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出击时机-《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汉军右翼在扶苏的攻击下,顿时大乱。士兵们纷纷后退,试图躲避秦军的锋芒。而孙健看到扶苏成功突破汉军右翼,立刻抓住这个机会,下令全军发起总攻。“将士们,胜利就在眼前,冲啊!”孙健的声音响彻整个战场。

  秦军士气大振,如同汹涌的潮水般朝着汉军涌去。汉军在秦军的全面攻击下,渐渐难以支撑。士兵们开始出现恐慌情绪,原本紧密的阵型也变得松散起来。

  汉军先锋将领看到局势不妙,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再这样下去,汉军必将溃败。于是,他亲自带领中军的精锐部队,朝着秦军冲去,试图稳住阵脚。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孙健突然发现汉军后方扬起一片尘土,似乎有一支新的部队赶来。孙健心中一惊,担心是汉军的援军。但仔细观察后,他发现这支队伍的旗帜并非汉军所有。

  “难道是友军?”孙健心中疑惑。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忙跑来报告:“将军,是附近郡县的百姓自发组织的义军,前来支援我们!”

  孙健大喜过望,这突如其来的支援无疑是雪中送炭。“传令下去,让义军从汉军后方发起攻击,我们前后夹击,彻底击败汉军!”孙健兴奋地说道。

  义军在得知秦军的作战计划后,迅速朝着汉军后方冲去。汉军此时正全力应对秦军的正面攻击,对后方的变故毫无防备。义军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地插入汉军后方,汉军顿时陷入了前后夹击的困境。

  在秦军和义军的联合攻击下,汉军终于抵挡不住,开始全面溃败。士兵们纷纷丢弃兵器,四处逃窜。汉军先锋将领见大势已去,只好带着少数亲卫,杀出一条血路,逃离了战场。

  秦军大获全胜,战场上响起了秦军和义军的欢呼声。孙健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胜利不仅是秦军战术的成功,更是民心所向的体现。

  “感谢各位百姓的支援,若不是你们,这场战斗我们恐怕难以取胜。”孙健对义军的首领说道。

  “将军客气了,秦军为我们百姓谋福祉,我们自然愿意为秦军效力。”义军首领笑着回答。

  然而,孙健心中清楚,刘邦必定不会因为这一次的失败就善罢甘休。这只是复兴大秦道路上的一次阶段性胜利,未来还会有更多更强大的敌人。

  “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刘邦肯定还会卷土重来。我们要尽快整顿军队,巩固胜利成果,同时继续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孙健对众人说道。

  在这场胜利之后,秦军该如何利用这来之不易的局面,进一步推进大秦的复兴?刘邦又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挽回败局?而在这乱世之中,各方势力又会因这场战斗产生怎样的变化。众人都拭目以待。

  秦军在取得这场关键胜利后,迅速展开行动。孙健一面安排士兵打扫战场,收集汉军遗留的兵器、粮草以及各种物资,一面组织人手妥善安置伤员,并对在战斗中表现英勇的士兵和义军进行嘉奖。整个营地沉浸在一种胜利的喜悦与紧张的备战氛围之中。

  孙健深知,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整合力量,提升秦军的整体实力。他将新加入的义军编入秦军,进行统一的军事训练,让他们尽快熟悉秦军的战术和纪律。孙大宝和苏小宝主动承担起训练义军的重任,他们以自己丰富的战斗经验和严格的训练方法,帮助义军快速成长。

  “都给俺打起精神来!战场上可容不得半点马虎!”孙大宝大声呵斥着正在训练的义军士兵。在他的严格要求下,义军士兵们进步飞速,逐渐适应了秦军的训练节奏。

  同时,扶苏带领着一批将领,对此次战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复盘。他们详细分析了战斗中的每一个环节,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以便在未来的战斗中能够做出更精准的决策。

  “此次我们能获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战术的运用以及龙公子的法术支援,还有百姓的及时相助。但我们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应对汉军大规模反击时,防线一度吃紧,这说明我们的兵力调配还不够灵活。”扶苏在军事会议上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随后大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他们决定进一步优化军队的编制,加强各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在战场上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做出调整。

  龙公子则在战斗结束后,闭关修炼,试图突破自身法术的瓶颈。他深知,在未来与刘邦的对抗中,自己的法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战斗中法术运用的反思,龙公子发现了一些新的法术修炼方向,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修炼之中,期望能在下次战斗中施展出更强大的法术。

  而在另一边,刘邦得知先锋部队战败的消息后,怒不可遏。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孙健,扶苏,竟敢坏我大事!”刘邦咬牙切齿地说道。

  刘邦立刻召集谋士和将领们商议对策。一位谋士上前说道:“大王,秦军此次获胜,士气正盛。我们不宜立即发动进攻,可先采取迂回战术,切断秦军的补给线,同时煽动周边一些对秦军心怀不满的势力,让他们对秦军进行骚扰,待秦军疲惫之时,我们再一举出击。”

  刘邦听后,沉思片刻,觉得此计可行。“好,就依你所言。立刻派人去联络各方势力,同时安排精锐部队,秘密跟踪秦军的补给队伍,寻找机会将其截断。”刘邦说道。

  于是,刘邦的势力开始在暗中展开行动。他们与周边一些心怀叵测的势力勾结,许以重利,煽动他们对秦军发起攻击。而那些势力为了自身利益,纷纷响应刘邦,开始在秦军控制区域的边缘地带制造事端。

  与此同时,刘邦派出的精锐部队也在悄悄跟踪秦军的补给线。他们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毒蛇,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