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农家大都开始吃晚饭。
赵大青拎着一瓶酒,不愿碰见村里的人,遇见了无话可说,说了更无人懂。
他穿过开满紫云英的稻田,踩着田埂,悄悄来到老丈人赵有粮家。
赵有粮正在喝闷酒。
今天他老娘想吃豆腐,他推了半天的磨,做了三板豆腐,几碗豆花。
本来想给妻子留两板,炸成豆腐泡吃,结果煮豆浆的香味飘出来,四邻五舍都知道他家做豆腐了,大家都拿着盘子碗到他家来买豆腐。
自家老娘一看有钱收,跳得比谁都快,卖豆腐的钱全揣进了自个腰包,谁都别想要出一个钢镚。
大过年的,赵友有粮不能捂着豆腐不卖,自家本来就是卖豆腐的。
左邻右舍还嫌买得少,都说:“你家静贞啥时候回来?你点的豆腐没有她点得漂亮。”
赵有粮只能含含糊糊地回应,出了正月再说。
从前他总是怪常静贞做豆腐非要拉到远处卖,卖的钱还送到食堂让自己存着。
近处的人家只收豆子换豆腐,现在看老娘抢着收钱的做派,知道了其中缘由。
与儿子不同,常静贞是儿媳妇,受了婆婆气还没处发作,打儿骂女也舍不得。
遇上胡搅蛮缠的老娘赵有粮头疼,也理解了常静贞的难为。
赵大青走进老丈人家的院子,打量起老丈人家去年盖的新屋。
大小都差不多,与自家不同的是,老丈人家盖新屋的钱老两口辛辛苦苦攒的,自家盖新屋的钱是自己和赵小姩两人打工挣的。
不同想法的老人,不同的做派。
自己亲娘总是叮嘱自己不要让赵小姩手里有钱,说赵小姩有钱就会补贴娘家,要提防媳妇,所以自己挣的钱都交给老娘攒了起来。
今年开了一个存折,自己没空,让赵小姩去开的,所有的收入除了非花不可的开销都存了起来。
现在看来,老丈人家不光白养了闺女,一分钱没花到他们的,还得替他们养小雪,自家老爹老娘就出了一张好嘴,就把所有的利益都扒拉到自己碗里了。
赵小军是和他们一模一样的人,难怪会互相喜欢。
赵大青嗤笑了一声,叹口气,进了堂屋。
赵有粮正烫了一瓷壶酒,在浅斟慢酌。
赵大青上前叫了一声爸,感觉心里的委屈直往眼睛鼻孔里钻。
赵有粮见女婿登门,不能怠慢,领他到厨房,问他有什么想吃的,再炒两个菜,爷俩喝几杯。
赵大青哽咽地说想吃蒜泥白肉和麻婆豆腐。
赵有粮让他剥蒜,去院里掐小香葱和香菜,然后去坛子里倒米酒,又烫了一壶酒。
赵有粮点火炒菜,速度飞快,一会功夫四个菜就端上了桌:蒜泥白肉、麻婆豆腐、凉拌猪头肉和青蒜苗炝炒油豆腐。
热辣鲜香中,爷俩先碰了一个。
赵小姩奶奶今天收了钱,心情大好,没出屋,躺在床上听戏曲广播剧,收音机声音开得很大。
酒菜下肚,赵大青和赵有粮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大青,多吃点,出去打工就吃不到家乡菜了。”
“爸爸,今年姆妈和小姩留在城里养身体,我自己都不太想去外头打工了。”
“外面挣钱多,屋里头钱难挣,你看这房屋宽敞,也是这几年能做生意了,你姆妈天天推磨做豆腐,一块豆腐一块豆腐换回来的钱。”
赵大青眼前浮现出常静贞风吹就倒的模样,一个小个子的瘦干女人,推着沉重的磨盘,日复一日地磨着豆浆,做好豆腐又拉到镇上和各村去卖。
豆渣喂鸡鸭鹅猪,也不能浪费。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时时刻刻不得闲。
自己亲娘是怎么说的?“常静贞爱干净,家里磨豆腐,有豆浆喝,小雪跟着她能过上好日子,跟着我们邋邋遢遢的。”
于是,自己就把孩子理所当然地放在丈母娘这里了。
现在想来全是自家亲娘的算计。
想到这里,赵大青对赵有粮说:“我弟马上娶媳妇,我和爹娘分家了。除了一间房也没分到啥,以后我挣的钱都归小姩管。”
“你说的都是真的?”
