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都特娘的末世了,老子可不惯着毛熊国-《末世:多子多福,极品美女这样用》

  程致远眉头微皱,这个时候来的准没有好事,事实真如他所料那样。

  原来大夏帝国科学院内部某位朱姓工作人员,为个人利益,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违规出售了一种耐低温亲本麦种。

  起初,程致远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不就是一个耐低温的种子?至于如此大惊小怪!”。

  “陛下,该种子是育种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携带有稳定的遗传基因,对确保农作物品种的优良性能及产量至关重要。”

  经过李斯一提醒,他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个朱某某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大夏帝国的利益,对大夏的农业科研体系造成严重冲击。

  “岂有此理!

  这个姓朱的必须严惩不贷。

  可有此人的痕迹?”。

  来人禀报道。

  “陛下,此人目前秘密逃往了毛熊国。

  我们的人担心引起两国不必要的纷争,没有进一步深入追击。”

  程致远骂道。

  “糊涂,这都他妈的末世了,毛熊国现在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了。”

  这时,一旁的兵部尚书提醒道。

  “陛下,虎老雄风在。

  毛熊国虽然人不多,但是它们的末世武器多。”

  程致远有些不满的说道。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大夏帝国和毛熊国之间,因为领土问题关系并不好。

  历代大夏皇帝都以北伐毛熊,夺回失地为荣。

  这些年来,双方交战多次,互有胜负。

  这一次,末世来临。

  毛熊国的人口锐减,国力大为下降。

  这个时候,想着如何避免和大夏开战才是他们最正确的打算。

  但这个毛熊国大帝却脑回路奇特,竟然在这个时候盗取大夏帝国如此重要的科技成果。

  程致远会忍气吞声才怪。

  “艹,都特娘的末世了。

  老子可不惯你。”

  这样想着,程致远便对着下面的大臣问道。

  “诸位爱卿,此事你们怎么看?”。

  梁国公第一个站出来表态道。

  “陛下,毛熊国这是欺人太甚。微臣认为应该好好教训一下对方。”

  李斯随后亦发表看法道。

  “陛下,我们或许可以在远交近攻!

  毛熊国和二毛的关系很差,同时和兰波也是敌对关系。”

  “李相所言极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这样吧,让顾卫军代表大夏帝国出使兰波和二毛家。

  向他们送去大夏帝国的热情问候。”

  新任兵部尚书吴明轩开口道。

  “陛下,扶桑那边因为北方领土争端问题,已经交上火了。

  扶桑如今是我大夏帝国的附属国。

  打狗还要看主人,毛熊国欺人太甚。

  微臣建议帮助扶桑教训一下对方。”

  程致远满意的点了点头。

  众大臣各抒己见,最终初步确定了方案。

  程致远拍板后,由李斯全权处理此事。

  散朝之后,程致远的内心唏嘘无比。

  “看来是自己好日子过多了,放松了对敌人的警惕。

  间谍活动不仅存在战争时期,即使在当今的末世之下。

  间谍活动依然大量存在,他们对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构成了威胁。

  同时,科研人员也应提高警惕,增强法律意识和爱国意识,防止受到外部诱惑和干扰。”

  思前想后,程致远决定出宫一趟。

  索性换了一身便装,带着高无庸和几个侍卫离开了皇宫。

  他们这一次的目的地乃是帝国科学院,程致远前些日子收到了一封奏报。

  帝国科学院那边传来消息说超低温粮食作物培育出现了新进展。

  他们培育出了可以在零下二十度的低温下生长发育的冬小麦。

  虽然亩产量只有可怜的两百斤,但对于目前末世天气来说也是极为难得的。

  程致远在听到消息后就开始盘算起来。

  “大夏帝国的平原面积在300万平方公里。

  如果这些面积有百分之六十的面积全部种上冬小麦,起码可以生产2.25亿吨小麦。

  一个成年人,标准口粮是300公斤。

  按照这个标准,大夏帝国冬小麦的产量可以养活7.5亿人口。

  因为末世的原因,大夏的人口锐减了80%。

  目前,大夏国内还有约2.8亿人口。

  也就说,只要冬小麦新品种推广开来。

  大夏的粮食危机也就解决了。”

  半个小时后,程致远的专车来到了帝国科学院内。

  帝国科学院作为帝国科技领域的制高点,被大夏帝国历代帝王所重视。

  大夏帝国每年在科技领域的投入都达到了GDP的百分之十以上。

  这也是为何大夏帝国的科技发展如此迅猛。

  帝国科学院内,院长带着一干科学家们站立在一起。

  他们在等待着皇帝程致远的到来。

  在零下二十度的极寒天气下,这些帝国的科技精英们一个个冻得哆哆嗦嗦。

  程致远看到这一幕后,眉头紧蹙。

  “是谁让这些国宝科学家在这样寒冷的天气冷等的,他们可都是国宝。

  要是科学家们冻坏了,朕拿你梁峰试问。”

  一旁的帝国科学院院长梁峰连忙请罪道。

  “微臣该死!请陛下恕罪。”

  “哼,下不为例。

  走,带朕看看你们的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去。”

  在梁峰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帝国科学院下属的农科院种植基地里。

  在零下二十度的极寒天气下,冬小麦长势非常喜人,已经开始吐出来了麦穗来。

  跟在一旁的梁峰在一旁解说道。

  “陛下,这是我们培育的冬麦2号耐寒型小麦。

  按照预计,今年的亩产可以达到每亩300斤的样子。”

  “嗯,不错。

  不过,你们一定要吸取上次麦种丢失的教训。”

  梁峰听后连忙表态。

  “陛下,臣等绝不辜负陛下的厚望。”

  程致远随后离开了帝国科学院,来到了京城最繁华东华大街。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商旅和市民。

  街道上已经熙熙攘攘,商贩们早早地摆出了蔬菜、水果和各种手工艺品,等待着顾客的到来。

  街面车水马龙,轿车和行人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繁忙的都市画卷。

  街道两旁,高大的建筑错落有致。

  有富丽堂皇的官府,也有的是装饰精美的商铺,还有的是书香门第的府邸。

  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无不显示出大夏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不时有穿着华丽服饰的官员和文人墨客走过,他们的谈笑风生,为东华大街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随着气温转暖和灾后重建的不断推进。

  东华大街率先在京城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各种小吃摊贩的香味四溢,吸引着人们驻足品尝。

  戏曲、杂技、说书等娱乐活动在街头巷尾上演,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精神享受。

  喜欢末世:多子多福,极品美女这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