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点头:“公子的意思,末将明白。阳安城在孙大人的治理下,国泰民安,实为乱世中的一方净土。末将佩服。”他顿了顿,补充道,“只要阳安城不与楚军勾结,末将绝不会为难阳安城。”
扶苏心中稍安:“多谢将军。阳安城愿与汉军互通有无,为将军提供一些粮草和物资,以助将军北伐。”
韩信大喜:“多谢公子,多谢孙大人。若有阳安城的支持,末将定能早日平定齐国。”
扶苏在韩信军营停留了几日,与韩信相谈甚欢。他发现,韩信虽然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对兵法有着独到的见解。两人常常在一起探讨兵法,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离开韩信军营时,韩信亲自相送,并赠送了扶苏一批战马和兵器:“公子,这些东西,算是末将的一点心意。若阳安城有难,公子尽管开口,末将定当相助。”
扶苏感激道:“多谢将军。若将军有需,阳安城也定会鼎力相助。”
回到阳安城后,扶苏将与韩信的会面情况告诉了孙健和龙先生。
“韩信虽然表面上客气,但野心不小,”龙先生分析道,“他与刘邦之间,恐怕也并非铁板一块。我们与他保持良好关系可以,但不可过于依赖。”
孙健点头:“龙先生说得对。我们还是要靠自己。”
不久后,韩信果然攻破齐国,实力大增。项羽派龙且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去救援,结果被韩信大败,龙且战死。项羽闻讯,大惊失色,第一次感到了恐惧。
楚汉双方的态势因龙且之败发生剧变。项羽失去了最得力的干将与二十万精锐,元气大伤,不得不从成皋前线抽调兵力回防彭城,刘邦则趁机收复成皋,兵锋直指荥阳。天下诸侯见项羽势衰,纷纷倒向刘邦,连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芮也暗中与刘邦联络,乱世棋局愈发错综复杂。
阳安城内,孙健正对着地图推演战局。案上的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项羽现在是腹背受敌,”他指尖点在彭城与荥阳之间,“北边有韩信的齐军虎视眈眈,西边有刘邦主力步步紧逼,南边还有彭越在梁地骚扰,他的粮道已经快被掐断了。”
龙先生抚须沉吟:“项羽若想翻盘,唯有集中兵力击溃刘邦主力。但韩信在齐地厉兵秣马,随时可能南下,他不敢轻易调动全部兵力。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机会?”扶苏不解,“龙先生的意思是……”
“阳安城地处中原腹地,若我们此时出兵截断项羽的退路,既能削弱楚军,又能向刘邦示好,还能避免被韩信裹挟。”龙先生眼中精光一闪,“但切记不可全力出击,只需虚张声势,让项羽分兵防备即可。”
孙健点头赞同:“此计稳妥。我们派赵武率五千精兵,进驻陈县。陈县是项羽回援彭城的必经之路,驻军于此,既能威慑楚军,又不会彻底与项羽撕破脸。”
赵武领命出征时,孙健特意嘱咐:“你到了陈县,只需加固城防,每日操练士兵,不必主动出击。若楚军来犯,守住城池即可;若刘邦或韩信派人联络,就说阳安城只为自保,不偏不倚。”
赵武抵达陈县后,依计行事。楚军探马很快将消息传回项羽大营,项羽听闻阳安城驻军陈县,气得摔碎了案上的酒樽:“孙健匹夫!竟敢趁火打劫!”他本想亲率大军荡平陈县,却被谋士项伯劝住。
“霸王息怒,”项伯道,“陈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阳安军只是驻军,并未主动挑衅。若我们分兵攻陈县,刘邦和韩信必会趁机来攻,到那时悔之晚矣。不如暂时容忍,先解决刘邦再说。”
项羽虽怒,却也知道项伯所言有理,只得咬牙作罢,只是下令加强通往彭城的要道防御,这无形中又分散了楚军本就紧张的兵力。
刘邦得知阳安军进驻陈县,又惊又喜。惊的是孙健竟有如此魄力,在楚汉之间迈出这步险棋;喜的是阳安城此举无疑牵制了项羽,减轻了自己正面战场的压力。他立刻派郦食其再次前往阳安城,提出愿与阳安城结为同盟,共分天下。
郦食其抵达阳安城时,孙健正在城外查看新垦的农田。田里的稻穗已经泛黄,百姓们正忙着收割,一派丰收景象。郦食其看着这乱世中难得的安宁,不禁感叹:“孙大人治下,竟有如此景象,真是佩服。”
孙健笑着摆手:“不过是让百姓有口饭吃罢了。郦先生远道而来,有何指教?”
