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云栖听涛苑再次收徒-《两界倒爷:资源差价助我飞升》

  赤龙宗的炼丹任务完成,云正消耗了四颗极品灵石才将金手指面板充能完毕。

  赤龙宗的炼丹任务既已完成,云正耗费四颗极品灵石,终将金手指面板充能完毕。

  随后,化身携一颗正品化婴丹及一亿下品灵石,再度传送回地元界。

  ……

  与此同时,墨潭山云栖听涛苑五年一度的收徒大典即将拉开帷幕。

  如今苑内立下规矩,每位修士至多驻留十年。

  无论满期或是提前筑基,皆算圆满出师,便无法再享受云栖听涛苑的资源。

  云栖听涛苑早已成为北荒修士眼中最顶尖的筑基摇篮。

  世人皆知,踏入此地便有五成机会能筑基成功。

  一则因墨潭山底蕴深厚,筑基资源从不匮乏。

  二则苑中功法皆是北荒第一人“丹皇”所创,玄妙至极。

  应对各种体质都有极为契合的功法。

  每逢收徒之日,北荒修士蜂拥而至,堪称一方盛事。

  ……

  山中大小庶务,云正早已全权托付给柳灵儿操持。

  就连被选中进入云栖听涛苑的幸运儿,十年间也难见丹皇尊容。

  如今苑内练气修士的教导,皆由柳灵儿与沈裕二人负责。

  作为北荒筑基期第一人,柳灵儿教导他们也绰绰有余了。

  再加上云正手指间漏下一点资源,都够这群练气修士们一辈子修炼的了。

  拜墨山中,山主周尧年正立于石阶之上。

  此山之名,正是他为纪念往昔在墨潭山的修行岁月而取。

  此时,三名年轻修士跪在冷硬的玄武岩阶上,聆听他的教诲,衣摆沾着未化的霜。

  “师父!”

  “山主师伯!”

  “爹爹!”

  左侧少年紧攥膝前泥土,指缝间漏出几茎被连根拔起的“醒神草”,显然刚经历过心魔考验。

  居中女子眉心一点朱砂印明灭不定,那是周尧年亲赐的“九转护身咒”,这是云正所创秘法。

  他离开云栖听涛苑时,经过云正云霄,可以自行将一身法术、秘法传授给任何人。

  这“九转护身咒”便是至亲之人方可施展,为后辈保驾护航的秘法。

  这是他唯一的女儿,这才值得他耗费一滴精血施展此术。

  最右侧孩童腰佩木剑,剑穗上系着的铜铃无风自动,这是他的亲传弟子,拜墨山唯一的天灵根,也是这次最有希望考入云栖听涛苑之人。

  周尧年点头道:“云栖听涛苑收徒,不看修为,只看灵根、悟性与神识。

  灵根天定,无法更改!

  神识秘法你们修炼的也是最好的……都是丹皇所创秘法。

  但这悟性,这些年我教你们的考题可都铭记于心?”

  如今的周尧年已是筑基中期修士,在北荒已是称宗做祖的人了。

  云栖听涛苑的首批弟子,又与柳灵儿、沈裕交情深厚,他在北荒修真界的分量举足轻重。

  周家并未脱离墨潭山,仅部分旁支随他迁居拜墨山。

  这是老周临终前的嘱咐:墨潭山才是周家根基。

  只要周家仍在墨潭山为丹皇效力,周尧年在北荒便无人敢犯。

  反之,若周家全族依附于他,他与丹皇的情分终会耗尽。

  届时,家族非但帮不上忙,反而会成为他的拖累。

  爷爷的嘱咐犹在耳边,这些年却一一应验了。

  而今墨潭山周家主脉的存在,不仅为他撑起靠山,更为拜墨山一脉赢得特权。

  拜墨山每次都能有三个参加云栖听涛苑收徒应试的机会,便是如此。

  如今的云栖听涛苑收徒,墨潭山内部修士可凭其任职期间立下的功劳进行举荐,每届仅七人能入云栖听涛苑。

  另外云栖听涛苑还会拿出二十个名额,由千山峡谷所有势力与整个北荒上贡排名前十的势力共同竞争。

  在千山峡谷定居的势力,每个势力默认可以派一个弟子参与应试。

  整个北荒上贡排名前十的势力,每个实力可派出两个弟子。

  而许多与墨潭山关系匪浅的山头,便能有多位应试资格。

  比如两仪山在千山峡谷一直都是独一份的,墨潭山凡又好事必优先考虑两仪山。

  亲疏有别,这一直都是云正奉献的处世之道。

  整个北荒修仙界也无人质疑这一点,修仙界谁又不是如此呢?

  云正能拿出名额给其它实力,已经足够无私了。

  还有周尧年的拜墨山、巩柏的听涛山,以及数届云栖听涛苑弟子创立的筑基势力,都获得了多个应试名额。

  “记住了。” 三位弟子恭敬回应,“我等只参悟了这些秘法,未曾擅自修炼。”

  周尧年这是在押题,所提前修炼便不能作数。

  “若押中了便是机缘,落选的话,那便是天命了。

  入云栖者,便是北荒人上人,但若失败,此生便再无可能筑基。

  以尔等年纪,这也是最后一次机会了,自己把握吧。”

  “是,我等一定拼尽全力。”三人跪地应和,声音中满是破釜沉舟的决心。

  在北荒,筑基之难,人尽皆知。

  若无云栖听涛苑的机缘,即便手握筑基丹,成功率也不足三成。

  若无筑基丹,更是九死一生,筑基难如登天。

  唯有云栖听涛苑,才是北荒当之无愧的最高筑基机缘,无可替代。

  筑基丹也只是云栖听涛苑的边角料而已。

  与此同时,两仪山。

  与此同时,两仪山炎阳峰上,郭德蓉正对六名郭家子弟训话。

  她立于峰巅,遥望当年云正闭关之地,长叹一声:

  “当年丹皇便在此处潜心修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涉千山峡谷之纷争,那是,唉……”

  昔日,许多人对云正有误解,甚至羞辱他是千年王八,龟缩在炎阳峰从不出山。

  就算是她也渐渐对云正失望。

  数十年过去,方才知道,世间权势皆为虚妄。

  伟力归于自身,唯有修为才是根本。

  回忆良久,郭德蓉收回思绪,肃然道:

  “我两仪山虽得墨潭山厚待,有五个应试名额,却从未有人入选云栖听涛苑。

  论悟性,终究不及拜墨山、听涛山那些云栖派嫡系更有经验,你们五人尽力便好。”

  “是,山主!”五人叩拜郭德蓉,便准备出发前往墨潭山。

  两仪山有墨潭山照拂,这些年资源、功法也不缺。

  就算入不了云栖听涛苑,也能谋求筑基丹。

  世人都说,距离墨潭山最近的不是墨潭山脚,而是两仪山。

  喜欢两界倒爷:资源差价助我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