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发髻大娘叹了口气,“那地方邪乎着呢,以前就死过人,指不定是被什么东西冲撞了。”
大娘们说到这儿,又怕说得太出格,赶紧转了话题,聊起了谁家的菜地长得好,谁家的鸡下蛋多。
钟淑婷听得心里直痒痒,她对这些老宅子和宝藏之类的事情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在她看来,与他人合住的日子实在是太过无聊,因为她无法随意使用空间,更别说用空间里面的那些娱乐资源了。
她觉得凭自己的好运气说不定就找到了呢,而且她不得给李秀芳创造害自己的机会嘛。
于是,她转头看向身旁正在低头搓玉米的李秀芳,好奇地问道:“嫂子,你知道那个刘地主家的废宅在哪儿吗?我来了这么久,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呢?”
李秀芳听到钟淑婷的问题,手上的动作稍稍一顿,眼神闪烁了一下,然后抬起头来。
她嘴角微扬,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回答道:“哦,那个废宅啊,就在北坡那边的湾里呢,离咱们村子有点距离。你才来没多久,没去过也很正常。”
钟淑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兴奋地追问道:“那里面真的有宝藏吗?”她的语气中透露出满满的好奇。
李秀芳心中暗喜,她觉得自己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她努力克制住心里的激动,尽量让自己脸上的表情跟之前保持一致,仿佛在讲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声音却不自觉地压低了下来。
“村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说是刘地主家的那座废宅里藏着一笔巨额的财富呢!
那刘地主的老家是咱们和平大队的,可是老早就搬走了,后来战乱才从省城搬回来。
我还记得小时候,他们家搬回来的时候,那阵仗可大了,十几辆马车来来回回地拉了两三天,车上装箱子、柜子、麻袋,堆得跟小山似的。谁也不知道这些箱子柜子里到底藏了多少宝贝。”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带着些许惋惜地说:“可惜啊,前几年闹运动的时候,刘地主家被斗得狠了,一家人没扛住,最后……最后都没了,还一把火把宅子给烧了,多好的房子啊!”说到这里,她的脸上跟着露出一丝肉疼。
“后来,村里的人也去翻过那座废宅,想看看能不能找到点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是大家把那些焦黑的木头都扒开了,找了半天,结果啥也没找着。”
李秀芳也去过那废宅好几次。
她记得那院子角落里有一口老井,井口用块大石板盖着,石板缝里都长了草,平时根本没人注意。
要是把人推下去,再把石板盖好,谁能发现?那地方荒草丛生,少有人去,简直是个天然的“长眠之地”。
她看着钟淑婷好奇的样子,故意用怂恿的语气说:“小婷要是感兴趣,哪天去看看也成啊,说不定你运气好,真能找到点啥呢?”
钟淑婷被说得心动,可又有点害怕:“我是想去看看,就是……听大娘们说的那么邪乎,有点不敢。”
李秀芳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手里的玉米棒被她越搓越快:“怕啥?大白天的,光天化日之下,能有啥事儿?实在不行,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去?”
钟淑婷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那好吧!”话音刚落,又急忙追问,“那嫂子,我们什么时候去啊?”
李秀芳往四周扫了圈,见没人注意这边,才凑近了些:“就明天早上,天刚亮那会儿,人少。你背个背篓,就说上山摘果子,谁问也不要说。”
“为啥要说上山?”钟淑婷不解,“直接去废宅不行吗?”
“你傻呀。”李秀芳用胳膊肘撞了她一下,眼神里带着点嗔怪,“真要是摸着好东西,还能有我们俩的份,肯定得充公。装成摘果子,就没这方面的困扰了。”
钟淑婷装作这才明白过来,连连点头,可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那山上有啥果子啊?我都不知道。要是知青点的人问起来,我说不上来咋办?”
她一个刚下乡的知青哪能知道哪里有果子啊!
“这你就别担心了。”李秀芳笑得胸有成竹,“翻过北坡后面两个山头,有棵老山梨树,得两个人合抱那么粗,树皮跟老寿星的脸似的,皱巴巴的。只是这时候的山梨刚泛黄,带点酸,咬着脆生,泡水喝最解腻,但是再晚点可就没有了。”
她用手比划着,“你就说听今天一起剥玉米粒的大娘们说的,保准没人怀疑,那树在半山腰,旁边有块歪脖子石头,很好找。”
钟淑婷边听边点头,把“老山梨”“歪脖子石头”都记在心里,打算解决了李秀芳这个隐患她就去摘梨子。
她看着李秀芳,眼里满是感激:“嫂子,你对我可真好。放心,这事我绝不对第三个人说。”
“这就对了。”李秀芳满意地点点头,“明天早上八点左右,咱们在废宅门口汇合。要是没找着啥,我就带你去摘山梨,也不算白跑一趟。”
说定了这事,两人心里都松快了,搓玉米的手都快了不少,玉米粒簌簌落进筐里。
竹筐里的玉米粒越堆越高,金黄金黄的,像是藏着数不清的秘密。
中午收工时,太阳高悬在天空,阳光炽热而耀眼。钟淑婷却一点也感受不到热一样,怀揣着满心的激动,脚步轻快地回到知青点。
走进院子,她发现里面虽然人很多,但却异常安静。
大家或在厨房里忙碌地做饭,或打水简单洗漱一下慵懒地躺在炕上歇息。
钟淑婷径直走向自己的床铺,迅速打开柜子,翻出一支铅笔和一张信纸。
她坐在床沿,心跳如鼓,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游走,快速写下一句话:“李秀芳约我明早去刘地主废宅寻宝,地址在北坡湾。”
写完后,钟淑婷突然灵机一动,将信纸折叠成一个小巧的方块,然后又进一步将其折成一个精致的小爱心。
她满意地看着手中的小爱心,将它塞进衣兜里。
喜欢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
大娘们说到这儿,又怕说得太出格,赶紧转了话题,聊起了谁家的菜地长得好,谁家的鸡下蛋多。
钟淑婷听得心里直痒痒,她对这些老宅子和宝藏之类的事情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在她看来,与他人合住的日子实在是太过无聊,因为她无法随意使用空间,更别说用空间里面的那些娱乐资源了。
她觉得凭自己的好运气说不定就找到了呢,而且她不得给李秀芳创造害自己的机会嘛。
于是,她转头看向身旁正在低头搓玉米的李秀芳,好奇地问道:“嫂子,你知道那个刘地主家的废宅在哪儿吗?我来了这么久,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呢?”
