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两千两信誉金-《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宝通县议事厅,此时已经挤满了人。

  来的这些人,都是宝通县里面有头有脸的世家望族与商贾富户的主事人。

  他们都是听闻县衙开放铁匠铺的告示。

  便亲自前来县衙,打听相关事宜。

  毕竟能够名正言顺地打铁售卖,与私底下偷偷摸摸自用。

  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最重要的是,铁匠铺背后所蕴含的丰厚利润。

  由于来的人太多,议事厅中原本的椅子已经不够坐。

  县衙的小吏又搬了不少凳子进入议事厅。

  身着官袍的吴勉,与一身玄色长衫的唐风,联袂走进议事厅。

  众人齐齐起身拱手见礼,

  “吴大人好。”

  “唐大人好。”

  如今大多数人都知晓,鬼才县丞唐风,不喜穿官袍。

  这与大盛读书人,个个都想当官的主流思想格格不入。

  偏偏他又有一身不得了的本事,让人服气不已。

  吴勉坐定之后,面带笑意,抬起的双手微微下压。

  众人顿时便止住了声音,安安静静地坐了下来。

  “诸位今日前来,可是为县衙张榜的公示而来?”

  吴勉笑盈盈地看着众人。

  议事厅内前排,赫然坐着林远山,萧成业,以及冷员外,文员外,钟员外,余员外等人。

  都是上一次军演大比武中受益匪浅的家族。

  “吴大人,唐大人,张榜告示说要放开铁匠铺,请问这是真的吗?”

  林远山站起身来,笑着对吴勉与唐风作揖相询。

  其他人皆目不转睛地看着吴勉,生怕漏掉了任何一个字。

  吴勉点了点头,扫视堂下众人,“这自然是真的。”

  “难道诸位以为,县衙张榜公示,就是为了好玩吗?”

  “那以后我等在百姓眼中,何来诚信与威严?”

  众人听到他的喝问,脸上反而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同时也长吁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忽悠人就好。

  “两位大人,那想要获得资格,我等该如何操作呢?”

  吴勉对候在一旁的小吏招了招手。

  小吏赶忙抱着一叠字迹工整,字体一模一样的纸张走了进来。

  “这是开设铁匠铺的条件与要求,诸位可以先看一下。”

  “看完之后记在脑子里面,走之前归还这些告知书。”

  随着吴勉话音落下,小吏开始向众人分发告知书。

  能坐在这里的众人,大多数都是能够识文断字。

  要不然也无法支撑偌大的家业。

  只有少数,并不识得几个字。

  比如来凑热闹的丁家两兄弟。

  坐在后面的丁二,看着手中的告知书,心中不由暗暗叹了一口气。

  自己以后要更加用功,多花一点时间识字!

  要不然,丁家的那点生意如何能够做大。

  虽然现在还能够求助于关掌柜帮忙,可那也不是长久之计。

  “老二,这上面是怎么说的?”

  丁大看着自己弟弟认真的样子,低声开口问道。

  他知道自己弟弟偶尔会向杂货铺的关掌柜请教,如今也能写自己的名字了。

  丁二微微摇头,“大哥,这上面好些字我都不认识,先听听吧。”

  “毕竟开设铁匠铺这样的事,并非我们能够染指。”

  丁大闻言,默默地点了点头。

  莫约盏茶功夫,吴勉笑着看向众人,

  “诸位,告知书的内容,想必你们心中已经明了。”

  “不知道还有什么疑问?”

  冷员外这时站起身来,“两位大人,这开设铁匠铺,除了满足各种硬件条件之外。”

  “为何还要向县衙缴纳两千两银子的信誉金,才能够取得县衙批文?”

  听到冷员外提出的问题,其他人纷纷竖起了耳朵。

  两千两银子,那可不是小数目。

  不知道要卖多少农具才能卖回来。

  丁家两兄弟相视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

  光是这两千两银子,就已经把两人拒之门外。

  甚至今日来的这些人,也有不少人拿不出这两千银两的信誉金。

  两兄弟忙活这段时间,才堪堪把之前借的银子还清。

  即便如此,两人在家中,已经给唐风供起了长生牌。

  若非遇上唐风给予点拨和帮助,两兄弟又如何有今天的家业。

  更重要的是,丁大的小孩,经过胡郎中的医治,如今已经能够活蹦乱跳。

  吴勉双手微压,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

  “若按照本官的意思,本官是不赞同向民间放开铁匠铺限制的。”

  众人听到他这话语,神情都不禁愕然。

  难道现在放开,莫不是县衙府库没有银子。

  故意找个由头,向大户人家搜刮银子?

  有人在心中如此想到。

  “是唐风唐大人,他力排众议,一力促成了此事。”

  吴勉话音刚落,众人的眼光都齐齐放在了唐风的身上。

  唐风迎着众人的目光,没有想到吴勉会这么说。

  他看向众人,缓缓开口,“这信誉金,诸位可以理解为押金。”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许可的铁匠铺合规经营,诚信经营。”

  “当不想再经办铁匠铺之时,可以到县衙办理注销手续,从而县衙再退还信誉金。”

  “铁器之事,兹事体大,若是没有一个门槛,没有一个约束,那岂不是会乱套了?”

  唐风自然很是支持铁匠铺的开设。

  在他看来,这不仅可以激发民间的活力与智慧,能够间接地推动工业的发展。

  而且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提高。

  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不过在吴勉看来,这件事非同小可。

  若是要放开,那就一定要给这匹马套上一根缰绳。

  两人几经商量,便有了两千两信誉金的门槛。

  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数量,防止步子一下子迈得太大。

  扯到了蛋。

  众人听了他这番言语,不少人都赞同地点了点头。

  对于不缺钱的人家来说,有了门槛,就等于间接的减少了竞争对手。

  这是好事啊,得支持。

  要是在以前,上衙门求人办事,手里没有个上百两银子。

  那都进不了门。

  更何况这是关于铁器的大事,两千两银子,根本算不得什么。

  虽然名义上是押金,不过这赚钱的营生开起来。

  谁还会关门不成?

  这等于白白送了两千两银子给县衙花。

  吴勉这时开口补充道,“既然今天这么多人聚集在此。”

  “本官也提前把丑话说在前头。”

  “若是开设了铁匠铺,若是不按照县衙要求的范围经营。”

  “那不仅要没收两千两的信誉金,还会查封其铁匠铺。”

  “情节严重者,还会有牢狱之灾。”

  “你们取得县衙批文许可的时候,会一并分发相关手册。”

  “望诸位好自为之!”

  他说完之后,双目凌冽地扫视众人。

  “两位大人说得即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等自然支持。”

  随着林远山话音落下,便有好几个人纷纷附和。

  “林员外说得不错,自当这样。”

  赞同的这些人,都是家境殷实,且家族暗中本来就有铁匠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