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猛攻新札姆基要塞,耗掉了可在好天气征战的宝贵日子。攻下该要塞时,时节已经太晚,不适合在该年剩下的日子打一场大攻城战。于是1661年冬,奥斯曼宰相带兵回到贝尔格莱德,打算隔年春天重启战争。
此时哈布斯堡王朝指挥官蒙特库科利麾下仅有12,000名士兵,即使有尼古拉·兹林伊的15,000名匈牙利、克罗地亚军队的支援也难与奥斯曼人抗衡。
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于公元1662年1月,也就是天启四十二年正月,召开帝国议会,提议征召士兵并向德意志和欧洲其他国家寻求帮助。2月,帝国议会最终同意将刚招募的21,000名士兵,派往匈牙利。
利奥波德一世是鲜明的反对新教的君主,但他又不得不依靠德意志新教君主来提供军事援助。尽管一些新教君主提出抗议,但并没有拒绝提供帮助。截止到4月,勃兰登堡和萨克森同意派遣他们自己的特遣队。一支由3万名巴伐利亚人,7000名勃兰登堡人和萨克森人组成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开赴巴尔干。
同时,应利奥波德一世的邀请,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也象征性的派出了一支6000人的军团,该军团由法国科里尼伯爵和美因茨的约翰·菲利普亲王指挥,士兵们都穿着统一的制服,这种新颖性在欧洲军队中开始变得系统化。因为,在欧洲战场上,大明帝国的军队,旗帜鲜明,一年四季数套军装,随便拉出一支军队都能给人一种精锐的感觉。对于服装的喜好,仿佛已经被刻入了法国人的DNA里了一样,在整个欧洲大陆,他率先开始了模仿。
1662年5月,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在匈牙利地区分为三支:南部,17,000名匈牙利克罗地亚军队由兹林伊指挥。中央,蒙特库科利的主力军队,共人。北部,约有8,500名士兵由让·路易斯·拉杜特·德·苏奇将军指挥。 并有大约12,500名士兵为保卫北方堡垒做准备。
帝国一次性投入了大军,可以说是自三十年战争之后,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
然而联军指挥官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分歧,这使得蒙特库科利不得不用他所有的外交技巧保持这支军队的团结。一个特别的复杂因素是他和兹林伊的关系十分糟糕,两人不仅仅是因为兹林伊是个地地道道的匈牙利民族主义者。而接下来在这场战争中他们的关系会变得更糟,因此这支人的军队并不团结。
由于围攻新札姆基耽误了奥斯曼军队的进攻计划。因此1662年这次出征,大维齐尔科普鲁律·艾哈迈德帕夏决定不攻击多瑙河沿线,而是循南路往北挺进,沿着往北逶迤的肖普朗丘陵边缘,穿过哈布斯堡王朝辖下匈牙利境内的南部诸县,通向一个名叫维也纳新城的旧镇。维也纳新城是抵达维也纳路上的最后一个大障碍。
1661年,奥斯曼大维齐尔科普鲁律·艾哈迈德帕夏在多瑙河北侧连战皆捷时,米克洛什·兹林伊已准备攻击南面的奥斯曼人。他先在新兹林堡附近分别于11月和12月,趁着冬季两次击败奥斯曼军队的杂牌军。然后攻击德拉瓦河、萨瓦河沿线的奥斯曼城镇和通信补给线,兹林伊的袭击持续了1661年的整个冬天。袭扰战中,他又募集了近三万克罗地亚人、匈牙利人、阿尔巴尼亚等地的民兵,其中有一部分是受过训练的士兵,只可惜他们没有火炮。这有弊,也有利,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保持机动,痛击敌人的野战军,但攻城战方面,没有重型武器的他们,只能无能为力。
1662年1月末,兹林伊包围了锡盖特堡,这让奥斯曼人完全猝不及防。然后在奥斯曼人慢慢集结兵力意图反攻时,此人又迅速向奥西耶克进军,兹林伊于2月1日攻占奥西耶克镇后不多停留,马上撤退。
撤退前,他放火烧掉苏丹苏莱曼时期修建的大木桥和堤道,事后证明这对奥斯曼人打击极大。因为这是奥斯曼军队跨河进入匈牙利的主要通道,往北的贸易路线随之关闭,部队、装备的北运同样被阻绝。
