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搭一条宽两丈的路出来,那么就需要土方......”戚珩一边画,一边口中嘟嘟囔囔着“体积”、“重量”之类的词汇,听得众人面面相觑,只有张习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也蹲在旁边跟他一起算了起来,俩人边算边互相交流着什么。
半晌之后,二人站起身来,戚珩转头对一脸困惑的赵愚道:“大将军,我这次带的水泥不太够帮您搭一条完整路的,但是填一丈半的深度还是可以的,剩下的部分您再填土吧!这样的话,我估计四天——最多五天就能完成全部准备!”
赵愚半信半疑地看看戚珩,又看看张习,后者笑道:“大将军,您就放心吧,我俩算了两遍,不会出错的!”
“二位,这可是军营,话说出去就算是立了军令状了,到时候如果完不成,那是要军法处置的!”
“一定能完成!”戚珩信心满满道,“只要大将军按我说的做,五日之后就可以攻城了!”
“好!那我就听你的!你需要什么,大军上下全力配合!”
戚珩也不客气,直接道:“我需要石子,大量的石子!还有黄土、木板、水、铁丝......”
“铁丝交给我,我有现成的铁锭!”张习主动道。
“石子交给我,我带人去准备!”方实也道。
赵湘也拍着胸脯保证道:“其他的交给我,绝对不会误事!”
“好。此外,我还需要五百名士兵听我调遣。”
“没问题!”
一切安排妥当后,整个军营开始忙活起来,纷纷为五日后的大战做着准备。
就在这种氛围中,一名副将悄悄找到了赵愚。
“你想做先锋?”
“正是,请大将军成全!”
赵愚没有立即答应,反而露出犹豫之色:“子庆,你年纪不小了,有家有业的,比不得那些小伙子,你确定要拿命去拼?”
方吉甫脸上闪过一丝痛苦的神情,但转瞬即逝:“大将军,就因为卑职年纪大了,再不拼就没有机会了!卑职曾经想过走捷径、巴结上官获取升职的机会,也差点就成功了,可如今看来这些都是水中月、镜中花,说到底还是实打实的军功才是晋身之资。卑职若再不给自己攒点军功,恐怕就没有回京的机会了!”
对于他过去的经历,赵愚也是清楚的,见他心意已决,便郑重点了点头:“好,五日后的总攻,你担任先锋营指挥使!”
“卑职领命!多谢大将军成全!”方吉甫低头行了个军礼,眼中竟暗含泪花。
从中军大帐出来,方吉甫望着远处忙忙碌碌的侄子方实,想起了上个月兄长来看望他时的那番交谈。
“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总觉得是我坑害了你,可我事前又何尝没有劝过你?当初你开始跟谢宣套近乎、因为帮他办些私事便沾沾自喜的时候,我就劝你不要走歪路,可你何曾听进去了?”
“你少来教训我!你自己又何尝不是靠着抱柳明诚的大腿才攀上高枝的?你做得我为何做不得?我不过就是运气差站错了队而已,若我当初跟对了人,那今日又岂能轮得到你在这里数落我?”
“我当初是依附了端王没错,可那跟你投靠谢宣能一样吗?端王人品端正,仁爱旷达,乃是一位至诚君子,我投靠他的时候正是他因为保护年幼的皇子惨遭贬谪的时候,我是真心敬佩他的为人才愿意供他驱驰。可谢宣又是什么人?自私贪婪、玩弄权势、专横跋扈、目中无人,哪里配跟端王相比?你投靠谢宣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升官发财!
端王待我如心腹,一切机密要事都能告知于我,又一路提携,委以重任,知遇之恩,无以为报!可谢宣是怎么对你的?除了让你帮他卖官敛财、事后分给你几吊钱之外,他又给了你什么?他真的信任你吗?若他真的视你为心腹,谋反这么大的事为何不带上你?”
“他不信任我还不是因为我是你的弟弟?若没有你,他又怎会对我处处戒备?”
“你应该庆幸他不信任你,谋反这件事你才没有过多牵扯其中!此事说起来还是要感谢端王,他特地通过联姻的方式将你的女儿弄到自己身边,让谢宣心里膈应;在他决定起兵之前,又让人故意在谢宣面前诬告你贪了他的钱,这才令谢宣对你心生嫌隙,将你排除在参与谋反的将领之外,否则,你两年前就人头落地了!”
方吉甫愣了愣,方深甫说的后一件事他之前是不知道的,可想了想之后还是摇了摇头:“这不可能!难道他在望州时就能预知谢宣三年后会谋反不成?”
“他或许不知道谢宣会谋反,但他一定早就打定了主意要除掉谢宣!而他为你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让你到时候可以减轻些罪责而已!圣上念在端王与克远的情分上,对你从轻发落,让你还能保有官身,这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你如今非但不知感恩,还在这里怨天尤人,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我言尽于此,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你自己看着办吧!”
“呵呵,我能怎么办?非得让我死在西北才算是对得起你们吗?”
“死?哼,死有何难?可死有重于泰山,有轻如鸿毛,死了之后见到祖先,祖先问你一句你是因何而死的,你待要如何回答?我们没有人指着你报恩,可你总得给你儿子考虑考虑吧?方宵也快大了,你总不希望他再走你的老路吧?好好想想吧!”
方深甫前面说的那些,方吉甫因为置气并没有认真去听、去想,可一句“方宵快大了”却让他心中一颤。想想自己的儿子现在还是白身,就算从军也得从大头兵做起。再看看侄子方实,年纪轻轻就已经位居三品,能够自由进出中军帅帐,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这其中的差距岂止一星半点?
想到这里,方吉甫突然真的有些后悔了。如果当初不是主动投靠谢宣调回禁军任职,而是继续留在西北攒军功,那么如今会不会又是另一番景象?
