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寅时鼓骤停,火光破乌垒-《大汉,我张角带着系统又回来了!》

  乌垒城的寅时三刻,总伴着一阵奇怪的寂静。连续三日,黄巾军营地的战鼓都会在此时骤停片刻,像是鼓手突然脱力,又像是某种诡异的仪式。起初,城头的联军士兵还会绷紧神经,握紧手中的兵器,可当这寂静一次次平安度过,他们的警惕心便如被风沙侵蚀的城墙,渐渐剥落。

  第四夜,残月躲进云层,乌垒城陷入比往日更浓的黑暗。张燕的鼓手正抡起鼓槌,牛皮鼓面发出 “咚咚” 的闷响,声浪撞在崖壁上,反射出层层叠叠的回音。城头的龟兹士兵打着哈欠,有的靠在箭垛上闭目养神,有的则凑在一起分享着偷藏的干粮 —— 他们笃定,再过片刻,这鼓声就会像前三天一样戛然而止,然后再慢悠悠地重新响起。

  “还有一刻钟换岗。” 一个老兵揉着冻得发僵的膝盖,对身旁的年轻士兵说,“等换了岗,去伙房讨碗热汤喝。”

  年轻士兵点点头,目光下意识地瞟向黄巾军营地的方向。那里的鼓声依旧沉闷,却不知为何,今夜听着总有些不同。

  突然,鼓声停了。

  与前三天一模一样的停顿,不长不短,恰好够人松一口气。城头的士兵们几乎是本能地放松下来,有的甚至惬意地伸了个懒腰。就在这时,城西粮仓的方向突然闪过一点橘红色的火光,像一颗被风吹起的火星,在黑暗中格外刺眼。

  “那是什么?” 年轻士兵揉了揉眼睛。

  还没等老兵回答,那点火星突然炸开!莎车兵手中的黄巾军特制火折子遇风不灭,瞬间点燃了粮仓外堆积的干草。干燥的麦秸像泼了油般熊熊燃烧,火舌舔舐着木质粮仓的梁柱,浓烟滚滚而起,将半个夜空染成了橘红色。

  “不好!粮仓着火了!” 城头响起凄厉的呼喊。

  就在此时,黄巾军营地的战鼓突然爆响!这一次,鼓声不再沉闷,而是急促如暴雨,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狠狠砸向乌垒城。张燕的锐士们推着云梯车,从黑暗中冲了出来,车轮碾过冻土的声响与鼓声交织在一起,像一头苏醒的巨兽,发出震天的咆哮。

  粮仓的火光打乱了联军的阵脚。白霸在城头看着那片火海,心脏猛地一沉。他最担心的就是粮草出问题,乌垒城的存粮本就只够支撑一个月,若是粮仓被烧,不消半月,联军就会不战自溃。

  “快去救火!” 白霸对着城下嘶吼,“骨都侯,带你的人去守住粮仓!焉耆王,率轻骑绕到侧翼,防止黄巾军偷袭!”

  联军士兵们乱作一团,有的提着水桶冲向粮仓,有的则在将领的呵斥下试图列阵。可黄巾军的攻势来得太快,云梯车已经靠在了城墙边,锐士们像壁虎般向上攀爬,手中的短刀在火光下闪着寒光。

  “放箭!快放箭!” 温宿王在城头嘶吼,可他身边的弩手早已被粮仓的火情吸引,慌乱中竟连箭都搭不稳。

  就在此时,白霸看到了一个让他浑身冰凉的景象 —— 在粮仓的火光中,一群士兵举着莎车国的狼头旗,正与黄巾军一起冲击联军的防线!他们手中的火折子明明灭灭,显然是纵火的元凶。

  “莎车王!你竟敢背叛我!” 白霸目眦欲裂,他终于明白,黄巾军的鼓声骤停不是偶然,粮仓的大火也不是意外,这一切都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陷阱,而他,傻乎乎地跳了进去。

  “王上,我们快突围吧!” 亲卫拉着白霸的手臂,声音带着哭腔,“黄巾军已经攻破东门了!”

  白霸回过神,看着城下越来越近的黄巾军,心中涌起一股绝望。他猛地推开亲卫,拔出腰间的弯刀:“我乃龟兹王,岂能临阵脱逃!跟我杀出去!”

  可他刚冲到城下,就被一个身影拦住了去路。张辽手持长枪,稳稳地站在火光中,枪尖指着白霸的咽喉:“白霸王,哪里去?”

  “张辽!” 白霸怒吼一声,弯刀带着风声劈向张辽。张辽不闪不避,长枪轻轻一挑,就将弯刀挑飞,随即枪杆横扫,重重砸在白霸的胸口。

  白霸闷哼一声,口吐鲜血,摔在地上。他挣扎着想要爬起,却被张辽的枪尖抵住了脖颈。“你输了。” 张辽的声音冰冷,没有一丝波澜。

  白霸看着周围越来越多的黄巾军,看着粮仓上空那片象征着毁灭的火光,终于低下了头。他知道,自己彻底输了。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失去了指挥的联军士兵们像无头苍蝇般四处乱撞,有的战死,有的投降,有的则趁着夜色逃进了戈壁。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乌垒城的城头插上了黄巾军的黄巾旗,而龟兹王白霸的首级,则被高悬在城门上,警示着那些仍在观望的西域诸国。

  三日后,莎车王亲自来到乌垒城。张角在王宫大殿内接见了他,当着西域诸国使者的面,将一枚刻着 “南道商税” 字样的青铜令牌授予了莎车王。

  “莎车王助我军攻破乌垒,功不可没。” 张角的声音洪亮,透过大殿的梁柱传遍每个角落,“从此,南道的商税由莎车代收,三成归莎车,七成上交黄巾军。”

  莎车王捧着令牌,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枚令牌既是荣誉,也是枷锁。张角用这种方式兑现了承诺,也向所有西域诸国展示了他的恩威 —— 顺从者,有厚利可图;反抗者,如龟兹般下场。

  诸国使者们看着莎车王手中的令牌,神色各异。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则露出了恐惧的神情。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西域的天,变了。

  张角看着众人的反应,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转头看向张辽,低声道:“传令下去,休整三日,进军大宛。”

  张辽点点头,转身离去。大殿外的阳光正好,照在黄巾旗上,泛着温暖的光芒。张角知道,他的西征之路,才刚刚开始。而乌垒城的火光,不过是这场大戏的一个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