在木桥在猛燃之际,兹林伊的部队随后便进攻了奥斯曼人占领的佩奇。城镇被烧毁,外用的防御工事也被销毁,但未能攻下防守强固的该城城堡。2月6日,他们退入克罗地亚境内,心满意足于毁掉奥斯曼人的防御工事,准备来春再度攻击敌人的死穴。
然而兹林伊的部队未能拿下锡盖特堡和佩奇,但如果拿下主要目标考尼饶,将足以大挫奥斯曼人几个月前拿下新札姆基的锐气,可惜由于实力悬殊兹林伊没有成功征服。
4月末,兹林伊麾下的三万民兵(其中部分为克罗地亚骑兵)出现在考尼饶城外,那是奥斯曼人位于边境区的最后一个大型前哨基地。此时大维齐尔科普鲁律·艾哈迈德帕夏率军离开了贝尔格莱德,在5月20日,经新浮桥渡过德拉瓦河,进入匈牙利。
科普鲁律·艾哈迈德帕夏的奥斯曼军队为了在沼泽上盖木堤道,以便重炮横跨沼泽,行进速度不得不放慢,因此他花了十多天才走完到考尼饶的短短路程。若非他只带了七门重炮而把剩下的全留在奥西耶克,这段路会花上更久时间。他们抵达时,匈牙利人和克罗地亚人正要发动最后一击。
在匈牙利北部,德·苏奇的军队赢得了一些小胜利。 这场胜利中最重要战役的是扎尔诺维察战役与莱维采战役。
而这一系列战斗的胜负,也让旁观者朱由校看清楚了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的战斗力,以及一旦没有了重炮加持下,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为他敲响了警钟。
因为大明帝国的军队也是极度依赖火炮的加持,在占领波兰-立陶宛全境之后,吴三桂麾下的军队居然花了一年多时间还未能平息这些白皮猴子层出不穷的袭扰战。
而这,也是他亲临华沙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之一。当然,他并不否认,他对米克洛什·兹林伊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是让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借机安插在巴尔干,做为大明帝国钉子的人选。
此时哈布斯堡王朝指挥官蒙特库科利麾下仅有12,000名士兵,即使有尼古拉·兹林伊的15,000名匈牙利、克罗地亚军队的支援也难与奥斯曼人抗衡。
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于公元1662年1月,也就是天启四十二年正月,召开帝国议会,提议征召士兵并向德意志和欧洲其他国家寻求帮助。2月,帝国议会最终同意将刚招募的21,000名士兵,派往匈牙利。
利奥波德一世是鲜明的反对新教的君主,但他又不得不依靠德意志新教君主来提供军事援助。尽管一些新教君主提出抗议,但并没有拒绝提供帮助。截止到4月,勃兰登堡和萨克森同意派遣他们自己的特遣队。一支由3万名巴伐利亚人,7000名勃兰登堡人和萨克森人组成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开赴巴尔干。
同时,应利奥波德一世的邀请,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也象征性的派出了一支6000人的军团,该军团由法国科里尼伯爵和美因茨的约翰·菲利普亲王指挥,士兵们都穿着统一的制服,这种新颖性在欧洲军队中开始变得系统化。因为,在欧洲战场上,大明帝国的军队,旗帜鲜明,一年四季数套军装,随便拉出一支军队都能给人一种精锐的感觉。对于服装的喜好,仿佛已经被刻入了法国人的DNA里了一样,在整个欧洲大陆,他率先开始了模仿。
1662年5月,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在匈牙利地区分为三支:南部,17,000名匈牙利克罗地亚军队由兹林伊指挥。中央,蒙特库科利的主力军队,共人。北部,约有8,500名士兵由让·路易斯·拉杜特·德·苏奇将军指挥。 并有大约12,500名士兵为保卫北方堡垒做准备。
帝国一次性投入了大军,可以说是自三十年战争之后,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