两人在田埂上并肩而行,郦食其开门见山:“汉王说了,只要阳安城愿出兵助汉灭楚,待天下平定,便将颍川、南阳二郡封给阳安,孙大人可世代为侯,与汉同休。”
孙健脚下不停,轻声道:“郦先生觉得,这天下最终会是谁的?”
郦食其一愣,随即道:“自然是汉王的。汉王仁厚,约法三章,深得民心;项羽残暴,烧杀掳掠,早已失尽天下人心。”
“民心固然重要,”孙健弯腰拾起一粒掉落的稻穗,“但枪杆子更重要。韩信在齐地拥兵三十万,彭越在梁地根深蒂固,英布在淮南虎视眈眈,这些人,刘邦真能驾驭得住?”
郦食其沉默了。他纵横捭阖多年,自然看得出刘邦麾下诸将各怀心思,只是不愿承认罢了。
“阳安城还是那句话,”孙健将稻穗放回田里,“守护一方百姓,不参与天下纷争。若汉王需要粮草,阳安城可以支援;但若要阳安城出兵,恕我不能从命。”
郦食其知道再劝无益,只得告辞离去。他回营后将孙健的话禀报刘邦,刘邦听后沉默良久,最终叹道:“孙健此人,是个真正的守土官啊。”
就在此时,项羽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他亲率十万精锐,绕过刘邦主力,奇袭彭越在梁地的粮仓,想要夺回粮道主动权。彭越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只得向刘邦求援。刘邦命韩信从齐地南下,夹击项羽。
喜欢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扶苏心中稍安:“多谢将军。阳安城愿与汉军互通有无,为将军提供一些粮草和物资,以助将军北伐。”
韩信大喜:“多谢公子,多谢孙大人。若有阳安城的支持,末将定能早日平定齐国。”
扶苏在韩信军营停留了几日,与韩信相谈甚欢。他发现,韩信虽然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对兵法有着独到的见解。两人常常在一起探讨兵法,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离开韩信军营时,韩信亲自相送,并赠送了扶苏一批战马和兵器:“公子,这些东西,算是末将的一点心意。若阳安城有难,公子尽管开口,末将定当相助。”
扶苏感激道:“多谢将军。若将军有需,阳安城也定会鼎力相助。”
回到阳安城后,扶苏将与韩信的会面情况告诉了孙健和龙先生。
“韩信虽然表面上客气,但野心不小,”龙先生分析道,“他与刘邦之间,恐怕也并非铁板一块。我们与他保持良好关系可以,但不可过于依赖。”
孙健点头:“龙先生说得对。我们还是要靠自己。”
不久后,韩信果然攻破齐国,实力大增。项羽派龙且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去救援,结果被韩信大败,龙且战死。项羽闻讯,大惊失色,第一次感到了恐惧。
楚汉双方的态势因龙且之败发生剧变。项羽失去了最得力的干将与二十万精锐,元气大伤,不得不从成皋前线抽调兵力回防彭城,刘邦则趁机收复成皋,兵锋直指荥阳。天下诸侯见项羽势衰,纷纷倒向刘邦,连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芮也暗中与刘邦联络,乱世棋局愈发错综复杂。
阳安城内,孙健正对着地图推演战局。案上的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项羽现在是腹背受敌,”他指尖点在彭城与荥阳之间,“北边有韩信的齐军虎视眈眈,西边有刘邦主力步步紧逼,南边还有彭越在梁地骚扰,他的粮道已经快被掐断了。”
