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生见终于有了支持自己的人,也很高兴。
实际上所有的人都在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但是人生的路上,越往前走,各方面能够合拍的人就少了很多。
赵海生对这些研究生进行分类,支持自己观点的,在集合之后,都留了下来。
让赵海生哭笑不得的是,尽管另外一部分人反对自己观点,对美丽国,对欧洲的历史一点都不容置疑,但是他们对赵海生的钱也同样十分渴望,没有一个人提出退出。
非常时期用人就这么用了。
赵海生也没有吝啬那一点钱。
他和大家讨论了稿子之后,又分配了下一步的工作。
“你叫什么名字?”
赵海生问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自己的研究生。
“我叫王晦,风雨如晦的晦。”这个个头一般的研究生笑着说道。
“风雨如晦,给你起名的人一定很有学问啊!”赵海生说道。
“哈哈,谬赞啦。你们中文系以前的老系主任和我同名嘛。看来你们中文系的人都很喜欢这个名字。”
以赵海生现在的地位,这些普通学生这样没大没小和他说话,多少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但是赵海生就喜欢这样的感觉。
这也就是在大学校园,学生们对社会上的人情世故没有多少心得,说话做事都是凭自己的喜好。这样的交往反而是赵海生所喜欢的。
“王晦是吧,我看你倒是挺有担当的。你不会也想出国吧?”赵海生问道。
“我看运气吧。如果美丽国嫌弃无聊,愿意给我全奖又免掉生活费,那我肯定会去啊。你也知道,好多人全奖一年4万多美刀呢,节省点每年还能留下不少。到时候花几年时间,拿一个洋博士回来,什么都不耽搁。”
王晦倒是没有隐瞒。赵海生听了,点了点头。
“要是拿不到呢?”赵海生问道。
“能继续读博士就继续读啊。要不然就服从国家分配啊。这个就由不得自己了。”王晦说着,又贼灭鼠眼地左右看了看,小声问道:
“你写这个,花这么多钱值得吗?可别把自己弄破产了。”
赵海生看王晦的神情,好像还真不是开玩笑。
“哼,谁破产了我海生哥都不会破产!再说了,就是破产了,还有我,还有洋洋姐呢。”白静茹就在赵海生身边,王晦的声音虽然小,但白静茹听得清清楚楚。
王晦在赵海生面前谈笑自如,但是看到白静茹,马上变得面红耳赤,半天说不出话来。
赵海生心想你就这啊!心里不由得有点鄙视他。
“小茹,别这么说,王晦同学只是平时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对外界的事情一概不闻不问。他在学术上可是很厉害的,这几次大家写的稿子,我看就数王晦的文章逻辑清楚,文笔老道。”
赵海生当面夸了几句,王晦听了很得意,马上腰杆就挺直了。
白静茹哼了一声,没有回答。跑过去扶着穆洋上楼去了。
王晦看着白静茹和穆洋走了,这才松了一口气,对赵海生说道:
“兄弟,我别的都不服。就服气你这个。没想到两个大歌星都这么听你的。”
赵海生忍不住又鄙视了王晦一番。又有点生气,这家伙明明知道穆洋和白静茹是自己的人,见了面还这么面红耳赤,这明显是喜欢了啊。不对,也许这家伙是歌迷也说不定。
赵海生马上询问了一句。
“你是穆洋的歌迷?”
“对,不,其实我更喜欢白静茹的歌。我看她的歌都是你写的?你是怎么写出来的?”
赵海生这下子知道了,这家伙绝对是铁杆歌迷。真是不分场合就打听消息,也不想想自己现在怎么也算是他的老板吧。
不过赵海生拿他也没办法,便回答道:“写歌很简单,和歌手经常在一起,知道她的内心所想,把她的经历、感悟提炼出来,融合成歌词,再挑选合适的音乐风格,就形成了某位歌手定制的歌曲了。”
王晦听了,一点都不怀疑。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白静茹的歌曲,我听了总能感到这就是一位少女的心声一样。厉害,厉害!”