然而联军指挥官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分歧,这使得蒙特库科利不得不用他所有的外交技巧保持这支军队的团结。一个特别的复杂因素是他和兹林伊的关系十分糟糕,两人不仅仅是因为兹林伊是个地地道道的匈牙利民族主义者。而接下来在这场战争中他们的关系会变得更糟,因此这支人的军队并不团结。
由于围攻新札姆基耽误了奥斯曼军队的进攻计划。因此1662年这次出征,大维齐尔科普鲁律·艾哈迈德帕夏决定不攻击多瑙河沿线,而是循南路往北挺进,沿着往北逶迤的肖普朗丘陵边缘,穿过哈布斯堡王朝辖下匈牙利境内的南部诸县,通向一个名叫维也纳新城的旧镇。维也纳新城是抵达维也纳路上的最后一个大障碍。
1661年,奥斯曼大维齐尔科普鲁律·艾哈迈德帕夏在多瑙河北侧连战皆捷时,米克洛什·兹林伊已准备攻击南面的奥斯曼人。他先在新兹林堡附近分别于11月和12月,趁着冬季两次击败奥斯曼军队的杂牌军。然后攻击德拉瓦河、萨瓦河沿线的奥斯曼城镇和通信补给线,兹林伊的袭击持续了1661年的整个冬天。袭扰战中,他又募集了近三万克罗地亚人、匈牙利人、阿尔巴尼亚等地的民兵,其中有一部分是受过训练的士兵,只可惜他们没有火炮。这有弊,也有利,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保持机动,痛击敌人的野战军,但攻城战方面,没有重型武器的他们,只能无能为力。
1662年1月末,兹林伊包围了锡盖特堡,这让奥斯曼人完全猝不及防。然后在奥斯曼人慢慢集结兵力意图反攻时,此人又迅速向奥西耶克进军,兹林伊于2月1日攻占奥西耶克镇后不多停留,马上撤退。
撤退前,他放火烧掉苏丹苏莱曼时期修建的大木桥和堤道,事后证明这对奥斯曼人打击极大。因为这是奥斯曼军队跨河进入匈牙利的主要通道,往北的贸易路线随之关闭,部队、装备的北运同样被阻绝。
在木桥在猛燃之际,兹林伊的部队随后便进攻了奥斯曼人占领的佩奇。城镇被烧毁,外用的防御工事也被销毁,但未能攻下防守强固的该城城堡。2月6日,他们退入克罗地亚境内,心满意足于毁掉奥斯曼人的防御工事,准备来春再度攻击敌人的死穴。
然而兹林伊的部队未能拿下锡盖特堡和佩奇,但如果拿下主要目标考尼饶,将足以大挫奥斯曼人几个月前拿下新札姆基的锐气,可惜由于实力悬殊兹林伊没有成功征服。
4月末,兹林伊麾下的三万民兵(其中部分为克罗地亚骑兵)出现在考尼饶城外,那是奥斯曼人位于边境区的最后一个大型前哨基地。此时大维齐尔科普鲁律·艾哈迈德帕夏率军离开了贝尔格莱德,在5月20日,经新浮桥渡过德拉瓦河,进入匈牙利。
科普鲁律·艾哈迈德帕夏的奥斯曼军队为了在沼泽上盖木堤道,以便重炮横跨沼泽,行进速度不得不放慢,因此他花了十多天才走完到考尼饶的短短路程。若非他只带了七门重炮而把剩下的全留在奥西耶克,这段路会花上更久时间。他们抵达时,匈牙利人和克罗地亚人正要发动最后一击。
在匈牙利北部,德·苏奇的军队赢得了一些小胜利。 这场胜利中最重要战役的是扎尔诺维察战役与莱维采战役。
而这一系列战斗的胜负,也让旁观者朱由校看清楚了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的战斗力,以及一旦没有了重炮加持下,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为他敲响了警钟。
因为大明帝国的军队也是极度依赖火炮的加持,在占领波兰-立陶宛全境之后,吴三桂麾下的军队居然花了一年多时间还未能平息这些白皮猴子层出不穷的袭扰战。
而这,也是他亲临华沙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之一。当然,他并不否认,他对米克洛什·兹林伊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是让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借机安插在巴尔干,做为大明帝国钉子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