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山高水远-《秦凤药传奇》

  牧之可是他李琮的妻兄,他去和谈,路遥且艰,谈成对他六王只有好处。

  晚上回到府上,门房上前回禀说王妃叫他一回家赶紧到微蓝院去一趟,有急事。

  他知道云之为什么这样着急。

  他偏不先到微蓝院,先去瞧梅姗。

  被守在路口翘首盼望的鹤娘截个正着。

  这日他心情好,不想扫鹤娘的兴,便由她拉着自己的袖子拉到四姨娘院中。

  屋里摆了酒菜,菜香四溢倒勾起他的食欲。

  索性坐下,由着鹤娘弹着曲儿,他吃喝起来。

  喝至微醺,鹤娘放了琴,坐在他腿上,一双手不老实上下游走。

  他哪里经得起,抱起鹤娘走向床榻。

  鹤娘已服了那坐胎药和补药,这些日子的确感觉精气神都比往日强上许多。

  折腾大半个时辰方罢。

  她身子冷下来,心也渐凉,由着李琮穿起衣服,去瞧梅姗。

  待脚步声远去,她坐起身传了热水重新洗漱。

  心中无可无不可,管他李琮还有没力气再去折腾梅姗。

  老娘反正先受用了。

  瞧过梅姗,他才去了微蓝院。

  云之急得在院子里转了不知多少圈,青石地都磨光亮了几分。

  见李琮身影姗姗来迟,她远远就问,“哥哥的事为何不告诉我。”

  “现在你不也知道了。”李琮淡然回答。

  “你哥哥前头那折子和狂吠差不多,父皇没处置他都算开恩了。”

  “和谈就算谈成难道不是大周之耻?”云之气昏了头,口不择言骂道。

  话音刚落,伴着一记耳光,同时只听李琮痛喝一声,“大胆!”

  云之被李琮打踉跄一步,捂住脸愤恨地低下头。

  “女子不该干政,这是其一,其二所有政务父皇都有其考虑,我们大周现在千疮百孔,哪有精力打仗。”

  她猛抬头看着李琮,“南疆的百姓在忍受倭寇的糟践!他们就不是大周百姓吗?”

  李琮冷着脸走到云之面前,“以后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你少在本王面前说。”

  她本想求求李琮,别让哥哥去和谈。

  不但有损常家之名,路途遥远哥哥是文臣,路上也不安全。

  没成想还未开口,只是质疑皇上向弹丸小国求和有辱大国之威,就被丈夫打了。

  自嫁入王府,她受了太多窝囊气,强咽太多委屈。

  她生就傲骨,不得不因为“夫为妻纲”而放低姿态。

  她想要的举案齐眉,从来没有得着过。

  李琮打心中是看轻女子的。

  他把女人当做男人附属。

  女人是不会产生自我心意的“宠物”。

  她瘫坐在地上,几个陪嫁丫头忙过来搀起她。

  “王爷又要月余不来微蓝院了吧,请王爷走好。”

  这次云之不再屈就,硬梆梆甩出一句,转头回房去了。

  李琮浑不在意,云之有脾气,他一向知道。

  过上一些日子,她气消了,两人自然就和好了。

  现在他的心思全在迎娶曹氏女身上。

  若和谈不成,皇上要打仗,曹家又要回到权利中心。

  兵权也有可能要变上一变。

  他拐头又去了鹤娘房中。

  却见屋里灯都熄了,鹤娘为着能怀上胎,日日早起早睡,积极进补。

  非但如此,她每天算着李琮回府时间。

  十几天来有一半日子,李琮都被她用了各种手段——撒娇、假生气、亲自下厨……勾到房中。

  到了日子,癸水真的未来,叫府医一瞧,真的怀上了。

  鹤娘喜极而泣,先到微蓝院去报喜。

  她去的那日,恰皇上下了旨,不日常牧之要启程去和谈。

  圣旨是凤药伺候笔墨,眼看着皇上一笔一笔写下的。

  未动一兵一卒,先求和,丢尽大周脸面。

  外头阳光和煦,凤药研墨的手凉得快要持不住墨方。

  那一笔笔写的不是字,写的是大周朝国运。

  写的是大公子的前程。

  写的是多少忠贞之士一个个不眠夜,一片片断肠声……

  她红了眼圈,尽量压下情绪。

  当天下了值,她传信求玉郎让她万万能见牧之最后一面。

  那晚,见了大公子,凤药正经向他施了一礼,“公子莫扶凤药,让凤药行完这一礼吧。”

