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破解弱猜想-《八零后考清华:我靠读书报恩全家》

  听到这话,苏文浅突然有些不好意思了,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我特肤浅?”

  “没事,我喜欢的就是你的这种单纯和肤浅!”林东升笑道。

  苏文浅直接丢他一个大白眼。

  不过,想到一部最便宜的跑车,都得一百多万,如果把这笔钱用在河西中学的硬件改善上,甚至可以多修一栋楼,她思来想去,终究没舍得如此破费。

  听了她内心的想法,特别是看到苏文浅成功扛住了金钱的诱惑,林东升也非常高兴。

  他也不希望自己真心喜欢的女孩,最终成为金钱的奴隶,只知道自己大手花钱,不知道世间他人的疾苦。

  当然,如果有一天,他能赚到足够多的钱,可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能满足一些身边至亲之人的小欲望,他也是愿意的。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

  这一天,林东升突然给乐不凡打了个电话。

  “小凡,你最近还在研究弱哥德巴赫猜想吗?”林东升。

  “没有呢,我已经暂时放弃了,特别是在c夺金失利之后,现在只想好好努力,争取在高三,也能像大家一样,通过数学竞争,拿到保送清北大学的资格。”乐不凡。

  “有明确的目标,也是好的。”林东升。

  “林老师,你是不是对这个猜想也有兴趣,如果有,我可以将自己之前研究的一些粗浅想法,分享给你。”乐不凡。

  “不用,万一看了你的,回头我自己研究出来了,那结果算谁的,岂不成了抢你的研究成果?”林东升笑道。

  乐不凡听了,沉默了几秒,说道:“难怪老师会打这个电话,如果我没有放弃,或者已经研究出来了,你就会直接放弃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吗?你是不是已经破解了这个猜想?”

  “倒也没有你说的那么伟大,人都有虚荣心的,我只是为了避嫌,但你确实很聪明!”林东升叹道。

  “老师你没必要为我考虑这么多的,以我现在的能力和天赋,是没可能破解的,这也是我暂时放弃的原因,听闻老师已经攻克了难题,真的太高兴了!”乐不凡激动地说道。

  “要不,你把那些想法和我说一下吧,发表论文的时候,我把你弄成第二作者,对你未来的数学成长之路,会有一定的帮助。”林东升说道。

  “不用不用,我那些想法,就是个皮毛,而且,我现在的年龄,拥有这么高级别的论文,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有沽名钓誉之嫌。”乐不凡直言道。

  “你倒是挺冷静的,之前只觉得你小子是个人才,现在发现真是个天才,加油吧,我真的非常看好你,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和我联系。”林东升说道。

  “谢谢林老师,我会加油的,也祝贺老师成功破解了弱哥德巴赫猜想!”乐不凡说道。

  “谢谢,我在清北,等你早点过来,加油。”林东升鼓励道。

  和乐不凡打完电话后,林东升心中再无顾虑,直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完毕后,发给了熊永昌教授。

  弱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的内容为——任何一个大于7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而强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为——任何大于2的偶数可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弱猜想是强猜想的推论。

  由于强猜想尚未被证明,所以,弱猜想的证明,也需要独立的方法。

  20世纪以来,数学家们主要通过圆法和筛法来推进研究,而林东升则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圆法中的误差估计,创造性地结合计算机辅助计算,完成了两个部分的关键证明:

  一,他证明了对于充分大的奇数,弱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二,他对小于该界限的所有奇数,通过计算机验证其均可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用的是已有的素数表和高效的算法。

  通过两部分的结合,最终证明了所有大于7的奇数,都满足弱哥德巴赫猜想。

  当熊永昌教授看到林东升送来的论文时,瞬间就怔住了,不管这个猜想的证明对不对,就冲他的这份野心和魄力,就值得大嘉赞赏。

  他没想到林东升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石破天惊!

  当然,熊教授并不认为困扰数学界二百多年的弱猜想,能如此轻易地被林东升证明出来。

  所以,他在惊喜之后,很快就开始冷静地阅读相应的证明过程。

  看到林东升居然想到用计算机来验证数学猜想,他同样没有表现得特别惊讶。

  自从超级计算机横空出世之后,很多科学家和数学家都在这方面进行过类似的尝试,但效果相当有限。

  到2006年为止,只有黑尔斯通过计算机的复杂计算,勉强证明了开普勒猜想,之所以说勉强,是因为传统的人工评审方法,还难以完全验证其正确性。

  然而,当熊永昌耐着性子看完林东升全部的证明过程后,终于被震惊到了。

  从他的角度来看,这篇证明论文,居然在数学逻辑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并不是瞎编。

  熊教授自己虽然对数论也很了解,但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很快就将这篇论文,拿到了清北数院的院长办公室。

  最后,几位数学教授在认真研究了几天后,终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不出意外,林东升居然真的成功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

  熊永昌反复确认后,当场大笑三声,然后激动得晕了过去,仿佛证明弱猜想的人,不是林东升,而是他自己。

  晕倒前,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华夏数学界,在沉寂了几十年之后,终于后继有人了!

  不过,他们并没有急着将大家看过的结果告诉林东升,而是让他再等等。

  熊教授想等世界上最顶尖的《数学年刊》评委会认真审核之后,有了准信,再作决定。

  熊永昌教授醒来之后,他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姚教授,对他千恩万谢,弄得姚教授自己都有点莫名其妙。

  因为熊永昌认为,如果林东升当初没有被录入实验班,如果他现在没有足够强大的计算机知识,是不可能想到这个天才的方法的,更不可能拥有这样的破局能力。

  如今看来,真的是条条大道通罗马!

  数学可以为计算机所用,计算机知识,同样也可以反过来为数学所用。

  原来,一直以来,都是他自己看问题过于局限和肤浅了,险些阻碍了天才的成长和进化。

  熊教授相信,林东升有了这种跨界思维和整合能力,将来在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肯定远不止如此。

  用一篇论文,彻底将熊永昌教授征服之后,林东升并没有沾沾自喜。

  他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室友张琼楼最为擅长的芯片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