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桂香听说有 10 块钱时,她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显然,这笔钱对她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毕竟,在这个时代,10 块钱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王桂香家里确实有一台收音机,这台收音机还是她儿子前两年特意托人从沪市带回来的。不过,老伴喜欢钓鱼,她也舍不得电池,并不是经常使用。
可她心里还是有点犯嘀咕:这姑娘看着面生,万一拿了收音机不认账,或者给弄坏了,自己不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你是哪里的人?借收音机做什么?”王桂香没立刻答应,而是追问了一句。
钟淑婷早有准备,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知青证递过去:“大娘您看,我是咱们公社和平大队的知青,家在津市,跑不了的。借收音机,是想录点东西。”
王桂香接过知青证仔细看了看,公章是真的,口音也都对得上。
她把知青证还回去,脸上露出点惊讶的神色:“哟,巧了不是!我们家的收音机还真就能录音。跟你说啊,不是所有收音机都能录音的,好多都没这功能呢。”
“啊?”钟淑婷愣了一下,她还真不知道这事,还以为这年头的收音机都带录音功能呢。她心里一紧,赶紧又问:“那大娘,您家这台能录音的,能借给我吗?”
王桂香又犹豫起来,眉头微微皱着:“借倒是能借,可要是有损坏怎么办?那机器可不便宜。”
“您放心,要是有任何损坏,我一定包赔,多少钱我都认。”钟淑婷立刻保证道,生怕她变卦。
为了让王桂香放心,她又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递了过去,“大娘,这是五块钱,算是定金,等我还收音机的时候,再把剩下的五块给您。”
五块钱在现在可不是小数目,王桂香看着手里的钱,又看了看钟淑婷诚恳的眼神,心里的那点犹豫终于被压了下去。
反正那收音机放着也是放着,她和老伴听不听都无所谓。
儿子儿媳不住这儿,平时也很少过来,应该不会注意到收音机不见了。这姑娘看着不像骗人的,知青证也不假,应该没啥大问题。半个月就能挣10块钱和12个鸡蛋,哪里来的这样的好事。
“你把知青证放我这里我就借给你了。”王桂香终于松口道。
钟淑婷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长长地舒了口气。
王桂香起身,从里屋的衣柜顶取下当初购买收音机时的包装纸箱,准备将客厅的收音机装进去。
只是在装进去之前她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先让对方看看收音机是好的。
于是,她打开收音机,调到一个电台,听到里面传来清晰的声音后,她对钟淑婷说道,“现在是好的,还回来时也要保证是好的才行。”
钟淑婷连忙点头,说道:“您放心,表姨,我一定当心,保管完璧归赵。”
王桂香小心翼翼地将收音机放进纸箱里,又把纸箱轻轻地放进背篓里,用里面的破布挡了起来。
“可得给我小心着点,别磕着碰着,更不能弄丢了。”王桂香犹自不放心的叮嘱道。
从王桂香家出来后,钟淑婷感觉自己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她背着那个装着收音机的背篓,步伐也变得轻快起来。
不过,她并没有立刻就去等牛车,而是决定好好去公社供销社逛一逛。
走进供销社,里面的顾客并不多,显得有些冷清。
货架上摆放布料的样式很简单,颜色也比较单调,以蓝、灰、黑三色为主。
相比之下,肥皂、火柴、盐等生活必需品倒是一应俱全。
钟淑婷装作若无其事地在供销社里闲逛着,眼睛却像扫描仪一样,将这些商品的价格和样式一一记在心里。
逛了一圈后,离开供销社她来到一个没人的角落,借着背篓上搭着的布帘遮挡,迅速地从空间里取出自己需要的东西:红糖、水果糖、点心、鸡蛋等,取代了原本收音机的位置。
做完这一切后,背篓明显轻了不少,钟淑婷的心里也更加踏实了。她背着被布帘遮挡得严严实实的背篓,不紧不慢地走到公社的出口处,等待着牛车的到来。
等车的人已经不少了,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着天。
没过多久,赶车的老汉就赶着牛车慢悠悠地过来了。等来时的人都到齐了,老汉吆喝了一声,牛车便晃晃悠悠地往和平大队的方向赶去。
其实,现在的时间还很早,还不到十点半。之所以这么早就回去了,主要是因为他们起床出门的时间就很早。
在农村,早上睡懒觉可是会被人说闲话的。
钟淑婷心里暗自琢磨着,也许是因为这个年代娱乐活动匮乏,晚上黑灯瞎火的,大家也没啥可做的,所以都习惯了早睡早起。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这时候的窗帘几乎没有什么遮光性,大多都是薄薄的粗布,外面的天一亮,房间里自然也就跟着亮堂起来,就算想继续睡,也很难睡得着了。
牛车走得慢,一路晃晃悠悠,摇得人有点犯困。钟淑婷靠着背篓假寐,顺便听牛车上的人说一些大队里的八卦。
回到和平大队的知青点时,还不到中午。
知青点里静悄悄的,其他人都下地干活去了。
钟淑婷把背篓卸下来,先把里面的东西一一归置好。
她取出四个鸡蛋,想着给大家加个餐,原主刚下乡就赶上农忙,还没来得及跟知青点的其他人好好认识,关系都挺疏远的。
她刚来,总得跟大家处好关系,融入这个小集体才行。
说干就干,她挽起袖子去了厨房。
厨房是个简陋的土坯房,里面砌着一个大灶台,旁边堆着柴火。
她先烧了一锅水,然后把四个鸡蛋打进去,搅成蛋花,又从自己带来的小油罐里舀了一勺猪油放进去,等水开了,撒上点从菜地边掐的野葱,再加点盐调味。
不一会儿,一锅香喷喷的蛋花汤就做好了,浓郁的猪油香味在知青点里弥漫开来。
喜欢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
王桂香家里确实有一台收音机,这台收音机还是她儿子前两年特意托人从沪市带回来的。不过,老伴喜欢钓鱼,她也舍不得电池,并不是经常使用。
可她心里还是有点犯嘀咕:这姑娘看着面生,万一拿了收音机不认账,或者给弄坏了,自己不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你是哪里的人?借收音机做什么?”王桂香没立刻答应,而是追问了一句。
钟淑婷早有准备,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知青证递过去:“大娘您看,我是咱们公社和平大队的知青,家在津市,跑不了的。借收音机,是想录点东西。”
王桂香接过知青证仔细看了看,公章是真的,口音也都对得上。
她把知青证还回去,脸上露出点惊讶的神色:“哟,巧了不是!我们家的收音机还真就能录音。跟你说啊,不是所有收音机都能录音的,好多都没这功能呢。”
“啊?”钟淑婷愣了一下,她还真不知道这事,还以为这年头的收音机都带录音功能呢。她心里一紧,赶紧又问:“那大娘,您家这台能录音的,能借给我吗?”