  凤药哽咽着,好久才起身。

  “公子不要以为凤药女流之辈,不懂政务。凤药心中知道大公子牺牲了什么。公子风骨以后会被人所理解的。”

  “什么理解不理解,我是不在意的。”

  牧之凛然道。

  烛光下他风姿皎如玉树含春冰,带着不可亲近的疏离。

  凤药肃然,“小女还有一事相求。”

  她想请牧之给公主写封信。

  牧之心知凤药不是以德报怨那种人。

  她一向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公主所为,凤药绝不会原谅,还让自己写离别书,其中定有深意。

  凤药将自己所思所虑说了一回,这封信原是种尝试,也算是个保障。

  到时这信管不管用,还看公主对牧之究竟报了几分真情。

  这一步棋有可能起了大用,也有可能毫无意义。

  牧之心下佩服凤药走一步看三步的心机,当下请她研墨,自己写了封长长的决别信。

  凤药心中悲凄,自己求他,他肯写,两人都心知肚明此去,彼此认定此去便是绝别。

  否则不如等他回来再写也不迟。

  这一夜,凤药失眠了,为牧之不值,为云之与夫人心碎,为大周忧思。

  下旨和谈的消息在民间传开了。

  连鹤娘这样从不关心政治与国事的人都在心底看不起皇上。

  街头巷尾都流传是常家大公子上书要求去和谈的。

  他走的这天,百姓自发到郊区送他——不过都是辱骂于他。

  甚至有人向他扔臭菜叶,他淡淡拍了拍丢在衣服上的菜叶、垃圾。

  几位知己好友,常家同辈与晚辈都来送行。

  他阻止了大家,既不与百姓对骂也不向他们解释。

  他一脸淡然,“既已身担此职,还在意世间区区误解吗?”

  “我心已死,不在意百姓怎么骂,他们肯骂我倒欢喜,证明我们的百姓还有血性。大周便还有希望。”

  一杯水酒送上,他昂头饮下。

  翻身上马抱拳对送别的朋友亲人道,“山高水远,各自珍重。”

  挥鞭纵马,带着大周和谈的人马起程而去。

  直到他悲壮的影子消失在路的尽头,众人听到一声哭喊从来路上传来。

  是云之。

  她焦急地从车棚窗中探出半个身子狂喊着哥哥的名字。

  脸上的面纱掉了一半,一脸的泪水,眼中满是悲怆。

  李琮不让云之来送别。

  云之假做不在意,若与之发生争执,只所更费时间。

  直等到李琮出门,才叫人套车赶过来。

  到底晚了一步。

  她俯在车窗上失声痛哭。

  离她很远的灰顶马车上还有一人与她心情一般无二。

  那是牧之与云之的母亲。

  眼睁睁看着儿子远行的背影,心碎无声。

  云之没看到那棚车,她太难过了,边哭边要人赶车,她要立刻见到凤药。

  这个家里,除了母亲,只有凤药才能理解她心中苦痛。

  她不忍心再去烦母亲。

  哥哥离开已经够让母亲心碎。

  若再加上不省心的自己,母亲无论如何不该承受双重痛苦。

  她借由给皇贵妃请安进了宫。

  先去给婆母请过安,找机会唤出胭脂,让胭脂帮她喊来了凤药。

  一见凤药她强忍下的悲伤,连同在府中受的委屈一起崩溃。

  扑入凤药怀中痛快哭出声音。

  凤药与胭脂两人对视,心中都清楚是因为牧之此次远行凶多吉少。

  她轻轻拍打着云之后背,心中与云之一样忧伤。

  初次与大公子相遇仿佛就在昨天……

  她将小姐带至自己暖阁中,加以抚慰。

  等云之渐渐冷静下来,详细告诉凤药李琮这几日与她说过的话。

  那些话听了叫人先是心惊,而后心寒。

  不止寒的是云之做为发妻的心。

  叫外人听着,都觉此人心中只有利,没人味儿。

  有些坏蛋,卖国求荣、没有道德,却能对妻女上心,哪怕死,也考虑到妻女如何安置,给家里人留个好生活。

  有些人待家人淡漠,却将国家大义放在心头,宁可牺牲全家人,也要保卫疆土。

  那李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