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我命令,”韩信的声音冰冷,“全军集结,明日一早,再次攻打阳安城!”
将领们大惊,一名将领忍不住上前道:“将军,我军现在士气低落,粮草也快用完了,实在不宜再战啊!”
“粮草?”韩信冷笑一声,“阳安城里有!攻破城池,什么都有了!”他拔出长剑,指向阳安城的方向,“谁要是再敢说撤退,休怪我剑下无情!”
将领们不敢再劝,只能领命而去。他们知道,韩信已经疯了,这场战争,已经变成了他的执念。
汉军营地开始忙碌起来,士兵们在将领的逼迫下,拿起兵器,准备再次攻城。但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了之前的狂热,只有麻木和恐惧。
阳安城的斥候很快将汉军的动向传回城中。孙健和扶苏、龙先生立刻召开紧急会议。
“韩信这是孤注一掷了。”龙先生沉声道,“他知道自己粮草不济,想要速战速决。”
孙健点头:“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城墙上的防御已经加固了不少,但汉军若是拼死进攻,依旧难以抵挡。”
扶苏道:“我们可以利用投降的汉军。让他们在阵前喊话,告诉汉军士兵们我们的优待政策,动摇他们的军心。”
“好主意。”孙健道,“另外,让工匠们加快制作投石车和弩床,越多越好。我们要让韩信知道,阳安城不是那么好攻的。”
三人商议完毕,各自行动起来。阳安城再次陷入紧张的备战氛围中,但这一次,人们的眼中多了几分坚定。他们知道,这或许是最后一场战斗了,胜则生,败则亡。
夜幕降临,阳安城的城墙上灯火通明,士兵们严阵以待。城下,汉军的营地也亮起了火把,如同一条蛰伏的巨龙,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孙健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的火把,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的仓促应战,到如今的从容布局,他和阳安城的军民们一起,经历了太多的生死与离别。
“孙大人,”扶苏走到他身边,递过一杯热茶,“明天,就是决战了。”
孙健接过茶杯,温热的感觉从指尖传来:“是啊,决战了。”他看向扶苏,“公子,你怕吗?”
扶苏摇了摇头:“不怕。有孙大人在,有这么多英勇的将士和百姓在,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赢。”
孙健笑了笑,将茶杯递给亲兵:“好,我们一起赢。”
夜色渐深,城墙上的士兵们唱起了故乡的歌谣,歌声在夜空中回荡,带着几分悲壮,却又充满了力量。城下的汉军营地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巡逻士兵的脚步声,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黎明,终于在人们的期盼与恐惧中到来。
阳安城外,韩信骑着战马,手中长剑直指城墙:“将士们,今日,我们要么踏破此城,要么战死沙场!冲啊!”
汉军士兵们在韩信的逼迫下,如同潮水般向阳安城涌来。这一次,他们没有了之前的疯狂,只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城楼上,孙健拔出长剑,高声喊道:“将士们,百姓们,守护我们的家园,就在今日!杀!”
“杀!杀!杀!”秦军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
投石车抛出巨大的石块,弩床射出密集的箭雨,滚木礌石从城墙上呼啸而下。汉军的攻城车撞上城墙,发出沉闷的响声,云梯再次架上城墙,士兵们踩着同伴的尸体向上攀爬。
阳安城的百姓们也涌上城墙,有的搬运兵器,有的传递消息,有的甚至拿起石头,朝着城下的
城墙上的厮杀声震彻云霄,阳光被飞溅的血珠染成诡异的殷红。一名汉军士兵终于爬上城头,刚要挥刀砍向身边的秦军,却被一名手持菜刀的老妇人狠狠劈中后背。老妇人喘着粗气,眼中满是豁出去的决绝,她的儿子昨天刚在修补城墙时被流矢射中,此刻她手中的菜刀,既是武器,也是祭奠。
“娘!”不远处的年轻士兵看到这一幕,大喊着冲过来,用长枪将另一名汉军挑落城下。他是老妇人的小儿子,本该在后方运送粮草,却偷偷爬上了城墙。
老妇人抹了把脸上的血污,推了儿子一把:“傻小子,回去!你爹还在城里等着呢!”