赵有粮用审视的语气问赵大青。
他不太相信赵大青,因为乡下男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孝顺爹娘,要照顾兄弟姊妹,妻子儿女是放在最最后边的。
有句话咋个讲的?“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说的就是衣服可以换,手脚缺一不可。
赵有粮此前已经喝了不少酒,他这么想,也就这么顺口说出来了。
赵大青听完后一愣,摇摇头,对老丈人说:“爸爸,这话讲的不对,你看街上残疾人都在拄拐走路,没看见谁光着屁股在外面的,男人没有老婆,跟光着身子有什么两样?人可以缺手却脚,但不能光着身子在外面晃吧?”
赵有粮听完,愣怔了一会,觉得赵大青说的更有道理些,怎么从前就没有人对他讲呢?
不禁悲从中来,自己这段时间单身汉的日子过得真苦!
难怪这些男人们嘴上说着要讲兄弟义气,背地里想方设法都要去讨一个老婆,让自己日子好过。
赵大青见老丈人不说话,不反驳自己,觉得他能理解自己的心,就继续说:“以前我也觉得爹娘老子是老大,会永远管着我们,但今天我家出的事让我看透了,还有一句老话讲了:树大分杈,人大分家。
我们小两口挣的钱都交给爹娘盖新房了,可我弟弟自己却藏了心眼,自己挣的钱都存起来自个用。”
“你爹娘和你弟弟,都是那种会盘算别人的。你和小姩全是傻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寻思你弟媳妇估计也是一个能算计的,你以后自己长心吧。”
“爸爸,你和姆妈是怎么过来的?姆妈正月初十过生日,你进城吗?”
“我会进城的。以前这个家,她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我觉得日子好过,是我养活着他们。
现在我才明白了,凭我那点工资也就能养活我自己和老娘,孩子和她自己还真得算你姆妈自己养活的。”
“怎么会?爸爸你有工资的。”
“我这段时间,夜里一个人睡不着,前思后想,这点账还是能算明白的。我的工资是一个死数,是小头,而她卖豆腐,养鸡鸭鹅卖肉卖蛋,那才是大头。
不过我比你还算要点脸,你是个更不要脸的小白脸子,连你自己和孩子都是你老婆养的!”
啥?!
赵大青被老丈人这出其不意的一顿骂,直接懵了。
喜欢命如草芥,待我重新书写
赵大青拎着一瓶酒,不愿碰见村里的人,遇见了无话可说,说了更无人懂。
他穿过开满紫云英的稻田,踩着田埂,悄悄来到老丈人赵有粮家。
赵有粮正在喝闷酒。
今天他老娘想吃豆腐,他推了半天的磨,做了三板豆腐,几碗豆花。
本来想给妻子留两板,炸成豆腐泡吃,结果煮豆浆的香味飘出来,四邻五舍都知道他家做豆腐了,大家都拿着盘子碗到他家来买豆腐。
自家老娘一看有钱收,跳得比谁都快,卖豆腐的钱全揣进了自个腰包,谁都别想要出一个钢镚。
大过年的,赵友有粮不能捂着豆腐不卖,自家本来就是卖豆腐的。
左邻右舍还嫌买得少,都说:“你家静贞啥时候回来?你点的豆腐没有她点得漂亮。”
赵有粮只能含含糊糊地回应,出了正月再说。
从前他总是怪常静贞做豆腐非要拉到远处卖,卖的钱还送到食堂让自己存着。
近处的人家只收豆子换豆腐,现在看老娘抢着收钱的做派,知道了其中缘由。
与儿子不同,常静贞是儿媳妇,受了婆婆气还没处发作,打儿骂女也舍不得。
遇上胡搅蛮缠的老娘赵有粮头疼,也理解了常静贞的难为。
赵大青走进老丈人家的院子,打量起老丈人家去年盖的新屋。
大小都差不多,与自家不同的是,老丈人家盖新屋的钱老两口辛辛苦苦攒的,自家盖新屋的钱是自己和赵小姩两人打工挣的。
不同想法的老人,不同的做派。
自己亲娘总是叮嘱自己不要让赵小姩手里有钱,说赵小姩有钱就会补贴娘家,要提防媳妇,所以自己挣的钱都交给老娘攒了起来。
今年开了一个存折,自己没空,让赵小姩去开的,所有的收入除了非花不可的开销都存了起来。
现在看来,老丈人家不光白养了闺女,一分钱没花到他们的,还得替他们养小雪,自家老爹老娘就出了一张好嘴,就把所有的利益都扒拉到自己碗里了。
赵小军是和他们一模一样的人,难怪会互相喜欢。
赵大青嗤笑了一声,叹口气,进了堂屋。
赵有粮正烫了一瓷壶酒,在浅斟慢酌。
