄桃,无需多言,只需吃上几个,就会和无数种家乡的味道融合在一起,成为孩子们童年里最深刻、最甜美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