“不!我要跟娘一起守着!”年轻士兵梗着脖子,长枪再次刺出,护住母亲的周全。
这样的场景在城墙上随处可见。平日里扛锄头的农夫、纺线的妇人、甚至半大的孩子,此刻都拿起了能找到的一切武器——木棍、石块、菜刀,与秦军士兵并肩作战。阳安城不再是一座冰冷的城池,而是无数个家庭用血肉筑起的壁垒。
孙健挥舞长剑,剑光如练,每一次挥砍都精准地撕开汉军的防线。他的铠甲早已被血浸透,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眼角的余光瞥见一名汉军将领正指挥着一队精锐,试图从城墙的裂缝处突破,那里正是之前爆炸留下的薄弱点。
“拦住他们!”孙健嘶吼着,纵身跃过两名缠斗的士兵,长剑直取那名将领。将领举刀格挡,两柄兵器碰撞在一起,火星四溅。孙健借力旋身,一脚踹在将领的马腹上,战马吃痛长嘶,将将领掀翻在地。不等对方起身,孙健的长剑已经刺穿了他的咽喉。
“守住裂缝!”孙健对着身边的士兵喊道,自己却被三名汉军缠住。他且战且退,后背不慎撞到城垛,一阵剧痛传来——那里是上次爆炸时被气浪灼伤的伤口,此刻又裂开了。
就在这时,一支冷箭破空而来,直指孙健的面门。他躲闪不及,只能下意识地偏头,箭矢擦着他的耳廓飞过,带起一串血珠,深深钉进身后的木柱里。放箭的汉军士兵正要再射,却被一支从侧面飞来的长枪贯穿胸膛——是扶苏。
扶苏的左臂还在渗血,却握枪稳如磐石。他身后跟着几名亲兵,硬生生在汉军的攻势中撕开一道口子,冲到孙健身边。“孙大人,你退后休息,这里交给我!”
将领们大惊,一名将领忍不住上前道:“将军,我军现在士气低落,粮草也快用完了,实在不宜再战啊!”
“粮草?”韩信冷笑一声,“阳安城里有!攻破城池,什么都有了!”他拔出长剑,指向阳安城的方向,“谁要是再敢说撤退,休怪我剑下无情!”
将领们不敢再劝,只能领命而去。他们知道,韩信已经疯了,这场战争,已经变成了他的执念。
汉军营地开始忙碌起来,士兵们在将领的逼迫下,拿起兵器,准备再次攻城。但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了之前的狂热,只有麻木和恐惧。
阳安城的斥候很快将汉军的动向传回城中。孙健和扶苏、龙先生立刻召开紧急会议。
“韩信这是孤注一掷了。”龙先生沉声道,“他知道自己粮草不济,想要速战速决。”
孙健点头:“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城墙上的防御已经加固了不少,但汉军若是拼死进攻,依旧难以抵挡。”
扶苏道:“我们可以利用投降的汉军。让他们在阵前喊话,告诉汉军士兵们我们的优待政策,动摇他们的军心。”
“好主意。”孙健道,“另外,让工匠们加快制作投石车和弩床,越多越好。我们要让韩信知道,阳安城不是那么好攻的。”
三人商议完毕,各自行动起来。阳安城再次陷入紧张的备战氛围中,但这一次,人们的眼中多了几分坚定。他们知道,这或许是最后一场战斗了,胜则生,败则亡。
夜幕降临,阳安城的城墙上灯火通明,士兵们严阵以待。城下,汉军的营地也亮起了火把,如同一条蛰伏的巨龙,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孙健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的火把,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的仓促应战,到如今的从容布局,他和阳安城的军民们一起,经历了太多的生死与离别。
“孙大人,”扶苏走到他身边,递过一杯热茶,“明天,就是决战了。”
孙健接过茶杯,温热的感觉从指尖传来:“是啊,决战了。”他看向扶苏,“公子,你怕吗?”