李秀芳听到钟淑婷的问题,手上的动作稍稍一顿,眼神闪烁了一下,然后抬起头来。
她嘴角微扬,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回答道:“哦,那个废宅啊,就在北坡那边的湾里呢,离咱们村子有点距离。你才来没多久,没去过也很正常。”
钟淑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兴奋地追问道:“那里面真的有宝藏吗?”她的语气中透露出满满的好奇。
李秀芳心中暗喜,她觉得自己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她努力克制住心里的激动,尽量让自己脸上的表情跟之前保持一致,仿佛在讲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声音却不自觉地压低了下来。
“村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说是刘地主家的那座废宅里藏着一笔巨额的财富呢!
那刘地主的老家是咱们和平大队的,可是老早就搬走了,后来战乱才从省城搬回来。
我还记得小时候,他们家搬回来的时候,那阵仗可大了,十几辆马车来来回回地拉了两三天,车上装箱子、柜子、麻袋,堆得跟小山似的。谁也不知道这些箱子柜子里到底藏了多少宝贝。”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带着些许惋惜地说:“可惜啊,前几年闹运动的时候,刘地主家被斗得狠了,一家人没扛住,最后……最后都没了,还一把火把宅子给烧了,多好的房子啊!”说到这里,她的脸上跟着露出一丝肉疼。
“后来,村里的人也去翻过那座废宅,想看看能不能找到点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是大家把那些焦黑的木头都扒开了,找了半天,结果啥也没找着。”
李秀芳也去过那废宅好几次。
她记得那院子角落里有一口老井,井口用块大石板盖着,石板缝里都长了草,平时根本没人注意。
要是把人推下去,再把石板盖好,谁能发现?那地方荒草丛生,少有人去,简直是个天然的“长眠之地”。
她看着钟淑婷好奇的样子,故意用怂恿的语气说:“小婷要是感兴趣,哪天去看看也成啊,说不定你运气好,真能找到点啥呢?”
钟淑婷被说得心动,可又有点害怕:“我是想去看看,就是……听大娘们说的那么邪乎,有点不敢。”
李秀芳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手里的玉米棒被她越搓越快:“怕啥?大白天的,光天化日之下,能有啥事儿?实在不行,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去?”
钟淑婷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那好吧!”话音刚落,又急忙追问,“那嫂子,我们什么时候去啊?”
李秀芳往四周扫了圈,见没人注意这边,才凑近了些:“就明天早上,天刚亮那会儿,人少。你背个背篓,就说上山摘果子,谁问也不要说。”
“为啥要说上山?”钟淑婷不解,“直接去废宅不行吗?”
“你傻呀。”李秀芳用胳膊肘撞了她一下,眼神里带着点嗔怪,“真要是摸着好东西,还能有我们俩的份,肯定得充公。装成摘果子,就没这方面的困扰了。”
钟淑婷装作这才明白过来,连连点头,可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那山上有啥果子啊?我都不知道。要是知青点的人问起来,我说不上来咋办?”
她一个刚下乡的知青哪能知道哪里有果子啊!
“这你就别担心了。”李秀芳笑得胸有成竹,“翻过北坡后面两个山头,有棵老山梨树,得两个人合抱那么粗,树皮跟老寿星的脸似的,皱巴巴的。只是这时候的山梨刚泛黄,带点酸,咬着脆生,泡水喝最解腻,但是再晚点可就没有了。”
她用手比划着,“你就说听今天一起剥玉米粒的大娘们说的,保准没人怀疑,那树在半山腰,旁边有块歪脖子石头,很好找。”
钟淑婷边听边点头,把“老山梨”“歪脖子石头”都记在心里,打算解决了李秀芳这个隐患她就去摘梨子。
她看着李秀芳,眼里满是感激:“嫂子,你对我可真好。放心,这事我绝不对第三个人说。”
“这就对了。”李秀芳满意地点点头,“明天早上八点左右,咱们在废宅门口汇合。要是没找着啥,我就带你去摘山梨,也不算白跑一趟。”
说定了这事,两人心里都松快了,搓玉米的手都快了不少,玉米粒簌簌落进筐里。
竹筐里的玉米粒越堆越高,金黄金黄的,像是藏着数不清的秘密。
中午收工时,太阳高悬在天空,阳光炽热而耀眼。钟淑婷却一点也感受不到热一样,怀揣着满心的激动,脚步轻快地回到知青点。
走进院子,她发现里面虽然人很多,但却异常安静。
大家或在厨房里忙碌地做饭,或打水简单洗漱一下慵懒地躺在炕上歇息。
钟淑婷径直走向自己的床铺,迅速打开柜子,翻出一支铅笔和一张信纸。
她坐在床沿,心跳如鼓,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游走,快速写下一句话:“李秀芳约我明早去刘地主废宅寻宝,地址在北坡湾。”
写完后,钟淑婷突然灵机一动,将信纸折叠成一个小巧的方块,然后又进一步将其折成一个精致的小爱心。
她满意地看着手中的小爱心,将它塞进衣兜里。
喜欢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