捷径恰恰是最远的路!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想到这里,他一咬牙毅然来到了中军帐前。
半晌之后,二人站起身来,戚珩转头对一脸困惑的赵愚道:“大将军,我这次带的水泥不太够帮您搭一条完整路的,但是填一丈半的深度还是可以的,剩下的部分您再填土吧!这样的话,我估计四天——最多五天就能完成全部准备!”
赵愚半信半疑地看看戚珩,又看看张习,后者笑道:“大将军,您就放心吧,我俩算了两遍,不会出错的!”
“二位,这可是军营,话说出去就算是立了军令状了,到时候如果完不成,那是要军法处置的!”
“一定能完成!”戚珩信心满满道,“只要大将军按我说的做,五日之后就可以攻城了!”
“好!那我就听你的!你需要什么,大军上下全力配合!”
戚珩也不客气,直接道:“我需要石子,大量的石子!还有黄土、木板、水、铁丝......”
“铁丝交给我,我有现成的铁锭!”张习主动道。
“石子交给我,我带人去准备!”方实也道。
赵湘也拍着胸脯保证道:“其他的交给我,绝对不会误事!”
“好。此外,我还需要五百名士兵听我调遣。”
“没问题!”
一切安排妥当后,整个军营开始忙活起来,纷纷为五日后的大战做着准备。
就在这种氛围中,一名副将悄悄找到了赵愚。
“你想做先锋?”
“正是,请大将军成全!”
赵愚没有立即答应,反而露出犹豫之色:“子庆,你年纪不小了,有家有业的,比不得那些小伙子,你确定要拿命去拼?”
方吉甫脸上闪过一丝痛苦的神情,但转瞬即逝:“大将军,就因为卑职年纪大了,再不拼就没有机会了!卑职曾经想过走捷径、巴结上官获取升职的机会,也差点就成功了,可如今看来这些都是水中月、镜中花,说到底还是实打实的军功才是晋身之资。卑职若再不给自己攒点军功,恐怕就没有回京的机会了!”
对于他过去的经历,赵愚也是清楚的,见他心意已决,便郑重点了点头:“好,五日后的总攻,你担任先锋营指挥使!”
“卑职领命!多谢大将军成全!”方吉甫低头行了个军礼,眼中竟暗含泪花。
从中军大帐出来,方吉甫望着远处忙忙碌碌的侄子方实,想起了上个月兄长来看望他时的那番交谈。
“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总觉得是我坑害了你,可我事前又何尝没有劝过你?当初你开始跟谢宣套近乎、因为帮他办些私事便沾沾自喜的时候,我就劝你不要走歪路,可你何曾听进去了?”
“你少来教训我!你自己又何尝不是靠着抱柳明诚的大腿才攀上高枝的?你做得我为何做不得?我不过就是运气差站错了队而已,若我当初跟对了人,那今日又岂能轮得到你在这里数落我?”
“我当初是依附了端王没错,可那跟你投靠谢宣能一样吗?端王人品端正,仁爱旷达,乃是一位至诚君子,我投靠他的时候正是他因为保护年幼的皇子惨遭贬谪的时候,我是真心敬佩他的为人才愿意供他驱驰。可谢宣又是什么人?自私贪婪、玩弄权势、专横跋扈、目中无人,哪里配跟端王相比?你投靠谢宣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升官发财!
端王待我如心腹,一切机密要事都能告知于我,又一路提携,委以重任,知遇之恩,无以为报!可谢宣是怎么对你的?除了让你帮他卖官敛财、事后分给你几吊钱之外,他又给了你什么?他真的信任你吗?若他真的视你为心腹,谋反这么大的事为何不带上你?”
“他不信任我还不是因为我是你的弟弟?若没有你,他又怎会对我处处戒备?”
“你应该庆幸他不信任你,谋反这件事你才没有过多牵扯其中!此事说起来还是要感谢端王,他特地通过联姻的方式将你的女儿弄到自己身边,让谢宣心里膈应;在他决定起兵之前,又让人故意在谢宣面前诬告你贪了他的钱,这才令谢宣对你心生嫌隙,将你排除在参与谋反的将领之外,否则,你两年前就人头落地了!”
方吉甫愣了愣,方深甫说的后一件事他之前是不知道的,可想了想之后还是摇了摇头:“这不可能!难道他在望州时就能预知谢宣三年后会谋反不成?”
“他或许不知道谢宣会谋反,但他一定早就打定了主意要除掉谢宣!而他为你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让你到时候可以减轻些罪责而已!圣上念在端王与克远的情分上,对你从轻发落,让你还能保有官身,这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你如今非但不知感恩,还在这里怨天尤人,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我言尽于此,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你自己看着办吧!”
“呵呵,我能怎么办?非得让我死在西北才算是对得起你们吗?”
“死?哼,死有何难?可死有重于泰山,有轻如鸿毛,死了之后见到祖先,祖先问你一句你是因何而死的,你待要如何回答?我们没有人指着你报恩,可你总得给你儿子考虑考虑吧?方宵也快大了,你总不希望他再走你的老路吧?好好想想吧!”
方深甫前面说的那些,方吉甫因为置气并没有认真去听、去想,可一句“方宵快大了”却让他心中一颤。想想自己的儿子现在还是白身,就算从军也得从大头兵做起。再看看侄子方实,年纪轻轻就已经位居三品,能够自由进出中军帅帐,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这其中的差距岂止一星半点?
想到这里,方吉甫突然真的有些后悔了。如果当初不是主动投靠谢宣调回禁军任职,而是继续留在西北攒军功,那么如今会不会又是另一番景象?
捷径恰恰是最远的路!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想到这里,他一咬牙毅然来到了中军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