王晦这么一说,赵海生也不好怪他。反而觉得这家伙确实是一个真歌迷。
“你最喜欢她什么歌?”赵海生问道。
“原来最喜欢《后青春期的诗》,现在最喜欢《海阔天空》。感觉两张专辑进步太大了,不过都有一种洒脱的气质,一种只有摇滚歌手才有的气质。”
王晦还想继续说,赵海生有点不愿意了。
这些人可是自己掏钱雇佣来的,不是和他们聊天的。赵海生随口夸了他一句,马上便转换话题。
“你的感觉倒是很敏锐啊!咱们真不能浪费你这种敏锐的嗅觉。”赵海生沉吟道:
“这样吧,这本书你来负责统稿吧,这样的话,你的收入会高很多。你要是想出国,即使拿全奖,也需要花一笔钱的吧?”
赵海生直接拿钱说话。
“那当然了。写申请书就要花钱啊!美丽国这些国家也真是奇怪,能给咱们学术免除学费,还能一年给好几万美刀的奖金,偏偏申请书还要交钱。申请一所学校至少要50美刀,谁能只申请一所大学啊?最低也要4、5所大学才安全。”
赵海生不愿意听他唠叨。
现在他才发现这个王晦逻辑推理能力虽然比较强,但是情商似乎不太高。动不动就瞎聊。
“你真要花钱,我当然愿意啊!放一头猪也是放。反正写都写了,再统稿也是一样。”
“那你很多方面可要听我指挥啊,咱们也不能瞎写。另外,你要是表现好了,我再给你一个红包。对了,对你们也一样。”
赵海生说到发红包,对其他人也同样许诺了一句。旁边马上有人夸赵海生豪爽。
“赵总就是大方、霸气。”
“乌龟同学也不错啊,他一番瞎侃,赵总才答应的。”
听这帮人乱说话,赵海生听了就好笑。真是一帮情商低的人,不过,也许是他们过于自傲,想要表现对自己的不在乎。
“你真不怕浪费钱?”王晦又悄悄问。
赵海生心想,你这人外号叫乌龟,是够迟钝的。
“不瞒大家说,我最不缺的就是钱了。大家好好写稿吧。”赵海生说道。
实际上所有的人都在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但是人生的路上,越往前走,各方面能够合拍的人就少了很多。
赵海生对这些研究生进行分类,支持自己观点的,在集合之后,都留了下来。
让赵海生哭笑不得的是,尽管另外一部分人反对自己观点,对美丽国,对欧洲的历史一点都不容置疑,但是他们对赵海生的钱也同样十分渴望,没有一个人提出退出。
非常时期用人就这么用了。
赵海生也没有吝啬那一点钱。
他和大家讨论了稿子之后,又分配了下一步的工作。
“你叫什么名字?”
赵海生问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自己的研究生。
“我叫王晦,风雨如晦的晦。”这个个头一般的研究生笑着说道。
“风雨如晦,给你起名的人一定很有学问啊!”赵海生说道。
“哈哈,谬赞啦。你们中文系以前的老系主任和我同名嘛。看来你们中文系的人都很喜欢这个名字。”
以赵海生现在的地位,这些普通学生这样没大没小和他说话,多少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但是赵海生就喜欢这样的感觉。
这也就是在大学校园,学生们对社会上的人情世故没有多少心得,说话做事都是凭自己的喜好。这样的交往反而是赵海生所喜欢的。
“王晦是吧,我看你倒是挺有担当的。你不会也想出国吧?”赵海生问道。
“我看运气吧。如果美丽国嫌弃无聊,愿意给我全奖又免掉生活费,那我肯定会去啊。你也知道,好多人全奖一年4万多美刀呢,节省点每年还能留下不少。到时候花几年时间,拿一个洋博士回来,什么都不耽搁。”
王晦倒是没有隐瞒。赵海生听了,点了点头。
“要是拿不到呢?”赵海生问道。
“能继续读博士就继续读啊。要不然就服从国家分配啊。这个就由不得自己了。”王晦说着,又贼灭鼠眼地左右看了看,小声问道:
“你写这个,花这么多钱值得吗?可别把自己弄破产了。”
