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行而不辍-《命如草芥,待我重新书写》

  “李楠?你自己出来玩啊?”

  “嗯。家里来亲戚了,谈论的话题不爱听。”

  “李楠,这是苏教授的侄女苏小雨,小雨,这是陈书记的孙女李楠。”

  赵小姩给李楠和苏小雨互相介绍。

  “你好!”

  “你好!”

  李楠说:“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我们三个年纪相差不大,但我奶奶喊苏教授大姐,我们三人差了辈。”

  赵小姩和苏小雨哈哈一笑,“她们老的论老的,咱们自己论自己的,想叫姐姐就叫姐姐,想喊名字就喊名字。”

  “那我还是喊姐姐吧,一看就合眼缘,就像前世认识一样。小姩姐,小雨姐!”

  “哎!”

  “哎!”

  两人答应了,相视一笑。

  三人坐在江边垂柳树旁石上,聊起心事。

  李楠高中落榜后又复读,但是成绩提高得有限,眼下有个好的工作机会,妈妈想让她早早工作。

  李楠不甘心,但又怕再次落榜丢人。

  苏小雨思忖后说:“楠楠,我也复读过一次,差了几分。如果时光回到过去,我会复读第三次,大学真的很重要。难考是事实,几乎是百里挑一。”

  “小雨姐,我妈在家絮叨,大学毕业后也是要工作的,现在机会难得,而我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两说,所以我焦虑。”

  赵小姩看着远处起落的白鹭,不经意地说:“楠楠,环境会决定命运,你适合高远的天空,就像那群白鹭,它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起落,可以挑选栖息地。家禽虽然安稳,结局注定,没有自由。”

  此言一出,三人的目光都开始追随美丽的白鹭。

  暖风轻送,鸟鸣清悠。

  苏小雨和李楠感觉心底压抑的种子开始萌芽,笑容浮上脸颊。

  见此,赵小姩认真地说:“我希望你俩都能去上大学,有一个高的起点,影响时政,从而改变我们这些普通妇女的命运。”

  苏小雨和李楠的眼睛变大变亮,内心的火焰被点燃,好像一下子被赋予重任,激动地有点颤抖。

  “我们,行吗?”

  “行的,先辈们也都是血肉之躯,只是内心的志向不同,国家的命运也就不同了。”

  赵小姩是见过未来的,那国富民强的华夏盛世。

  苏小雨和李楠从未被别人如此坚定地信任过,刹那间感觉天地广阔,神清气朗。

  两人紧紧握着手互相鼓励。

  心念的力量巨大,一个小时前,两人还是迷茫的找不到方向的孤雁,此刻,两人结伴同行,感觉能够飞越喜马拉雅山脉,飞到理想之地。

  三个小女子在江边畅谈,壮志飞扬。

  等赵国宝寻来时,见三人正在嘎嘎大笑,酣畅淋漓。

  看着笑脸通红的姐姐,赵国宝感觉自己像一个闯入者。

  “姐姐,晚上想恰么哩?”

  赵小姩冲有点害羞的弟弟点点头,看着偏西的日头,对苏小雨和李楠说:“明天中午去我家恰饭,江安路24号。”

  “好嘞,小姩姐。我就冒昧打扰了哈。”

  “小姩请客,我一定来。”苏小雨答应的也很痛快。

  “带上苏教授和芳芳。”

  “好。”

  苏小雨接上芳芳回了招待所,李楠回了自己家。

  进了院,赵国宝问赵小姩:“小雨姐这是好了吗?下午还一副想不开的模样。”

  “江水可以带走所有的忧愁,以后都是好日子,单身贵族的好时光。”

  赵国宝可不想听姐姐说这些不要男人的话,有些不靠谱,还让人害怕,赶紧打岔,“明天请客恰么哩菜?”

  “明天一早市场上有么哩青菜,你就买么哩青菜,鱼买两条,家里有鸭子咸肉。”

  赵小姩回家就上炕躺着休息了。

  这一下午打架吵嘴,还得劝人,比上班还忙。

  常静贞走进来问赵小姩:“大青去接你怎么不见人?”

  “可能回赵家庄了吧。”

  “回去做啥子?东西都搬过来了?”

  “下午赵荷花带着他爹娘来了,想要车祸赔偿金,我没给,打了荷花一顿。”

  “真的?”

  “当然是真的,国宝没有同你讲?他也看见了。”

  “我说国宝下午坐卧不宁,好像屁股长了刺,扭来扭去的。”

  “不要担心。姆妈,顺其自然。”

  “你真的是变了,不再事事听大青的。”

  “我有主见还不好?听他的我没有好日子过。以后我只听自己的。”

  “你不怕他们来闹吗?”

  “他们凭啥子来闹?我和赵大青连结婚证都没扯,怕个锤子!”

  “去年回来你们没扯证?”

  “他姆妈说生了儿子再扯证,他就老实听话了。过年又忙,忙完没几天就出去打工,一拖就是一年。”

  “赵大青娘这个死婆娘就是恶,啥子闲事都管,真坑崽。以后你啥子打算?”

  “先分家,我不回去了。赵大青要是顾小家,就留下。要绑在他爹娘身上不断奶,就还给他家不要了。”

  “小姩,这不得行,好女不嫁二夫。”

  “我有小雪,结婚就是为了合法生娃娃,我已经生好了,没有必要再结婚。”

  “啥子?”

  “我自己有房子,自己会赚钱,不靠男人也能过好。”

  “这房子你买下来了?”

  “嗯。不要和别人说。”

  “小姩,太突然了。一辈太长,还是找个人陪吧。”

  “没有牢房住,我还非得编个箩筐蹲蹲?”

  “夫妻有坏的,也有好的。”

  “好的在傻子哪里?脑子是浆糊过不好日子的,赵大青要么想明白、做清爽,要么就走人。”

  “这房子写的你名字?”

  “嗯。只写了我自己的。我俩打工的钱,前面都给他家了,我留这点不多。”

  “唉!小姩,你比姆妈强,姆妈手里就没有捏过钱,钱要么在你奶奶手里,要么在你爸爸手里。”

  “姆妈,放心,以后你赚的钱都给你存在手里。你想咋个花就咋个花。”

  “我还能在城里赚到钱?”

  “能的,姆妈。你先养好身体,我和常喆商量下干点什么好赚钱。”

  “我会绣花,打毛线,就是现在手粗了,会挂丝。有钱就不会低头哈腰,做条短脚裤里都要找你爸爸要钱。”

  “姆妈,我买台缝纫机,在服装厂我是加工高档服装的,我会做衣服,也学会了裁剪,咱们开个裁缝店,以后天天让你穿新衣服。”

  母女两人相谈正欢,赵国宝煮好汤粉端进堂屋,听见姆妈和姐姐要留在城里开店,激动地差点洒了汤。

  “啥子?你们都不回村了?”

  喜欢命如草芥,待我重新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