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抵达笈多王朝,印度汗国和头罗曼-《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

  小国人口太少了,根本不能够满足大乾帝国的胃口。

  大乾现在需要开荒的边远地区太多了。

  南方这边还好,林邑、扶南这些地方,其实原本就在商业联盟里。

  最重要的是靠近赤道,更加适合生存。

  西藏是高原。

  北边是冻土。

  一个个的,连人口都没有,怎么开荒?

  大乾皇帝罗林表示内心很急。

  指望机器人吗?

  那也没有那技术呀。

  其实就是现代,这个问题其实也挺严重的。

  人都往内地发达地区挤,疯狂内卷。

  而边远地区则是无人。

  就算是内地也是一样。

  比如说着名的经济堪比一国的广东省。

  众所周知,广东指的是珠三角地区,粤北、粤东、粤西都不属于广东。

  这些地方的人疯狂朝着中心冲。

  然后粤北东西的乡村、小城镇,都没人了,没有人口,那也难发展。

  最终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

  人口流向发达地区,所造成的穷地越穷,富地越富。

  这是连现代都难以解决的事情。

  如今,大乾帝国所采取的解决办法也并不算高明。

  人口该流失的还是会流失。

  只是大乾帝国掠夺人口,让这些人口来负责开荒罢了。

  只能是饮鸩止渴。

  几十年,上百年后,到时候边远地区的人口又流失得差不多了。

  这问题得又重新摆在大内阁里面,让皇帝和宰相们愁眉苦脸。

  …………

  不管如何。

  姜旭所率领的船只,以及珂烈所率领的护航舰队,也都在半个月,如约抵达了笈多王朝。

  笈多王朝自然是不敢对东方霸主有怠慢。

  哪怕是最强盛时期的笈多王朝,也不曾比此时的大乾帝国强大。

  于是,姜旭受到了笈多王朝最热烈的欢迎。

  姜旭是有经验的。

  当初下西洋,花了好几年时间在这些国家上,而且这个笈多王朝,他当初也是来过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姜旭才会被选择为这次任务的执行者。

  那边,珂烈已经开始安排水鬼伺机而动了。

  而姜旭则是在和鸠摩多笈多一世聊天。

  都是一些外交上的礼貌措辞。

  大乾是个讲文明的国度。

  文明有礼是汉文化的一大特点。

  不管实际上是在做什么,但至少表面上也是必须得摆出一副伟光正的形象。

  鸠摩多笈多一世自然是十分受用的。

  看看!

  连如此强大的大乾王朝,都对他们那么有礼节。

  最重要的是,大乾的确是在和笈多王朝合作。

  要搞清楚。

  大乾这一次来,目的并非是吞并笈多王朝。

  而是要用利好的消息,掩盖住人口上的掠夺。

  的确是要增加贸易量的。

  这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

  且,如果事情败露,那么因为利益相关,这也会让笈多王朝很为难。

  如果笈多王朝发现了大乾在抢掠人口,难道就能立即喊停吗?

  利益相关,那时候大乾已经有着大量和笈多王朝的合作,利益关系已经套牢。

  笈多王朝想要着手处理,那也会顾忌许多。

  毕竟……

  大乾可以不和笈多王朝做生意,但笈多王朝很需要大乾的货物。

  …………

  几天的接洽下来。

  姜旭也是体现出了出色的业务能力。

  毕竟整个大乾朝廷,也就他一个宰相亲自来过这些国家。

  而鸠摩多笈多一世也是心情更加愉快。

  因为他没有看到姜旭在推诿,或者是专注于享乐。

  不如说,姜旭对于促进合作这方面很积极,这几天已经敲定了不少增大的贸易量。

  另外一方面,姜旭带来的太医也已经构筑起了隔离区,对于那些疫病受害的人也在进行研究。

  这都是在做实事呀。

  鸠摩多笈多一世对于大乾的好感开始飙升了。

  …………

  在大乾抛出的美味果实下,笈多王朝沉沦于美好,却是忽略了其下的暗流。

  而对此,隔壁的印度汗国感到些许担忧。

  头罗曼皱起眉头,手上拿着一份信件。

  “西藏目前被大乾帝国所统治,我们也能够通过这和大乾帝国做生意。”

  相比于古典王朝的笈多王朝,印度汗国其实并非是王朝。

  他们的前身是匈奴。

  曾经,匈奴雄踞中亚,往西威胁波斯帝国,往东威胁中原魏国,往南也是威胁笈多王朝。

  但后来。西边的匈奴——白匈奴,在大约八十年前被波斯帝国消灭。

  东边的匈奴,在最近几年被大乾帝国所驱逐,远赴东欧那边去了。

  最后只剩下了他们这一批。

  换而言之,此时的印度汗国也可以看做是南匈奴。

  “唉,竟然也只能够回忆祖上荣光了。”

  当初匈奴之强悍,真可谓“肆虐”二字。

  头罗曼叹了口气。

  现在,印度汗国其实是已经在王朝化了。

  因为这边的土地适合耕种。

  这是游牧文明朝着农耕文明的转变。

  虽然缺乏了侵略性,但是稳定性大大的增强。

  而实际上,这也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比于隔壁建国两百余年,开始走下坡路,国内矛盾积压的笈多王朝。

  印度汗国这边反倒是更为开明。

  因为他们在学。

  本来,从游牧文明转变成农耕文明就是在学。

  各种制度基本上都是在“参考”周围的王朝。

  所以对于他们而言,改革难度很低的。

  不如说,之所以会成为印度汗国,正是因为在不断改变。

  否则的话,他们现在应该还得叫匈奴。

  “准备迎接大乾的使者。”

  头罗曼说道。

  虽然他们和大乾帝国接壤。

  但却是和西藏接壤。

  西藏是个什么情况,他们还不清楚吗?

  高原呐。

  荒无人烟呐。

  这比笈多王朝那边还有安全感。

  因为这边压根就没有人,如果有,那一定是来做生意的商人。

  “大乾帝国能够不念及前身匈奴的身份,而和我们做生意,这真是太好了。”

  毕竟一百多年前,三大匈奴可谓是连成一片,虽说是不同的可汗在统治,但也基本上算是同一个国家,经常有军事方面的援助。

  也就是一起去抢掠,然后分赃。

  但如今。

  在头罗曼的眼中,他们现在已经是印度汗国了。

  匈奴是什么?

  不认识,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