赵海生看王晦的神情,好像还真不是开玩笑。
“哼,谁破产了我海生哥都不会破产!再说了,就是破产了,还有我,还有洋洋姐呢。”白静茹就在赵海生身边,王晦的声音虽然小,但白静茹听得清清楚楚。
王晦在赵海生面前谈笑自如,但是看到白静茹,马上变得面红耳赤,半天说不出话来。
赵海生心想你就这啊!心里不由得有点鄙视他。
“小茹,别这么说,王晦同学只是平时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对外界的事情一概不闻不问。他在学术上可是很厉害的,这几次大家写的稿子,我看就数王晦的文章逻辑清楚,文笔老道。”
赵海生当面夸了几句,王晦听了很得意,马上腰杆就挺直了。
白静茹哼了一声,没有回答。跑过去扶着穆洋上楼去了。
王晦看着白静茹和穆洋走了,这才松了一口气,对赵海生说道:
“兄弟,我别的都不服。就服气你这个。没想到两个大歌星都这么听你的。”
赵海生忍不住又鄙视了王晦一番。又有点生气,这家伙明明知道穆洋和白静茹是自己的人,见了面还这么面红耳赤,这明显是喜欢了啊。不对,也许这家伙是歌迷也说不定。
赵海生马上询问了一句。
“你是穆洋的歌迷?”
“对,不,其实我更喜欢白静茹的歌。我看她的歌都是你写的?你是怎么写出来的?”
赵海生这下子知道了,这家伙绝对是铁杆歌迷。真是不分场合就打听消息,也不想想自己现在怎么也算是他的老板吧。
不过赵海生拿他也没办法,便回答道:“写歌很简单,和歌手经常在一起,知道她的内心所想,把她的经历、感悟提炼出来,融合成歌词,再挑选合适的音乐风格,就形成了某位歌手定制的歌曲了。”
王晦听了,一点都不怀疑。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白静茹的歌曲,我听了总能感到这就是一位少女的心声一样。厉害,厉害!”
王晦这么一说,赵海生也不好怪他。反而觉得这家伙确实是一个真歌迷。
“你最喜欢她什么歌?”赵海生问道。
“原来最喜欢《后青春期的诗》,现在最喜欢《海阔天空》。感觉两张专辑进步太大了,不过都有一种洒脱的气质,一种只有摇滚歌手才有的气质。”
王晦还想继续说,赵海生有点不愿意了。
这些人可是自己掏钱雇佣来的,不是和他们聊天的。赵海生随口夸了他一句,马上便转换话题。
“你的感觉倒是很敏锐啊!咱们真不能浪费你这种敏锐的嗅觉。”赵海生沉吟道:
“这样吧,这本书你来负责统稿吧,这样的话,你的收入会高很多。你要是想出国,即使拿全奖,也需要花一笔钱的吧?”
赵海生直接拿钱说话。
“那当然了。写申请书就要花钱啊!美丽国这些国家也真是奇怪,能给咱们学术免除学费,还能一年给好几万美刀的奖金,偏偏申请书还要交钱。申请一所学校至少要50美刀,谁能只申请一所大学啊?最低也要4、5所大学才安全。”
赵海生不愿意听他唠叨。
现在他才发现这个王晦逻辑推理能力虽然比较强,但是情商似乎不太高。动不动就瞎聊。
“你真要花钱,我当然愿意啊!放一头猪也是放。反正写都写了,再统稿也是一样。”
“那你很多方面可要听我指挥啊,咱们也不能瞎写。另外,你要是表现好了,我再给你一个红包。对了,对你们也一样。”
赵海生说到发红包,对其他人也同样许诺了一句。旁边马上有人夸赵海生豪爽。
“赵总就是大方、霸气。”
“乌龟同学也不错啊,他一番瞎侃,赵总才答应的。”
听这帮人乱说话,赵海生听了就好笑。真是一帮情商低的人,不过,也许是他们过于自傲,想要表现对自己的不在乎。
“你真不怕浪费钱?”王晦又悄悄问。
赵海生心想,你这人外号叫乌龟,是够迟钝的。
“不瞒大家说,我最不缺的就是钱了。大家好好写稿吧。”赵海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