王桂香又犹豫起来,眉头微微皱着:“借倒是能借,可要是有损坏怎么办?那机器可不便宜。”
“您放心,要是有任何损坏,我一定包赔,多少钱我都认。”钟淑婷立刻保证道,生怕她变卦。
为了让王桂香放心,她又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递了过去,“大娘,这是五块钱,算是定金,等我还收音机的时候,再把剩下的五块给您。”
五块钱在现在可不是小数目,王桂香看着手里的钱,又看了看钟淑婷诚恳的眼神,心里的那点犹豫终于被压了下去。
反正那收音机放着也是放着,她和老伴听不听都无所谓。
儿子儿媳不住这儿,平时也很少过来,应该不会注意到收音机不见了。这姑娘看着不像骗人的,知青证也不假,应该没啥大问题。半个月就能挣10块钱和12个鸡蛋,哪里来的这样的好事。
“你把知青证放我这里我就借给你了。”王桂香终于松口道。
钟淑婷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长长地舒了口气。
王桂香起身,从里屋的衣柜顶取下当初购买收音机时的包装纸箱,准备将客厅的收音机装进去。
只是在装进去之前她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先让对方看看收音机是好的。
于是,她打开收音机,调到一个电台,听到里面传来清晰的声音后,她对钟淑婷说道,“现在是好的,还回来时也要保证是好的才行。”
钟淑婷连忙点头,说道:“您放心,表姨,我一定当心,保管完璧归赵。”
王桂香小心翼翼地将收音机放进纸箱里,又把纸箱轻轻地放进背篓里,用里面的破布挡了起来。
“可得给我小心着点,别磕着碰着,更不能弄丢了。”王桂香犹自不放心的叮嘱道。
从王桂香家出来后,钟淑婷感觉自己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她背着那个装着收音机的背篓,步伐也变得轻快起来。
不过,她并没有立刻就去等牛车,而是决定好好去公社供销社逛一逛。
走进供销社,里面的顾客并不多,显得有些冷清。
货架上摆放布料的样式很简单,颜色也比较单调,以蓝、灰、黑三色为主。
相比之下,肥皂、火柴、盐等生活必需品倒是一应俱全。
钟淑婷装作若无其事地在供销社里闲逛着,眼睛却像扫描仪一样,将这些商品的价格和样式一一记在心里。
逛了一圈后,离开供销社她来到一个没人的角落,借着背篓上搭着的布帘遮挡,迅速地从空间里取出自己需要的东西:红糖、水果糖、点心、鸡蛋等,取代了原本收音机的位置。
做完这一切后,背篓明显轻了不少,钟淑婷的心里也更加踏实了。她背着被布帘遮挡得严严实实的背篓,不紧不慢地走到公社的出口处,等待着牛车的到来。
等车的人已经不少了,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着天。
没过多久,赶车的老汉就赶着牛车慢悠悠地过来了。等来时的人都到齐了,老汉吆喝了一声,牛车便晃晃悠悠地往和平大队的方向赶去。
其实,现在的时间还很早,还不到十点半。之所以这么早就回去了,主要是因为他们起床出门的时间就很早。
在农村,早上睡懒觉可是会被人说闲话的。
钟淑婷心里暗自琢磨着,也许是因为这个年代娱乐活动匮乏,晚上黑灯瞎火的,大家也没啥可做的,所以都习惯了早睡早起。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这时候的窗帘几乎没有什么遮光性,大多都是薄薄的粗布,外面的天一亮,房间里自然也就跟着亮堂起来,就算想继续睡,也很难睡得着了。
牛车走得慢,一路晃晃悠悠,摇得人有点犯困。钟淑婷靠着背篓假寐,顺便听牛车上的人说一些大队里的八卦。
回到和平大队的知青点时,还不到中午。
知青点里静悄悄的,其他人都下地干活去了。
钟淑婷把背篓卸下来,先把里面的东西一一归置好。
她取出四个鸡蛋,想着给大家加个餐,原主刚下乡就赶上农忙,还没来得及跟知青点的其他人好好认识,关系都挺疏远的。
她刚来,总得跟大家处好关系,融入这个小集体才行。
说干就干,她挽起袖子去了厨房。
厨房是个简陋的土坯房,里面砌着一个大灶台,旁边堆着柴火。
她先烧了一锅水,然后把四个鸡蛋打进去,搅成蛋花,又从自己带来的小油罐里舀了一勺猪油放进去,等水开了,撒上点从菜地边掐的野葱,再加点盐调味。
不一会儿,一锅香喷喷的蛋花汤就做好了,浓郁的猪油香味在知青点里弥漫开来。
喜欢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