龙先生抚须沉吟:“项羽若想翻盘,唯有集中兵力击溃刘邦主力。但韩信在齐地厉兵秣马,随时可能南下,他不敢轻易调动全部兵力。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机会?”扶苏不解,“龙先生的意思是……”
“阳安城地处中原腹地,若我们此时出兵截断项羽的退路,既能削弱楚军,又能向刘邦示好,还能避免被韩信裹挟。”龙先生眼中精光一闪,“但切记不可全力出击,只需虚张声势,让项羽分兵防备即可。”
孙健点头赞同:“此计稳妥。我们派赵武率五千精兵,进驻陈县。陈县是项羽回援彭城的必经之路,驻军于此,既能威慑楚军,又不会彻底与项羽撕破脸。”
赵武领命出征时,孙健特意嘱咐:“你到了陈县,只需加固城防,每日操练士兵,不必主动出击。若楚军来犯,守住城池即可;若刘邦或韩信派人联络,就说阳安城只为自保,不偏不倚。”
赵武抵达陈县后,依计行事。楚军探马很快将消息传回项羽大营,项羽听闻阳安城驻军陈县,气得摔碎了案上的酒樽:“孙健匹夫!竟敢趁火打劫!”他本想亲率大军荡平陈县,却被谋士项伯劝住。
“霸王息怒,”项伯道,“陈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阳安军只是驻军,并未主动挑衅。若我们分兵攻陈县,刘邦和韩信必会趁机来攻,到那时悔之晚矣。不如暂时容忍,先解决刘邦再说。”
项羽虽怒,却也知道项伯所言有理,只得咬牙作罢,只是下令加强通往彭城的要道防御,这无形中又分散了楚军本就紧张的兵力。
刘邦得知阳安军进驻陈县,又惊又喜。惊的是孙健竟有如此魄力,在楚汉之间迈出这步险棋;喜的是阳安城此举无疑牵制了项羽,减轻了自己正面战场的压力。他立刻派郦食其再次前往阳安城,提出愿与阳安城结为同盟,共分天下。
郦食其抵达阳安城时,孙健正在城外查看新垦的农田。田里的稻穗已经泛黄,百姓们正忙着收割,一派丰收景象。郦食其看着这乱世中难得的安宁,不禁感叹:“孙大人治下,竟有如此景象,真是佩服。”
孙健笑着摆手:“不过是让百姓有口饭吃罢了。郦先生远道而来,有何指教?”
两人在田埂上并肩而行,郦食其开门见山:“汉王说了,只要阳安城愿出兵助汉灭楚,待天下平定,便将颍川、南阳二郡封给阳安,孙大人可世代为侯,与汉同休。”
孙健脚下不停,轻声道:“郦先生觉得,这天下最终会是谁的?”
郦食其一愣,随即道:“自然是汉王的。汉王仁厚,约法三章,深得民心;项羽残暴,烧杀掳掠,早已失尽天下人心。”
“民心固然重要,”孙健弯腰拾起一粒掉落的稻穗,“但枪杆子更重要。韩信在齐地拥兵三十万,彭越在梁地根深蒂固,英布在淮南虎视眈眈,这些人,刘邦真能驾驭得住?”
郦食其沉默了。他纵横捭阖多年,自然看得出刘邦麾下诸将各怀心思,只是不愿承认罢了。
“阳安城还是那句话,”孙健将稻穗放回田里,“守护一方百姓,不参与天下纷争。若汉王需要粮草,阳安城可以支援;但若要阳安城出兵,恕我不能从命。”
郦食其知道再劝无益,只得告辞离去。他回营后将孙健的话禀报刘邦,刘邦听后沉默良久,最终叹道:“孙健此人,是个真正的守土官啊。”
就在此时,项羽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他亲率十万精锐,绕过刘邦主力,奇袭彭越在梁地的粮仓,想要夺回粮道主动权。彭越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只得向刘邦求援。刘邦命韩信从齐地南下,夹击项羽。
喜欢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