赵大青上前叫了一声爸,感觉心里的委屈直往眼睛鼻孔里钻。
赵有粮见女婿登门,不能怠慢,领他到厨房,问他有什么想吃的,再炒两个菜,爷俩喝几杯。
赵大青哽咽地说想吃蒜泥白肉和麻婆豆腐。
赵有粮让他剥蒜,去院里掐小香葱和香菜,然后去坛子里倒米酒,又烫了一壶酒。
赵有粮点火炒菜,速度飞快,一会功夫四个菜就端上了桌:蒜泥白肉、麻婆豆腐、凉拌猪头肉和青蒜苗炝炒油豆腐。
热辣鲜香中,爷俩先碰了一个。
赵小姩奶奶今天收了钱,心情大好,没出屋,躺在床上听戏曲广播剧,收音机声音开得很大。
酒菜下肚,赵大青和赵有粮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大青,多吃点,出去打工就吃不到家乡菜了。”
“爸爸,今年姆妈和小姩留在城里养身体,我自己都不太想去外头打工了。”
“外面挣钱多,屋里头钱难挣,你看这房屋宽敞,也是这几年能做生意了,你姆妈天天推磨做豆腐,一块豆腐一块豆腐换回来的钱。”
赵大青眼前浮现出常静贞风吹就倒的模样,一个小个子的瘦干女人,推着沉重的磨盘,日复一日地磨着豆浆,做好豆腐又拉到镇上和各村去卖。
豆渣喂鸡鸭鹅猪,也不能浪费。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时时刻刻不得闲。
自己亲娘是怎么说的?“常静贞爱干净,家里磨豆腐,有豆浆喝,小雪跟着她能过上好日子,跟着我们邋邋遢遢的。”
于是,自己就把孩子理所当然地放在丈母娘这里了。
现在想来全是自家亲娘的算计。
想到这里,赵大青对赵有粮说:“我弟马上娶媳妇,我和爹娘分家了。除了一间房也没分到啥,以后我挣的钱都归小姩管。”
“你说的都是真的?”
赵有粮用审视的语气问赵大青。
他不太相信赵大青,因为乡下男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孝顺爹娘,要照顾兄弟姊妹,妻子儿女是放在最最后边的。
有句话咋个讲的?“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说的就是衣服可以换,手脚缺一不可。
赵有粮此前已经喝了不少酒,他这么想,也就这么顺口说出来了。
赵大青听完后一愣,摇摇头,对老丈人说:“爸爸,这话讲的不对,你看街上残疾人都在拄拐走路,没看见谁光着屁股在外面的,男人没有老婆,跟光着身子有什么两样?人可以缺手却脚,但不能光着身子在外面晃吧?”
赵有粮听完,愣怔了一会,觉得赵大青说的更有道理些,怎么从前就没有人对他讲呢?
不禁悲从中来,自己这段时间单身汉的日子过得真苦!
难怪这些男人们嘴上说着要讲兄弟义气,背地里想方设法都要去讨一个老婆,让自己日子好过。
赵大青见老丈人不说话,不反驳自己,觉得他能理解自己的心,就继续说:“以前我也觉得爹娘老子是老大,会永远管着我们,但今天我家出的事让我看透了,还有一句老话讲了:树大分杈,人大分家。
我们小两口挣的钱都交给爹娘盖新房了,可我弟弟自己却藏了心眼,自己挣的钱都存起来自个用。”
“你爹娘和你弟弟,都是那种会盘算别人的。你和小姩全是傻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寻思你弟媳妇估计也是一个能算计的,你以后自己长心吧。”
“爸爸,你和姆妈是怎么过来的?姆妈正月初十过生日,你进城吗?”
“我会进城的。以前这个家,她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我觉得日子好过,是我养活着他们。
现在我才明白了,凭我那点工资也就能养活我自己和老娘,孩子和她自己还真得算你姆妈自己养活的。”
“怎么会?爸爸你有工资的。”
“我这段时间,夜里一个人睡不着,前思后想,这点账还是能算明白的。我的工资是一个死数,是小头,而她卖豆腐,养鸡鸭鹅卖肉卖蛋,那才是大头。
不过我比你还算要点脸,你是个更不要脸的小白脸子,连你自己和孩子都是你老婆养的!”
啥?!
赵大青被老丈人这出其不意的一顿骂,直接懵了。
喜欢命如草芥,待我重新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