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小人当道,忠臣难当-《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唐风仔细地看着这幅长两丈,宽一丈,做工精美的锦绣山河图。

  不禁感叹,以前的大盛,的确算得上是国富民强。

  谁能想到,做工如此精美的大盛舆图,几乎全国每个县衙都有一份。

  而且全部都是纯手工绣出来,光是做这些图,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此时唐风认真地看了起来。

  吴勉从旁边拿了一根一米长的细竹棍,走上前来。

  他指着地图左中下的位置,看着唐风,“这里便是我们宝通县所在的位置。”

  唐风顺着竹棍看了过去,宝通县在整个地图上,也就巴掌大的位置。

  按照这个比例,大盛疆域的确辽阔无比。

  从这幅地图,唐风也清晰地认识到,这个时空,与自己以前所在的那个时空完全是不一样的。

  “这一片便是整个北山郡。”

  “大盛一共有三十三郡......”

  唐风听着吴勉的介绍,看着舆图上面,心中暗想,若是按照后世行政区的划分。

  那么大盛的一个郡,就相当于另一个时空的一个省。

  这般对标,唐风对于大盛的行政结构,很快便理解了。

  不过按照吴勉的介绍,大盛的疆域,要比自己曾经所在的帝国大上不少。

  “吴大人,西域诸国在什么位置?”

  吴勉闻言,赶忙移动着手中的细竹棍,很快就到最左侧,指着边界处,沉声道,

  “这幅舆图上面,只标注了大盛疆域。”

  “从这里过去,便是西域诸国。”

  他顿了顿,“根据史书记载,西域一共有二十多个国家。”

  “他们极其好战,所以内斗不止。”

  “在大盛以前,他们也占据了这一片土地。”

  说话间他用细竹棍在左侧划下了一个大圈。

  “只不过最后被圣太祖撵回了他们的祖地。”

  “根据记载,西域气候恶劣,不善农耕,是以游牧为主。”

  “也因此民风彪悍,好勇斗狠。”

  他沉默片刻,有些担忧地说道,“若是西域诸国被统一,对于大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灾难。”

  “当初圣太祖就是就是有此担忧,才用计将西域分裂成了二十多个小国。”

  “并且在暗中引导,让西域诸国一直打生打死,处于战乱之中。”

  唐风点了点头,对于吴勉口中的圣太祖,钦佩不已。

  只不过时过境迁,今时不同往日。

  这么多年过去,大盛衰落,朝堂已经不再重视西域诸国。

  这特么就等于养蛊,最后养出了一只蛊王。

  唐风心中如是猜想。

  吴勉手中的细竹棍,从西域诸国画了一条直线到北山郡。

  “西域诸国与咱们北山郡相隔着两个郡,安通郡和边关西都郡。”

  “有两个郡作为屏障,西域联军要打到咱们北山郡,还是有些不容易。”

  他顿了顿,“根据本官的猜测,西域诸国之所以选择在今年。”

  “我认为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今年的丰收年,让他们极度眼红。”

  “毕竟,西域十分缺乏粮食,每年都要用不少的牲口和战马来换取粮食。”

  “如今秋收已过,正是他们选择进攻的最好时机。”

  “若是再等上一段时间,就进入了冬季,显然那个时候并不适合进攻。”

  看着广阔的舆图,又听了吴勉的这番话语。

  唐风心中也踏实了不少。

  不管怎么说,在北山郡的前面,还有两个高个子顶着。

  西域联军一时半会也没有时间打过来。

  他念头一转,看向吴勉,“吴大人,若是西域联军已经打到北山郡了,那大盛会是一个什么境况?”

  吴勉听了他这个问题,沉思许久,随后才缓缓开口道,

  “如果西域联军已经打到北山郡,那就等于距离大盛腹地没有多远。”

  “在这种局面下,本官以为,北邑人绝对不会袖手旁观,肯定会落井下石。”

  听着吴勉说起北邑人,石刚双眼就露出凶狠的眼神。

  吴勉察觉到石刚的异常,微微皱眉,“他这是?”

  唐风看了看石刚,深吸了一口气,转头看向吴勉,“吴大人,实不相瞒。”

  “石刚曾经就在北疆,想当初北邑人就是被他们杀得丢盔弃甲。”

  吴勉这才认真看向脸上有着一条瘆人刀疤的石刚。

  片刻之后,他惊呼问道,“莫非,莫非他是镇北军的将士?”

  石刚点了点头,眼眶微红,对着吴勉抱拳道,“镇北军,骁骑营,石刚!”

  石刚已经清楚眼前这个吴大人与自家少爷的关系。

  所以这时并不忌讳对他说出自己的身份。

  听到他这话语,吴勉脸色顿时一变,转头看了看门外。

  “镇北军骁骑营不是在十几年前全军覆没了吗?”

  “就连大名鼎鼎的破军大将军,因为一时大意,中了敌军埋伏,以身殉职!”

  “为何?为何?”

  “哼!”石刚冷哼一声。

  “就凭北邑人那些渣滓,又怎么可能是镇北军的对手。”

  “更不要骁骑营是精锐中的精锐。”

  “如果不是朝堂那些狗贼从中作梗。”

  “破军大将军已经带着我们直捣北邑都城。”

  “抓住他们的王上回朝参拜陛下也不是啥难事!”

  说道这里,石刚双拳紧握,脑门青筋直跳,神色愤怒至极。

  他一字一顿地说道,“骁骑营,并非败于敌人之手。”

  “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这也是石刚作为大盛支柱镇北军的精锐,知道唐风要当山大王的时候,并不排斥的主要原因。

  他对腐朽的大盛,只剩下了愤怒。

  “竟然是这样!”

  “本官就说骁勇善战的镇北军,只用了七年时间,就打得北邑人丢盔弃甲。”

  “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如同战神附体,歼灭了近乎一半的镇北军。”

  “本官记得那时辉煌无比的镇北军,主力军就已经超过了四十万人。”

  “当时听到一夜之间,就没了十多万将士,本官是一个字都不相信的。”

  “如今看来,当时的镇北军,太过于耀眼,功高震主!”

  想到自己曾经的过去,吴勉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哎!”

  “小人当道,忠臣难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