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鸣洲能不能倒闭啊-《重生摸鱼:糟糕,摸到核潜艇了》

  宁川都走了,跟李云皓还有什么好玩的,撤了得了。

  李云皓送众人下楼上车,肖教授是对宁川还挺感兴趣的,就在后慢悠悠地同李云皓聊宁川的事。

  前面几个人虽然是在走路,但那耳朵都快立起来了,脚步也是放慢了很多。

  吃独食多不好,让大家也听听呗。

  “其实我挺好奇的,宁川从小就对这些感兴趣吗?”

  何止他好奇,谁不好奇。

  刚开始看到这封邮件的时候,他们第一反应不是谁研究出来新成果,而是一些耽误时间的恶作剧。

  真的,要说他们材料院就还好,你要证明一些东西至少要做实验,还要有足够的理论支撑。

  就那个数院,哎呀,是每天都有十几封邮件发过来,都是些数学爱好者,不是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证明了四色猜想。

  你说你不给他验算吧,万一呢。

  可那回验算之后不是一塌糊涂。

  大多数都是算到一半逻辑都不通顺了。

  但凡自己看一眼呢?

  数院那帮子研究员每天弄这个就浪费大半精力,剩下时间是拿着草稿纸满研究所的发疯。

  宁川这邮件也是,东一块西一块,实在太乱了,乱得好像这孩子已经疯了。

  因为是高温合金领域,邮件就扔到肖教授这里了。

  肖教授接到这工作时也是崩溃的,这啥呀,他就那么像收破烂的吗?

  好吧,肖教授也只好自己劝自己。

  工作嘛,好歹是工作,摸鱼也是一天,捡破烂也是一天,捡呗,万一捡到宝了呢。

  嘿,这不就真捡到宝了。

  肖教授打开邮件后才发现,相较宁川的文章,宁川的附件里的内容堪称完美。

  无论是数据还是程序,分门别类整理好。

  模型,有成功,有失败,这很正常,成功的有优势点,失败的有错误分析,就很优秀了。

  实验流程详尽,实验环境严谨,甚至还写了好多批注。

  很完美啊。

  很成熟啊。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研究员才能做到的。

  那怎么会在论文里把结论建议放在第一个,数据分析都做完了,莫名其妙蹦出个研究方法来,那这很奇怪唉!

  算了,不管了,目前这情况,反正肖教授是叫来一众专家进行会诊。

  会诊后,讨论组大致认可了宁川这个单晶叶片的可行性,认为数据基本为真。

  而那篇乱糟糟的论文,估计也不是论文,十有八九是宁川的草稿纸……电子版。

  好吧,很棒的草稿纸!

  至少……至少它有很多字。

  有边做边积累的习惯,好习惯。

  自打肖教授看完这些东西后,是越看越喜欢,他都有点盲目夸了。

  不管是怎样,这项研究就是最棒的。

  确定技术成立后,材料院一群人着急忙慌想联系却联系不上宁川。

  悄悄查了下资料后,发现是个才十八岁的小小子。

  那会不会这资料来自国外,又或者冒用的谁的成果。

  真就是个天才……可能吗?

  因为宁川的这个家庭也真的很特殊,就父母很能,国外什么的,姥姥姥爷……

  嗯,瑞丰也算得上是个很庞大的民族企业了。

  如果他们家的独苗苗需要名气的话……

  总之……

  不能怪大家瞎想,那谁让宁川他不接电话呢。

  人就是这样,发散性的思维。

  大家都希望这东西就属于宁川,但都是搞研究的,那思维他就……一蹦一跳,有点不听使唤。

  十八岁就是很小,他们那岁数还不知道在哪个村里放牛放马呢。

  你怎么能指望一个同龄人做出这种壮举。

  但这研究它就是有用!

  不管怎么样,是谁都行,宁川也好,不是宁川也罢,抓到人就行。

  材料院的一群人,打了半夜1点的飞的,飞了两个多小时,又坐一个多小时车到城里。

  凌晨四点去敲的华工大校长家的门,又得知宁川生病,赶到公司来。

  他一路上也会幻想宁川会是个什么样?

  是带着个眼镜,比他还像个学究?

  还是富二代模样,目中无人?

  结果,就是一个……小粘豆包?

  宁川好像已经被发烧的热气蒸成一摊,白白透透,软软黏黏,好像还有点糯叽叽的。

  往沙发里一团,抱着个Ad钙奶,比他儿子还好哄。

  敲!

  这样的小宝贝怎么可能说谎!

  他都已经病成这样了你们看不见吗!

  好吧,他们是来做验证的,不是来绑架粘豆包的。

  好在宁川刚刚退烧,精力还行。

  在对整个项目的梳理和参透之间,肖教授,甚至说在场的所有学者,都有一个同感。

  宁川读过很多书,很多很多,比他们还要多还要细。

  你说这孩子是天才吗?

  他十八岁有这样的底蕴,那无可厚非就是个天才。

  但他这种天才不是说那种虚浮的,就是聪明,就是比别人有更强大的机能所带出来的那种天才。

  他是那种厚积薄发,有一个庞大的地基。

  是那种扎根三米,猛然冒出个笋尖尖的那种骤然惊艳的天才!

  有的天才可能会在空中楼阁之上毁于一旦,但宁川不会,他的生命力极强,仿佛时代才是为他而生。

  前提是,宁川这次发烧不要影响他的智商。

  不对不对,想哪去了。

  其实说到底,他们这些研究员真的就会上李云皓的当吗?

  能,那里找的经理,正经认识的吗?

  也太狗了,三言两语就给他们绕晕了,自己人都差点干起来。

  文科生简直恐怖如斯好吧。

  当然了,不说这个的话,那些东西本就是为宁川准备的,尤其是实验室。

  他们来之前就已经跟领导定好的,如果宁川还有明显的后发力,那就一定要给他一个实验室。

  至于后续再有成果的话,那也不是不可以让他提前毕业,然后来燕京发展什么的。

  话说,宁川学个商科还开家公司的话,那会不会不愿意来啊。

  鸣洲能不能倒闭啊,影响孩子发展了啊喂!

  咳咳,独属于肖教授的一点小邪恶。

  那么大的公司他诅咒一下应该也不管用,那还是希望宁小川越来越好。

  “是吧,李总。”

  “嗯?什么?”李云皓没听清肖教授突然开口说了什么。

  “啊,没有啊,我是问宁川小时候是不是对这些研究很感兴趣。”肖教授收拾收拾脑袋里的小想法,正色道。

  “我不知道,事实上我们认识了有半年……不到。”

  “半年?!”

  半年?!

  “怎么了吗?”

  “没有啊,总感觉你们认识很久了。”

  李云皓笑了笑,开口道:“确实啊,有时候我都觉得很神奇,宁川他有种让人没办法拒绝的魔力在。”

  李云皓给肖教授讲他们在钢管厂的故事。

  有些长了,以至于走到车门口也没讲完。

  “真是太可惜,我们得回去了,有机会,一定会有机会去看看小川的作品的。”

  “行,那随时欢迎。”李云皓笑着同肖教授握了握手。

  一行四辆车,其中一辆是学校的,向着不同的方向驶去。

  送走这些专家,李云皓也得去做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