扶苏摇了摇头:“不怕。有孙大人在,有这么多英勇的将士和百姓在,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赢。”
孙健笑了笑,将茶杯递给亲兵:“好,我们一起赢。”
夜色渐深,城墙上的士兵们唱起了故乡的歌谣,歌声在夜空中回荡,带着几分悲壮,却又充满了力量。城下的汉军营地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巡逻士兵的脚步声,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黎明,终于在人们的期盼与恐惧中到来。
阳安城外,韩信骑着战马,手中长剑直指城墙:“将士们,今日,我们要么踏破此城,要么战死沙场!冲啊!”
汉军士兵们在韩信的逼迫下,如同潮水般向阳安城涌来。这一次,他们没有了之前的疯狂,只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城楼上,孙健拔出长剑,高声喊道:“将士们,百姓们,守护我们的家园,就在今日!杀!”
“杀!杀!杀!”秦军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
投石车抛出巨大的石块,弩床射出密集的箭雨,滚木礌石从城墙上呼啸而下。汉军的攻城车撞上城墙,发出沉闷的响声,云梯再次架上城墙,士兵们踩着同伴的尸体向上攀爬。
阳安城的百姓们也涌上城墙,有的搬运兵器,有的传递消息,有的甚至拿起石头,朝着城下的
城墙上的厮杀声震彻云霄,阳光被飞溅的血珠染成诡异的殷红。一名汉军士兵终于爬上城头,刚要挥刀砍向身边的秦军,却被一名手持菜刀的老妇人狠狠劈中后背。老妇人喘着粗气,眼中满是豁出去的决绝,她的儿子昨天刚在修补城墙时被流矢射中,此刻她手中的菜刀,既是武器,也是祭奠。
“娘!”不远处的年轻士兵看到这一幕,大喊着冲过来,用长枪将另一名汉军挑落城下。他是老妇人的小儿子,本该在后方运送粮草,却偷偷爬上了城墙。
老妇人抹了把脸上的血污,推了儿子一把:“傻小子,回去!你爹还在城里等着呢!”
“不!我要跟娘一起守着!”年轻士兵梗着脖子,长枪再次刺出,护住母亲的周全。
这样的场景在城墙上随处可见。平日里扛锄头的农夫、纺线的妇人、甚至半大的孩子,此刻都拿起了能找到的一切武器——木棍、石块、菜刀,与秦军士兵并肩作战。阳安城不再是一座冰冷的城池,而是无数个家庭用血肉筑起的壁垒。
孙健挥舞长剑,剑光如练,每一次挥砍都精准地撕开汉军的防线。他的铠甲早已被血浸透,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眼角的余光瞥见一名汉军将领正指挥着一队精锐,试图从城墙的裂缝处突破,那里正是之前爆炸留下的薄弱点。
“拦住他们!”孙健嘶吼着,纵身跃过两名缠斗的士兵,长剑直取那名将领。将领举刀格挡,两柄兵器碰撞在一起,火星四溅。孙健借力旋身,一脚踹在将领的马腹上,战马吃痛长嘶,将将领掀翻在地。不等对方起身,孙健的长剑已经刺穿了他的咽喉。
“守住裂缝!”孙健对着身边的士兵喊道,自己却被三名汉军缠住。他且战且退,后背不慎撞到城垛,一阵剧痛传来——那里是上次爆炸时被气浪灼伤的伤口,此刻又裂开了。
就在这时,一支冷箭破空而来,直指孙健的面门。他躲闪不及,只能下意识地偏头,箭矢擦着他的耳廓飞过,带起一串血珠,深深钉进身后的木柱里。放箭的汉军士兵正要再射,却被一支从侧面飞来的长枪贯穿胸膛——是扶苏。
扶苏的左臂还在渗血,却握枪稳如磐石。他身后跟着几名亲兵,硬生生在汉军的攻势中撕开一道口子,冲到孙健身边。“孙大人,你退后休息,这里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